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评论‖大型评论集《评论四川》经典文章连载(九十六)—— 群众小戏小品的成绩与差异

2017-09-26 何光伦 评论四川

◆ ◆ ◆ ◆

群众小戏小品的成绩与差异

———从“群星奖”四川获奖作品的得失谈起

◆ ◆ ◆ ◆


2010年新春前夕,在北京举行的“大地情深”全国城乡基层群众小戏小品展演活动,可以用“满堂生活、一片激情”来概括其突出特点。其创作演出反映了普通民众的生活,表达了普通民众的真情,展现了“草根”的力量。群众演员的演出虽然不专业,却情感真挚,令人感动,充分体现了群众的参与性,让普通民众真正成了剧本创作与舞台演出的主角。这种不靠舞美、完全靠演员的表演,以灵动、活泼的艺术形式反映多姿多彩的生活,清新、欢快、风趣、幽默,浸润着泥土的芳香,拨动着观众的心弦,这也是当下某些专业艺术创作中所缺少的。

由于此次展演与第十五届“群星奖”戏剧类复赛相结合,各省极为重视,派出了精兵强将,比赛尤显激烈。四川省共有《大年三十》《陌生的朋友》《巴山背二歌》《心灵驿站》《英雄》等5部作品进京展演和参赛,作品入选数位列全国前五位。最终,我省的《大年三十》《陌生的朋友》《英雄》《巴山背二歌》(优秀奖)4个小品荣获全国“群星奖”。纵观我省作品在此次展演和本届“群星奖”中的表现,回顾参演前的一些工作情况,我们有如下一些感触:

“群星奖”作为群众文化国家级政府最高奖,自2004年起,第十三届“群星奖”并入中国艺术节后,获奖名额减少,其含金量愈来愈高,各省也是铆足了劲。针对我省群众戏剧的实际和现状,我们确立了冲击“群星奖”工作的具体方针:普遍撒网,重点培养。围绕这一方针,我们认为要出作品,首先要抓剧本创作。近年连续3届“群星奖”,我们基本上都提前一年就开始抓剧本的创作。俗话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本之不存,毛将焉附?通过向全省有目的性地征稿,鼓励广大群文戏剧作者踊跃投稿。从初征稿件中选出有点子、有苗头、基础好的作品,然后组织省上一批戏剧专家进行初评;将初评结果,专家意见反馈给作者后,再要求作者修改;修改好后的作品再汇总,我们筛选出一批相对优秀之作,举行作品现场改稿会,邀请专家与作者面对面交流。参会作者也可参与他人作品的评议,进行艺术的碰撞。改变了以往专家在台上讲,作者在下面被动接收的局面,变身为大家平等的探讨。方式的灵活转变,消除了门槛,大家真正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甚至为某一个作品,大家还会展开争鸣和辩论,改稿会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而这一方式的实行,极大地激发了作者们的创作激情,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欢迎。改稿会后,大家带着作品再回去深加工、打磨,最后才定稿排演。经过这样多次遴选、反复修改,一些好的作品脱颖而出。

事实也证明,这样做不仅带动了大面积的群众性创作活动,同时也培养了一批生活在基层的创作骨干,为今后的活动储备了人才。近几届我省“群星奖”戏剧小品类获奖作品可以说都是这样从最初的“山鸡”而后变身为“金凤凰”的。第十三届获奖作品《小老乡》的作者,当时还在读研究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改稿会。当初,作品想表现的内容很多,显得主题不突出,但选取的点还不错,于是在改稿会上,不仅有专家的点评,还有同行们的指教,大家积极帮着想点子、选材料,无私地贡献自己的才华和灵感。作者本人没想到,作为竞争对手的同行会这样毫无保留地把她的作品当作自己的作品一样来对待。正是这样集思广益,最终,《小老乡》在博取众家之长的基础上,数易其稿,由最初枝蔓庞杂的多主题,确立为以两个孩子的视角盼海峡两岸团圆的点中心。作品讲述了现实生活中,通过网络而结缘并最终认亲的海峡两岸的两个小孩的故事,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小品形式新颖,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在艺术节上一亮相,便深深地打动了评委和观众,赢得了长久的掌声。

其次,我们对于确立的重点作品进行了重点辅导和跟踪培养。一旦某个作品被确立可以进入导排阶段,我们不仅会在剧本的加工提炼上指派专家,精心侍弄,更会在后期的排导上给予辅助支持,集中优势兵力,使作品的成功率更高。第十四届获奖作品《斗地主》就是这样一个成功例子。在最初的征稿中,该作品作者佘登科一下子送来五六个作品,最终确立了该作品为重点作品。在参加完我们的现场改稿会后,作者收益很大,回去后经过反复锤炼,作品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该作者也已成为我省群众戏剧创作骨干,是本届“群星奖”《巴山背二歌》的作者)。剧本有了基础,如何在舞台上呈现出来还是一个关键。于是我们又派出了排导老师,深入当地蹲点排导,具体指导二度创作。一板一眼,一招一式,深抠细磨,最终磨出了一把亮锃锃的“宝剑”,闪耀在“群星奖”的领奖台上。

以上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些成功之处,也算得上是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和全国的同行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与四川创建文化大省的要求还相去甚远。具体来说,我们认为在创作上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 、

