查看原文
其他

城阳历史:秦汉名城,不其城(Fú jī)的变迁!

行政区 2022-04-01

不其的渊源与传说: 

       不其(读作Fú jī),我们对这一古老地名和它所彰显的文明已十分陌生,而在两千年前的汉代,它却声名显赫,异彩纷呈。“不其”为汉代置县,延及后世,存续近800年,其传统辖域囊括了今胶州湾以东青岛各区全境和即墨市东南部,中心在今城阳区,是一处曾经彪炳东方的历史文化重镇。


      提起不其,总感觉一丝神秘。很多人知道青岛以前叫不其,但如此怪异的名字到底从何而来?什么时候消失?当时不其县城有多大?……这些需要我们穿越时空对话历史,一一给出答案。在搜寻中,我们逐渐感受到了一种古老、深邃而珍奇的文化律动,期望能把探索变成启示。 

 

      城阳名称的由来,是因其处在古代不其城南而得名。据了解,“不其”是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琅琊郡下辖的一个县,而不其县的名字来源于境内的不其山,也就是如今位于惜福镇的铁骑山 。据考古学家考证 ,在原始社会末期,不其山周围生活“不族”和“其族”两个部落,此后才有了不其城。

         关于青岛的历史,曾经有过一个争议:青岛建置到底有多长时间。现在一般通用的说法是从1891年章高元在青岛市区设防开始,仅仅120多年的时间让很多人认为青岛“没有文化”;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青岛的历史应该从不其(ji)县建置算起,如果回溯到秦朝,青岛的历史文化进程已经有2000多年,那么,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不其县的发展进程如何?其中发生过哪些动人的事件和故事呢?本期,我们来到城阳,在遗址上探寻,在历史长河中徜徉,追溯那段已被湮没但不该被忘却的岁月。


秦皇汉武亲驾临不其跌宕八百年 


       城阳不其城遗址:城子遗址。这个遗址位于今城阳、城子、寺西村交会处。不其县城是座土城,俗称里罗城。城墙高约4米,东西宽约700米,南北长约800米,总面积0.56平方公里,“是个面积不大的小城”。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城墙已经被湮灭在杂草和一栋已经废弃的半拉子工程建筑中,只有边上的一条河流似乎在告诉人们,这里曾经存在着一座繁华的古城。 


       提起不其城,不少人并不陌生,但它的由来和历程知道得并不多。 不其的疆域,曾经是片广阔的土地,动植物在上面繁衍生息,给了人类足够的生存条件。人类的痕迹大约可以追溯到约65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不其山周围人口极稀,人们按季节性结伙进山打猎,采集野果,一部分居住在现今墨水河两岸,或傍山的平原。到了距今约45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不其人披荆斩棘,定居规模扩大,生存功能增强,因而就有了城子遗址、半千子遗址等众多古不其人的居住点。考古的伟大之处在于发现。根据分布在城阳、夏庄、惜福镇街道办事处等地带的20多处遗址、墓群等,存在与发掘出的文物充分说明了城阳是青岛地区乃至胶东半岛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 

 

       不其县真正始于秦朝。那么“不其”之名从何而来呢?原来其得名于不其山(今铁骑山)。据史学家、考古学家王献唐考证,古代有不族和其族居住在此,因而取名不其山,不其县则也因此而得名。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主张,在胶州湾西岸设齐郡,并于公元前221年置不其县。时年,不其县疆域辽阔,东北与皋虞县(县城在今即墨市温泉镇东皋虞村)相接,西北与壮武县(县城在即墨市蓝村镇古城村)相连,东、南、西南三面环海,东依苍翠的不其山,包括了今天的青岛市区和城阳、即墨市南部,周边流淌着的是大沽河、白沙河、墨水河等,可谓气候环境宜人,地理位置优越。 不其县城就这样建立起来。 


       秦朝时,当时的市中心不在这里,秦始皇是从胶南琅琊台过来的。后来秦始皇才来到不其县和崂山地带。秦始皇不仅给不其县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也给城南地带带来一个好听的名字“城阳”。据称,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巡游到不其城的南边时,发现这里景色秀丽如画,秦始皇赞不绝口,便问随行的不其县令“这里叫什么名字?”不其县令回答:“回皇上,此地还没有地名,它地处不其城的南城顶,请皇上赐名。”秦始皇略一沉吟说道:“南城顶,城之南,南为阳,城之南即城之阳,可叫城阳。” 


