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药资源省区分布:各省地道药材一览表
东北寒温带、温带区
本区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辽宁省一部分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部分属于寒温带和温带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林区和我国北方重要药材产区,有“世界生物资源金库”之称。
本区药用植物达1600多种,药用动物300多种,矿物类50多种。植物类药材有五味子、人参、细辛、天麻、党参、赤芍、升麻、北苍术、关防风、黄芪、关龙胆、甘草、地榆、柴胡、黄芩等。动物类药材有鹿茸、刺猬皮、麝香、蟾酥、哈蟆油等。
黑龙江
野生药材:以东部和南部山地较多,蕴藏较大的有哈尔滨(22%)、牡丹江(19%)、伊春(15%)、绥化(11%)和齐齐哈尔(10%)
栽培药材:以东部和南部山地较多,产量较大的有牡丹江(40%)、绥化(14%)、伊春(13%)和哈尔滨(11%)。
大宗药材:有人参、刺五加、防风、黄柏、满山红、五味子、黄芪、龙胆、苍术、柴胡、赤芍、知母、车前子、牛蒡子、蛤蟆油、鹿茸及熊胆等。
吉林
野生药材:以东部低山丘陵区为多,蕴藏量较大的有吉林市(51%)、白山市(21%)和延边州(14%)。
栽培药材:以东部低山丘陵区为多,产量较大的有白山(32%)、延边州(26%)、通化(17%)、吉林市(10%)和集安市(9%)
大宗药材:是全国人参、鹿茸、平贝母、细辛、五味子、关木通等的主产区,另有黄柏、桔梗、党参、刺五加、防风、赤芍、黄芪、蛤膜油及熊胆等。
辽宁
野生药材:蕴藏量较大的有抚顺市(21%)、本溪市(13%)、锦州市(13%)、铁岭市(12%)和朝阳市(11%)。
栽培药材:产量较大的有抚顺市(32%)、本溪市(28%)和丹东市(17%)。
大宗药材:有人参、五味子、细辛、刺五加、关木通、苍术、龙胆、黄芩、白鲜皮等。
华北暖温带区
本区包括辽东、山东、黄淮海平原、辽河下游平原、西部的黄土高原和北部的冀北山地,区内中药资源丰富,品种多,产量大,平原广阔,药材生产潜力大、生产水平高,有药用植物1 500多种,药用动物500多种,矿物类30多种。
本区的华北平原包括海河、黄河、淮河等河流共同堆积成的大平原和辽河平原,是我国主要农业生产基地和家种药材的主产地,大面积栽培的药材有:地黄、金银花、怀牛膝、连翘、薯蓣、白芍等。
本区的植物类药有昆布、海带、金银花、蔓荆子、瓜蒌、香附、北沙参、黄芪、麻黄、防风、黄芩、淫羊藿、仙鹤草、玉竹、黄精、柴胡、地榆、党参、远志等。动物类有阿胶、牛黄、全蝎、刺猬皮、土蟞虫、斑蝥、五灵脂、牡蛎、海马等。
内蒙古
野生药材:蕴藏量以西部的鄂尔多斯市最大,约占全区的40%;东部以大兴安岭西侧的呼伦贝尔市(30%)和赤峰市(12%)较多。
栽培药材:集中于黄河河套平原及以东的丘陵地区,以包头市为最多,占全区的50%;其后依次为巴彦淖尔市(15%)、呼和浩特市(13%)和乌兰察布市(11%)。
大宗药材:有黄芪、枸杞子、甘草、麻黄、肉苁蓉、防风、赤芍、黄芩、郁李仁、锁阳、银柴胡、远志、知母、苍术、龙胆、款冬花、鹿茸及龙骨等。
河北
野生药材:以北部山区和西部山区较多,蕴藏量最大的是承德,占全省32%,其次是张家口占24%,秦皇岛市占13%,保定占12%。
