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乐由心生——浅谈我的创作及创作理念

2017-11-01 施万春 中国音乐ChineseMusic

点击上方“中国音乐”可订阅哦!

摘要:本文是施万春教授2017 年5 月24 日在中国音乐学院举办的“中国乐派”名家讲坛第十六期上的讲座实录,该讲座由王黎光院长主持。施万春教授讲述了自己的艺术实践过程,从声乐创作与器乐创作两部分谈自己的经典音乐作品,并总结出以“音乐的人性化、可听性和雅俗共赏”为目标的创作理念。

关键词:中国乐派;施万春;乐由心生;音乐理念

中图分类号:J6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923(2017)04-0005-07

DOI:10.13812/j.cnki.cn11-1379/j.2017.04.001


        中国音乐学院王黎光院长:今天为我们讲座的是中国音乐学院著名的教育家作曲家施万春先生。我们“中国乐派”举办了一系列大师讲座,每位大师都有独特的艺术成就和价值取向。今天请施万春先生的特别意义在哪里呢?我们现在的艺术教育究竟以什么为标准、如何发展的问题,我觉得在施万春先生一生的艺术实践、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当中都体现出来了,既提出了问题,也解答了问题。

        现在大家都在谈艺术到底为谁,从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直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都提到了“人民性”问题。“人民性”的问题本来是跟我们所有人息息相关的艺术的方式方法的关系,但是我们在一段时期,不仅仅没有在艺术教育和艺术实践中把“人民性”这个问题解决好,而且在艺术教育为谁服务、教育谁的问题上还遭遇到瓶颈。所以,我们请施万春先生来,其实已经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艺术教育该朝哪个方向发展这样一种强烈的意识。

        当代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音乐创作,都不乏好的作品出现,但是本应该有更多的好作品出现,而我们却在创作意识等很多方面有所偏颇。中国音乐学院作为艺术教育单位,在学术上海纳百川,我们包容所有的学科、所有的艺术研究方式,但是我们倡导“中国乐派”,目的和方向却是明确的,就是中国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国音乐教育的根本,没有这个根本我们学校走不远,我们的育人工作也很难成功。

        我不知道今天来的有没有作曲系的同学?现在我们作曲系的同学都是90 后,当年我们读书的时候跟你们一样,也是怀抱着成为作曲家、写出自己内心向往或高端的艺术作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愿望。请我们的同学一定记住,创作不仅仅是技巧,也一定是来源于生活。

       我在这里想多说两句。因为我们都是作曲专业的,我非常有感触,对我们的作曲家们在当代所做的贡献表示疑惑,不知道施万春先生是不是也这样想。我读书的时候,外语好的同学基本上都出国了。我是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来的,那时候是偏远地方,没有受到过很好的专业音乐基础教育,也没有机会接受像学外语这样的教育,凭着对生活的感悟和热情考到了学校,很不容易,羡慕那些能留学的同学。但是我发现一个现象,凡是离开国内的同学基本上把所有的包袱都丢掉了,净身出国,向往着有更好的环境和更大空间的国度,可他们回国后第一件事情就是钻图书馆,大量录制和搜集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对于中国作曲家而言,只有中国本民族血脉里的音乐才真正具有价值。我们中国音乐学院培养不出美国的作曲家,美国的任何音乐学院也培养不出我们中国的作曲家。因为文化是我们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艺术创作的源泉。一生当中如果有一部作品留下就足以了,但是像施万春先生就给我们留下非常多的优秀作品。作曲家的担当是用音乐感化很多人。音乐是心灵的教堂,它净化我们的心灵,脱离低级趣味,教化作用更大。