       时间推进到汉朝,不其县隶属琅琊,鉴于齐地的重要政治地位,汉高祖规定:“非王亲子弟,莫可使王齐者”。跟秦始皇时期相同,汉武帝的巡幸也给这里的经济打上了一剂强心针。根据《城阳史话》记载,公元前93年4月,汉武帝决定到不其县一探究竟。消息一出,大小官吏顿时忙做一团。为了讨好皇帝,他们将不其县衙东迁,在原址上大兴土木,改建为武帝驻跸行宫。汉武帝来到后,“夏四月,幸不其 ,祀神人于交门宫,若有乡坐拜者,作《交门之歌》”,交门宫是汉京畿之地以外绝无仅有的国家宫殿 ,可见皇帝对不其的重视。汉武帝还在女姑山建太乙仙人祠九所,并建明堂,热闹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此时不其县的平民百姓生活富足,“是不其县的鼎盛时期,不其地广人稀,生活条件优越”,陈博州说,当时的青岛市区一带是“一片荒凉,没有人烟”的。 


       封侯是荣誉的象征,王亲或亲信才能享此殊荣,而不其之地曾经数度封侯。据陈博州考证,公元前181年,太后吕雉的侄子吕种曾被封为不其侯,“他是首个获封的不其侯,这是我在《史记·外戚传》上查到的”。 


        根据《城阳史话》记载,之后曾经有多个侯爵出现: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封大司空何武为泛乡侯,食邑千户。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光武帝封大司徒伏湛为不其侯,建不其侯署,食邑3600户,传八世。之后,战乱频仍,不其“城头变幻大王旗”。后为长广郡治,属青州,直至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被废除。废除前的不其已经不再是汉朝时期的繁荣景象,清朝张文润曾作《不其怀古》一诗: 

宫罗散兮野草肥,宫垣没兮野风透, 

宫缤去兮野鸟鸣,宫基平兮野兽走。 

       隋朝统一中国后,隋文帝曾于公元596年复置不其县,但当年便废除,将其并入即墨县。不其县几经繁荣,几度没落,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不过,城阳并没有把它忘记,记者来到城阳村的批发市场,发现这里有一家超市缀名“不其路超市”,城阳火车站附近,有一条小路,就叫不其路。


听信谗言诛宋后 伏后被曹操灭门 


       皇帝曾经巡幸,让不其熠熠生辉。而这里也曾经是出皇后的地方,伏完的女儿伏寿就是汉献帝的皇后,这一点相信略晓城阳历史和《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 


       在封建社会,爵位世袭制度是显著的特征,东汉时期,不其侯伏氏家族就是世袭制的典型代表。据悉,伏家在当时是个大家,伏湛的九世祖是所谓“济南伏生”的伏胜,是汉代《尚书》的始传者。伏湛的父亲伏理为当世名儒,以诗授汉成帝。伏湛自青年时期,就继承父业,汉成帝授为博士弟子,随着社会动荡,他泰然处之,体察民情,被刘秀封为不其侯,后准备封尚书,结果伏湛病故。于是,爵位顺延。伏湛有两个儿子,长子叫伏隆,在招降不其县地主叛军张步时被杀,爵位便落在了伏湛次子伏翕(xi)身上,后经过伏光、伏晨、伏无忌、伏质一代代的传承,到了伏完。据《后汉书》记载,伏完“深有大度”、汉桓帝将女儿安阳公主许配给他,任为侍中。伏完生有一子一女,子叫伏典,女儿便是伏寿。伏寿和皇室亲上加亲,被选入宫,后被汉献帝立为皇后。 


       之后发生的事情大家比较熟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苦不堪言。伏皇后和其商议决定让父亲伏完除掉曹操。伏完胆小,没有行动,在他死后将爵位传给了儿子伏典。尽管没有行动,但伏皇后的计划还是败露,曹操知道后大怒,将伏皇后诛杀,并鸠杀了两个皇子。如此仍不解气,还下令将不其的伏姓人家全部处死,自此不其再无伏姓。 伏皇后的命运是悲惨的,那么宋皇后呢? 


