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明祭祖思家风

2017-04-04 曾敏 九州家风

 


应父亲要求,我4月2日清早便驱车赶回老家,为爷爷奶奶扫墓。往年,都由我陪父亲或父母挂青。今年因父亲不空,由我带领妻儿挂青。好在我已熟知地点,不存在拜错坟头之忧。而且,父母年事已高,这事迟早要由我接起来的。

没有清明时节的雨纷纷,天空中挂着暖暖的太阳。蹄疾步稳,一个半小时,便赶到我的家乡——一个以打字复印图文产业闻名全国的小镇。本地习俗,要在中午以前挂完青。所以,妻子不住催我加快进度。我说不忙不忙,关键不在于时间,而在于诚心!

爷爷坟墓在一座小山上。山下是一眼山塘,村落就在山脚下,被田地包围着,一览无余。高速公路从山前通过,呼啸而过的汽车让爷爷感受着现代的气息。爷爷坟头长满了草,我用柴刀将草砍削掉,堆到一边。天气干燥,为防火,鞭炮没放,纸钱也没烧完,与“青”一起挂在爷爷坟头。


妻儿在点香、烧纸钱,我坐在坟头静静地坐着,与爷爷对话。

爷爷出生于1921年,如果能够活到现在,是96岁的老人了。他大名“身修”,来自于老祖宗曾子“修身齐家”的教诲。

虽然我身上延续着爷爷的血脉,但我对这位爷爷,从未见过面,只听说过他的故事。

听当地德高望重、熟知爷爷情况的一位老支书说过,爷爷精明能干,可惜英年早逝。爷爷年轻时因家庭贫困,不得不以卖壮丁为生。在部队里他很跑得起,利用自己的身份救过多位同乡。有的已成为当地望族。

我爷爷能说会道,卖同样的钻头,总是先卖完,再帮他弟弟、我的满公公卖。后来他担任合作社社长,曾在长岗岭、上团、化溪、龙爪塘等地工作,家庭条件不错。这是我奶奶最享福的短暂时光。


号称“九重堂”的全县第一大村


爷爷为人宽厚,平易近人,做了不少好事。他曾救过贵州独山籍人氏吴连中的命,给他治好了摔断的腿,并介绍他到一个中等人家做杂工,解决了他穿衣吃饭的问题。后来吴连中回到原籍,成了家,生儿育女,儿子还当了干部。1969年他写了一封信来,并寄来了感谢金。可惜爷爷已去世11年。

爷爷早逝与唱丧歌有关。爷爷噪子好听,丧歌唱得好。附近白地、木龙、碰冲、长岗、陶家桥等大队的村民,家里一有丧事都来请他。他白天上班,晚上唱丧歌,有时一连唱七个晚上,积劳成疾,染上了肺结核。由于当时医学欠发达,他1958年便因病去世了,享年37岁。此时,我父亲年仅13年。

父亲也曾打过一夜丧鼓、唱过一夜丧歌,但他熬不得夜,后来作罢。现在三爹在本地打丧鼓唱丧歌很有名,继承的就是爷爷的衣钵。

爷爷身上应该有很多故事。遗憾的是,奶奶在世时,不懂事的我,从未打听过关于爷爷的细节。所以,我头脑中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爷爷也未留下任何相片。我想请专业人员根据父亲、姑姑的描述,描画出爷爷的遗像,以供后人瞻仰。

奶奶的墓地在十余里外的曾家坟山,离小姑父家近。约好和小姑父一起去扫墓。奶奶的坟头也长满了草,姑父割草的过程中,我缅怀着奶奶的一生。

奶奶出生于几十里外的桐凤山,只有两姊妹。她十多岁嫁给爷爷,每天扯猪草、煮潲喂猪、洗碗扫地,做针线活,活没少干,亏没少呷。

爷爷早逝后,奶奶谢绝别人改嫁的建议,独自拉扯着三个孩子长大,尝尽了人生酸楚,但我从未听奶奶说起过。奶奶没读过什么书,不会说什么大道理,但她从一而终,一生清白,用实践证明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如她的名字“清香”。

