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哲学境界与世界价值

2017-11-01 ​ 王明进 国安使命

国家

安全

第78期

转发本公众号相关文章

让更多人关注“国家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哲学境界与世界价值

 来源: 人民论坛2017-10-13  

  【摘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和世界面临的安全形势和安全问题的总体思考,它超越了传统的安全理论,既具有人民性、整体性和开放性等理论特点,又展现了群众史观、系统思维和发展理念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境界。总体国家安全观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又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国家建设和治国理政的经验,既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普适性,具有非凡的世界价值。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  安全观  国家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和安全问题的总体思考,是对传统国家安全观的扬弃。它以对国家安全的整体把握和辩证思考,描绘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安全的新认识,它以包容的胸怀,指出了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不仅为中国国家安全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国家安全问题在世界上的解决途径,具有广泛的世界价值。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特点

  自民族国家诞生以来,国家安全问题就成为国家领导者的核心关切,基于人们对国家安全问题的思考,形成了不同形式的国家安全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西方现实主义的国家安全观。这种国家安全观认为,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国家间的冲突与不安全是普遍存在的,他国的存在就是对自身安全的威胁,国家存在的目标就是追求自身的安全,而实现安全的手段就是不断通过扩军、结盟、建立均势和霸权等手段壮大自己的实力。其最基本的理念是国家之间的对抗,思维方式是零和思维,最核心的安全要素是军事安全,最根本的手段是武力。尽管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对国家安全的构成要素、实现国家安全的路径提出了不少新的观点,但基本上没有摆脱西方现实主义国家安全观关于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假设。

  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系统而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国家安全问题,实现了对传统国家安全观的超越。

  首先是人民性。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显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人民性。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基本价值理念,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在安全领域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二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人民安全和国民安全的追求,符合安全观念发展演变的世界潮流,同时突出了国家安全追求中对国家主权和人民群众集体安全的重视。冷战结束后,国家安全概念出现了快速的发展演变。199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提出“人的安全”,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安全的新认知。但“人的安全”这一概念含有西方自由主义的基因,与人道主义干涉有着非常可疑的联系,是主张“人权高于主权”的新干涉主义的理论依据,容易导致对国家主权的伤害。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把人民的安全和福祉确定为追求国家安全的宗旨,其中使用“人民”这一集合概念,否定了“人的安全”这一概念中容易引起歧义的意涵,突出了追求国家安全时人民群众作为一个整体的重要性以及国家主权的重要性。

  其次是整体性。总体国家安全观吸收了国际上国家安全观念中积极的因素,充分体现了整体性。这种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安全的内涵更加丰富而完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总体国家安全观列举了国家安全的11项关键要素,尽管这11项要素内涵相当丰富,但由于这种列举是一种不完全列举,表明国家安全内涵具有可延展性,总体国家安全概念也有着更丰富的内涵。二是安全要素间的关系紧密而系统。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指明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整体架构,使安全要素之间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系。

  再次是开放性。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世界上各种安全观念合理要素的吸收以及其世界性的关切,都体现了一种开放性的胸怀。总体国家安全观吸收了国际社会对安全问题尤其是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认知,在安全要素上从传统的军事安全、政治安全、领土安全等扩展到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环境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在维护安全的途径上则接受了上个世界70年代以来兴起的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相互安全等安全概念中的合理成分,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同时,总体国家安全观完成了对自利型的传统国家安全观的超越,把构建“平安中国”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统筹起来,体现了一种世界性关切: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亚洲开放的安全观,认为“应该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总体国家安全观是面向世界的安全观,认为“国际社会应该倡导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理念”,进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哲学境界

  总体国家安全观立足于当下国家安全的基本情势,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汲取中国传统国家安全文化的智慧,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安全的基本理念,是对中国特色安全理论体系的拓展,符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现了中国国家安全理念的动态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境界。

  第一是群众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形成了自己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总体国家安全观同样坚持了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体现了在国家安全领域的群众路线。首先,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宗旨。其次,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国家安全的基础在于人民,强调国家安全要一切依靠人民,要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