       城阳还有一个宋皇后,是陈博州最新的发现,而且他考证得非常详细。他说,宋皇后是陕西扶风平陵人,是皇亲国戚之家。她的从曾祖母,是汉章帝刘炟的贵人。宋贵人的儿子刘庆最初被立为太子,后因章德皇后诬陷,刘庆太子位被废。宋贵人自杀身亡。按说,宋家有了这个教训,本不该再将女儿送入“虎口”,但受名份禄利的驱使,宋贵人的从曾孙女又于建宁三年(公元170年)被选入宫当了贵人,宋贵人第二年被册为皇后。她的父亲宋酆原是东汉的执金吾(相当于京城的卫戍司令),由于女儿当了皇后,也增加俸禄被封为琅琊郡的不其乡侯。这在《后汉书》中都有记载。

 

       宋酆是陕西人,一直在长安做官,为什么能封到山东不其县呢,因为朝野都知道不其民风纯朴,有农耕山水之利,另一方面,时任大司徒的杨赐与宋酆交往甚密,也极力促其为不其乡侯。值得一提的是,以后杨赐推荐童恢为不其令,这与他跟这位不其乡侯的交往似也有关,起码他对不其县的风情和现状有深入的了解,也知道应派个什么人来管理合适,因此在灵帝面前立下军令状推荐童恢为不其令,这是后话。


        加上宦官王甫从中作梗,(宋皇后有个姑姑是渤海王刘俚的妃子,王甫与刘俚有仇,遂诬陷刘俚图谋造反叛乱,刘俚被迫自杀,宋妃也死于狱中,王甫恐遭宋皇后报复,便先下手为强,诬告皇后“挟左道祝诅”惑乱后宫)。使得灵帝听信谗言,于“光和元年(178年),遂策收玺绶。后自致暴室,以忧死。在位八年。父及兄弟并被诛”,这些被收录在《后汉书·灵帝宋皇后》中,当然,宋酆不其乡侯的封地也同时被消除了。 


不其山中有传奇 铁旗插顶变铁骑

        历史总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此才让其更有魅力。伏皇后的故事里就蕴藏着铁骑山的由来。曹操将汉献帝“挟持”到许昌,孙策企图偷袭许昌,夺天子,扩地盘,然而,东吴与许昌相距甚远,若想得手谈何容易?周瑜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以我军船舰之优,何不沿海绕道进军,不妨先抵胶东,由不其县东海登陆,越不其山进不其城,再西进许昌”,周瑜知道伏皇后恨曹操许久,认为应该趁机联合不其侯伏完一起抗曹,再者不其地势优良,易守难攻,胜券在握。孙策甚喜,让周瑜推荐一人。周瑜说:“手下鲁肃曾在不其山随郑康成习学,对不其地理颇熟,此人智勇过人,多有宏见发表,沿海北上,占据胶东就是他谈的意见”。就这样鲁肃领命而行,他有两个任务,第一个是侦察并打通由江东至胶东及由胶东至许昌行军路线,特别是由不其县东海仰口湾登陆后,西越不其山,要在山顶立一铁旗杆作为后续大军行军标志。另一项任务是立即与不其侯伏完的族人取得联系,以不其城作为西进许昌并占据胶东的根据地。鲁肃带领人马,披荆斩棘地将一支铁旗杆插在了不其山顶,随后去执行串联任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鲁肃等待主子前来接应之时,孙策遇刺身亡,计划顿时搁浅。此事便不了了之,最后伏皇后被杀,曹操得逞。铁骑山(铁旗)由此得名。 这段故事与《即墨县志》、《莱州县志》、《崂山县志》及当代的《城阳区志》等关于“铁骑山,俗传鲁肃于此插过铁旗”的记叙相符。陈博州推测这应该就是具体的经过,因为《三国志·卷六十四·吴书一,孙破虏讨逆传第一》中是这样记载的:“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距于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密治兵,部署诸将。未发,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 


      而事实上,关于铁骑山由来的传说还有一个版本,就是一千多年前,唐王李世民东征高丽,于不其山安营扎寨时,因凿开了一眼清泉,惹恼了一条即将修炼成龙的白蛇,白蛇数次折断唐王的帅旗,阻止其东征。正在苦恼之际,夜晚,唐王朦胧中看到一白眉道人给他留下两行诗:大唐扬威东,粮草谢天公。风平生静浪,铁旗镇白龙。唐王大喜,根据指示,用百吨生铁造就一根铁旗杆,插入山中,传说“正好戳到白蛇身上”,将它牢牢钉在泉底,唐王得以脱身。后来人们把不其山改名铁骑(铁旗)山。当然这段传说演绎的成分要更为浓厚。 日德青岛战争时期,两国交战由仰口登陆,就曾经铁骑山入青岛市区,1949年解放青岛铁骑山战斗尤为激烈,这些无不说明铁骑山从古到今重要的战略地位。 


