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集刊年会”于无锡召开

集刊
2024-08-25


2020年11月28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江南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集刊年会”于江苏无锡召开。本次年会主题为“学术集刊高质量发展:机制与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奇,江南大学党委书记朱庆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原社长、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谢寿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郭建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杨群,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鲁亚,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主任王文军,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期刊处处长刘普,《南京大学学报》原执行主编朱剑,江南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办公室主任朱飞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各地社会科学院、高等院校等学术集刊的代表、出版团队与媒体200多人参与了本次会议。年会开幕式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童根兴主持。

 

会议现场  ▲


赵奇在讲话中表示,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学术集刊作为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和成果发布载体,在紧跟热点、主题研讨方面有其专业和精深的特色,是追踪学科前沿的重要手段。面对变化的世界,开拓学术研究新境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思想和智慧支持,是学术集刊发展的重要使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奇致辞  ▲


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发展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科学研究也相应地必须树立高质量发展的标准。赵奇指出,本次年会围绕机制与创新展开研讨,推动学术集刊高质量发展,可谓找准了集刊发展的症结。要推动集刊高质量发展,一要不断健全完善集刊机制建设,夯实发展的基础工程。二要保持创新步伐,点燃发展的动力引擎。充分发挥机制创新对于集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继续坚毅前行,用更大的特色、更多的智慧助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王利民向各位与会嘉宾表示了真挚的感谢,他表示,2020年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成立35周年。经过35年的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已经从一家传统意义的纸质学术出版商发展成为为人文社科界提供广泛、多元、专业知识服务的现代传播平台,这一切成果可以说反映了当下日益繁荣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反映着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和构建中国特色智库的进展,是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致开幕词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品牌建设基本包含5个维度,即学术专著的出版、服务智库建设的皮书出版、学术论文的出版、研究数据库的建设以及各大论坛的维护和运营。其中,论文出版依托期刊与集刊两大载体,2012年以来,集刊的出版在经过了探索、快速扩张发展壮大后,已经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型塑关键期。


截至目前,社科文献共出版集刊380余种,入选南大CSSCI来源集刊34种,每年发表单篇论文5000余篇,相当一部分的学术集刊已经得到广大科研单位、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但集刊也存在种类庞杂、规范欠缺、质量和影响有待提高的问题。刚刚闭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将作为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社科文献的集刊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朱庆葆代表江南大学对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集刊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也对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他表示,经过八年的努力,人文社会科学集刊年会已经成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专业性最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盛会之一,也是集刊成果交流分享的重要平台。


江南大学党委书记朱庆葆致欢迎辞  ▲


一直以来,江南大学都非常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载体平台在传承思想、立德树人、执政为民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期待各位专家学者能够借助集刊年会这次契机,帮助江南大学拓宽思路、开阔视野,推动建设具有中国江南风格的人文学科平台。江南大学也将进一步加强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各兄弟高校的交流合作,在学术平台搭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方面开展更广泛深入的合作,努力推进学术研究和出版共同发展,共同担负起人文社会科学持续繁荣发展的重要责任,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年会主题演讲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乌云毕力格教授主持。


谢寿光发表题为《新时代学术集刊发展的几点建议》的主题演讲。他认为,作为新时代精神之一的人文社会科学,也必须紧跟时代召唤,快速迈入新时代,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发表和传播,同样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趋势和要求。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原社长、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谢寿光主题演讲  ▲


谢寿光提出了新时代学术集刊发展的6点建议:第一,学科化:尽量向二、三级学科以下深入;第二,主题化:引导每期学术集刊按研究主题组稿,尤其是以地名和机构名为名称的学术集刊更需如此;第三,规范化:严格执行学术集刊规范;第四,数字化:以激励和约束为双重手段,全面推动学术集刊数字化建设;第五,国际化:着力推动学术集刊数据库国际推广,促进优秀集刊多语种出版;第六,市场化(媒介化):利用多种手段推广宣传学术集刊。


朱剑站在一个期刊人的角度,为大家分享了《“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重建与学术集刊的发展》。2019年,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发文,倡导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随后,科协领头推出了“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要求全力推进科技期刊专业化、集团化、国际化、数字化和体系化。朱剑指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学术集刊出版上已经赢得广泛认同。他建议在学术集刊未来的发展中,要注重学科体系化的建设,促进集刊高质量发展。


郭建宏分享了《完善学术集刊支撑机制,实现集刊高质量发展》。郭建宏指出,作为学术生态链的重要一环,学术集刊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学术界、出版界以及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和积极支持。他认为,就目前来说,有两件工作非常值得肯定:一是南京大学发布了CSSCI来源集刊目录,将学术集刊纳入学术评价体系。这一做法在事实上赋予了集刊和期刊同等的学术地位,有利于集刊获得优质稿件,同时也为集刊树立了标杆,指明了努力方向;二是社科文献出版社成立了集刊分社,建立了集刊出版规范与流程,搭建了集刊出版平台,连续9年召开集刊年会,交流编辑工作经验,开展优秀集刊评选,还建立中国集刊网和集刊数据库,搭建了集刊网络传播平台。中国社科院科研局将继续支持本院集刊的发展,同时支持社科文献,更好地为国内学术集刊发展服务,为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做出应有贡献。

 

在集刊经验交流环节,《太平天国及晚清社会研究》执行主编魏星、《中东研究》执行主编闫伟、《金融与社会》执行主编艾云分别以《秉承办刊宗旨 促进学科发展》《学科传统、办刊定位与集刊建设的守正创新》《以开放创新精神推动跨学科研究》为题展开探讨,分享了办刊经验与心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童根兴分享了《2020年学术集刊出版中的若干做法》。截至2020年8月底,社科文献累计出版集刊349种1916期。集刊数据库收录文章35538篇、图片及图表53527张。其中,CSSCI收录集刊34种、CNKI收录集刊155种、集刊数据库收录集刊349种、维普收录集刊共69种。童根兴着重介绍了年度集刊评审中的集刊原创性评价问题,并就过刊回溯、预印本、提前在线、集刊微店、集刊预审,以及集刊全文数据库建设等工作展开分享。

 

2020年度优秀集刊、优秀新刊颁奖仪式也于会上举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杨群发布2020-2021年度CNI名录集刊,2020年度优秀集刊、优秀新创集刊名单。共有98种集刊进入2020-2021年度CNI名录集刊,《阿拉伯研究论丛》《近代史学刊》《清华社会学评论》《德国哲学》等19种集刊获得2020年度优秀集刊奖, 《金融与社会》《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2020年度优秀新创集刊奖。

2020年度优秀集刊、优秀新刊颁奖仪式 ▲


2020年11月27日下午,“SSAP学术集刊2020:编辑·出版·平台”会议召集了数十家集刊主办单位,就集刊网络编辑系统、集刊预审、中国集刊网(集刊数据库)的使用与各集刊编辑展开圆桌交流。


在疫情防控期间,主办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江南大学也保持高度警惕,积极与全国各地参会人员保持沟通,根据防疫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会议安排。主办方也在住宿、餐饮、会务安排方面与酒店展开紧密配合,提供一次性口罩、免洗洗手液等防疫用具,全面做好防疫工作。


策划:马云馨  刘   扬

编辑:路   红

审校:柳   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中国集刊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集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