 奶奶爱热闹,也很能干,乡亲们有什么红白喜事,喜欢喊她帮工。她很要强,从不欠人情,不占人便宜,但眼里也容不得沙子。

相片上的奶奶,气定神闲


每逢寒暑假,我都要回老家陪奶奶住上一段时间。在我印象中,无论什么时候,奶奶总是兢兢工工、干干净净、鲜鲜明明。我最爱吃她弄的饭菜。奶奶最喜欢叫我“猴子再”,这个昵称里,饱含着无限爱意。每到过年,奶奶总会用爆米花、红薯糖精心制作一种本地点心“放叉”,实际就是炒米糕,这是我最喜欢吃的。现在我仍然保持着这种爱好,但无论在哪里买的,再也吃不出奶奶当时做出的那个味。

工作后,我去看望奶奶,给她买点小礼物,给她一点小钱,她高兴不已,推辞说“不要老是拿这么多钱给我啊”。我走时,她会扯上一大袋手种的蔬菜,并送我到回龙口乘车。

在她逝世前一年,我坚持要父亲陪她来娄玩上几天,这是她人生最远的一次出门。第二年,她便卧床不起,汶川大地震后第三天,老人家便去世了。直至今天我仍庆幸,幸好有这一次坚持,否则,我便会一辈子忍受“孙欲养而亲不在”的后悔。她擅长打草鞋,一辈子不知打了多少草鞋。奶奶去世后,我留着一副草鞋扒,这是奶奶留给我的唯一念想。

作者与奶奶合影


扫完墓,去小姑父家吃中饭。恰好是姑父小生日,一些儿孙特意从外地赶回来祝寿。我送上红包和祝福。这位生养了八个孩子、70多岁的老人,戴着寿星帽,吃着蛋糕,看着满堂儿孙,高兴得像一个小孩,红光满面。我趁势提议,全家人合一个影。


小姑父儿孙满堂,全部回来要坐四桌


我看着这四代同堂的一大屋子人,欣慰地想着:爷爷奶奶虽然早已去世,但子孙绵延不息,子孙后代达70余人,而且都忠厚本分,勤俭持家,两位老人应该可以安息。遗憾的是,十八个大小家庭,各自忙于生计,一年难得相聚一次,很多小字辈“相见不相识”,应该加强感情交流联系。同时,这些年轻的父母大都文化不高,忙于打工开店,子女教育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不知该如何给他们帮助。

我一直在思考,爷爷、奶奶以及父母给我们这个家庭留下了什么家风。爷爷名字中有一个“修”字,告诉我们要“修身齐家”。奶奶名字中有一个“清”字,告诉我们要“清白做人”。父亲名字中有一个“和”字,故父母与邻里相处,以“和”为贵,处处谦让,宁愿自己吃亏。

最值得一提的,是父母的行为体现着浓浓的孝道,为我们这些后辈做着优良的表率。

父亲是至孝之人。只要奶奶一声呼唤,他无论再忙,都要赶回去看望和照顾。他曾说过一句“母亲只有一个,老婆可以再娶”的名言,被母亲念叨了十多年,现在仍被偶尔提起。奶奶卧床不起后,他衣不解带地服侍。

母亲由于个性问题,与奶奶的关系有一些不睦,但对奶奶也很孝顺。经济再困难,她从没有省着奶奶的花费。奶奶看病,在村诊所挂帐;奶奶吃肉,也在村屠户那里挂帐,由母亲定期回去给付。奶奶多次胃出血,她毫不吝啬地为奶奶输血、打白蛋白。奶奶卧床不起的那一段时间,母亲忙里忙外,延请名医,专程运回去氧气瓶,还请人服侍,让奶奶安详地离世。

对奶奶,我家奉行“厚养薄葬”的古训。生时好好赡养孝顺,去世没有大操大办。清明祭扫也简简单单。惟有祭奠至诚,哀思深深。

曾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老祖宗曾子,史称“宗圣”,以孝道闻名,注重“三省诚身”,还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氏的名人曾国藩,注重“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就让我们在清明这样的日子里,牢记祖宗的教诲,缅怀祖宗的恩德,慢慢总结自己的家风,并身体力行,确保“道传一贯”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