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评论为弘扬天府文化助力

2017-09-27 王兴国 评论四川

文艺评论为弘扬天府文化助力

文艺评论是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谈到:“当前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 ”当今文艺评论工作者们应准确把握当前文艺评论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进一步做好文艺评论工作。

文艺评论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评,即批评、评价、评判;二是论,即讨论、论述、阐发。文艺评论的主要对象是文艺作品,在对作品的评论中又必然涉及到文艺家及其创作活动、创作观念等。在对文艺家及其创作活动的评价中,要针对文艺家们的艺术观念、创作过程,文艺家与社会的关系等进行阐释、讨论,就其合理性、科学性等进行评价。在文艺作品评价、创作观念讨论、艺术家的社会价值评论等活动中,文艺评论应当充分发挥评价和引领作用,褒优贬劣,激浊扬清,为创作者提供参照乃至指明方向。

另一方面,文艺评论对于普通人民大众欣赏艺术作品也具有“引领风尚,提升审美”的作用。由于社会分工及人们知识构成、文化素养的差异,一般来说,普通老百姓对于正确开展艺术鉴赏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而文艺评论通过评价和阐释文艺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弥补了大众对于艺术作品的观赏性体会之不足,特别是进行正确阅读与观赏的不足。所以,文艺评论实际上是在艺术作品和观众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

文艺评论除了对具体作品的批评与引导之外,对人们鉴赏艺术与审美,对历代经典艺术的传播,对社会文化的繁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文艺评论,可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更好的阐发,对中外经典文艺作品和优秀文化内涵进行发掘和互相品鉴、介绍和引领。所以,当前加强文艺评论工作和实施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这两大任务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同时,二者也是可以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

当前,成都市委市政府已提出“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这一号召,这是成都市作为一座具有2000年城市史的古老城市在新时期开展创新性发展所进行的一项重大社会发展举措。成都古称“天府之国” , 4500年前这里就诞生了“金沙文明” ,留下了古蜀国人民活动的遗迹。几千年来,在成都平原这片沃土上不断演进的民俗文化,不断诞生的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和繁盛一时的城市文明,共同构筑了成都这座历史名城所具有的丰富文化积淀。今天,我们把它称之为“天府文化” ,既名副其实,也颇具特色。它涵盖于深厚广博的巴蜀文明之内,又十分突出地展示了成都这座历史名城所特有的城市文明特色。特别是传承发展到今天,成都所具有的众多城市文化遗迹,如三国时期的蜀皇城、唐宋遗迹、明蜀王宫、成都少城以及留下的众多文物、文艺作品,如诗歌、音乐、书画、工艺品、建筑等,都使成都这座古老之城具有了更显悠久、丰富的文化积淀。

 天府文化虽然由来已久并已自成特色,但它毕竟还是一个新概念。特别是在巴蜀文明这个大体系已被世人广泛知晓和认同的前提下,天府文化还需要得到人们更广泛深入的了解和传播。天府文化体系中所传承的历代优秀文艺作品、文化现象、经典文艺名家也都还需要在更广大的范围内研究和传承,这就离不开文艺评论工作者们的阐发,离不开文艺评论的参与,离不开文艺评论所具有的“引领风尚、提升审美”的作用。特别是天府文化体系中历代著名艺术家和作品所具有的思想观念、艺术价值、审美风尚,历代艺术家们笔下对成都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社会文明的礼赞讴歌,都离不开文艺评论家的诠释与引领。当代成都所具有的“优雅从容”与“创新创造、友善公益”等人文精神也需要评论家们积极阐发宣扬。在当前成都“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的进程中,文艺评论家们绝不能缺位,要把发展天府文化与加强文艺评论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文学、美术、书法、音乐、戏曲等各门类的文艺评论家们都应将本门类艺术的历史发掘、艺术现象梳理、艺术家和作品的评论推介结合起来,发掘研究更多的艺术名家名作,让世人了解成都历史上特别是近现代以来灿若繁星的文化名家名作,才能使天府文化的内涵更加充实,形象更加丰满。由此,加强文艺评论与发展天府文化才能相得益彰,文艺评论工作也才能更好地实现为社会发展服务。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介绍:

 王兴国: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往期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