        我1985 年的时候曾经考过中国音乐学院,当时我就想如果我要考上中国音乐学院,一定会拜施万春先生为师。那一年有一部什么样的作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呢?就是电影《青松岭》。施万春先生有很多作品,我刚才讲了,无论是什么作品,无论在什么时代,也无论对什么样的人产生了心灵教化的时候,就产生了创作的力量。这种力量从何而来呢?绝不是那种炫技的小众文化,一定是和大众心与心碰撞起来的大众文化。我相信大家也一定会像我一样对施万春先生的作品留下深刻印象,他的作品能够引导我们学习音乐向前,尤其是引导我们今天来的作曲系的同学能更好地写出让更多人听得懂,让大多数人喜欢的作品。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施万春先生作精彩讲座。今天我讲座的题目是《乐由心生——浅谈我的创作及创作理念》。先谈谈我的创作,请大家听几首我的声乐作品和器乐作品。


一、声乐作品

1. 女高音独唱《送上我心头的思念》

        1977 年末,刘诗昆拿来柯岩的诗《请允许》,希望我谱曲。我看了以后很受感动,非常喜欢这首诗,于是满怀感情,流着泪水,花了四天写成了这首歌曲。后来,刘诗昆很高兴地拿走了这首歌曲,并于1978 年1 月8 号(周总理逝世两周年纪念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很快,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带钢琴伴奏的单行本。当时音乐会上很多歌唱家唱这首歌,广州邓韵首唱,北京叶佩英首唱。由于大家对周总理的爱戴,演出时经常台上台下一片哭声。

       歌曲特点:多利亚调式(七声商调式),中部有点咏叹调风格,全曲九和弦,七和弦用的较多,引子用了一串平行九和弦。此曲被中宣部誉为中国经典作品。下面请欣赏女高音独唱《送上我心头的思念》。作词:柯岩,演唱:黄辽西,钢伴:何依霖。

2.男低音独唱《雁行》

     《雁行》创作于1980年,是影片《太阳和人》的主题歌。影片讲述了画家凌晨光在“文革”中由于忍受不了非人的折磨,逃跑至深山野林,靠挖野菜,吃生鱼维生,最后病死在冰天雪地里的故事。

        主题歌《雁行》借助大雁飞行组成“人”字来表现人的伟大、人性的崇高。开拍之前我和导演彭宁、作家白桦、美术师吴厚信四个人在广州迎宾馆住了两个月讨论分镜头剧本,记得第一天讨论的是片头的分镜头,当天一夜未眠,总是想着导演的陈述:地平线一棵随风摇曳的小草,从银幕左下角飞出一只疲惫的大雁,飞到银幕右上角再转回来时,不是一只而是很多只大雁,而它们组成“人”字在天空盘旋。我反复想着这些镜头,想着地平线一棵随风摇曳的小草,想着大雁疲惫飞翔的节奏,想着一个女高音飘逸的旋律,想着一声男低音的叹息。主题歌的和声与旋律逐渐清晰明确,似乎先于歌词,主题歌大致就有了,不过那只是一种感觉。当拿到白桦的歌词后,我又足足花了三个月才具体写完。主题歌写完之后,我兴奋了一周,吃不好,睡不好,几乎濒临疯狂。我急忙给导演彭宁写了一封信,好让他分享我这份快乐心情。彭宁收到这封信时,正和几位好友喝酒,他给大家读了这封信,没想到这封信被一位作家收藏了,他说他从未见过作曲家创作后如此激动。

       下面请欣赏男低音独唱《雁行》(说明:原是男低音歌唱家岳重演唱的,由于年代久远,录音质量稍差,现在是男中音歌唱家孙健演唱的,虽然录音和演唱都不错,但又缺少了男低音的几分深沉)。作词:白桦,独唱:孙健,女声领唱:徐瑞阳,女声三重唱:徐瑞阳、刘旸、王少燕,伴奏:中国国家交响乐团。

3.女中音独唱《橘子熟了》

     《橘子熟了》创作于1982 年,歌曲借橘子熟了表现人们的思乡情绪。作品采用了调性游移的手法。

      下面请欣赏女中音独唱《橘子熟了》。作词:严倩虹,独唱:孔文慧,钢琴伴奏:钱致文。

4.女高音独唱与女声小合唱《女人肖像》

       《女人肖像》创作于1995 年,为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而作,意在表现女性的美和女性的伟大,曾获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优秀歌曲第一名。下面请欣赏女高音独唱与女声小合唱《女人肖像》,作词:严倩虹,独唱:高磊,合唱: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唱队,伴奏: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交响乐队。

