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岛主TALK | 曹雪:“冰墩墩”为中国设计走向世界争一口气

海珠区融媒体中心 广州海珠发布 2022-09-07

在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发展史上,诞生在广州市海珠区广州美术学院的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因“一墩难求”的火爆盛况而载入史册。作为“冰墩墩”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团队负责人(以下简称“广美”)的曹雪,一直处在忙碌中。专访中,曹雪坦言,面对消费者的追捧,他和团队激动之余,也希望把历史辉煌的一页尽早翻过去,更多的经典还在之后的创作中:“‘冰墩墩’在海珠诞生,现在结出了果,可以说是火出国界,但我们需要去追寻其中的‘因’。”在曹雪看来,一个诞生在海珠的中国创意有哪些成功因素?设计师如何突破固有思维讲好中国故事?海珠的“气质”是怎样的?本期岛主TALK,一起对话海珠“岛民”曹雪。



人物介绍

曹雪,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前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22北京冬季奥运会吉祥物“冰墩墩”广美设计团队负责人,并设计了广州首个城市形象标志及广州公安形象标志、亚洲美食节标志等。













曹雪带领广美师生团队设计创作的“冰墩墩”,从全球36个国家5816份征集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摘得桂冠,被确定为北京2022冬奥会吉祥物,向世界讲述了一个“和平、温暖、可爱”的奥运吉祥物形象背后蕴含着中国文化和新时代精神的故事,引发“冰墩墩”在世界多地火爆销售。



☟☟☟
















回忆起这段经历,曹雪表示“冰墩墩”作为奥林匹克盛会的吉祥物,他和团队预计肯定会受欢迎,但成为“百年奥运史上最火的一款吉祥物”却是始料未及。





说起“冰墩墩”创作过程,曹雪说有两个“艰难”时刻。



“在冰壳里放什么东西这是一个重要节点,这里我们放过麋鹿、兔子……但无疑,熊猫是不二之选。因为它的教育成本最低,外国人一眼就知道它是谁,这个很重要。”






































2018年10月11日,“冰墩墩”广美创作团队第一次会议


“冰墩墩”广美创作团队在冰壳内尝试过多种造型







第二个难点,就是“冰墩墩”脸部“冰壳窗口”出来后,各方都觉得“好像差点什么”。




“当时大家都没有想到好的解决方法,后来冬奥组委的专家说,国家速滑馆的建筑造型,你们可以看一下有没有启发,我们把场馆上的‘冰丝带’造型在电脑上直接移植到‘冰墩墩’脸上,大家觉得就是它。”




曹雪认为,商业性、文化性和艺术性结合,是“冰墩墩”被大家认可的原因。“有熊猫不代表就能成功,还要有艺术的加持,让它看上去更好看,更好玩,也更好卖。”



曹雪和团队成员讨论“冰墩墩”挥手打招呼的神态



“冰墩墩”传递出的那一份“暖”和“软”,收获无数赞美,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部执行主任克里斯多夫·杜比对此点评:‍


“我认为‘冰墩墩’不止是值得我个人收藏的一款吉祥物,它是值得全世界儿童,每个人收藏的一款吉祥物。”


曹雪一直记得这份肯定,因为这意味着“冰墩墩”已超越体育的范畴,是真正的“出圈”了。








“这次‘冰墩墩’也为中国设计走向世界争了一口气。”

曹雪说,“冰墩墩”不仅在老百姓中广受好评,在设计界也收获不少肯定,但他的使命远不止这些,他希望为中国设计做更多,所以很早就开始了对“冰墩墩”的“冷思考”。






“我一直有一个认知,就是‘掌声和欢呼声是使人致聋的根本祸因’。”





对于“冰墩墩”的热度,曹雪始终保持清醒,希望把舞台更多留给作品本身:“创造性的劳动永远是一次性的劳动,我跟‘冰墩墩’团队成员交流过,我说今后除了第三方提起‘冰墩墩’,我们不要主动去提起,不要被所谓的荣誉冲昏了头脑。”





