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馆里的你我他 -2
2018年2月28日,魔都,雨。
10点整,海水触摸体验活动正式开始,提前领取了预约券的观众兴致勃勃地聆听着志愿者的讲解。
负责本场活动讲解的志愿者指着身前水槽中外形有些奇怪的生物问大家是否知道它的名字,现场不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都没有人知道。志愿者拿出了一张纸板,上边写了一个“鲎”字,还好有拼音注解原来这个字念“hou”。
讲解志愿者向大家介绍说,鲎是一种古老的生物,据说早在4.45亿年前就生活在地球上,至今仍保持其形态,堪称海洋里的远古遗民,它与三叶虫是同一个期纪的动物。虽经数亿年的沧桑之变,但该物种依然如故变化甚微,因此有“生物活化石”之美誉。
鲎由头胸、腹及尾三部分组成,全长约60厘米左右。雌大雄小,头胸甲宽广,作半月形。腹面有六对附肢。腹甲较小略呈六角形,两侧有若干锐棘,下面有六对片状游泳肢,后五对上面各有一对鳃。尾呈剑状。鲎的整个外形恰如一把团扇,背上硬壳构成扇,下面那根长而坚硬的三棱柱状尾巴就是扇柄。而这根酷似扇柄的尾刺,能自由转动,用以撑身跳跃和御敌护卫。
听闻志愿者的讲解,观众们对于眼前这只鲎的好感度迅速飙升,个别观众已经撸起来袖子准备下水触摸了。好在前来自然博物馆参观的观众素质都很高,在正式开始体验式触摸前还没有人“擅自行动”。
因为时间有限拍摄的内容还有很多,所以在志愿者讲解其他海洋生物的间隙和带队老师一起又开始了转场。
不知是哪个学校凑巧组织学生们来自然博物馆参观,我的带队老师还临时客串了讲解志愿者。估计时间差不多了,和带队老师再一路小跑地赶回“海水触摸池”体验活动区。
画配音,“终于可以‘下手’了!”
大朋友和小朋友亲手触摸了水池中的海洋生物后,纷纷表示感觉很奇妙真是不虚此行,同时也对志愿者的精彩讲解表示了感谢。
昨天的推文“自然博物馆里的你我他 -1”中也简单介绍了下这位讲解志愿者,后来聊天时得知,这位罗老师2003年退休,2004年通过报名,面试,政审几个环节最终成为了上海科技馆的一名讲解志愿者。弹指一挥间,罗老师先后在上海科技馆的“生物万象”,“宇航天地”等岗位服务了近12年。上海自然博物馆重新开馆后,2016年罗老师就到自然博物馆来做志愿者了,至今也已经服务两年多了。在前后近14年的服务中,罗老师多次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问及多年做志愿者有何感受时,罗老师平淡地说,“当年退休后能当上科技馆的志愿者我就觉得特别高兴,我终于又可以用自己微薄的能力做公益,献爱心,回报社会了。每次看到游客们听我讲解时露出会心的微笑,我就感到十分的满足。在进行科普教育的时候,我会特别留心倾听小朋友的提问并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解释给他们,直到他们点头搞懂为止。”
我问罗老师在讲解服务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罗老师说,“有一次,一位山东的游客听完讲解后连连称赞,还问我是不是海洋大学的老师,评价真是太高了!为了能向更多的观众传递更加丰富且准确的科普知识,我一直在不停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已的能力与素质,这也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所以我由衷地感谢科技馆和自然博物馆能让我在退休后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
不过,罗老师也不无遗憾地告诉我,“2018年是我做志愿者的最后一年,因为今年我实足70岁了,虽然依依不舍,但我把这看作是第二次退休,在第二次退休前我要更努力地去为大家服务!” 最后,罗老师还特别和我强调说,“做志愿者让我更自信,更年轻,更努力,更健康!"
记得拍摄 “海上畅谈 · 汇讲坛” 之“文明,城市精神的底色”-1 的时候,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陈振民曾经说过,“志愿者是上海城市精神的名片”。去年在上海动物园摄影志愿者当班期间我也曾把镜头对准了科普小推车的大学生志愿者(上海动物园科普小推车大学生志愿者群像,之一,之二,之三,之四,之五)和社会志愿者(上海动物园科普小推车社会志愿者群像( 上 , 下 ))。 也许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罗老师这样普普通通的志愿者活跃在上海的方方面面,上海才能成为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吧!
告别了罗老师后,前往 “恐龙盛世” 继续拍摄。
为了不影响讲解员的正常工作,拍摄这组照片的时候改用了长焦镜头,尽量把讲解员和观众最真实的表情如实地记录下来。
如果不是带队老师引路还真不知道在自然博物馆里竟然还会有一个“化石修复室”。
这里又是什么展区呢?
自然博物馆里的你我他,
更多故事,敬请期待......
THE END
魔都行者
魔都中一个普普通通的摄影爱好者
请关注魔都行者
请和我一起在魔都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