5.无伴奏合唱《天地的回声》

    《天地的回声》又名《回音壁》,创作于2008年。作品借“回声”表现人们对历史的回忆。由两个合唱队组成,每个合唱队有八个声部,外加一个独唱声部,一共17 个声部,有一定的乐队效果。此曲曾获第八届金钟奖唯一金奖。下面请欣赏无伴奏合唱《天地的回声》,作词:刘麟、宋小明,领唱:李晓婷,合唱:中国音乐学院学生合唱队,指挥:杨又青、金野。

6.交响合唱《红棉颂》

      《红棉颂》创作于2009 年。广州人历爱红棉,故而广州过去又称“棉市”。现在红棉树被尊为广州的“市花”和“英雄树”,因其高大挺拔的外形和对人们生活所发挥的作用,成为人们心中为民献身、不求回报的英雄精神的象征,即所谓“红棉精神”。

      全曲结构为并列的四部曲式A.B.C.D,引子与尾声相同。在和声上,多用三度叠置,四、五度叠置七、九和弦,以及三度叠置与四、五度叠置相结合的高叠和弦。

      下面请欣赏交响合唱《红棉颂》。作词:欧初,女高音领唱:万山红,合唱:中国交响乐团合唱队,伴奏:中国交响乐团交响乐队。

二、器乐部分

1.管弦乐《节日序曲》

      1959 年我正上本科四年级,突然接到领导要我为新中国十周年大庆创作一部《节日序曲》的任务,我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粮食开始定量,学生的粮食定量虽然比普通老百姓高一点,每人每月30 斤左右,但因副食少,每月只有半斤油、半斤肉,菜也少得可怜,所以还是不够吃的,饭厅里经常会听到同学们饭后不约而同地用筷子敲碗的声音,谁都不愿离开。因为营养不够,很多学生都得了浮肿,学校不得不取消了体育课和晨练。我有任务在身,要写《节日序曲》,白天写,晚上还要熬夜写,有时饿得实在没办法,吃饭的时候故意晚去一会儿,或求大师傅多给盛点粥,或趁大师傅不注意偷几头蒜,半夜饿了,吃上一头半头,把胃辣麻木不知道饿了再继续写。那时大家思想都很纯净,想到是暂时困难,很快就会好起来的,所以都没有抱怨情绪。我也不例外,尽管吃不饱,还很有干劲,一心一意想写好作品,总觉得不能辜负领导的信任。

      《节日序曲》初稿的编制为中西混合乐队,300 多人,光打击乐就有50 多人。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插部、再现部、结束部组成。呈示部主部取材于河北吹打《淘金令》曲牌,副部是一个宽广而充满激情的旋律,表现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讴歌;插部是一个变奏曲,用同一个主题变奏出藏族、维族、苗族等几个民族的风格特点来,有民族大团结的寓意。说实在的,当时还觉得不错,但后来再听,风格还是有点杂乱。

     1976 年为庆祝“四人帮”倒台和方便中央乐团(即现在的国交)巡回演出,遵照李德伦团长的意见,按双管乐队重新配器并改写了中部。修改后的版本(也即现在的版本)引子、呈示部结构没有动,只改了配器;中间部分和结束部分的结构作了较大改动,插部改为展开部,将呈示部的主题和副题材料加以变化和展开,营造出活泼嬉戏的愉快情景和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最后的结束部作了大量精简,以引子材料干脆利落地结束了全曲。

