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经济内生动力需要增强,结构性改革不可松懈

2017-06-02 财经要点

中国面临艰巨的经济结构调整任务,我们应该吸取过去几年的经验教训,防止杠杆率继续攀升,有效推进改革,化解结构性问题,增强内生驱动力。

  

今年一季度GDP增速为6.9%,比去年四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提高0.2个百分点。4月中下旬以来,大多数省区市公布了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各地一季度基建投资普遍保持较高增速,多数省份基建投资增速都在20%以上,北京、内蒙古、安徽等地增速超过30%。

从各省数据来看,基建投资成为拉动投资的主力,个别省份基建投资对整体投资的贡献率超过六成。比如,内蒙古一季度基建投资同比增长30.8%,对整体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60.7%,拉动投资增长9个百分点。从投向看,主要是在交通运输、水利、能源、仓储和邮政业、公共服务、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领域。

从资金来源看,首先是,中央政府开始扩大财政支出,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罕见地出现了1551亿元财政赤字。这说明,在货币政策回归稳健中性之际,财政政策增强了力度。其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开始快速落地。财政部PPP中心公布数据显示,与2016年末相比,截至3月末,全国已签约落地PPP项目净增378个,投资额6369亿元。此外,在基建投资高速增长的背后,国有投资保持较高增速。上海、广东、重庆等地一季度国有投资增速均超过20%,青海国有投资增速则高达53%。这是因为基建主要由政府主导,国企受益比较多,而且去产能、去库存改革改善了国企的经营环境。

一季度经济反弹的投资驱动特征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明显,也就是说,投资增速相对过去两年的低位而言是在增长,但增幅并没有想象的大。比如,全国的数据显示,1-3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9377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2%,增速比1-2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

在投资增速加快的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带来一些积极影响,供给端与需求端同时发力,经济驱动力被放大。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长28.3%,主要原因是上游行业扭亏为盈、利润大幅增长,但下游行业并未有大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去产能、去库存导致能源、钢铁以及其他原材料涨价所致,成本冲击造成上游利润强、下游利润弱的局面。

可以看出,一季度的经济反弹,很大程度上源自去产能、去库存带来的成本冲击以及基建投资拉动。但市场需求本质上没有根本性的改善,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因此,不应该将反弹视为反转,而应该珍惜经济反弹提供的改革时机,继续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金融去杠杆、防风险的工作,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我们应该看到,中央财政扩大支出的空间有限,而地方政府与国企债务水平也比较高。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了大规模减税计划,这项计划可能引起全球的竞争性减税,否则,产业资金可能会流向美国,冲击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制造业基地。中国政府也有实施大规模减税的计划,从目前进度看可能超过原来的目标,这可能使财政收入增速降低,如果财政支出继续快速增长,那赤字可能进一步扩大。

在美联储收缩还没有带来破坏性影响以及特朗普减税方案还是纸上谈兵的阶段,在中国经济处于反弹周期之时,我们应该继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去产能,尽快处理僵尸企业,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物流成本,减轻企业压力。

在增量领域,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清单管理推动简政放权,激活民间投资,继续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落实,健全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等等。中国面临艰巨的经济结构调整任务,我们应该吸取过去几年的经验教训,防止杠杆率继续攀升,有效推进改革,化解结构性问题,增强内生驱动力。改革任重道远,也更加紧迫,必须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提高改革整体效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