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连载】巩义考察记 (四)窑洞探古见沧桑

2017-03-26 曾敏 九州家风

导读:为了学习传统文化,寻求古圣先贤所言“经世济民之道”,几年来,娄底市人大干部曾敏先后自费去广东、山东和湖南湘潭、株洲等地学习考察。今年2月,为了进一步了解县镇农村弘扬传统文化的成效,又赴河南省巩义市考察。从本期开始,本号连载他的《巩义考察记》,敬请关注。


路行万里,始见沧桑。到了叶岭,过去只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北方农村,全部真实地映现在我面前。


村里到处是核桃树、枣树和一些不知名的树木、灌木丛。树上有不少的鸟窝,不时见到大鸟飞起落下。这里的春天来得晚一些,都没有发芽。蔬菜常见的是油麦菜、菠菜、香菜等,麦苗长得不高。第一次见到长在地里的大葱,个头倒是很粗壮。麦地

菜地。大葱

树上的鸟窝


叶岭新区人口比较集中,而其他较老的自然村落人很少。各户都是大门紧闭(大概都在外务工吧),伴随着鸟的鸣叫,给人一种空旷寂寥的感觉。那些小狗、牛、鹅,见了我便叫唤,怕是见到了陌生人的缘故——按理说村里经常有人来参观学习,它们也应该见了些世面吧。老百姓穿着都很朴素。摩托车、小三轮是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有的平房上,还有太阳能热水器。

村里既有楼房,又有平房。平房外的牌楼都建得很讲究,门楣上一般挂有“天官赐福”、“玉海金涛”等镇邪避煞的吉利话。为防漏水和隔热,很多平房上另外搭了棚子。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村里的窑洞。

最常见的平房,外面的牌楼都比较讲究

上面的棚子是防水隔热的

这个院子挂了“五世同堂”的牌匾,应该有很多故事

时代的印迹:毛主席语录

叶岭的自然村落


窑洞的特点是冬暖夏凉,但比较阴暗,春夏季有些潮湿,进出不方便。现在叶岭大部分人都住上了平房或楼房,只有极少数恋旧的老人还住着窑洞,享受着时光的余温。

北方土层深厚,老百姓千百年来习惯挖窑洞居住。窑洞有三种:第一种是在沟边壁立的黄土崖上挖洞居住,称为“靠山式窑洞”。第二种是在平地挖七八米深的方形大坑,在坑的四周挖洞,称为“地坑院”。这两种,在叶岭都有。


叶顺利正在向客人介绍地坑院


第三种规模最大,是在平地挖一条街道,街道由明暗两部分组成,明的露天,暗的是在土壁上掏洞,明暗交替相连,很像新疆的坎儿井。每个洞两边明街的一侧或两侧,各挖出一个地坑院。几个或十几个地坑院通过街道相连,称为“地下街坊”。“地下街坊”叶岭没有。其代表作,是与巩义相邻的偃师市山化镇游殿村的“九连洞”。据说,以前的“九个洞”连接一条长长的街道,街道一侧分布着8个地坑院,地坑院里住着100多口人,炊烟袅袅,人欢马叫。

“靠山式窑洞”在叶岭村各个队都有,“地坑院”集中在靠高速公路一侧。“靠山式窑洞”一般外面是门楼,有的还有几间平房,里面是窑洞。“地坑院”是北方特有的建筑,又名“下沉式窑洞”、“天井院”,被称为中国民间“建筑奇迹”、中国北方“地下四合院”。

韩老带我叩访地坑院

这眼窑洞喂上了羊

地坑院全景

窑洞内景

水窖


我参观了三家“地坑院”。沿一条坡道走下去,也有门。为防滑,坡道上挖有台阶。地坑院一般距地面8-10米高,地面上有矮矮的挡墙。院里面的设施很齐全,设计很科学。有深井打水,有地窖收集雨水。周边的窑洞,各有功能,有的做厨房,有的做磨房,有的做卧室,有的做客厅,有的喂牲口、堆杂物。厕所一般在外面。现在大部分的“窑洞”都用来堆杂物、养牲口了。有的人家还在地坑院中间种了树,树不甘寂寞,拼命长,高高地窜出地坑院,刺向天空。由于长年受雨水洗刷,窑洞开裂、崩坍很常见。

地坑院有着较高的历史学、地质学、建筑学和社会学价值,但由于现在极少有人居住,很多都损毁了。我建议村里将地坑院妥善保护起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偶遇在这里做毕业设计和美丽乡村规划的郑州轻工业学院的几位大学生,我建议他们将传统文化弘扬、地坑院保护、旅游开发有机融入到美丽乡村规划里。

对于我们南方人来讲,窑洞的生存条件是很差的。但就是这样的窑洞,保证了几千来北方人民的繁衍延续。与大自然相比,人类是渺小的,但人类的创造力、生命力、适应力,其实是很强的。

左边是靠山式窑洞,右边平房

窑洞是大地母亲对人类的厚爱和馈赠。在这样简朴的洞穴里,发生着无数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的故事,一代又一代活泼泼的生命在这里出生、成长、结束。万物来自于泥土,生长于泥土,最后湮灭于泥土。土地以其无私、博大、宽厚包容着一切。

看似破败的窑洞,谱写着历史的沧桑。未来的某一天,窑洞必将完成其使命,退出历史舞台。但我们应该对其致以足够的温情和敬意,为后代留下弥足珍贵的历史的记忆。对于我这个匆匆过客而言,尚来不及挖掘叶岭窑洞的故事,那就让它默默留存于我的心底吧!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作者和“九州家风”ID:jzjf41700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