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大熊归来话扶贫

2017-08-11 曾敏 九州家风

村民听得很认真


新化县大熊山金龙村是我所在单位的扶贫点,单位的领导和干部职工每年要去多趟,扶贫工作队更是长驻此间,殚精竭力。虽然今年换了届,但本单位的扶贫工作力度有增无减,给村里带来很大变化。村民都说:大家都欢迎你们单位来扶贫呢!


7月底,结合主题党日活动,本人所在支部组织了一次扶贫和送文化送技术下乡活动。


坐了三个小时车,从娄底赶到大熊山,已是晚上7点。山村的夜特别黑,也特别静谧、凉爽,星空澄澈,小星星挂在天幕上,一闪一闪的,很美。可惜手机拍不出来。


下榻的农家乐有两条一岁多的小狗,一条中华田园犬叫黑子,另一条泰迪叫小七(七月七日带养的,主人据此命名)。两条狗很漂亮,可惜主人有些懒,没给他们勤洗澡。


养过两条狗的我熟知狗脾气,很快与两条狗打得火热。小七特别会撒娇,要么翻过身,让我给他挠痒。要么前腿搭在我身上,头歪在我身上。我抚摸他的头,他闭着双目,很享受的样子。黑子眼羡,也跑过来凑热闹,拿屁股一个劲往我腿上蹭。我与汪星人的和谐互动,赢来同事们一片笑声!


作者与小七


主人家养的二师兄也很聪明很可爱,摇着肥胖的身躯爬上坡,这里拱拱,那里看看,吃饱喝足了,便打着满足的哼哼,又自己回到圈里去。听说,这里的鸡、羊、牛,都是这样放养的。大熊山真是块宝地啊!牲畜吸天地灵气,都很自觉、很聪明了!


第二天走访慰问。先陪领导去原九龙村的受灾户家慰问。路是碎石路,山路弯弯,车摇摇晃晃、上上下下地开了30多分钟,好在路边美丽的风景能够稍稍弥补头晕眼花的艰辛。这户人家正在建一栋新的木板房,很漂亮。屋前塌了一点路基,屋后塌了一点山,灾情不严重。


走访慰问


之后,分头去贫困户家走访。这些都是这次调整的,也是新增加的。一户姓陈,是一名漆匠,离异;另一户姓方,曾在外打工,丧夫。两人都是80后,各有一孩。两人人才、精气神都不错。巧的是,两人是初中同学,现在“旧船票登上客船”,重新组织了家庭。我们详细问了情况,鼓励他们夫妻恩爱,互相支持,勤劳致富。第三户有点残疾,在一个景区开小卖部。感觉这三户脱贫的压力都不大。


第三天上午,是送文化送技术下乡这个重头戏。金龙村全体贫困户和部分村民参加,大约有90人听课。根据事先的计划,首先是市畜牧水产局的熊教授讲生猪、土鸡养殖和防病技术。接下来,我讲传统文化。


之前备课,我反复思考:没有电脑、投影仪,PPT用不上,黑板都是临时借来的,我怎么讲课,才能让群众爱听,才能让群众受益最大?


经过认真考虑,我选择《践行传统文化,改变人生命运》这个内容,围绕“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两个方面来讲。讲课用方言,尽可能列举身边的事例,并要注重与听众的互动。


实践证明,这个设计是对的。原来担心群众坐不住,没料到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讲到12:30,村委会给村民安排了盒饭。


作者为村民讲课


在讲课现场,我以前帮扶的陈大姐坐在第一排,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她还不知道扶贫对象安排调整了的事。两年帮扶过程中,我与他们一家三口相处得很好,一直保持联系。我问她现在身体怎么样?并告诉她:现在你们脱贫了,我的扶贫对象也调整了,现在由另一位同志负责对口你家。有什么事情,还可以找我!


回来的路上,看着蜿蜒盘旋、修缮一新的草砂路和车窗边掠过的大山,我总结了几点:


首先,大熊山人民是有福之人。过去能够靠山吃山,不至于饿死。现在遇上旅游大开发,又安排了单位帮扶。修路、引水、建露营基地、种植猕猴桃和药材、养殖,搞农家乐,大熊山人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其次,应进一步发挥村民的主观能动性。根据我们的直觉,我们帮扶的一些贫困户收入其实已超过一年3026元的标准(但这个确实不好统计),比如每一户都有自己的住房,很多贫困户家庭都有人在外务工,有的还建了新房,很多家庭有摩托车。一些身体健康的年轻人也纳入了贫困户。形成倒挂的是,邻县虽然是所谓的全省经济强县,但当地一些贫困户的状况,比我们帮扶的贫困户还差得多。