曹雪不希望设计界将“冰墩墩”作为固化标杆,更应关注其背后的文化基因。“这是一个系统思维的产物,不是元素思维,中国被挖掘出来的视觉元素也是有限的,中国设计师血液里流淌的就是中国文化的基因,应该更关注血脉本身。”








从形而上的审美到形而下的接地气,曹雪形容这个过程,是一个“难为”自己的过程。“我往往会把设计元素研究到极致,就是要跟自己过不去,这样才能让作品达到新的高度,别人难以超越。”


通过设计让世界更加读懂中国。曹雪建议年轻设计师讲好中国故事,从着力把手头的每一件小事情做好开始。










曹雪说自己儒雅的外表下,有一股倔强劲。



1999年,他决定放弃在家乡的工作生活来广州打拼,身边的亲戚朋友都替他捏把汗,但他的回应是“尊重别人的说法,尊重自己的做法”。


带着这样笃定的信念,他在广州深耕自己热爱的事业并收获硕果。

“别人不敢想的元素,我们想了,别人不敢用的创新手段,我们用了,看法玩法都不一样,能不受欢迎吗?这正是受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南粤精神所影响。”




广州城市形象LOGO


讲到对海珠的印象,曹雪直呼“海珠是我对于这座城市记忆的一个主要元素的集中地”。2006年到广州美术学院工作至今,曹雪在海珠区度过16年职业生涯,与这片创新创业热土有不少交集:他以位于海珠区的广州塔为主形象设计了广州城市形象LOGO,他参与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LOGO评审,参与2021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海珠分会场暨海珠区首届文商旅大会圆桌对话、担任海珠区城市形象IP征集大赛评委……






“海珠有‘三远’之美,海珠湿地是平远之美,广州塔是高远之美,十香园是深远之美。它并不是去追求那些表面的时尚或者说叫热闹,但是它就很稳,不浮躁,不张扬,这是我对海珠的一个印象。”




珠区拥有广州塔、广交会、海珠湿地、琶洲数字岛、中山大学、十香园六大名片。在曹雪看来,这里有文化生长的深厚底蕴和时代机遇。



“文化不是打造出来的,是生长出来的。我们海珠区也是这样,一路生长出来的文化基因,我们要向过去寻找我们的未来。广州首个城市形象logo、包括冬奥会的‘冰墩墩’都是在海珠这片土地上创作出来的。根植海珠,放眼世界。文化工作者要服务社会、服务海珠区,真正走到市场中间,走到市民中间,用文化来赋能广州乃至区域的发展。”






曹雪说,在海珠“气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习惯于专注稳打稳扎的每一步。他说后“冰墩墩”时代是一个新起点,虽然一直以来他没有过多规划,但始终也不忘使命和责任,“我不知道能从事设计到什么年龄段,但我不想‘躺’在盛名之上,还是想争口气,想给人新的东西和启发,用设计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G仔手记













一个小时的采访中,感觉曹雪老师不仅能说,而且金句不断,背后是他对设计的深度思考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他说还希望为海珠、为广州、为国家做更多,如果日后有人评价他说“曹雪,这几年用设计还做了不少事”,已让他很满足。务实的风格让他时刻保持自省,他和学生有一个约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当有一天,你们的曹老师所涉及的东西,实在是不能再看的时候,而我自己又没有自觉的时候,你们要提醒我,这种‘批评’,就当做你们对父的‘孝’。”这或许就是曹雪老师佳作不断的内在动因,相信凭着这一份认真与执着,他和团队还会为中国设计带来更多惊喜。




编辑 | 田心君制图 | 可可沙摄影 | 文森蓝、木鱼责编 | 吴美美、田心君部分图片来源中央电视台、视频《艺术里的奥林匹克》《北京冬奥吉祥物》、广州日报、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投稿邮箱 | haizhujun@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