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航差异化大幕拉开,机场服务流程如何再造

王兴丰 航旅圈 2022-03-15

1,《转载须知》

2,撩小圈,要入群,加微信hanglvquan。


本文作者:王兴丰,华夏航空用户运营部总经理,华夏通融(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更多观点欢迎文末留言探讨~

航旅圈也将在近期举办沙龙,探讨航司差异化服务和产品面临的阻碍及如何改进等相关话题,如果您对于上述话题有任何看法,欢迎文末留言,或者加微信(hanglvquan)私聊,留言就有机会受邀免费参加航旅圈后续举办的相关沙龙~


近年以来,航空公司同质化竞争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新冠疫情暴发后,恶性竞争加剧,“白菜价”机票遍地,民航市场呈现一片乱象,2020年民航行业全面陷入亏损。
经受重创后,行业内开始痛定思痛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为此,政策和航司端普遍开始了差异化服务改革的探索,希望改变行业内同质化恶性竞争,2021年差异化服务改革掀开了大幕
在政策端,2021年3月,交通运输部下发《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删除了关于行李尺寸、重量、免费行李额、逾重行李费等“一刀切”的规定,允许航空公司自行制定相关标准。正在征求意见的民航“十四五”规划,更是将“鼓励航空服务产品多元化差异化发展”,“鼓励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推进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延伸和升级服务产品”的表述纳入其中。民航局关于“十四五”期间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简化运输服务标准强制化规定,研究推动航空运输差异化服务收费改革”。
在航司端,目前已有近20家公司执行了行李差异化,更多的公司则在积极准备中,计划在9月1日后开始执行新的行李收费标准。此外,东航已在国际航线试水行李差异化,南航用赠送积分的方式鼓励旅客取消餐食,华夏航空等航司探索的PLUS权益卡、积分选座等差异化产品,越来越多的公司走在了差异化服务的路上。
而在差异化背景下,机场作为航空出行服务的核心场景,也面临着一些亟待优化解决的问题。


问题1

差异化服务在机场现有流程下会进一步降低旅客综合出行效率


机场在枢纽建设的过程中,到底是该高效出行,还是要人员聚集,停留更长的时间,吃喝玩乐,形成新的商业中心?机场在这一顶层设计时的不明确,导致国内机场在零售商业利益与出行服务效率之间摇摆,有些机场设计与建设时人为拉长旅客步行动线,使商铺获得更多潜在客流,牺牲出行流程效率。

过长的候机时间等,都让航空出行整体时间越来越长,相比高铁竞争力越来越弱。
差异化实施的进程中,行李收费、付费选座、餐食等流程的增加和改变,如果仅仅在原流程上增加新的内容,势必会进一步降低旅客出行效率。在差异化的趋势下,机场管理方必须考虑流程调整不牺牲出行效率,甚至该思考如何借机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问题2

机场各保障环节/理念/人员/考核不满足新的差异化服务趋势


航空行业正在从一张机票全包的业务模式,转向服务产品多元化、差异化的模式,行李、座位、餐食、常旅客分别从机票中独立出来,单独销售、单独开展服务交付和保障。而机场目前值机托运柜台、安检、休息室、登机口主流程,都是在原本行业销售一张机票全包的模式下设计的,无论是行李、座位还是餐食,常旅客的休息室、通道等,都通过一张机票内的PNR信息,在离港系统中实现服务识别,各保障环节依赖机票信息做服务保障
当行李从机票中分离出来单独销售后,机场需要在保障机票值机之外,保障差异化的行李托运服务和相延伸的行李收费服务;座位分离出来后,机场需要为旅客提供免费选座、积分选座、收费选座的差异化服务保障。越来越多的服务环节开始从纯服务转化为产品,服务岗位同时也要变为营销落地岗位。旧有的机场服务管理理念、服务流程、人员能力、考核目标等,都与新的需求不相适应,无法满足差异化服务趋势发展的需要。
例如,航空公司开始越来越多地开展行李差异化,每家航司的具体规则不同,越来越多地需要机场柜台保障行李收费服务。而机场地服代理的值机人员首先要对安全和服务负责,如果要按原本的值机柜台称重+收费柜台收费的人工化的流程来保障,将极大地增加操作环节,降低现场排队效率,降低旅客的值机体验。从服务管理标准和现场效率的目标出发,机场最好不增加任何收费流程,而从经营效益和航司利益出发,机场又最好是应收尽收。如何确保二者平衡,对于机场而言是一个挑战。
又如,越来越多的航司开始为会员提供积分选座服务,但绝大多数由机场代理的地服,其值机柜台端暂时没有接入航司的积分场景,无法在现场为会员旅客提供积分选座的服务,导致会员权益无法在现场落地,只能在到达机场之前的线上环节提供,航司的会员营销失去了流量最大的现场场景。 要避免上述问题,需要机场管理方有更多的思考和实践。核心是,实施地面服务流程的再造。