      下面请欣赏管弦乐《节日序曲》。演奏:中国交响乐团,指挥:胡炳旭。

2.民族管弦乐《青松岭》主题音乐和主题歌《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

       选自影片《青松岭》,原拍于1965 年,1973 年重拍,刘国权导演。

     《青松岭》主题音乐表现了1949 年后河北农村万象更新、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我被主科老师江定仙先生推荐第一次写电影音乐,感到非常新鲜、好奇,在去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火车上看到列车外面庄稼长势很好,一片丰收在望的情景,内心非常激动,于是写出了这段主题音乐。

       主题歌《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原为男女声对唱,表现了河北人民的粗犷质朴的性格、乐观豪迈的进取精神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虽然我是农村长大,但没赶过大车,不了解赶大车的感觉,于是在招待所花园里找了一根树枝当鞭子,边走边甩,找赶大车的感觉,终于写出了这首主题歌。关于演唱者,长影领导推荐长影乐团的歌唱家李世荣和一位女高音歌唱家来演唱,听过之后我觉得他们声音非常好,但不够土,所以我坚持在外面再选选。为了尊重作曲者的意见,摄制组后来在森林警察中选了一位歌手蒋大为,在吉剧团里选了一位吉剧演员韩溪,听后我很满意,这两位歌唱家,特别是蒋大为也因此出了名。因为我这里没有早年蒋大为和韩溪演唱的完整录音,所以今天请大家听的是乐队改编版。

      请欣赏民族管弦乐《青松岭》主题音乐和主题歌《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演奏:中国音乐学院青年爱乐乐团,指挥:关乃忠。

3.管弦乐《人民万岁》

      选自影片《开国大典》。该片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于1989 年,李前宽、肖桂云导演。

     影片表现了新中国诞生的伟大历程。《人民万岁》为本片的主题音乐,贯穿始终。新中国的诞生,是千百万革命烈士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想到新中国来之不易,想到中国人民的艰难困苦,在写这段音乐时,我不知流下了多少眼泪。这段音乐材料以不同的性格和配器形式在影片中多次出现:在片头;在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奠基典礼;在解放南京、解放上海,战士们风餐露宿于街头;在陕北窑洞;在惨烈的战场等等。一直到影片的最后,当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欢呼的人群高喊“人民万岁”时,这一主题才完整地奏响。音乐轻轻地开始,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表现了一种历史的沉重感;接着,音乐由低向高滚动出一段激情的旋律,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像一轮红日喷薄欲出;当音乐发展到高潮时,出现了由铜管乐奏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

音调,将音乐的情绪推向极致。

      本来影片《开国大典》的音乐只邀请了我一个人作曲,由于特殊原因,和导演商量,我只写了《人民万岁》这一主题,其余的音乐请了杨青、王宁、徐平力三位老师来写。他们的主要分工是:杨青负责毛泽东主题和战争场面,王宁负责陕北民情、毛泽东父子谈话和蒋介石父子谈话,徐平力负责蒋介石主题。本应该在字幕上增加三位作曲家的名字,但因为该片属于重大题材,开拍前主创人员名单就已经上报电影局和中央重大题材审查小组备案,无法改动,尽管我和导演一再争取,也未能在演职员表中增加另外三位作曲家的名字,愿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说明一下。