人杰地灵才辈出 不其史籍永留名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城阳地域自古就是名人辈出、人杰地灵的地方,不其山的环境优越,来这里的名人志士当然也就非常多。 前面提到的周瑜推荐鲁肃,原因是“鲁肃曾在不其山随郑康成习学”,这个郑康成就大名鼎鼎。 荒山书院有人耕,不记山名与县名 为问黄巾满天下,可能容得郑康成。 这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到城阳铁骑山下康成书院时写下的《不其山》七绝诗。诗中提到的康成书院就坐落在不其山东麓的书院村。郑康成名郑玄,是“东汉经学家”,在外游学十几年,“学徒相随已百千人”,三国时的名士崔琰、王经等人皆为其门下。公元188年,黄巾军占领青州,正在青州的郑玄和崔琰等避于不其山下,设帐筑庐授徒讲学约一年,后人将郑玄授徒处称为康成书院。《城阳史话》中记载,郑玄在不其山下教学时,来此求学者成千上万,郑玄常带领他们学习和演练古代的各种礼仪,现在的“演礼村”,也是因为郑玄教弟子演习周礼而得名,“书院村”“书院水库”也均以此而命名。康成书院附近曾生长一种草,隆冬亦青,叶长尺许,平行脉,极富韧性,传说为当年郑玄用此草捆绑书籍,后人雅称为“书带草”,或“康成书带”。

       另外,在此地还零散生长一种乔木,只是其叶脉网络宛如圆长多变的篆纹,郑玄誉之“篆叶楸”。《三齐记》赞:崂山不其,皆康成讲学之地;文墨涵濡,草木为之秀异。 另外,曾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的徐福就遍寻不其山,寻找药材。徐福在琅琊、不其活动了十余年,不其县东部的不其山(现崂山山脉),植物资源丰富,特别是药材资源丰富,足堪为徐福等辈提供便利。东晋著名高僧法显也曾在不其逗留。法显赴天竺(今印度)取经回国时,欲至广州但遭遇风暴,在茫茫大海中漂流了数日,终至海边,“忽见藜藿依然,知是汉地”,经询问才知是“青州长广郡牢(崂)山南岸”,当时的不其城是长广郡的郡治。笃信佛教的长广郡太守李嶷得知法显求佛经回来后,立即将法显接到不其城内,热情接待和安置。法显在不其县逗留其间,讲经说法,并在登陆处创建石佛寺(即今栲栳岛之潮海院,又名石佛庵、白佛寺),后去青州。正是法显的到来,使得佛教在崂山声名大振。 

       “古代历史上在这里从政的有著名的不其县官童恢(后文将有详细介绍),民间的神仙就是明末清初的胡峄阳,城阳还为他专门在他的故里东流亭村建有‘胡峄阳祠堂’,关于他的民间传说神奇又生活动,他主要研究《周易》,同时他也通天文地理,他的一些理念至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城阳人,他的故事被广为传颂。音乐上有一代宗师乃明朝的王邦直,他为官耿直廉洁,因上疏举十事,得罪权贵,遂辞官归乡,居镜镕山房,潜心研究音乐理论,历三十载成《律吕正声》六十卷。惜福镇街道小庄社区王氏一族皆为王邦直直系后裔,多年以前,王邦直的生平事迹、轶闻传说在族众里广为传颂。王邦直在音律上的贡献在国际音乐界引起巨大关注和影响,被列为国家级社科研专题”。这些人物在当朝都大名鼎鼎。历史文脉,源远流长,也影响了后世人,同时朱祟伟就城阳当代很多艺术大师也逐一做了介绍,“黑陶界仇志海基本上代表了中国黑陶的艺术水平,他的儿子仇世森现在传承了父亲的衣钵。台湾著名的国画大师陈丹诚,也是城阳人,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也是城阳人”。 


城阳新城区正在崛起 

      1994年6月,青岛市为适应建成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了新的区划调整,设立了城阳区。“当时城阳下设八个镇,总面积553.2平方公里,总人口41.2万人。”陈博州说,城阳区内不仅有91公里胶州湾金色海岸和棘洪滩水库、崂山水库、书院水库等有利的水产、水利资源,当时国内最大的跨海大桥女姑山跨海大桥,以及胶济铁路 、环海公路 、济青高速公路 、烟青公路 、308国道、流亭国际空港等现代化的设施。


       千百年沧海桑田,在这块美丽、富饶、山海平原浑然一体的古老土地上,先民们创造出许许多多的奇迹,演绎出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宝贵的财富。不其已经远去,但它的辉煌历史和那段往事,不应随时光而湮没。

(来源:文化城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