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西为何称为“三晋”?

行政区 2022-04-01

  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别称“三晋”。山西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山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


  山西为什么被称为三晋?


  首先,山西简称“晋”。对于这里面的“晋”,主要指的是周朝时期的晋国。晋国(前1033年~前349年),周朝的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晋国是秦统一以前,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可分割的悠久文明古国。作为春秋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晋国鼎盛时期,地域囊括今山西省全部、陕西省东部与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南部、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山东西北部与内蒙一部的广大地区。由此,在春秋时期,今山西省一带基本上都属于晋国。并且,对于晋国的曲沃晋阳新绛等都城,基本上都在今山西省一带。


  针对晋国的都城来说,曲沃主要在今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一带,而晋阳则是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由此,晋国之于山西省,就如同秦国之于陕西省、齐鲁之于山东省一样。


  而就“三晋”或者“三晋之地”这一称呼,则和“三家分晋”这一历史事件存在直接的关系。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晋平公以后,晋国范、中行、智、韩、赵、魏六卿之间斗争激烈。晋定公时,范、中行两家首先败亡。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共灭智氏,晋国已被三家瓜分。到了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韩、赵、魏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对于魏国、韩国、赵国这三个诸侯国,因为出自晋国,所以被统称为“三晋”。


  三家分晋在中国历史上是战国时代的开始(公元前403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将三家分晋作为开端,并提到三晋这个述语。三晋,实际上也是后世对这一段历史的统称。正如后人称东汉末年的蜀、魏、吴为三国一样,是泛指这一段历史的。三晋既代表称霸春秋的晋国,又包括跻身战国七雄的赵、魏、韩。

  在三家分晋后,不管是魏国,还是韩国、赵国,其疆域都包含了今山西省的部分地区。更为关键的是,对于魏赵韩这三个诸侯国,都曾经在今山西省一带定都过。具体来说:

  韩国,在春秋时期,韩国君主的先人曾经是晋国大夫,受封于韩原(今陕西韩城)。春秋末年,韩贞子迁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进入到战国时期,平阳(今山西临汾一带)成为韩国的第一个都城。战国后期迁都新郑一带;

  赵国,一开始的都城在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最后才迁都到邯郸,也即今河北省邯郸市一带的。在三家分晋之前的晋阳之战中,赵襄子就是在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击败了智氏,从而和魏氏、韩氏三家瓜分晋国。

  魏国,开始的国都在安邑,后来迁都大梁(今开封)。


  人们历经二千数百年至今仍然怀念三晋,赞美三晋,把山西统称为三晋,说明三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晋更广泛地体现了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发源地之一的内涵;说明三晋文化实现了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对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做出的历史贡献;说明三晋大地地理优越,资源丰富,人才荟萃,是祖国的一块风水宝地。


古时战国七雄首都,现今都在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