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9课 《心中的“110”》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伴你成长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 心中的“110”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 心中的“110” 第二课时 | 单元 | 第三单元 | 学科 | 道德与法治 | 年级 | 三年级 |
学习 目标 |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安全意识,增强防范意识,不要轻信陌生人。 2、能力目标:能够使用恰当的方式保护自己,能够对危险做出判断。 3、知识目标:懂得对陌生人抱有警惕之心,能够通过正确的方式避免危险。 | ||||||
重点 | 不要轻信陌生人。 | ||||||
难点 | 不要上当受骗。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1、 播放视频《街头大测试》 2、 导入语:我们年龄小,分辨力还不强,如果防范意识不够,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就会钻空子。 |
思考。 |
导入新课。 |
讲授新课 | 【不要轻信陌生人】 1、思考: (1)假如这不是一次测试,那么这些轻信陌生人的孩子,会遇到怎样的后果? (2)你有信心保护好你自己,不会上当受骗吗? 2、案例:一场蓄谋已久的骗术。 3、讨论: (1)吴华在整个过程当中,可以从哪些细节识破这个骗局? (2)请你说一说,如果是你,在镜头一当中,你会怎么做? (3)想一想,假如吴华上车以后,发现自己被骗了,怎样做才是最安全、最明智的? 4、脱险的方法。 5、大反思。 【不要上当受骗】 1、 骗术大侦察:当陌生人来到我们身边,怎样的交往才更好,下面同学的做法合适吗?你还有更好的做法吗? 2、 鲁莽的小武:你是怎么看待小武的说法的? 3、 小数据:为什么孩子那么容易被拐呢? 4、 高明的骗子:防不胜防。 |
案例分析。
思考、判断,提高警惕意识。 |
通过课本的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当中,掌握脱险的方法。尽管有脱险方法,但是不一定百分百成功,所以,重点提醒学生防患于未然,不要轻信陌生人,避免后面发生的危险。
骗子骗术高明防不胜防,要求学生提高警惕。
|
课堂小结 | 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会面对陌生人,既不能把陌生人都当成坏人,也要有一定的警惕性,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 总结提升 | |
板书 | 心中的“110” 第二课时 1.不要轻信陌生人 2.不要上当受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