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图说海珠垃圾分类18招,每一招都是妙招!



“垃圾房变美变豪

一桶三员来督导

党员示范岗抓牢

破袋神器投放好……”


2019年以来,海珠区在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大胆创新,在投放、收运、处理、宣传上探索了不少新颖高效的工作方法。




海珠区垃圾分类18招应运而生

每一招都是实招!




第一招:垃圾房变美变豪

为规范楼道撤桶后垃圾投放点管理,海珠区对全区近1600个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进行升级改造。清新亮丽的墙壁,古色古香的木质结构,墙壁上几个分类投放口特别醒目,在素社街兰蕙园小区,这样的“垃圾房”获得了居民的大力点赞。“房子样式好看,垃圾清理干净,没有异味。”这是居民给出的高度评价。


第二招:一桶三员来督导

“饭菜是厨余垃圾,塑料袋是其他垃圾。”下班后,滨江街环监所工作人员小余来到椰城苑小区,开始她的督导员工作。


目前,海珠区创立了“一桶三员”垃圾分类方式,一桶即一个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三员指回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以物管为主的垃圾督导员、城管执法人员。楼层撤桶后,小区内每个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均会配置三名人员,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督导。小余是滨江街椰城苑小区垃圾督导员的一份子。晚上下班后,她便会出现在垃圾分类点旁,指导居民进行投放。


第三招:党员示范岗抓牢

在瑞宝街南洲社区,共有24名在职党员垃圾分类志愿者,他们分为5个小组,在垃圾分类投放点轮流站岗,指导居民正确分类。另外,他们还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周末积极参与小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海珠区推行垃圾分类示范岗以来,党员深入参与垃圾分类,给市民树立了一个先锋榜样。


第四招:破袋神器投放好

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南华西街环卫工人高俊山发现,干湿垃圾分开时,居民因为容易脏手,通常不愿意破袋。注意到这个问题后,高俊山便开始琢磨起来。他找来一根不锈钢管,将其改造成带有锯齿的不锈钢片,将其安装在厨余垃圾桶处,轻轻一碰,垃圾袋就会被尖锐的锯齿戳破,厨余垃圾将自动落入垃圾桶中。这样的破袋神器最受居民欢迎。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海珠区涌现了许许多多像高俊山一样的人,他们发挥奇思妙想,为垃圾分类贡献了许多新点子好点子。


第五招:一类一策不混淆

什么是一类一策呢?即对大件垃圾、园林绿化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厨余垃圾进行分类收运,这样有效解决了混收混运“最后一公里”问题。


目前,海珠区大件垃圾收集点36个、园林绿化收集点47个、有害垃圾临时存放点27个、厨余垃圾收运吊装点92个,专门配备其他垃圾压缩车211台、厨余垃圾收运车22台、大件垃圾收运车6台、园林绿化车1台、有害垃圾收运车2台,并规划设计其他垃圾收运路线152条,厨余垃圾收运路线22条,实现各类生活垃圾能分尽收。


第六招:红黄牌定来警告

红牌、黄牌警告?在足球赛场外,原来还有这样的制度。目前,海珠区实行红黄牌警告制度。分类不标准,首次给黄牌;如整改后再未达标,将红牌警告;第三次仍未做好,则拒绝收运该单位的生活垃圾。海珠区某市场曾收到过黄牌警告,随后,他们立即完善台账,购进分类设施,指导市场档主做好垃圾分类。


第七招:公交收运有必要

海珠环卫工人驾驶车辆,来到厨余垃圾吊装点,将一桶桶的厨余垃圾装上车。沿着收运线路,这些厨余垃圾将被送到一个个处理点。海珠区全区规划厨余垃圾收运线路33条,厨余垃圾收运吊装点92个,调配厨余垃圾专用车辆22辆,实行“公交式”分类收运,着力推进“干湿分离”工作,当前日均分类收运进入生物质处理厂的厨余垃圾量达235吨。


第八招:小车进巷好时髦

广州老城区道路狭窄,大型车辆无法通行怎么办,垃圾又如何收运呢?不用担心,海珠区这辆小小中转车可以帮到你。在滨江街富基广场旁的垃圾收运点,每天有150个桶从滨江街西片地区运过来,又送回去,靠的便是这小小的中转车。每辆中转车可以放置8个垃圾桶,环卫工人一趟趟地来回走动,灵活地穿梭在老城区的大街小巷中,将垃圾桶来回运送。


