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老照片:100年前的客家人习俗
客家话(人)分布于广东东部、广西、福建西部、江南、湖南南部、海南、台湾、四川
从下面的老照片中
我们发现了一些值得回味的风俗
有些至今没有大的变化
比如敬神、拜祖宗
有些已经彻底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比如秆棚、字纸炉
还有一些虽然仍然存在,却日渐式微
比如笠嫲
敬神—敬伯公
客家人口中的“敬神”有两种含义,一是敬伯公(土地神、门神、灶神、农神等),二是祭祀祖先。
福德伯公伯婆庙
摄于1904-1920年间
客家人对土地的崇拜,已从自然神崇拜转化为对保护神的崇拜,称土地神“公王”“社官”“龙神伯公”“福德伯公”等。“伯公”神位随处可见,伯公庙的对联是“神恩施大化,厚德载群生”,有些庙有祀伯公偶像,但大部分仅有一块石碑或木牌,或一张红纸,或一块石头,有些连庙都没有,干脆就是几块石头。
老树下的伯公庙
树上挂着“有求必应”之类的牌牌
摄于1904-1920年间
榕树伯公
摄于1905-1930年间
伯公几乎什么都管,当地人口平安、六畜兴旺、风调雨顺,都要求伯公保佑。逢年过节,乡里百姓必须叩拜邻近伯公。平时,小孩碰上病痛,经“查神”“问仙”认定孩子“得罪”了伯公,例如孩子攀爬了伯公树或竹丛,又或戏弄过坛前的茶杯等等。
为人父母者就要备斋果、香烛,到伯公前去叩拜,请求伯公宽恕孩子年幼无知,祈求孩子早日康复。家里买了幼猪、幼牛饲养,要到伯公坛前“祈猪福”、“祈牛福”,祈求伯公保护幼猪、幼牛顺利长大。到幼猪养成大肥猪出卖,或将老弱耕牛出卖后,要到原伯公坛前“酬猪福”、“酬牛福”。
伯公庙,摄于1905-1925年间
山神伯公民间谓“后土”,其坛像一个小墓,设于祖坟两侧;民间在坟茔之旁立石刻“某姓山神或某姓后土”之碑,意即管祖坟一座山或一方土地之神。
客家妇女在拜祭山神伯公庙
摄于1905-1930年间
仙人叔婆、河神伯公、塘头伯公、水打伯公、井神伯公等都是水神的别称,只是供奉的位置不同而已。
井神伯公之位
摄于1905-1930年间
田头伯公多安奉在田头、路旁,俗称“保禾苗”的“田头伯公”。
摄于1905-1930年间
像是田头伯公庙
显应伯公所奉是石头,俗称显应公王。俗民说,该公王要杀狗去祭才灵验。因为狗可避凶制煞。
山顶上用粘土简易糊成、破泥缸罩着的伯公坛,似乎就是显应伯公,摄于1881-1906年间。撑腰伯公又称石古大王,多奉在崎岖的山路或石岩缝中,传说患腰病者前往烧香,向石缝中插木枝后可治。
历史上,客家山区百姓长期处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御乏力,因此到处设立“伯公”坛,寄望神灵保佑。敬神—敬祖先。源于“百善孝为先”和“慎终追远”的传统观念,客家人把祭祀祖先也叫做“敬神”,祖先就是客家人心目中的神。
清末,梅州的客家人在清明节祭祖敬神
摄于1895-1907年间
清明节拜祭祖先,摄于1905-1930年间
清明节祭祖敬神,摄于1937年前
字纸炉—已经消失的客家民俗。字纸炉,也叫字纸库、敬字亭,专用于焚烧字纸的建筑,或小塔,或小亭,或炉。过去曾广泛见于街头巷尾、村口庙前,如今已成为见证我们前人“敬惜字纸”的零星历史文物了。
字纸炉,摄于1896-1903年间
“敬惜字纸”提醒人们对写有字的纸张要心怀敬畏,凡写有字的纸不能乱丢,更不能随意亵渎,要诚心敬意将收集到的字纸放在字纸库内集中焚化,然后,将字纸灰送入河溪或埋至清静的山林。
摄于1905-1930年间
树林中的一个小字纸炉
过去客家人有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传统,在客家地区流传一首《敬惜字纸歌》:“世间字纸藏经同,见者须当付火中。再置清静长流水,保尔福禄永无穷。”
山间的字纸炉
摄于1904-1920年间
字纸炉,两个箩筐用来收集字纸
笠嫲--曾是客家妇女的象征。客家人叫“笠嫲”,就是竹笠。过去客家人有戴笠嫲的习俗,最早还是客家妇女戴用遮阳避雨的。
摄于1904-1920年间
带笠嫲的客家妇女
客家妇女戴的笠嫲,部分区域在罩沿上缝有轻飘的褶叠黑纱或黑布。
笠嫲用竹篾编成
夹以宽大的箬竹叶
外形有尖笃与圆顶之分
摄于1881-1906年间
水田里带着笠嫲的农夫在犁田
带笠嫲的放牛娃
摄于1905-1925年间
秆棚—淡出视野的名词。秆棚,这个词已很少用,也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但在长期的传统农耕岁月里,秆棚曾经是勤劳的象征、安生立命的保障。
在客家地区,稻草也叫“秆”,一季稻收获后,秆(稻草)烧灰作肥,二季稻收获后,秆就堆成一垛一垛,叫秆棚,秆棚(草垛)下面的空间可以用作牛棚。
摄于1904-1920年间。
大人在弄秆棚,旁边的小孩发现牧师在拍照,百年前的瞬间便随着快门按下成为永恒。
选自:梅州同城网
老照片|1980年代|70年代致敬|70年代照片|献给1950年代朋友|献给1960-1969年代的你|1950年代时髦风|30年前冬天|1978年的生活|1977年高考瞬间|紫禁城百年纯朴|100年前中国罕见到此一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