隐隐感觉到,这个村一些村民以成为贫困户为荣。相比孟公镇一村民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详见点赞:新化孟公镇一贫困户主动申请退出),有些村民确实缺乏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有时,我们这些帮扶干部也觉得很郁闷。一些村民开着农家乐、买起小车,其条件比我们这些帮扶的干部还好,他的亲戚却弄成贫困户,要我们去帮扶。反过来想想:这也是我们这些干部行善积德的机会啊。我们能到大熊山来帮扶,是与村民的一种缘份。村民觉得自己贫困,那我们就尽力帮吧,不仅帮钱,更帮志扶智。他的亲戚不尽责,那我们尽责吧!人生在世,惟求诚意正心、问心无愧!


第三,群众非常需要传统文化润泽心灵,扶贫先扶心确实没错。讲课时,我现场作了一个小调查,惊奇地发现,包括60多岁的老人在内的90名群众,没有谁知道“传统文化”,只有1人听说过《弟子规》。将近两小时的课,大家听得很认真,互动很好,有的还做了笔记。我带去的书籍资料被抢空。我充分感受到群众对传统文化的渴求,于是将“九州家风”这个微信公众号和韶山幸福文化课堂推荐给他们。(详见脱贫莫忘“八字”    扶贫应先扶“心”  )


第四,应保护好旅游资源,切莫走湄江杀鸡取卵的老路。走访贫困户过程中,看到多处山体挖开,村民准备建房。还有更多人投资建设了农家乐,每次去都有增加。进入金龙村的河边,有一座巨大的房子,明显占据了河道。这些新建的房子是否有合法手续?即使有合法手续(合法不等于合理),污水如何处理?垃圾如何处理?大熊山的生态能否承受?对这些是否经过了精确测算?


上世纪以来,我地的湄江风景区在开发过程中,村民争抢景区开发建设红利,未批先建,少批多建,有关部门则以罚代管,导致一个好好景区破坏,远远落后于同期获批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的崀山,现在湄江再来后发赶超,就很难了!张家界景区内的酒店、农家乐,也经过了一个先建后拆的过程,希望大熊山景区管理处能够未雨绸缪,莫走湄江、张家界的老路。


第五,异地搬迁扶贫是很有价值的。去往九龙村路上,深深感觉到修路、架设电线、通水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居住在山区,可能还存在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等风险,为什么不换一种方式扶贫呢?比如异地搬迁、集中安置,这对于景区来说,是很有必要,也更有可行性的。


同样是旅游景区的福建南平武夷山,就是将村民都搬迁到景区外的小镇集中安置,每户一栋小楼,村民根据文化特长,经培训后安排到景区担任环卫、司机、导游、保安等工作。村民可以继续耕种景区内的田地、茶叶基地,凭证骑摩托、乘坐电瓶车进出景区劳作。这样统筹解决了村民就业、改善生活、保护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四个问题,不致于顾此失彼,互相打架,而且资金使用效益高,实现了政府、村民、景区多赢格局。大熊山山门外也建了一些集中安置的楼房,但没几户人家住,听说村民更愿意住山上。是安土重迁的习惯,是山上更凉快更舒服,还是宣传引导不到位,或是其他原因?值得探究。


回来后,我一个长辈因为她家没被纳入当地贫困户范围打电话给我,希望我能帮助打个招呼说说话。我劝慰老人家:千万不要争当这个贫困户,当贫困户不光荣,您老有呷有穿有崽有女还有好多巴多福享,那点钱不要也罢。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老人家口头喏喏,估计,她很难理解我所说话的深意!


更多精彩,请点击:

李荐国:精准识贫要做到“两个服气”

女扶贫队长心声(一)努力真抓实干  彻底改变“穷”样

女扶贫队长心声(二)倾注真心真情  立志崭断“贫”根

女扶贫队长心声(三)坚持真我本色  充分展现“新”貌

脱贫莫忘“八字”

扶贫应先扶“心”

弘扬红旗渠精神 打赢脱贫攻坚战作者简介:曾敏,传统文化的弘扬者、践行者。曾躬耕讲台十年,现为娄底市人大公务员。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美丽心灵和大道至简之理念,注重兼容并蓄、知行合一、独立思考,通过各种形式传播正能量,推动家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其观点客观理性平和,文字真诚朴实温暖。不求吸引眼球,惟求诚意正心,让人见之闻之有所裨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