作品选材不新,构思不巧,主题不鲜明。不少作品在选取题材上,普遍存在眼光狭窄的问题,有的虽对重大社会题材有所关注、有所涉及,但构思不巧妙,平淡无奇的多,人云亦云的多,要么就是人为的制造一些情节,闭门造车,缺乏情与理的合理性,缺乏人物关系的有机统一,主题不鲜明,看完作品都提炼不出一个鲜明主题思想,更不要说什么主题深刻,这是一种脱离现实的创作。而戏剧作为最擅长反映生活特点的艺术,在创作中,题材的选择和主题的开掘尤须我们注重的恰恰是其现实性。在这一点上,本届“群星奖”获奖作品《大年三十》有着良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大年三十》的作者唐虎,是我省群众戏剧创作的一个明星作者,是绵阳安县一位勤于笔耕、创作颇丰的文化局副局长。凡是有关创作方面的活动,他都能不负众望,本届“群星奖”已是他的“二度梅”。《大年三十》写的是以“5·12”大地震为背景题材的一个作品,作者本身身处大地震的重灾区,对灾难有最真切、最深刻的感受。那一幕幕惨烈的现实,到底留了些什么给世人?作者高明之处,是他把这样一个重大的主题、题材落实到了对人性的刻画和表现上,作品的立意因而升华了。大地震后的第一个年三十夜,灾区有多少家庭已经是支离破碎。两个孤单的老人在这寒夜里邂逅,他的作品写悲痛中的乐观,苦难中的希望,泪光中的微笑,写得十分温情细腻,让人感觉特别温暖。作者所流露出的人文关怀,使作品在对人性的开掘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二 、

艺术表现手法陈旧老套,眼界不开阔。从我们多次参加全国大赛的情况来看,有的作品形式新颖,大量运用现代舞台技术,大胆借鉴姊妹艺术,有的甚至把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也运用其中,给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觉。别人在与时俱进,我们还在原地踏步转圈。特别是在舞台调度、舞美灯光的运用方面十分欠缺,很多舞台手法还停留在传统的表现中。变则活,变则新,其实,在这方面我们是尝到了甜头的。“没有明星演员,没有讨巧的段子,《陌生的朋友》就以这样‘无声无息’的形式走红。”这是《四川日报》对本届“群星奖”获奖作品《陌生的朋友》的评价。的确,《陌生的朋友》出现在首都舞台时,观众是有些惊愕的,在主要用语言艺术表现的舞台上,出现了两个只用道具、动作、陪衬背景音乐的剧中人,进行无言的表演。形式的出新,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在南腔北调的舞台上,各色人声不绝于耳。《陌生的朋友》悄悄的来了,它让观众浮躁的心慢慢静了下来,随着舞台上的剧中人一起经历情感的洗涤。因为没有语言表达,编导特别在道具的运用、典型动作的设计,以及特殊音乐的强化上做文章,通过这些讲故事,传达感情,塑造人物。《陌生的朋友》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在比赛现场独树一帜,与众不同,达到了曲径通幽的效果。戏剧小品,无言表演,乍一看,似乎不可思议,细品味,实则匠心独运。因为在特定的戏剧环境中,“此时无声胜有声”,如果这个作品真的是靠嘴巴说出来的表演,我想其艺术魅力肯定会大打折扣。

三 、

创作经验欠缺,观念认识不足。有些基层作者,虽然喜欢创作,但由于没有经过专门系统的学习,又匮于无人指点,缺乏创作经验,更遑论什么创作技巧了。他们虽然来自基层,根植于世俗、市井,天然地具有生活的原生态所赋予的血肉和气息,对生活有着细微的感知,有创作的基础和冲动,但常常由于创作经验的缺乏,不知道如何结构、提炼、升华等,所以多给人以仓促上阵的感觉。再有就是一些观念认识上的不足,这主要来源于创作者自身。他们要么流于对生活表象的再现,要么一味嘲讽和揭露,要么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他们忽略了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应具有的特质:揭示现实和精神的困扰与艰难,是为了推动现实的进步和人性的提升。同时,之所以还停留在这样的层面上,还由于他们不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审美水平的变化和提高,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与社会脱节,与现实远离。

民众是小戏小品的真正创作者和观赏者,小品植根于人民生活的沃土中,保持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为此,在创作中,我们要做到:

深入生活,贴近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找灵感,要用艺术的眼光去发现题材,挖掘题材。像黄宏、宋丹丹的小品《超生游击队》,赵丽蓉、巩汉林的小品《如此包装》,赵本山、范伟、高秀敏的小品《卖拐》《卖车》等,都是在生活中发掘出的老百姓所熟知的凡人小事,通过他们活灵活现的演出,使观众捧腹大笑、回味无穷。

要“大题小做”,不要“小题大做”,切忌包罗万象,搞“高大全”。一个小品最好只反映一件事物,或者只反映一件事物的一个侧面。内涵丰富,说理充分的题材,是电视系列片或长篇小说的事,不要混为一谈。

喜剧小品要有笑料和“包袱”,语言要生动、幽默、诙谐,不要扳着面孔说话。小品最宝贵的,是语言的生动有趣,要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切忌平铺直叙。有时一个借用语能使观众开怀大笑,如宋丹丹的“一颗洁白的门牙前年也光荣地下岗咧”,赵本山在说到与老伴重新和好时的“后来又涛声依旧”了,都是高超地借用语言的范例。

戏剧评论家刘彦君认为,群众小戏小品跨越了专业化演出的戏剧,似乎获得了更为饱满、旺盛的生命力,也更加接近了戏剧的本质。而且,这种非专业化的演出,从戏剧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角度来说,也许更能体现出戏剧的意义。

在稳定中发展,在积累中创新提高,我省群众小戏小品的发展前景可观。我们期待更多的群星闪耀。

本文首刊于《四川戏剧》,2011年1月

作者介绍:

何光伦:四川省图书馆馆长



往期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