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近代我国政府为南海诸岛命名的情况

三沙热点 行政区 2022-04-01

  自清朝至民国,我国政府曾经三次为南海诸岛命名。第一次是1909年李准巡海为西沙群岛15个岛命名。第二次是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于1935年公布《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名对照表》,其中公布南海诸岛地名136个。第三次是抗战胜利后由内政部于1947年公布的《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包括地名172个。每次命名都绘有地图。其中《李准巡海图》已散佚。

 

一、1909年李准巡海时的命名情况


  1909年5月(清宣统元年,旧历四月),两广总督张人骏派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水师官兵170多人,分乘伏波、琛航、广金三艘军舰到西沙群岛巡察,测绘地图,查勘岛屿15座,逐一命名,勒石竖旗。当时命名的16个岛屿是伏波岛、甘泉岛、珊瑚岛、琛航道、广金岛、丰润岛、邻水岛、霍邱岛、归安岛、乌程岛、宁波岛、新会岛、华阳岛、阳湖岛、休宁岛、番禺岛。这是一次有意义有影响的地名审定,可惜《李准巡海图》已散佚,后10个岛屿不知具体指何岛。


  1947年旧内政部审定地名时,沿用甘泉岛、珊瑚岛和琛航岛三个地名,伏波岛改为晋卿岛、丰润岛改为和五岛(现在的标准名称为东岛)。

 

二、1935年水陆地图委员会定名情况

  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成立于1933年,该会会刊第一期报道:“我国因向乏全国实测详图,故坊间出版书籍......类多抄袭陈编、以讹传讹,甚至翻印外国出版之中国图,不加审察,致国疆界域,任意出入,影响所及,关系非浅。......并拟定水陆地图设查委员会规则草案......至(民国)二十二年五月,各机关再复会商,决意依照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规则第二条规定,由关系各部分别派定代表,成立本委员会,于二十二年六月七日正式开始办公”。


  1933年4月法国入侵南海九岛,全国舆论哗然,群起反对、抗议,这推动了委员会的成立和展开工作。1934年12月21日第25次会议作出了审定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岛名的决议。1935年1月出版的《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会刊》第一期,刊登《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名对照表》,审定公布了132各岛礁名称,这是第一次较全面公布南海诸岛的命名,第一次将南海诸岛分成四部分:东沙岛(今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今中沙群岛)和团沙群岛(今之南沙群岛)。其中大部分名称是从外国人擅自定名音译或者意译而来。1935年4月出版的会刊第二期刊印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图》。


  《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名对照表》和《中国南海各岛屿图》的发表公布,对维护我国南海诸岛的主权起了一定作用。但当时没有广泛收集资料,征求专家意见,更没有注意到我国渔民早已为南海诸岛多数岛礁定了名。也忽略了李准巡海时对西沙群岛15个岛屿的命名。胡焕庸在《法日觊觎之南海诸岛》[1]一文中指出:“此等 ‘危险地带’之群岛,虽为我国人所住往来和经营,然迄今尚无综合之名称,鄙意拟用‘南沙群岛’之名以名此群岛,不然统称曰‘南海诸岛’其名殊混也”。另外此图中的“东沙岛”名称后来也改为“东沙群岛”,暗礁为礁石岛。1935年这次公布的135个地名中绝大多数是完全翻译外文名称,因此沿用至今者只有11个:东沙岛(即今之东沙群岛之东沙岛),西沙群岛,北礁、高尖石、北岛、中岛、南岛、石岛、海马滩和司令礁。基本上专名沿用、通名改变的有8个:南滩(今之南沙洲)、西滩(西沙州)、南石(南岩)、曾姆滩(曾母暗沙)、粽色滩(棕滩,注:粽疑为“棕”之笔误)、方向礁(指向礁)。

 

三、1947年中国政府内政部命名的情况


  二战期间日本于1938-1939年先后侵占我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并擅自称西沙群岛为平田群岛(Hirata Cunto),程南沙群岛为新南群岛(Sinan Gunto)。1945年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我国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报》收回了包括台湾、澎湖列岛和南海诸岛在内的所有失地(钓鱼台列岛、琉球群岛除外)。1946年秋当时的海军总司令部派兵舰前往接收南海诸岛。永兴舰和中建舰接收西沙群岛,于11月29日在西沙永兴岛登陆。太平舰和中业舰接收南沙群岛,于12月12日在南沙太平岛登陆。永兴舰还巡视了甘泉岛和珊瑚岛等,太平舰还巡视了南钥岛、中业岛、双子群礁和中建岛等地。1947年3月太平舰又奉命接收东沙岛。


