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无界——2018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随拍

魔都行者 魔都行者
2024-09-05

2018年11月25日,魔都,晴。

8:35 自然博物馆摄影志愿者当班之日,一早来到静安雕塑公园随拍正在展示的 “城市无界——2018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 。

※科普小贴士

“2018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JISP)”  9月20日至12月20日在上海静安雕塑公园举行,4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共展示了58组87件雕塑精品,致力展现主题——“城市无界”。

这是艺术家欧文·沃姆带来的作品《眺望地中海》,这件作品是闻名于世的《一分钟雕塑》系列作品之一 。倒立的卡车借助驾驶室车头保持垂直平衡,你可以通过一段楼梯进入到卡车内部,穿过黑暗狭窄的箱体到达顶部的观景平台。如沃姆所描述的,“这段路程带来的幽闭恐惧感与人和动物被关起来运输的感觉是一样的”。当你到达卡车顶部的观景平台,会被引导着向外眺望,但事实上在观景平台上是看不到地中海的,观众被要求去想象地中海的画面。作品关乎于雕塑的塑造和思想的表达,思想的延伸,让思维超越一切限制。

这是由 “艺术共和A.R.T Institution” 带来的《城市共生系列》。奔腾的车辆自斜坡一路向下滚滚而来,逐渐汇聚,拟合成动物的形态,与近在咫尺的自然博物馆相映成趣。

作品灵感来源于社会当下 “共享单车” 的困局,旨在环保却有沦为城市垃圾之嫌。

作品艺术化地将共享单车垃圾创造成美丽的动物,或者其他 “可用” 之物,在变 “废” 为 “宝” 的过程中,反映了人们对城市生活更美好的期许和愿望。

这是由中国艺术家陆平原带来的《看!我是毕加索—1802—C》。受皮克斯动画发行的第一部电脑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中的玩具们在人类不在场的时候具有生命这一情节的深刻影响,作者混合了从土豆先生形象所获得的元素,并从毕加索的立体派绘画和雕塑作品的形式出发,构思创作了这个作品系列,在城市的趣味及艺术创造中,探索一条 “无界” 之路。

这是奥地利艺术家欧文·沃姆带来的《冷暖人间》,在雕塑中 “尝试使用一种日常物件,将型从其本质内容中解放出来,转变成一种抽象的模型”。作品把红与黑的两个暖水袋和人类进行类化,演绎了生存的渺小所具有的戏剧张力,象征着城市人以在城市中的微小存在……这种用雕塑跨越抽象和表象的表现手法,似乎在告诉人们要用新的视角来看待日常想象及事物。

这是由奥地利艺术家欧文·沃姆带来的《食色生活》,作品是艺术家对物体拟人化特征研究的深入探索。作品中的香肠将手臂举过头顶,仿佛在欢呼或投降。艺术家以谎诞的手法把物体转换成人的身体形态,表现了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

这是艺术家马库斯.吕佩尔兹带来的《诗意栖居》。

作品是艺术家为纪念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而创作的。马库斯与这位诗人一样,也对希腊神话充满仰慕之情。

鲜艳的颜料赋予沉闷的雕塑作品以生命,透过延展性良好的塑像,人们能够感受到作品背后无穷的创造力......

这是中国艺术家周力带来的《环之二》,作品的线条无论从那个角度观看,都是自由流畅的。每一根线条的形态、位置,都需要在整体的关系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作用,最终让气息在不同的线条中往复流动,并构成有节奏的韵律。

玉环是商古时期的礼器,被认为是贯通了天地之气的存在。《环之二》和玉环拥有同样的本质,再现了抽象的循环关系,世间的万物都可以在这种循环关系里被理解和观看……

初冬清晨的静安雕塑公园,有雕塑,有美景,还有温度。

这是艺术家约瑟夫·克里班斯基带来的《梦想家自画像》。

雕塑展现了一位仅靠一把椅子的靠背来支撑自己在太空漂浮的宇航员。这把椅子似曾相识,可以在著名画家梵高的卧室里面找到。一盆停在宇航员脚上的向日葵花让宇航员的身体保持了平衡,椅子象征着向日葵花的根系,花得以繁荣生长绽放,并向梵高致敬。由于失去重力的影响,宇航员在太空中漂浮起来不足为奇,但是这把椅子却暗示着我们并非处于失重状态。作品通过对 “平衡” 的各种实验和演绎,展示了艺术家关于平衡艺术的思考和研究。

这是由美国艺术家亚伦·库里带来的《城市变形记系列》。

这些雕塑作品首次亮相是在2014年的 “融化地球” 展览,是艺术家迄今为止最具野心的户外雕塑项目。雕塑将广场变成了一个圆形雕塑剧场,创造了一个声临其境的艺术环境。

这是中国艺术家蔡泽滨带来的《愿景》,这件雕塑作品原形来自绘画《愿景》。作品中的一对恋人,他们闭着眼睛祈祷,两个简单的形体,虔诚平和,粗糙浑厚,没有任何过度的修饰,他们头靠头,紧紧地贴着,像双手合十坚握在一起,孕育希望的种子。此作品是对艺术史致敬,是绘画及雕塑的对话。艺术家试图仿造自然将艺术体现于作品中,是艺术家对自然的咏叹,表达了城市与自然的无界与和谐。

这是有LAAB工作室带来的《小小星球》。

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万花筒,应用高新技术,重复制作数百个不同形状的多边形不锈钢镜面结构。首先用计算机制作3D 模型,然后用激光切割和折迭的手法制作出不同的形状,在镜面涂上薄薄的涂料层来保留原来镜面反射。作品在阳光照射下,折射出千变万化的光线和影像,就像一个绽放的纸花球。

这是巴西艺术家莱奥波尔多·马丁斯带来的《灵魂捕手》。

继2008年创作出第一慕斯女神形象之后,马丁斯创作了一系列的女神铜像雕塑,她们有着果敢坚韧的性格。她,平静、安详,仿佛沉浸在思考如何与世界对话之中。作品象征着力量和青春,却另有一番韵味,展示了南美洲女性世界的风采。

这是马丁斯创作的《生命欢舞》。马丁斯创作的女神铜像是对永恒的挑战,向世界宣布新时代的到来,显示了城市中各种力量的融合和创造,展现了人类生命的生生不息和无边无界的城市未来之路,这样的格局是全世界的,是“无界”的……

城市无界——2018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THE END


魔都行者

魔都中一个普普通通的摄影爱好者

请关注魔都行者

请和我一起在魔都游走



往期公众号中有关自然博物馆志愿者的相关链接

【绿螺讲堂第125期】跟着BBC野生动物摄影师走进非洲,侧记

2018 “谁是王牌诠释者” 决赛,侧记( 上中 ,下 )

2018上海自然博物馆 “馆校合作” 青少年科学诠释者——我的自然实验秀,随拍-1-2-3-4-5-6

7月14日,上海自然博物馆,随拍-1-2-3-4

【绿螺讲堂第112期】智能机械:生物脑与人工智能 ,侧记

博物馆之夜 暨 2018上海自然博物馆“恐龙季”开幕式,侧记( 上 , 下 )

自然博物馆里的你我他 -1-2-3-4-5-6-7-8-9-10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魔都行者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