1、机场公共管理与经营分开


无论是综合出行效率下降,还是对行业差异化需求的支持能力弱,除了顶层设计的原因外,机场既是公共管理平台,又是商业经营主体,公共服务管理和商业经营两者存在矛盾。


差异化实施后,原本候机楼地面值机、行李托运等基础服务场景,将变成服务与营销并存的场景,在原服务岗位基础上也将增加营销岗位。新的经营性职责的出现,就需要机场将这一新增的经营性职责与基础服务管理剥离


一方面,目前机场一般优先在公共服务管理和基础设施上投入资源,优先保证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务得到满足。而当前航司实施差异化后,很多原本免费的公共服务变成了商业化的服务产品,比如行李,座位;机场以原来公共服务平台的逻辑来保障这些服务产品,存在先天的矛盾。


另一方面,商业化之后的服务产品,需要高度的专业化体系支撑。机场现有队伍体系,更多的专业性沉淀在公共服务管理上,缺乏从事经营性服务产品的人才队伍。


因此,机场地面服务业务应实施公共管理与经营分开。引入第三方差异化服务产品的经营保障团队,对接保障行李收费、付费选座、会员权益落地等行业差异化改革新趋势下的新产品。而机场本更多向管理型转变,专注公共安全管理、公共服务产品提供、第三方供应商管理等。把市场的交给市场,公共的保留在公共。