  南海诸岛既已收回,当时内政部方域司审定南海诸岛地名172个,于1947年12月1日由内政部通过中央社正式公布,次日见报。同年方域司又刊印《南海诸岛位置略图》,此举对于维护我国南海诸岛的主权起着重要作用。


  1947年公布的南海诸岛地名172个(15个群体,157个实体),审定了“南海诸岛”和“东沙群岛”两个地名。并把1935年公布的南沙群岛改为中沙群岛,团沙群岛改为南沙群岛。从此南海诸岛按位置划分为东沙、中沙、西沙、南沙四个群岛。《南海诸岛位置图》中除了标明大部分岛礁名称外,还在4个群岛周围标绘了11条断续国界线(以后修改为9条),其最南端标示在北纬4度的曾母暗沙南面,这就是我们引用至今的南海U形国界线的来历。此次较1935年公布的南海各岛屿名称既有所增加,也有遗漏。1935年公布的显然译自外国名称的地名,1947年大部分已改掉。又有以古代官职名、接受军舰名、恢复李准巡海命名、以忠孝、礼仪、仁爱、和平等命名。这些中国式的地名,大都有积极意义,需加肯定。但1947年命名的主要缺点是:一没有彻底根除外来名称的影响;二完全忽略了我国渔民早已为南海各岛礁命名。172个地名中有79个有渔民习惯的名称并广泛流传于海南岛渔民中,而1947年命名石完全未注意到。虽然如此,1947年命名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收回南海诸岛、由内政部向中外正式公布的,对维护我国领土主权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地名普遍得到国际承认,不少国外书刊采用我国公布的地名音译。1948年初,内政部将上述的南海诸岛标绘范围收入公开发行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中,向国际社会正式公布了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和管辖权范围。在当时及此后的很长时间里,即便是1958年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海洋法4公约之后的七、八年时间里,南海周边的有关国家都对中国政府颁布的南海国界线保持了沉默(默认)。


附1935年《中国南海各岛屿图》:

 

 附1947年《南海诸岛位置略图》:

 

1946年中华民国南海图(内政部方域司编制):

银枪评述:1947年的我国(中华民国)对南海的划线,是二战后我国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报》收回了包括台湾、澎湖列岛和南海诸岛在内的所有失地后,对南海海洋的明确划分线。当今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主要是由二战决定的,而作为二战的主要战胜国,这条线也可以说是二战后对南海海洋的明确划分线。

 

中国南海各岛屿图(1937年日新舆地学社)

  注:日新舆地学社1937年9月初版,苏甲荣编。《中华省市地方新图》第五图中国南海各岛屿图。此图中在南海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后调整名称为中沙群岛)、斯卡巴洛礁(现黄岩岛)、团沙群岛(后调整名称为南沙)上清楚注明为“属中国”。这也是1935年1月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对南海岛屿命名和规范中国南海地图后公开发行的中国南海地图。


1947年《南海诸岛位置略图》



  

1948年《海南岛及南海诸岛图》

  1948年亚光舆地学社出版的中国南海、海南岛地图此时的“南海九段线”是一条连续线。 

   以上两张民国时期公开发行的南海地图,说明了中国对南海主权和划线不但是写在自己的政府文件里,而且是通过公开发行,展现在世界面前的。 

 

中国广东省地图和南海地图(1951年3月):

  此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地图》(1951年3月第二版)中的广东省地图。此图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继续沿用或继承了中华民国时期对南海的划分和主权。

  

1952年亚光 南海各岛屿图

  

1955年南海诸岛屿图

  

1963年南海诸岛地图

以上几张建国初期公开发行的南海地图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继续沿用或继承了中华民国时期对南海的划分和主权,1958年9月4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已对全世界作了郑重声明,而此时并不存在所谓“南海问题”。

  

1972年南海诸岛地图

  

1976年南海诸岛地图

  

2004年南海诸岛地图

  这几张南海地图说明中国政府对南海的一贯立场。


转自:南沙群岛在线

官方公布我国南海岛礁标准名称


  今天下午15时,自然资源部、民政部发布了关于公布我国南海部分岛礁和海底地理实体标准名称的公告。

  公告指出,为进一步规范有关地名的使用,现将我国南海部分岛礁和海底地理实体的标准名称予以公布。中国地名委员会1983年4月受权公布的《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继续有效,请社会各界规范使用已公布的标准名称。

一、岛礁标准名称

二、海底地理实体标准名称

南海第一大岛横空出世,从一片暗礁变成海上大都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