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后,农民不是你想当就能当了
导读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这些新兴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数字化、科技化、智能化将成为农业的未来。未来,机器将取代传统农民,只有懂技术的人才能当农民。
智能机器人“未来的农民
根据科学家对未来农田种植的规划,农业生产中翻土、播种、施肥、灌溉、杀虫、收割等一系列农业活动全由机器人代替。
目前,智能机器人已在部分国家投入使用。比如日本生菜生产公司Spread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机器人运作的农场。这个室内植物工厂每天可收获生菜30000头,不仅节约了人力成本,还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02
物联网技术
农业物联网,即在大棚控制系统中,运用物联网系统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光传感器、CO2传感器等设备,检测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PH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等物理量参数,通过各种仪器仪表实时显示或作为自动控制的参变量参与到自动控制中,保证农作物有一个良好的、适宜的生长环境。
远程控制的实现使技术人员在办公室或通过智能手机就能对多个大棚的环境进行监测控制。采用无线网络来测量获得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可以为温室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达到增产、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03
农业无人机
“种田不下地,两脚不沾地,彻底解放双手,提高种植效率”这是农业无人机带来的重大变革。
如今,无人农业(通过农业无人机、无人驾驶车辆和卫星定位系统操作和管控农业生产过程)在全球范围内已被广泛关注,一些技术在部分国家已经被投入使用。
在美国,一些大型农场已经使用自动驾驶技术;在欧洲,德、法、俄开始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农业耕种和收割环节的应用;日本则计划于2018年将耕耘机器人和无人插秧机投入市场。
04
农业大数据
传统的农业大多是“看天吃饭”,如果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没有对气候灾害进行规避以及有效防止,那么很有可能“颗粒无收”。
而拥有了农业大数据,不仅可以通过算法模式预测未来环境趋势走向,得到精确的未来气候走向,还可以通过分析实时环境分析,得到农作物当前的长势、地块信息等;另外,还可以通过分析环境数据整体走向,得到精确种植建议以及管理指导。
也就是说,利用农业大数据进行种植,可以从农业生产到农业市场、农业管理等链条上都得到大幅度提高。
05
未来农业发展新方向
在中国,持续多年的务工潮让人口从农村涌向城市,耕地撂荒的消息不断,无人农业更是我们的迫切渴望。为此,我们也正做着各种努力。根据媒体报道,去年光明米业崇明生产基地便将自动导航系统用在了小麦播种机上,极大提高了播种效率。新农宝-农业信息化云服务领导者,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最前沿技术,专注为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服务,助推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现已成功服务1000多家企业。
目前,这些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虽然还无法普及,但给我们传递的信号是,今后的农民要更懂技术。他们需要充当无人器械的指挥者和农业分析家,负责照看农业机器人,并对农作物的生长数据进行细致的监控。不用在田地间奔波,他们也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
据专家表示,随着越来越多农业信息、专家系统、市场预测模型和基于空间技术、遥感技术、传感技术、GPS、GIS、智能化技术等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其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未来5至10年,农业科技将发生显著变化。所以,今后,农民不是你想当就能当了。
—— END ——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健康、生态、公正、关爱
往期精彩回顾
70后美女携4位设计师老友,茶山下改造一片旧民宅,采茶听雨开启诗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