  第二是系统思维。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是一个不同组成部分相互之间有机联系的整体,认知、分析事物需要运用整体观念;同时又认为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强调对部分进行分析、关注整体和局部之间关系的必要性。现代系统论把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具体化,把由一定数量相互联系的因素所组成的稳定的统一整体称为系统,系统论因此成为科学研究和在实践中解决复杂问题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总体国家安全观把人们迄今为止对安全要素和安全模式的认知进行了系统归纳,体现了唯物辩证特征的系统思维。首先,形成了对国家安全丰富内涵的系统性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分析了当今中国和世界面临的多样性威胁,建构了涵盖11种安全要素的国家安全体系,将国家安全要素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不同领域扩展到涵盖海洋、太空、网络、科技、环境、核等不同领域,统筹应对多样性的威胁,规划应对国家安全、地区安全和全球安全的安全治理模式,体现了整体协同的系统思维方式。其次,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处理不同安全要素之间的关系。总体国家安全观并不是平等地看待不同的安全要素,而是根据其在系统中的位置对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发展问题与安全问题、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等五对安全关系进行了统筹考虑,一分为二地看待当前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有利条件和诸多挑战,科学统筹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发展问题与安全问题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第三是发展理念。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从两个方面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理念。一是反映了国际安全形势和安全问题的变化。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安全环境变化剧烈,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冲击着人们对国家安全及其实现路径的认识。当前,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加速调整,冷战思维仍然存在,世界仍不太平,传统安全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逆全球化潮流涌动,资源环境问题突出,恐怖主义肆虐,网络攻击频发,非传统安全问题突出;安全突破国界,国内安全问题和国际安全问题交织。总体国家安全观吸收了人们对国家安全传统认知的合理因素,反映了中国面临安全形势的变化,实现了安全观念内涵和外延上的拓展。二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安全观,实现了对中国特色安全道路的拓展。总体国家安全观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几代领导人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对国家安全的内涵有了更加丰富的理解,体现了当前国家安全治理的需要,是中国特色安全道路的理论衍进,是一个与时俱进、动态发展的理论体系。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中国特色与世界价值

  总体国家安全观虽然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空维度,但它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安全文化,致力于走中国特色的安全道路,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所体现的价值理念,超越了人类社会对安全的传统认知,有助于大国之间在安全领域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有助于新型国际关系的形成,从而有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

  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彰显了在国家安全认识上的中国特色,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第一,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善良”的价值取向和“以民为本”的思想主张,实现了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有机结合。第二,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文化”,超越了西方传统安全观念中二元对立的安全概念,超越了西方零和、单赢的思维模式和国强必霸的逻辑,追求的是一种共享安全,这种安全不是建立在个别国家或者某个国家集团的绝对安全之上,而是建立在普遍性的安全之上。第三,坚持国家发展与国家安全并重的观点,突出了国家安全的发展色彩,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总体国家安全观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国家建设经验,为国家安全问题的解决贡献了中国智慧,既具有内在性,又兼顾国际性,既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普适性,是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安全文明,具有非凡的世界价值。

  首先,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和“仁爱善良”为价值底色,符合国际社会对“人的安全”的主流认识,同时滤除了“人的安全”概念中所蕴含的自由主义元素,有利于在国际关系中消除新干涉主义的影响,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是对世界和平事业的一大贡献。

  其次,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建设和处理对外关系的主题,辩证处理发展与安全的问题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一大贡献。当今世界,发展的问题更加突出,由此带来的地区动荡和极端主义势力崛起等问题更加严重,要实现可持续的安全,必须有可持续的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主张推动共同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努力形成区域经济合作和安全合作良性互动、齐头并进的大好局面,以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安全,对当今世界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积极意义。

  最后,总体国家安全观超越了西方传统国家安全理念排他性的零和思维模式,不追求自身的绝对安全,不谋求霸权安全,而是追求共享安全,强调包容与共赢,主张用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来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总体国家安全观实现了国内安全与世界安全的有机统一,有助于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有助于世界各国基于自身长远利益考量探索一条和平、合作、共享的国家安全道路,有利于打造世界“命运与共、唇齿相依”的共同安全新格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行动指南。


作者:王明进(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新华网,2014年4月15日。

转发本公众号推文消息

让更多人关注“国家安全”

获得更多国家安全资讯

敬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