2、实施地面服务流程的革新再造


差异化背景下,越来越多原本免费的公共服务开始产品化,商业化,需要改变原来的主地服流程,为产品化的部分构建全新的业务流程,与公共服务部分有机结合。
(1)实施分段式值机模式,充分发挥自助值机区的作用
以值机区域为例,目前安检前的值机区域(含自助值机)实际上承担了值机、选座、行李托运、超重行李收费、手提行李核验与卡控等五项服务。自助值机区和柜台值机区形成了两条独立的旅客动线,最耗时耗力的行李托运和收费环节的全部流程都压在人工柜台,自助值机区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没有与人工柜台有机联动。
实施分段式值机,可把旅客现场值机办理环节设计为扫码线上办理,自助设备办理,人工柜台办理,特殊柜台办理几个环节。在旅客动线设计上,将线上扫码物料、自助设备设计在旅客前往柜台必经的路线之前,安排专人引导,先鼓励旅客通过航司或机场的小程序、客户端线上办理值机选座,其次鼓励旅客通过自助设备值机,尽量仅让需要行李托运的旅客前往人工柜台,分段分流,层层过滤,最大程度减少人工柜台的旅客数量。
(2)线上化流程再造
现场服务、营销线上化。机场协同航司,将值机、付费选座、行李购买等服务,全面线上化。旅客通过公众号、小程序或APP可以完成值机获取电子登机牌、付费选座、购买托运行李额等原本需要线下办理的服务。机场可在值机区现场的旅客动线路径上,大量部署人员及二维码,引导旅客扫码线上完成服务,减少值机区逗留时间。
值机服务提前至销售场景,鼓励即买即用。机场协同航司引导旅客在机票购买环节、购票后,到达机场前的所有接触点,提前完成值机、选座、行李额购买。取消线上办理的时间限制,鼓励即买即用。
上述改变还需要航司与机场结算模式的变革。从以往机场以人工值机的旅客人数为标准的收费,变为鼓励机场服务、营销线上化的新的分成模式。
(3)自助设备流程再造
将自助值机设备区设计在旅客前往人工柜台前的必经之路,所有不在线上办理服务的旅客,先通过自助设备办理,自助设备办理不了的托运环节,再前往人工柜台处理。
增加自助值机设备支持的业务范围。目前的主流自助值机设备仅支持打印登机牌,不支持行李条打印、行李额购买、付费选座、积分选座。需增加自助值机设备功能,最大程度满足自助化服务。
(4)人工柜台流程再造
人工柜台功能定位为行李托运柜台,主要承接行李托运服务,辅助办理值机服务或其他自助流程无法解决的特殊旅客问题。改造逾重行李收费流程,值机柜台增加扫码缴费功能,一次性完成称重、托运、缴费,避免旅客多跑腿、多排队。原有的逾重行李缴费柜台,改为特殊保障柜台,仅在遇特殊情况下安排旅客前往。
(5)后端保障流程优化
一是财务结算流程优化。值机区主要涉及行李收费的财务结算,目前较多采用纸质行李票填开、纸质对账单。机场与航司间结算流程繁琐、人工手续多、时间长、错误率高。建议引入技术化手段,部署行李收费与结算报表系统,取消纸质票填开、纸质对账单,采用电子缴费、电子订单、电子数据库实时对账。
二是配载流程优化。载重平衡是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环节,确保重量合规和计算重心得当是其主要工作职责。当前,开放值机载重平衡工作流程中非常重要的节点,配载人员需时刻关注航班旅客值机人数对载量和重心的影响变化,甚至在航班截载前采取旅客座位调整、货物倒舱或拉卸货物进行重量和重心调整的措施,存在极大风险隐患和服务投诉当前的配载平衡工作,是在航班初始化开放值机之后,配载员根据实时值机情况调整座位控制。由于值机数据(旅客、行李重量)进配载保障系统的时间晚,且不固定,载重数据的不确定性高,控制岗在航班初始化之后、截载前需要持续开展控座调整工作,留给邮、货平衡调整的时间短。
在航司大量开展差异化选座业务之后,需要放开预值机,鼓励旅客在销售环节完成选座,售票即选座,信息预存至订票系统,航班航司系统在航班初始化时,将大部分值机选座数据随即同步至导入离港系统配载保障系统,可为提高载重平衡工作预留较为宽泛的操作空间,真正做到安全关口前移数据的提前性,帮助控制岗预判载重平衡,提前做出调整预案。
总之,随着行业差异化改革的推进,航司营销服务端将发生较大变化,机场服务保障端也需要相应的调整改变。机场保障端除了全盘思考服务流程再造和优化以外,还应注重引进系统手段,改变业务模式。例如,建设线上服务平台以适应自助化办理需要,引入移动行李收费系统以适应行李差异化需要。又如,差异化餐食服务改革,必将带来旧的统一配餐制的挑战,以及对传统配餐业务经营的冲击,机场以及相关服务方如何改变传统业务模式以适应改革趋势?差异化服务改革,是行业未来的方向,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
你对此有何看法?欢迎文末留言。航旅圈也将在近期举办沙龙,探讨航司差异化服务和产品面临的阻碍及如何改进等相关话题,如果您对于上述话题有任何看法,欢迎文末留言,或者加微信(hanglvquan)私聊预报名,留言就有机会受邀免费参加航旅圈后续举办的相关沙龙~
本文作者:王兴丰,华夏航空用户运营部总经理,华夏通融(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此前的相关文章请戳:差异化的风口,民航会飞起什么样的“猪”?来稿丨省域副中心城市如何构建航空网络


长按识别二维码可关注👆您还可以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新浪微博、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百度百家、凤凰新闻、观察者网、澎湃新闻、搜狐新闻、bilibili、东方财富网、Zaker、商业新知等平台同步获取航旅圈文章。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击右下方的“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