      下面请欣赏管弦乐《人民万岁》。演奏:中国交响乐团,指挥:胡炳旭。

4.管弦乐《朱元璋还乡》

      选自电视连续剧《传奇皇帝朱元璋》,由中央电视台拍摄,首播于2006年,李前宽、肖桂云导演。

      本曲为A.B.C 三段体。A 段音乐结构为一部曲式,表现了朱元璋登基之后衣锦还乡的场面——层层叠叠的崇山峻岭此起彼伏,浩浩荡荡的鸾驾队伍由远而近——这是他登基之后第一次返回他起家的皇觉寺。整段音乐只用了两个和弦,a 的小三和弦和D 的大三和弦,音乐织体则用了逐渐叠加、节奏逐渐加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两拍三连音、八分音符、一拍三连音、十六分音符、一拍六连音和三十二分音符竖琴刮弦)的分层写法。当音乐达到第一个高潮时,引出了B 段。B 段是气势恢宏的朱元璋主题,音乐旋律特点为清乐和燕乐角调式的交替,和声特点为四、五度叠置,表现了皇觉寺庄重的仪式和众僧列队接驾的情景。当音乐转入低潮后,引出C段。C 段音乐表现了朱元璋险遇刺客、奋力拼杀、夺路而逃的战斗场面,整段音乐自始至终贯穿了三连音音型。旋律与和声的基本结构均由E、F、B 三个音构成,节奏多使用切分。随着音乐的发展,在高潮中由小号和长号奏出了朱元璋主题的变形。最后,音乐在逐渐增强的气氛中戛然而止。

      下面请欣赏管弦乐《朱元璋还乡》。演奏:中国交响乐团,指挥:胡炳旭。

5.箫与乐队《随想曲》

      《随想曲》创作于2007 年,是应笛箫演奏家张维良委约,根据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85年、黄健中导演的影片《贞女》的音乐整合而成。

      《随想曲》开始部分的旋律由一连串的增四度与小二度构成,表现了剧中人哀怨忧伤的情绪,发展部分运用了音块合音、镜式和声、多调性和偶然音乐等手法,表现了女主角的悲伤、忧郁、叹息、哭泣、愤懑、绝望的心情。

      下面请欣赏箫与乐队《随想曲》。演奏:中国交响乐团,箫独奏:张维良,指挥:胡炳旭。

6.管弦乐《中山颂》

      原名为《瀑布》。1982 年我赴九寨沟深入生活,诺日朗瀑布的巨大音响在几公里以外就震耳欲聋,于是我在诺日朗瀑布上游找了一个招待所住了三天,每天都要去瀑布前聆听和欣赏那气势恢弘的诺日朗瀑布。如果你要问,瀑布除去震耳欲聋以外还有什么可听的吗?我现在可以告诉你,这种巨大的声音听久了,可以使你产生幻觉和联想:群山、森林、大海和日出,还可以感受到虫鸣鸟叫、虎啸狼嚎、女人的哭泣和战马的嘶鸣等等,有一种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排山倒海和天地共鸣的感觉。我花了整整一个暑假的时间才把这段音乐完成,但写完之后没有用,就一直放在抽屉里,没想到几年后,珠江电影制片厂要拍摄电影《孙中山》,丁荫楠导演请我为该片作曲,我立刻想到了《瀑布》这段音乐。

      《瀑布》原本想借表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借表现江河、大海、群山、日出的宏大气势,讴歌人与地球、人与宇宙的自然和谐,这和清末民初中国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和历史巨人孙中山先生那飘忽不定、坚韧不拔、永不言败、轰轰烈烈的坚强性格非常吻合。于是,我就把这段音乐作为主题用到影片《孙中山》里面去了,改名《中山颂》。

      乐曲主要由C和F两个大三和弦构成,前半部分为纵向结合,用了递增式的分层写法,由12种不同因素逐渐加入,汇成第一次高潮并引出5个高叠和弦;第一次高潮后进入后半部分,后半部分为合唱,旋律则是将前面两个增四度和弦作横向的交替,发展至第二次高潮后结束全曲。

      影片《孙中山》音乐曾获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评委们在获奖证书上这样写到:“施万春同志在《孙中山》的创作中,出色地运用了近现代音乐的丰富技巧,体现了作曲家对于历史和人物精神风貌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使音乐成为影片史诗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下面请欣赏管弦乐《中山颂》。演奏:中国交响乐团交响乐队及合唱队,指挥:胡炳旭。

三、我的创作理念


      早年就有人称我为“人性化作曲家”“情感化作曲家”,不管是出于褒义还是贬义,本人对这个称号倒是津津乐道。作曲家的作品是由作曲家本人的审美观念决定的,而审美观念的形成又基于作曲家本人长期所受的音乐、文学和艺术的熏陶,基于作曲家本人的经历、所受到的教育以及所走过的人生道路。

