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题 || 《十八洞村》影评合集(二)

评论四川 2018-10-04

专题 || 《十八洞村》影评合集(二)

01

“十八洞村”:人与地的诗意守候与温情再现

魏红珊


电影《十八洞村》以清雅的笔墨描绘湘西乡村的优美隽永,农民与土地的诗意守候,人与人的温情相伴。导演以如诗如画的镜头语言娓娓讲述:十八洞村以退伍老兵杨英俊为代表的杨家人如何看待“扶贫”,如何实现脱贫,终究脱贫的动人故事。全景展现了十八洞村的村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人生轨迹、心路历程及人生坚持。

蕴涵的诗意和满溢的温情贯穿电影始终。导演苗月怀抱对土地和农民的敬意,鲜活展现主人公杨英俊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以践行“农民就要种好一片地”的“日常”。片中杨英俊插秧的不断闪回是他一生对土地、家国忠誠守护的艺术表征。杨懒俯身跪拜荒芜土地时“发露忏悔”的场景,宛若在触摸曾经迷失的自己的累累伤痕,其对土地从“摧残”到“敬畏”的“轮回”,深刻地折射了农民和土地的“休戚与共”。

《十八洞村》艺术呈现了工业社会中那些行将消逝的水墨画般的诗意。片头的层峦叠嶂、梯田重叠、秧苗茁壮、小鱼徜徉、公鸡打鸣、炊烟袅袅、山歌悠扬都赋予电影的浓郁的诗情画意。

虽然辛苦劳作的乡村生活总是单纯平淡枯燥的,但也氤氲着温情,流溢着温暖与感动。导演处处传达了对乡村、农人的温情。乡村生活中的每一件“日常”每一次“纠纷”每一种农具,都昭示着人与人、人与土地的深刻关联,蕴含着种种人生启示。而插秧、挖地、填土、泡椒、酸鱼、包谷酒、背篓、苗绣、苗服、踩脚相亲、成片的带着金属质感的梯田、陡峭的石梯、满溢的水井、简单的木屋以及木屋中的围炉而坐,这些散发着温情的人与事,触动人心最柔软之处,让人温暖与感动。

电影生动化解了现代乡村中进城与返乡、贫穷与富足、打工与务农、爱情与亲情等人生选择的两难。温情再现了祖孙之爱、夫妻之爱、父子之爱、乡邻之情、亲友之情、爱恋之情。片中的几个“情景交融”的“场景”尤为动人:杨英俊与扶贫工作组小王喝酒时所展现的“父子”情深,让我们瞬间泪奔;为止息杨英俊在“聚会”时对杨懒侄子可能的生气动怒,妻子小心翼翼端着茶杯目不转睛地望着丈夫,眼中满怀敬爱,那份“纯粹”“温淑”撼人心魄。杨英俊夫妇对残疾孙女小南瓜的悉心守护,以及小南瓜纯净的笑容和简单的肢体语言所透露出的至善至美的人性,净化着远离故土、渐行渐远的我们漂浮躁动的心灵。而主人公杨英俊“贫而不困”的生活态度和“自立自强”的生存哲学,则建构着农民的“尊严”和“体面”。

总之,诗意观照下的自然人文景观,温情再现中的深度理性思考,赋予《十八洞村》厚重的湘西文化底蕴。乡村生活细节的生动展示折射出农民“普通的坚持”和质朴的人生观价值观。

片尾,满载着返乡民工的客车行进在回乡途中。车蓬上那三把“椅子”的一道“回归”引爆了我们的思乡之情。电影藉此,给予我们诗意的启示:在建设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在家人、土地深情的呼唤中,乡村、土地重新被接纳与认同,“希望的田野”呼唤“落脚城市”的打工者回归与耕耘。

电影宛若优美隽永的乡村牧歌,自然清新,纯净澄明。导演苗月在《十八洞村》中独出机杼地呈现“人与地””的“诗意与温情”,演员的精湛演绎,让人沉醉。走出影院,浓郁的“诗意”仍在观影者心中“温情”地荡漾……就让我们在“十八洞村”诗意的润泽和温情的抚慰之中,收获一份坚持、几许感悟、几多鼓舞。

作者介绍:

魏红珊:四川文学与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02

扶贫路上的文化自信

刘素

      电影《十八洞村》是一部向十九大献礼的主旋律影片,导演苗月将镜头对准了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的基层农民,用诗意的影像叙事讲述农村的扶贫故事。影片没有豪华的演员阵容,过多的商品包装,呈现的只是普通的农村生活。故事以杨家为主线,一身硬骨气的退伍军人杨英俊,对女儿婚事耿耿于怀的留守老人杨英连,讨不上媳妇的杨懒,他们的生活因扶贫发生着变化,其间流露出农民个体的文化态度和文化选择。

       杨英俊“意外”被扶贫,先是诧异,亲自查验了自家资产后不得已接受“贫困户”的现实。作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杨姓家族的主心骨,“贫困户”这顶帽子他觉得很丢面子。面子观念,是一种中国人典型社会心理现象,对个人而言,它是一个人社会地位和名望的象征,是个体的尊重和自尊需要的外在反映。杨英俊退伍回乡,军人生活让他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他反复念叨“那我这几十年不是白活了吗?”当兵时的成就与被扶贫的失落,前后形成了较大的心理落差,驱使他急于改变现状,脱掉“贫困户”的帽子。杨英连,孤苦无依的留守老人。女儿违背乡俗,与早年和全村“断交”的施家后代施又成恋爱结婚,离家打工。老人由起初誓不原谅到最后接受女儿的婚事,前后经历了微妙的心理变化。影片并没有对“喝血酒”这个看似封建的乡俗做过多描写,而是用亲情去淡化乡规,承认这种在特定时期具有“相对合法性”的乡里习俗。杨懒,应了这个名字,家里乱着,田地荒着,没有媳妇,成天想着被政府救济,到别家蹭吃蹭喝。而当他看到成片的矿渣后,他恍悟了:以前自己引以为傲的“找矿技能”,最后留下的竟然是满地的矿渣。片中他缓缓跪下,俯身贴着地面,抓起一把矿渣,流下忏悔的眼泪,在他的蜕变过程中,他的家人从来没有放弃他,而是选择原谅、包容、引他向善。

       杨家的保守者、懒汉、留守老人,还有十八洞村的亲戚、邻里,他们虽然教条式地遵循着旧风俗,但也不排斥新文化的注入,旧的风俗在传承与创新中获得新生。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陆续返乡创业,用现代知识技能将家乡的传统文化发扬,泱泱中国,五千年文化,在这个边远村落得到了恰当好处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要创新性发展”,影片中苗家的绣品、腌制的酸鱼、改造的飞地,这些致富之路凝聚了当地人的智慧,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尊崇。

作者介绍:

刘素:四川师范大学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2017.10.20期





往期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