栽培药材:集中在中部和南部丘陵平原,其中保定年产量占全省的40%。该地区的安国县不仅是传统的药材集散地,也是传统的药材栽培区。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等地区的年产量也各在10%以上。
大宗品种:产量较大的品种有板蓝根、黄芪、菊花、北沙参、丹参、白芷、山药、紫菀、天花粉、枸杞子、黄芩、酸枣仁、知母、柴胡、全蝎和土鳖虫等。
山西
野生药材:地处黄土高原,有山区和盆地,分布差异不大明显。野生蕴藏量较多的有临汾(16%)、忻州(15%)、吕梁(13%)、大同(11%),晋中和长治市,分别约占10%。
栽培药材:南部主要栽培地黄、山药等大宗品种;北部则以栽培黄芪等为主。产量较大的有运城(30%)、忻州(16%)、临汾(12%)、大同(11%)及长治市(10%)。
大宗药材:有党参、黄芪、款冬花、连翘、柴胡、黄芩、远志、知母、酸枣仁、麻黄、甘草、鹿茸及龙骨等。
山东
野生药材:以中部丘陵区较多,蕴藏量较大的有临沂(27%)、烟台市(25%)和淄博市(18%)。
栽培药材:较集中于沂蒙山区和胶东半岛,产量较大的有临沂(40%)和潍坊市(13%)。
大宗药材:有金银花、北沙参、太子参、瓜萎、蔓荆子、酸枣仁、柏子仁、香附、远志、黄芩、马兜铃、猪牙皂、全蝎、蟾酥、土鳖虫、刺猬皮、牡蛎、海螵蛸及海藻等。
河南
野生药材:以中条山、太行山、桐柏山和大别山地区为多,蕴藏量较大的有三门峡市(50%)、洛阳市(17%)和信阳(10%)。
栽培药材:多集中于黄河冲积平原和南阳盆地,产量较大的有焦作市(35%)、南阳(15%)和三门峡市(11%),其中焦作市所属武涉、温县、沁阳和博爱等县,是著名的“四大怀药”的主要产区。
大宗药材:有地黄、牛膝、山药、菊花、金银花、山茱萸、连翘、辛夷、猫爪草、红花、柴胡、远志、黄芩、酸枣仁、全蝎、土鳖虫及龟甲等。
华中、华东亚热带区
本区包括华东、华中的广大亚热带东部地区,位于我国三大阶梯中的最低一级,以低山丘陵为主,湖泊密集,气候温暖而湿润,冬温夏热,四季分明,分布大量水生、湿生药用植物和相应药用动物。野生药材面广量大,栽培药材质优量多,是我国道地药材“浙药”、“江南药”和部分“南药”的产区,有药用植物2500多种,药用动物300多种,矿物类50种左右。
本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长江三角洲和里下河平原。湖泊星罗棋布,水生植物丰富,有莲、芡实、菖蒲等。丘陵地区野生药用植物有丹参、玄参、牛膝、百部、何首乌等。
本区主要是冲积平原的耕作区,气候适宜、土质好,适用于多种药材的栽种,仅沪、宁、杭及黄山等地栽培的药材就达1 000种。主要有:地黄、山药、禹白附、郁金、白芍、牡丹皮、白术、薄荷、延胡索、百合、天冬、菊花、红花、白芷、广藿香等。
本区植物类还有山茱萸、侧柏、乌药、茯苓、厚朴、吴茱萸、木瓜、钩藤、杜仲、银杏、大血藤、淡竹叶、前胡、桔梗、浙贝母、泽泻、金银花、明党参、党参、川芎、防风、怀牛膝、补骨脂等。动物类有珍珠、蟾酥、地龙、鳖甲、龟甲、僵蚕、蜈蚣、水蛭、蝉蜕等。
江苏
野生药材:蕴藏量较大的有南京(22%)、南通(14%)、淮阴(11%)和镇江(11%)。
栽培药材:以苏北为多,产量较大的有南通(33%)、扬州(18%)和盐城(15%)。
大宗药材:有薄荷、明党参、延胡索、浙贝母、太子参、夏枯草、灯心草、蟾酥、乌梢蛇、龟甲,鳖甲及珍珠等。
安徽
野生药材:以皖南低山丘陵和大别山区较多,蕴藏量较大的有宣州(26%)、安庆(19%)、巢湖(10%)、六安(10%)、滁州(10%)和芜湖(10%)。
栽培药材:较集中于淮北平原区,以阜阳为最多,占本省的60%。
大宗药材:有茯苓、白芍、牡丹皮、菊花、木瓜、桔梗、板蓝根、紫菀、太子参、明党参、蕲蛇、蜈蚣、龟甲及鳖甲等。
