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明祭 | 国际悲歌歌一曲

2016-04-04 阿康 影视剧评

 


老天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地肆虐了一周,清明这天竟然晴了。没有了雨纷纷的衬托,似乎少了一份哀思氛围。

这是一个宁静安详的周末,电视里各种综艺传递着欢乐,我坐在灯下电脑前,看舞剧《红色娘子军》“常青就义”片段。我沉在“常青就义”的旋律里,想着他的青春,他的英勇,他的壮烈!洪常青,娘子军连党代表,这个经典人物,伴随我们这一代人走过漫漫时光。小时候看过很多遍《红色娘子军》,却是在半知半解里记忆着那些情节。年少的我,似乎更容易理解的是故事影片所表达的内容。或许是岁月的沉淀,今天,重温舞剧《红色娘子军》,我好像才懂得,原来,舞蹈竟有这样的表现力,音乐竟有这样的感召力。

舞剧《红色娘子军》改编自同名电影,无论舞剧还是电影,“常青就义”都是一场震颤心灵、升华主题的重头戏。舞剧与电影的表现形式不同,它运用肢体语言讲述故事,更多的是一种大开大合的呈现。在“常青就义”这个片段中,从常青出场的蹒跚到最后的从容就义,从对老四轻蔑的一瞥到向南霸天怒掷投降书,从艰难拖动脚步到豪气冲天的连串旋转、腾空大跳,在管弦乐或婉转、或沉缓、或紧凑、或激昂的旋律中,常青的艺术形象达到最高峰。倘以现在的流行元素来看这一段舞蹈,动作的编排及表演都带着那个时代的烙印与刚力。
但,正是这种烙印与刚力,这种大开大合,常青的英勇和大义凛然才跃然而出。“常青就义”这一段非常有层次,给人的震撼是渐进的。常青在四名家丁的簇架下出场,面对南霸天的威逼利诱,他傲然沉默,音乐沉闷而略带悲凉;在如泣如诉的音乐声中,他踉跄着脚步轻抚受伤的躯体。在敌人的魔窟里,他显得如此孤单如此羸弱,让人心生痛怜。在“娘子军连歌”主旋律的轻唤中,他仿佛回到和战士们在一起的时光;在渐进渐强的军鼓声中,他看到胜利的曙光,这时音乐转入激昂高亢,舞蹈动作愈加铿锵有力,一连串的快速旋转、腾空高跳,将常青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推向顶点。直至《国际歌》响起,恢弘的音乐达到高潮,整个情绪如火山爆发奔涌而出,人物形象完美定格,观众情感被牢牢锁住,情绪被深深震撼。

 “常青就义”是全剧中最为荡气回肠的片段,这一场戏,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正共产党员“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贵品格,是为信仰牺牲的铮铮硬骨。记得每次看到常青在《国际歌》中走向大榕树,我的心都会一阵阵发紧。常青是我们心中的英雄,亦是我们理想主义的启蒙者。或许是这部舞剧承载了我们这一代人年少时的记忆,所以,我们今天重温这部舞剧,更多的是重温我们年少时的美丽时光。但无可否认,“常青就义”是一个经典,是音乐作曲、动作编排及舞蹈表演三者的完美结合。

我曾在2006年看过一场中央芭蕾舞团的现场演出,在物欲横流的当下,这样的演出实在是太难能可贵了。只是,看到“常青就义”一段,还是觉得舞蹈动作少了些刚劲粗犷,多了些柔绵单薄。红军女战士的妆化得像个瓷娃娃,第四场《党育英雄  军民一家》中,黑板上的标语“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改成了“组织纪律”。这一改,不仅仅是道具的变化,而是根本内核的变化。人要说了,这都什么年代了,过去那些理想、信仰都过时了,过去了。是啊,过去了,所以,清明了,人们再也不去烈士墓扫墓了,学生们再也不会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唱着《国际歌》一路徒步去烈士陵园祭奠了。《国际歌》听不到了,祭奠没有了,怀念没有了,信仰也没有了,只有歌舞升平灯红酒绿,只有向钱看。但是,过去怎么了,没有过去烈士们的流血牺牲,我们能有今天的祥和安宁?!更有甚者,我们受宪法保护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正被资本主义私有化的血盆大口撕咬、吞噬。想想烈士们的牺牲为了什么,我真愿有所谓鬼魂,唤醒烈士们的英灵,斩断这资本主义的万恶之手。“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话似乎扯远了,罢了。

 

这是一个祥和安宁的周末,我一遍一遍看着“常青就义”,当《国际歌》再一次响起,我哭了……


电影版《红色娘子军》(洪常青-王心刚饰演)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六场:踏着先烈的血迹,前进!前进!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148b4a7es&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为鼓励原创,本微信号将每篇文章赞赏金额作为稿费发给作者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