第九招:绿色厨余废变宝

厨余垃圾倒入处理器,可以产出绿色有机肥,还田做肥料……在南华西街垃圾分类科普基地,这一切都可以亲眼见证。在垃圾分类科普基地,厨余垃圾处理机“吃”进去的是瓜果、蔬菜、肉类、小骨头、剩饭菜等厨余垃圾,“吐”出来的是有机肥料,中间经历破碎、脱水、烘干、发酵、厌氧反应等系列工序,真正的变废为宝。


第十招:专项回收处理好

为推动源头减量,海珠区建立了“四中心一平台”(即木质垃圾回收处理中心、大件垃圾回收处理中心、园林绿化垃圾回收处理中心、废旧玻璃分拣回收中心和工业布碎信息交易平台)的垃圾处理体系,月均回收处理大件垃圾869吨、园林绿化垃圾878吨、废木材2400吨、废玻璃92吨、工业布碎3314吨,资源回收利用率达38.05%,有效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


第十一招:红脸黑脸一起冒

“上周a街楼层撤桶最为顺利”“b街垃圾分类情况垫底,望今后加油”……每个星期,海珠区18条街都会收到一份表格,上面列着本周做得好与差的街道名字。除了每周红黑榜,海珠区还有今日问题点、每月排行榜等制度。对于垃圾分类,海珠区是动真格的。


第十二招:执法多了无处逃

近日上午,海珠区城管部门工作人员来到了海珠区某垃圾吊装点。只见6个绿色大型户外垃圾桶整齐地放置在天桥下,正等待环卫工人进行收运,执法人员上前将垃圾桶盖掀起,翻查里面的垃圾。经过一番检查,发现整体分类情况较理想。


海珠区将重点强制单位、餐饮行业垃圾分类执法工作列入重点工作,设定每周二为全区生活垃圾分类执法统一行动日,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执法专员制度,推动实现执法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执法结果还将纳入物管信用管理。


第十三招:离桶近点污染少

今年72岁的老党员何玉卿是沙园街广重社区的一员。最近,她每次下楼扔垃圾,都会主动帮督导队指引居民们分类投放。昌岗街海富社区在职党员周孟见,其妻子也是一名在职党员,趁着休息日,他们带上小孩一家三口做上一回垃圾分类志愿者。海珠区以党建为引领,全面启动“离桶近一点”入户宣传培训垃圾分类工作。全区各街道广泛发动党员、志愿者、大楼楼长入户居民家,手把手教垃圾分类,让垃圾分类宣传更贴近垃圾桶、贴近群众、走进厨房,推动形成良好分类习惯。


第十四招:百场志愿有新招

近期,海珠区城管和执法局组织辖内18条街道同步开展主题为“垃圾分类齐参与,引领低碳新时尚”的全民行动日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活动中志愿者通过模拟垃圾分类投放、玩转垃圾分类飞行棋、挨家挨户宣传等形式,以寓教于乐、手把手教学的方式全域覆盖,带动更多居民践行“分类新时尚”,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海珠。


2014年开始,海珠区与广青启智服务队的志愿者合作,利用周末时间深入到各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至今已经开展超过300场。


第十五招:党员精神在闪耀

海珠区的党员干部们,入户手把手教居民开展垃圾分类。苏扬就是其中一员。此前,沙园街光大花园南社区居委会组织63名在职党员参与垃圾分类入户宣传活动。苏扬在光大花园J5栋进行宣传时,突然有一只狗冲了出来,还没等她反应过来,腿上已被抓出两道血痕。然而,她坚持完成宣传任务后,才在家人的建议下,到医院检查伤情,并接种了狂犬疫苗。“之前工作很忙,难得参加一次活动,应该把任务做完。”苏扬表示。


第十六招:学习强国来报道

分类指导员的工作日常、楼层撤桶后如何做好后续工作……在2019年9月29日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广东学习平台”版块上,海珠区楼道撤桶治理范本得到了报道,随后除夕夜居民坚持破袋分类投放、疫情期间规范废弃口罩分类收集处理等先进经验多次登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第十七招:执法直播全网邀

海珠区积极创新垃圾分类宣传方式,联合腾讯大粤网对已进行垃圾分类检查并要求整改的单位进行“回头看”执法检查直播活动,这是广州市内首次开展垃圾分类执法情况直播。此次直播,吸引了72.2万人在线围观,有效动员了多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今年7月,海珠区携手赵广军生命热线,再次让垃圾分类走进直播间,最高峰时,曾有26万人在线观看。


第十八招:学生打卡分类潮

海珠区城管和执法局联合区教育局,在数个学校发起了学生21天垃圾分类打卡,在利用新潮打卡方式的同时,学生更容易学到垃圾分类知识。



编辑 | 蔡芷涵

责编 | 吴美美、田心君来源 | 海珠区城管局投稿邮箱 | haizhujun@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