浙江
野生药材:主要蕴藏于天目山、雁荡山和四明山地区,蕴藏量较大的有杭州(38%)、丽水(11%)和绍兴(9%)。
栽培药材:以东北部地区较多,主要集中于金衢盆地、杭嘉湖平原和浙东低山丘陵,产量较大的有金华(20%)、嘉兴(16%)、绍兴(11%)和东阳(9%)。
大宗药材:有浙贝母、白术、延胡索、菊花、麦冬、白芍、玄参、温郁金、厚朴、山茱萸、前胡、丝瓜络、蜈蚣、蕲蛇及海螵蛸等。
福建
野生药材:多分布于各大山区,蕴藏量较大的有三明(25%)、宁德(17%)、南平(13%)、漳州(11%)和龙岩(12%)。
栽培药材:多集中于东南丘陵地区,产量较大的有泉州(24%)、漳州(30%)和南平(9%)。
大宗药材:有泽泻、莲子、乌梅、厚朴、太子参、穿心莲、陈皮、海金沙、青黛,蕲蛇、金钱白花蛇及牡蛎等。
江西
野生药材:多分布于怀玉山、幕阜山、井岗山、大庾岭等山区,蕴藏量较大的有上饶(29%)、九江(24%)、赣州(22%)和吉安(11%)。
栽培药材:多集中于中部平原丘陵区,产量较大的有九江(26%)、宜春(23%)、吉安(12%)和抚州(11%)。
大宗药材:有枳壳(实)、栀子、车前子、香薷、蔓荆子、荆芥、薄荷、前胡、夏天无、乌鸡、珍珠母、龟甲、鳖甲及金钱白花蛇等。
湖北
野生药材:以武当山、桐柏山、巫山、大别山地区较多,蕴藏量较大的有十堰(31%)、襄樊(18%)和恩施(14%)。
栽培药材:以中低盆地和丘陵、平原较多,产量较大的有恩施(28%)、黄冈(19%)和襄樊(17%)。
大宗药材:有茯苓、黄连、厚朴、杜仲、独活、续断、苍术、射干、玄参、辛夷、银耳、木瓜、麦冬、蜈蚣、全蝎、龟甲、鳖甲、乌梢蛇及蕲蛇等。
湖南
野生药材:以湘西武陵山区、湘中丘陵和湘南南岭山区较多,蕴藏量较大的有湘西州(18%)、张家界(13%)、邵阳(13%)、长沙(10%)和零陵地区(9%)。
栽培药材:以洞庭湖平原和雪峰山两侧河谷山地较多,年产量较大的有益阳(16%)、邵阳(16%)、怀化(17%)和岳阳(11%)。
大宗药材:有白术、枳壳、栀子、金银花、杜仲、厚朴、黄柏、茯苓、玄参、玉竹、莲子、龟甲、鳖甲、蕲蛇及乌梢蛇等。
华南亚热带、热带区
本区位于我国最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沿海及台湾省、海南省,位于世界热带的最北界。该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 200~2 000mm。典型植被是常绿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和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是砖红壤与赤红壤。本区生物种类丰富,高等植物就有7 000种以上,药用植物5 000种,药用动物近300种。
本区的东部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道地药材“南药”“广药”的产区。主要药材有:槟榔、儿茶、广防己、巴戟天、山豆根、益智、砂仁、鸦胆子、广藿香、广金钱草、鸡血藤、肉桂、八角茴香等。
本区动物类药材有海龙、海马、蛤蚧、金钱白花蛇、蕲蛇、蜈蚣等。
广
西
野生药材:以桂西山地丘陵和桂东北山地较多,蕴藏量较大的有百色(26%)、桂林(23%)和河池(12%)。
栽培药材:以桂东南低山丘陵区为主,年产量较大的有钦州(39%)、玉林(27%)和梧州(19%)。
大宗药材:有三七、罗汉果、肉桂、天花粉、山药、葛根、金银花、石斛、钩藤、安息香、郁金、茯苓等、鸡血藤、广豆根、珍珠、蛤蚧及穿山甲等。
