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营!来海珠逛广州新地标!预约攻略+开馆时间→


作为广州文化基础设施“三馆一场”

“一馆一园”工程

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

将于11月30日(星期四)

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即时起可预约参观






这座落户海珠区的

广州新中轴线上城市艺术会客厅

有何亮点?

一起跟随G仔去探馆!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集传统与现代、科技与古典、岭南风与国际范于一体,以“岭南风范、湾区气派”为基点,全方位打造“国内标杆、世界一流”的艺术殿堂,为传承岭南艺术文化、展现湾区气派魅力、促进国际艺术交流提供新的空间和窗口。



作为广州市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项目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通体建筑以“水中盛放的英雄花”为主题,凸显岭南风格和广州地域特色。



阳光穿透玻璃穹顶

从40米的空中洒入馆内

为新馆披上柔美的面纱



如“花瓣”一般的外立面幕墙

21008片鱼鳞状的光伏玻璃人工拼接

主楼建筑玻璃自带彩色铝板

夜晚灯光透出宛如彩色花朵






新馆由德国赫尔佐格与合伙人建筑设计事务所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设计,并按国家绿色建筑最高标准进行设计,是全球首个五个立面均采用光伏技术的公共建筑,融入空调区域供冷技术、电气照明节能技术、海绵城市及雨水回用技术等,使建筑节能率达50%。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兼顾建筑科技与美学的完美融合。




“英雄花”的内部包括地上5层、地下2层

涵盖藏品区、展陈区

文化教育与公共服务区

业务科研与管理区、设备区

地下停车库和公共区域



不同的光影给建筑内部带来不同的感受

正午时分,阳光洒落

在中庭地面铺设一个耀眼的舞台

位于四至五层之间的“阳光楼梯”

则宛如时光的长廊

忆古览今,体味艺术之美




广州艺术博物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7年的广州美术馆,旧址位于越秀山上的著名建筑仲元楼,比邻岭南地区著名的古建筑镇海楼。2000年,广州艺术博物院在麓湖之滨建成开放,以高质量的陈列展览在国家级的各种评比中屡获殊荣,相继被评为“国家重点美术馆”和“国家一级博物馆”


近年来,广州艺术博物院一直致力于中国历代书画珍迹和岭南美术精品的征集、收藏与研究,以历代岭南书画作品为馆藏特色,迄今藏品数量达33000余件(套),藏品种类包括国画、书法、油画、水粉水彩、版画、漆画、连环画、宣传画、名家手稿、唐卡、素描、速写、剪纸、缂丝、雕塑、碑刻、拓片、陶瓷、铜器、木器、文房四宝及外国文物、古书画复制品等门类艺术品。






今年年初,广州艺术博物院面向社会各界发布征集美术作品公告,得到众多艺术家的积极响应与慷慨捐赠,共接收陈金章、梁世雄、许钦松、李劲堃、林蓝、陈永锵、方土、方楚雄等名家作品60余件(套),种类涵盖中国画、油画、书法、漆画、雕塑等。


此外,馆方还收到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山东、陕西、四川等20多个省市近300位艺术家积极投送,经多次专家研讨与评选,最终甄选出73件(套)作品,极大丰富了作品门类和地域特色。



这些馆藏珍品将与最新征集的美术作品,有望在新馆开馆之际面向公众展出,让广大市民在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感受维度中体验、理解作品之美、艺术之美、生活之美。



馆内1100余件院藏精品、200余件借展精品和500余件文献类展品,分为“传承经典”“重读岭南”“美美与共”“数字赋能”四个部分展出。
























  • “万壑争流——广州艺术博物院藏中国古代画派艺术展”彰显传承经典恒久之力。

  • “风自南来——广州艺术博物院藏近现代广东美术精品展”“时代新章——当代广东美术探索”重读岭南古韵。

  • “塔高水长——中国美术馆藏美术精品展之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融合之路——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画院藏中国近现代美术作品特展”描绘美美与共

  • “精品荟萃”“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简史陈列”数字赋能新馆展陈


其中

“风自南来”“时代新章”两部分

重点展出发源于海珠区十香园的

岭南画派数代代表人物作品

部分为平时较为少见的珍藏作品

体现他们对广东美术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部分展览介绍


· 居巢、居廉将撞水撞粉技法发扬光大,以滋润灵秀的笔墨表现南国风物· 关山月笔下的大山大河气势磅礴,动人心魄· 黎雄才作品笔墨浓重,气韵雄厚,形成独特的“黎家山水”风貌· 赵少昂晚年更专注花鸟画创作,用笔洒脱率意,赋色浓烈酣畅,其在香港及海外,将岭南画派艺术发扬光大……


部分作品展示

上下滑动查看

居巢《夜合图》


居廉、邱禀聪、陈鉴《邱园雅集图》


高剑父《南瓜图》


关山月《大地回春》


黎雄才《勇攀高峰》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文物保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们特别展出居巢,居廉(岭南画派先师)的绘画作品,他们把岭南的风物,作为一种绘画题材,推动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一个新的高峰。馆内还展出了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高剑父的作品《南瓜图》,这一幅作品既有撞水撞粉传统技法,同时也有日本绘画技法,比较能体现高剑父融合中国、东洋画法的特点,也体现岭南画派开放包容的改良精神。




系列展览将以实物展陈和数字化相结合的形式,让观众品味“千年瑰宝 岭南芳华”的时代魅力,感受“多元、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岭南文化精神。



👆“打卡”指南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除法定假日外)寒暑假及节假日开放时间如有调整,请留意官方公众号通知。
🔊进馆注意事项(一)本馆实行凭有效身份证件免费参观制度。(二)观众(个人)提前通过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官方小程序预约参观;团体预约请致电020-39061000或020-39061009。进馆参观当日,凭预约形成的入馆检票码或直接刷个人身份证入馆。(三)无智能手机的观众凭本人身份证在前台登记。(四)自觉接受安全检查,严禁携带打火机等易燃易爆物品、管制械具等危险品进馆,禁止携带生鲜肉菜等易污染物进馆。(五)禁止携带水、液体饮料进馆,请于安全检查前将杯内液体饮尽。馆内设有直饮水设备。(六)衣冠不整者、醉酒者、携带宠物者禁止进馆。(七)低龄儿童、高龄老人、严重行为不便者须由看护人陪同进馆。(八)请按照馆内安全指引提示,了解安全出口分布情况,遵守消防相关规定。(九)本馆不提供停车服务,团队参观大巴停靠请提前致电020-39061000或020-39061009预约登记。

🚏交通指引
🚌公交车站赤岗北路站(艺洲路口):262、93、765艺洲路东站:11、765珠江帝景苑总站:旅游2线、204、121、121A、262广州塔西站:11、262、468、旅游观光1线赤岗塔站:11、121、121A、204、468、93、旅游2线、旅游观光1线
🚇地铁站三号线及APM线:广州塔站(B出口),步行约12分钟三号线及八号线:客村站(A出口),步行约15分钟十二号线:岭南广场站(在建)



约上亲朋好友
一起来海珠
开启这场浪漫的艺术之旅吧!




编辑 | 卡拉责编 | 吴美美、田心君来源 | 中国广州发布、南方+客户端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部分摄影丨谢惠强、田心君、卡拉投稿邮箱 | haizhujun@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