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专生不必悲情,你的人生不设限

2017-05-13 曾敏 九州家风

最近,连续看到多篇反映中专生遭遇的文章,一篇是《一代中专生的悲情:我那么优秀,却只能生活在底层》,另一篇是《哦,中专生》。两文认为:中专生为国家做了大量贡献,又是被耽误的一代。中专政策既是时代的需要,又是时代的失误,让原本优秀的中专生丧失了更好的人生舞台。两文引起了很多共鸣,获得了大量转发。


作为一名中专生的我,很感谢有人理解我们,为我们说话。但我更想说的是:两文过多强调了客观因素,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中专生在社会底层,不完全是时代的问题。两文能让广大中专生获得一些宽慰,但这不一定就是人生的真相。


人的一生,由无数个选择组成。自己应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你的现在,是你过去自己选择的结果;你的未来,也是你今天选择的结果。中专生所欠缺的知识、格局,通过努力,其实都可以获得。束缚中专生的,绝不是一纸文凭,而是思想观念。


中专生的优秀,只能代表过去,不代表现在,更不代表将来。多少中专生在找到工作后,满足于天天朝九晚五的上班,在打打牌、喝喝酒、唱唱歌、带带孩子、逛逛街的安逸生活中迷失了方向,更丧失了从前的拼搏意志。人生如逆水行船,不进则退。当时代在不断前进,而你一直在原地,不能怪时代不等你。


 微信上输入“中专生”搜索,便看到了《伟人毛泽东:一个中专生的逆袭》、写高会军的《中专生逆袭成博导,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写王会敏的《学霸养成记:从中专生到清华大学法律硕士》、写汪涵的《一个中专生的奋斗史》等文章。在我们娄底,仅据我所知,中专生走上厅级岗位的,就有五六个。在处级、科级岗位上的中专生则更多。还有更多的中专生,成为了医院、学校、乡镇的骨干。这些无不证明:中专只是人生的一个起点,绝不是终点。中专生不能选择自己的位置,但可以选择所朝的方向。方向对,不怕远! 


前不久,我到深圳学习,认识了几位资江化校毕业、曾分配在资氮工作的中专生。他们从企业下岗后,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拼搏精神,在深圳干得风生水起,都有了自己的产业,有的还成了亿万富翁。


深圳还有几位我以前在农村教书时的学生。他们当时因为家庭条件,大多只是初中毕业,有的即使读了高中也没入大学门。但通过多年努力,他们不仅在寸土寸金的深圳扎下根来,还在深圳办了自己的企业。



我不禁想起我的两位师范同学。


第一位,阿峰,长得五大三粗,典型的性情中人,却灵气四溢,跳舞、吹笛子、书法都很不错。毕业后分配到农村教书,因为胸无城府、不拘小节、大大咧咧,不被领导待见,从一个山头发配到另一个山头。受到多重打击的他决心报考注册会计师。最初他连试卷也看不懂,但他咬紧牙关,硬是将“天书”般的功课一门一门“啃”了下来,顺利拿到了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便辞去教职,到北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他的妻子是一位在一家国有商业银行总行工作的、条件优越的北京姑娘,他们生了两个孩子,家庭幸福。他结婚时,我们几个同学给他写了几幅对联作贺,其中一幅是“躬耕青峰,昔日夜寒衾冷;荡舟学海,今朝柳暗花明”,他认为很贴切。


第二位,阿松。他的家乡坐落在新化、安化和涟源交界的一个穷乡僻壤。迫于家庭穷困,成绩优异的他只考了师范,毕业后,没有关系的他又分回家乡。教几年书后,长辈们开始为他张罗婚事。一位同事给他介绍了当地一户乡邻的女儿,可是见面后,那户人家竟然在言语间流露出对他这个穷教书匠的嫌弃。这次相亲给他的刺激很大。他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山村,实现人生的价值。于是他先考入省教育学院学习,后来在名校攻读硕士、博士,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进入浙江一所大学任教,现已成为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院副院长。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的的确确是穿越千古时空的预言。设想我这两位同学当初顺利分到城区或好的学校,婚姻恋爱一路顺风,肯定早已结婚生子,过着安定、平静和琐碎的日子,或难保持顽强拼搏的精神,自然也不会取得今天的这番成绩。所以说,过去的挫折反而造就了他们。