广东
野生药材:以粤北山区和粤西山地较多,蕴藏量较大的有韶关市(19%),肇庆市(17%)和清远市(17%)。
栽培药材:多集中于西江以南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年产量较大的有湛江市(26%)、茂名市(27%)和肇庆市(12%)。
大宗药材:有砂仁、巴戟天、广藿香、陈皮、高良姜、佛手、何首乌、玉竹、山柰、茯苓、山药、海马、石决明、珊瑚、金钱白花蛇及地龙等。
海南
野生药材:多分布于五指山区,蕴藏量以保亭县较大,占全省的68%。
栽培药材:多在五指山东西两侧较平坦的地区,是全国引种进口的南药生产基地,产量较大的有琼海县(20%)、陵水县(14%)、屯昌县(12%)和万宁县(10%)。
大宗药材和南药:有槟榔、益智、丁香、白豆蔻、檀香、胖大海、南玉桂、肉豆蔻、大风子、儿茶、苏木、马钱子、安息香、大仙子及广藿香等。
西南亚热带区
本区包括云贵川重四省、陕西、甘肃南部及湖北西部,地形复杂,海拔多为1500~2000m山地,气候具有亚热带高原盆地的特点,多数地区春温高于秋温、春旱而夏秋多雨,土壤为红壤、黄壤、棕壤。由于地形复杂形成不少垂直气候带,中药资源极其丰富,是我国道地药材“川药”、“云药”和“贵药”的产区,有药用植物约4500种,药用矿物200种,药用动物300种,主要有麝香、豹骨、熊胆、乌梢蛇、蕲蛇等。
本区的秦巴山地区包括秦岭、大巴山、龙门山、邛崃山南段、鄂西北武当山等地,以及汉水谷地,植物区系丰富多彩,素有秦巴药乡之称。秦岭一带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据调查有241科994属,主要有黄芪、天麻、杜仲、远志、山茱萸、党参等。
神农架素有“植物宝库”之称,有药用植物1800多种,如黄连、天麻、杜仲、厚朴、八角莲、小丛红景天、延龄草、重齿毛当归、南方山荷叶等。
本区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是栽培药材的重要基地,如渠县、中江芍药;石柱黄连;江油川乌;合川使君子;灌县、崇庆泽泻、川芎;绵阳、三台麦冬;叙水、珙县巴豆等。
云南
野生药材:以滇西北横断山高山峡谷和滇西南高原蕴藏较多,如怒江州(38%)、丽江地区(16%)和思茅地区(10%)等。
栽培药材:分布全省各地,年产量较大的有迪庆州(21%)、文山州(11%)、丽江地区(11%)、昆明市(9%)和怒江州(9%)。
大宗药材:有三七、砂仁、云木香、当归、黄连、天麻、茯苓、儿茶、诃子、荜芨、石斛、草果、仙茅、鸡血藤、马槟榔、木蝴蝶、雷丸、猪苓、麝香及穿山甲等。
四川、重庆
野生药材:以川西高原较多,蕴藏量较大的有阿坝州(31%)、凉山州(20%)和甘孜州(14%)。
栽培药材:多在四川盆地和盆周山区,年产量较大的有万县地区(13%)、成都市(11%)、达县地区(11%)、乐山市(5%)、绵阳市(7%)、黔江地区(6%)、南充地区(6%)和都江堰市(县级市6.5%)。
大宗药材:有黄连、川芎、川贝母、附子、川牛膝、白芷、麦冬、白芍、白术、云木香、党参、郁金、枳壳、泽泻、佛手、红花、天麻、杜仲、黄柏、厚朴、羌活、大黄、冬虫夏草、麝香及熊胆等。
贵州
野生药材:蕴藏量较大的有遵义地区(23%)、毕节地区(23%)、安顺地区(14%),黔南州(13%)和黔东南地区(10%)。
栽培药材:年产量较大的有黔东南地区(33%)、遵义地区(22%)和毕节地区(23%)。
大宗药材:天麻、杜仲、吴茱萸、天冬、白芨、何首乌、通草、五倍子、百合、南沙参、百部、麝香及穿山甲等。