      迄今为止,音乐的人性化、人文化、可听性和雅俗共赏仍然是我追寻的目标。标新立异固然重要,但可听性更为重要。

      我认为任何技法都是好的,都有它自己的擅长和局限。表现甜美、抒情、优美、激情、憧憬、向往等人类正常感情和表现扭曲、恐怖、疯狂、杀人、狂风、瀑布、海啸、沙尘暴等等,必然要用不同的技法。作为一名作曲者,各种技法都应该学,都应该掌握,技法掌握得越多越好,但其中传统

技法是最最重要的,不仅因为他们最贴近普通人的审美,而且是学好现代技法的基础。只有先把传统技法学好、学精,才有可能学好现代技法,希望作曲专业的同学们千万不要轻视和放弃传统技法的学习。我曾和一位擅长用十二音写作的

加拿大籍华人作曲家讨论,我说:“从某种意义讲,传统调式数十种、数百种甚至上千种,调式色彩可以说千变万化,和声色彩也多种多样,而十二音不管你怎么改变其序列,其调式色彩只有一种,那就是无调,和声色彩也比较单一,为什么要抛弃传统调式,只用十二音来作曲呢?”他表示非常赞同我的观点。

      作品有好坏之分,而技法是不分好坏的。现在有不少人将技法划分新旧,评论作品的好坏只看技法的新旧,我觉得是不对的。

      从作品方面划分,大致分四种:雅赏俗不赏、俗赏雅不赏、雅俗都不赏、雅俗共赏。第一类雅赏俗不赏,不乏有好作品,如鲁迅先生的部分作品,为了防范国民党的审查和白色恐怖,就必须隐晦。这些作品老百姓未必能看懂、能理解,但堪称经典。第二类俗赏雅不赏,也不乏好作品,如美丽其格的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作曲老师只给了60 分,而第二年这首歌曲就响彻大江南北。第三类雅俗都不赏,既然都不欣赏,肯定没有好东西。第四类雅俗共赏,这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作曲家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本人一直认为音乐的学习过程和创作过程也是人格自我完善的过程。人们在看一部艺术作品或聆听一部音乐作品时,可以从中受到感染,受到启迪,可以逐渐培养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在写一部作品时,同样可以提炼自己,净

化自己。你要写一个英雄人物,就必须先向他学习,具有英雄的思想境界;你要写大海,就必须有海一样的胸怀;你写一个小女人,就必须体验她所受的苦楚和品尝她所有的心酸。

      孔夫子说“唯乐不可伪”,贝多芬讲“音乐是心灵的镜子”,舒曼讲“心灵里流出来的一定是感人的”,都是一个道理。很难设想一个龌龊的灵魂可以写出伟大的作品来。既然如此,望同学们在学习和创作的过程中,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和丰富自己的心灵。

      我对作曲课的期望:作为学生,要少一些恐惧,多一些热爱;少一些技术,多一些激情;少一些计算,多一些灵性;少一些匠气,多一些才气。作为老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作品,老师的否定,对稍微脆弱一点的学生来说,无异于他杀。我过去曾经在上课时否定过一个学生的作品,没想到他非常痛苦,甚至产生过自杀的念头,其实他是一个很不错的学生,很用功,很听话,学得也很好。后来他向我检讨并说了此事,对我触动很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时常以此为戒,不再轻易否定学生的作品。好的老师好比是淘金者,要善于在学生不成型,哪怕是看起来很糟糕的作品中沙里淘金,因为只要是学生用心写的,总有闪光点。当学生走投无路的时候,老师不妨动动笔,提示一下,启发一下,开阔开阔学生的思路。有时老师动一下笔,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欢天喜地、欢呼雀跃、兴趣倍增……

我的讲座完了,谢谢大家!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 王黎光 教授(主持人)

作者简介:施万春(1936- ),男,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

本文刊登于中国音乐2017 | 专题栏目:中国乐派第四期(总第148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