我想起我自己。26年前我报考中专时,一位关心我的表姐力劝我读高中,考大学。我考虑家里的实际情况,坚持要读中专。妈妈问我:你不后悔吗?我说:我不后悔。我读中专,可以早工作,帮家里省钱,我今后还可以继续学习。工作后,我一直坚持写作,并通过自考较快拿到了大专、本科文凭,后来抱着一种改变生活方式的心态,参加考试改了行。通过多年扎实勤奋的工作,获得了组织的认可,一步一个台阶,成为了处级干部。  


11年前,与我一同考进我现在所供职单位的四位同事也全部是中专生,其中三位读了研,考进了省里的大机关,也都成为了处级干部。我没有像他们一样继续往上考试,是我自己知足常乐、追求安稳生活的结果,与中专生无关。



张海迪、史铁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身残志坚的典型。写下《人生不设限》、《永不止步》的力克·胡哲,没有腿和双臂,照样写作、冲浪、结婚,全世界旅游、演讲。娄底一位叫杨文彪的青年书法家,高位截瘫,每天只能写1-2小时的字,但他勤奋练习,书法水准获得了业内认可,作品在两届艺博会上热销。身体的残疾都没有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何况肢体健全的中专生呢?


 最难克服的,其实不是一张文凭,而是人的惰性。每当我和学生、朋友和亲戚讨论“人的命运”这一话题时,我就会把上面这些奋斗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可是大多数人在感慨一番之后也就算了,仍旧听从自己的欲望、个性,随波逐流地过着多年来习惯了的生活。谁肯真正付出上述两个主人公一样即苦卓绝的努力呢?这,就是决定我们大多数人平庸的一个重要原因啊!


反过来想想,其实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很多中专生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选择了中专,过安稳的生活,何尝不是一种知足常乐的智慧?中专生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一定比那些身居高位、腰缠万贯的人更差。生活在底层又有什么关系?老百姓自有老百姓的快乐充实。虽然没有一掷千金、豪宅香车的财物自由,但也没有大城市的拥挤、雾霾和当房奴的艰辛;虽然没有钟鸣鼎食、前呼后拥的荣耀,但也没有高处不胜寒、人走茶凉的凄凉和勾心斗角的艰辛。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在基层默默无闻地做着教师、医生、乡镇干部,成为社会的基石,这样的人生同样有着巨大的意义。你不愿去乡村,我不愿留县镇,谁来建设我们的家园?有千千万万甘于平凡的中专生而不是像祁同伟这样的野心家,又何尝不是社会的幸运?


只要心灵不枯涩,中专生的人生同样丰盛!不要遮遮掩掩,不要羞羞答答,不妨自豪地宣布,我,就是中专生,一个永远不甘于平庸的中专生,一个踏踏实实工作的中专生,一个热爱家庭、生活的中专生。



最可怕的是,能力撑不起自己的理想——满足于安逸的生活,丧失了终身学习的动力,没有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拼搏的勇气,却眼高过顶、怨天尤人,将自己的不如意归咎于时代、社会环境、家庭和他人。


命运决定了我们人生的起点,但行走的路线和我们能够达到的终点却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努力。


中专生,你不止有“中专生”这个名字。只要你真正想努力,任何时刻都不晚,你现在就可以开始!


中专生,你根本不必悲情。因为人生不设限。中专生的人生,也有无限可能!


作者简介:曾敏,一个努力的中专生。常被误作一美女,实则凛凛一须眉。名字取“敏于行讷于言”之意。曾躬耕讲台十年,后因考改行。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美丽心灵之理念,矢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兼容并蓄、知行合一,通过各种形式传播正能量,推动家风建设。


(原创不易,转发请注明作者和“九州家风”|ID:jzjf41700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