西北温带区
本区包括黄土高原本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河西走廊和新疆,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温暖而不长,日照充足,日温差很大,降水量少,且分配不匀,多风沙,是我国降水最少,相对湿度最低,蒸发量最大的干旱地区。
植物区系以多年生、旱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植物种类比较贫乏。其中西北荒漠草原和荒漠地区包括内蒙古西部、宁夏和甘肃北部,新疆的准噶尔分盆地、塔里木盆地,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等,周围被高山围绕,降水很少,是世界上著名的干燥区之一。药用植物有新疆阿魏、伊贝母、枸杞子、锁阳、肉苁蓉、甘草、麻黄、银柴胡、软紫草等。西北山地包括天山、阿尔泰山及祁连山等,位于草原或荒漠地区内。天山主峰高达5000m左右,北坡由于受西来的湿气流影响,气候较湿润,植物垂直分布明显,植物比较丰富,大约有2500种,主要药用植物200多种,有黄芪、软紫草、天山党参、雪莲花、新疆缬草等。
本区植物类药材还有多裂阿魏、阿尔泰金莲花、红景天、大黄、甘肃贝母、雪莲花、龙胆、知母、升麻、冬虫夏草等。动物类药材有羚羊角、马鹿茸、全蝎、刺猬皮、麝香、五灵脂等。
陕西
野生药材:分布于秦巴山区和陕北黄土高原,蕴藏量较大的有商洛(26%)、延安(16%)、榆林(15%)和宝鸡(10%)。
栽培药材:以秦巴山区和渭河平原较多,年产量较大的有汉中(36%)、安康(17%)、渭南(13%)和宝鸡(9%)。
大宗药材:有杜仲、天麻、党参、附子、沙苑子、黄芪、甘草、连翘、远志、猪苓、麝香及全蝎等。
宁夏
野生药材:蕴藏量以银南地区最多,占90%,为甘草、麻黄为主产区。
栽培药材:多集中于南部两个地区,即固原49%和吴忠36%。
大宗药材:有枸杞子、甘草、麻黄、银柴胡、大黄、党参及黄芪等
甘肃
野生药材:蕴藏量较多的有武威(18%)、定西(16%)、甘南州(12%)、酒泉(12%)、陇南(11%)和庆阳地区(10%)。
栽培药材:多集中于中部干旱地区和陇南山区,年产量较大的有定西(50%)和陇南(34%)。
大宗药材:有当归、党参、大黄、红芪、甘草、秦艽、羌活、款冬花、柴胡、黄芪、秦艽、远志、赤芍、猪苓、麝香及鹿茸等。
新疆
野生药材:以塔里木盆地四周的绿洲蕴藏量较大,如巴音郭楞州(31%)、阿克苏地区(28%)和喀什地区(12%)。
栽培药材:以北疆较多,年产量较大的有博尔塔拉州(28%)、昌吉州(23%)和喀什地区(23%)。
大宗药材:有甘草、伊贝母、肉苁蓉、红花、紫草、杏仁、锁阳、罗布麻、马鹿茸及鹿角等。
“西藏的气候,由于地形、地貌和大气环流的影响,独特而且复杂多样。气候总体上具有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的特点。气候类型也因此自东南向西北依次有:热带、亚热带、高原温带、高原亚寒带,高原寒带等各种类型。在藏东南和喜马拉雅山南坡高山峡谷地区,由于地势迭次升高,气温逐渐下降,气候发生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到温带、寒温带和寒带气候的垂直变化。中药材有冬虫夏草、雪莲、藏红花、红景天、胡黄连、大黄、穿山甲、手掌参、灵芝等。
文章来源:采药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