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入境人员有困难?海珠用暖心服务书写防控关怀
“x…ie…xie”4月8日,从新加坡返回广州的渐冻症患者良阿姨,因肌肉萎缩讲话困难,但还是艰难地一遍遍重复着这个读音,表达着对海珠区入境服务组的感谢。
秉持“人文关怀、有效防治”的原则,海珠区为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孕产妇、患有基础性疾病等特殊入境人员提供更温暖的服务,用心做好“5个一”传递海珠温度。
截至4月25日,海珠区累计接收入境人员4139人,目前在管特殊人员52人,其中老人7名,孕产妇4名,未成年人15名,基础疾病患者26名。
考虑到部分特殊入境人员身体状况不适宜集中健康管理,海珠区积极响应省市政策,出台集中隔离转居家隔离工作指引,从收集旅客需求、条件核查、对接目的地推送信息,到确认居家隔离条件、专人专车转运接送,以规范的流程实现转运闭环管理,确保全方位安全护送、全流程跟踪到位。
截至目前,海珠区从市内各区转入居家隔离的老孕病小特殊人群20人,转出外区7人,区内转居家2人。
69岁的关爷爷身患肠癌,与老伴在报送需求1日内便安全回到了家,实现居家隔离。更熟悉的居家环境、更亲近的家人陪伴,让关爷爷感到格外放松,疾病的痛苦也减少了几分。转运过程中,工作人员提前与社区对接,并与邻居沟通解释,关爷爷连连竖起大拇指,为海珠点赞。
为更好地服务老孕病小等特殊人员,海珠区落实“一人一档”制度,全面记录每一位人员的健康情况、生活需要与特殊诉求,按实际情况分类标注、实时更新,强化实时健康监测。
栾女士的档案里除了基础的流调信息外,还有一些“奇怪”的标记:“31周要补铁和钙”“32周没有诊断证明书不能坐飞机”……原来是怀孕8个月的准妈妈。她的档案中详细记载着腹围、胎心次数、浮肿情况等孕妇健康信息,还在扉页贴了张“孕妇营养食谱”。正是因为详细的信息记录,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发现栾女士已经进入孕32周,产检必须提上日程。
工作人员每日与孕妇沟通身体情况
为了栾女士顺利完成产检,海珠区主动与省二医沟通,安排专门的救护车护送产检,确保全流程闭环的基础上满足孕妇的合理需求,对孕妇返程事宜反复沟通确定方案,确保万无一失。
海珠区建立“首席服务员”制度,为每位特殊人员指定1名工作人员“一对一”对口联络,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以暖心的服务制度满足旅客个性化需求。
“阿姨,我背您下车”
“你…好…瘦”
“可以的,阿姨”
“重…不…重”
“阿姨,没问题”
这段话发生在志愿者小东和渐冻症患者良阿姨之间。良阿姨的行动不便使她此次入境旅程显得尤为艰难,但小东的热情关爱却把这份艰难化为温暖。小小个子的他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将良阿姨从接机大巴车上背下来,安置在轮椅上送入酒店。作为良阿姨的“首席服务员”,他承担了接送的重任,及时跟进良阿姨的身体状况。事后小东也只是笑笑“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我很骄傲”。
海珠区成立特殊人员医护服务团,针对渐冻症、糖尿病病人组织专家会诊;24小时轮班值守重点关注特殊人群,发现异常情况0延时立即响应,确保服务对象零意外。
晚上7:30,身患糖尿病的陈先生餐后1小时末梢血糖高达30.1mmol/L,这是可能引发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数值!顿时他的首席服务员警觉起来,立即联系24小时驻守酒店的医护服务团。医护服务团5分钟内响应,先是紧急向同酒店的妊娠糖尿病孕妇借降糖药物,试图尽快降低病人血糖,然后马上联系区中医院组织会诊,马上送医。
为糖尿病患者治疗
经过医生的专业治疗,他的血糖终于降至18.5mmol/L的安全数值。医护服务团松了一口气,陪护他返回酒店,时间刚好凌晨3:00。
海珠区建立医药物资供需库,根据特殊人员的特殊需求储备常用药物、筹划饮食方案,针对糖尿病人制作低糖餐、代购药品,对于冷门药多方打听、四处采购,以完善的后勤储备保障旅客健康需求。
作为入境服务组负责物资储备工作的小赖最近一直奔走在各个药店,因为他的身上多了一个重任——为特殊人员采购药物和其他必需品。每天,他都早早的与各首席服务员对接需求,然后就开始了海珠区药店之旅,降糖的二甲双胍、降压的尼卡地平、消炎的阿莫西宁……在短短几周内,他几乎认全了这些略显生僻的药品。
医护团队
除了响应需求,小赖还结合近期天气转热的情况,主动为医药物资供需库提供清开灵、凉茶等消暑药品和各类常用药,完善医药物资储备。
在医护人员和相关工作者的照顾下
特殊入境人员总算有了更安心的隔离环境
服务还在进行中
用心做好“5个一”
全力书写防控关怀底色
继续传递海珠温度
编辑 | 蔡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