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易时移,沧海桑田!恒指成分股50年变迁,看香港证券和产业发展史(下)
文/Amy姐的跨境金融圈
ID/chinashintay
导 言
今天继续,跟Amy姐一起随恒生指数50年变迁,来看香港早期的证券市场和经济脉络。
昨天《世易时移,沧海桑田!恒指成分股50年变迁,看香港证券和产业发展史(上)》从1914年港交所成立,说到了70年代,今天说80年代至今。
01
80年代
80年代香港工业转移至中国大陆,转型发展服务业,地产、金融、服务业成为香港的三个支柱。
服务业
对于香港80年代的发展,有两个事件尤为重要,一个是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开始吸引部分厂商,为争取低成本效益,将部分生产基地转移到珠三角,但当时并未成为风气。而真正大气候的改变是另外一个重要的事件——1982-1984年的中英谈判。
中英谈判将决定未来香港的归属和发展问题。中英谈判期间,人心惶惶,很多厂家变得更加急功近利,不打算作长远高科技投资,反而要争取廉价劳工,以达至廉宜生产,提高回报。因此厂商们一方面将家属移民到加拿大、美国和澳洲。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移民加拿大、美国、澳洲?移民国家的偏好选择,其实就在这一时期奠定的。
另一方面厂商又将工厂由香港搬到珠三角,整个八十年代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这个现象亦同时解释了,为何香港没有像日本一样往产业链的高端家电、半导体延伸,究其原因,就是厂家的急功近利心态使然。设施内移后,因成本便宜,只集中在生产廉价制成品,不愿意投资在高科技的手机等产业上。香港并不欠缺科技,早年已有生产半导体及线路板,也有生产收音机及音响。当时香港已有足够的基础以供发展,但碍于商人的短视,偏偏错失了这个黄金机会。工业转移后,香港本地人转向服务性行业。这里面就包括零售、餐饮、娱乐等。
房地产业
香港房地产业在70年代到80年代初出现了一个小高潮。1982年由于中英谈判,香港出现了一个移民潮,地产也跌入低谷。中英谈判期间,一些英资公司相继从香港撤资。有些有政治智慧的香港本地地产商,例如李嘉诚等,却逆势扩张。
在整个80年代,长实集团先后共完成60多项地产发展计划,除黄埔花园外,尚有城市花园、和富中心、嘉云合、乐信合、瑞峰花园、银禧花园,以及丽城花园,所提供的住宅单位超过5.25万个。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发布,香港政治局势明朗,地产重新步入升势。80年代期间,长实集团发展的物业,约占香港整个物业市场的20%,长实已成为香港地产业的领导者。
金融业
70年代末到1981年恒生指数出现了一波快速上涨,1981年恒生指数达到1810点的高位。但好景不长,1982-1984年由于中英谈判,股市倍受打压,最低跌到680点,这也成为80年代恒指的一个低点。1984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香港政治局势明朗,外资开始涌入香港,购买港股。1984年末,恒指重上1,000点,升势持续至1986年底,恒指已升破2,000点。1987年香港股市加速上升,到10月时,恒指已升至3,968点。这升幅等同1919-1929年美国道指的升幅。
80年代是香港银行业务发展的高峰期。1981年香港有123家银行,将分行计算在内共有1,301家,即有1,178家银行。80年代日资银行最为活跃,当时日本股市强劲,日本成为资金出口国。日资银行在香港设立办事处,以离岸中心性质提供服务。日资银行借出的贷款在香港签署,香港变成这些贷款的入数中心(Booking Center),好处是这些贷款在香港完成,但使用者不必身在香港,所以日本银行不必缴付香港的利得税,同时不需要缴交日本利得税,变成日本银行的海外收入。1980年外币存款占香港存款总额比例为14%,到1988年存款比例已经增加到59%,外币存款多于本币存款,离岸中心位置无可撼动。1980-1988年香港的银团贷款达到357亿美元,规模仅次于伦敦、纽约、巴黎,超过东京和新加坡。
80年代香港的证券行业变化比较大。重要事件是英国金融业在1986年经历了大改革,名为Big Bang,容许外国银行收购英国经纪行及金融机构。花旗银行收购维高达证券公司,瑞士联合银行收购Philip & Drew,Security Pacific亦收购当时英国最大的经纪行Hoare Govett。所以80年代后期,这十多家在香港有分行的英资经纪行,亦陆续被英、欧、美资的银行或投资银行所吞并。
恒指成分股的变化
我们看70年代末和80年代末恒生指数成分股的变化,最明显的变化是80年代新增的成分股几乎清一色地产股,嘉宏国际、鹰君、恒隆、恒基、合和、希慎6个全部为地产股,丽新、文华既有酒店又有地产。金融股里面也新增了东亚银行1家银行。
而退出的成分股也有明显的特征东方海外、会德丰船业、油麻地、华光航业4家都为航运股。这也验证了香港80年代产业的变迁,轻工业向内地转移后,全球港口航运中心的位置也相应出现了下降,而地产、金融行业却在80年代蓬勃发展,香港逐步转向以金融、地产、服务为三大支柱的产业结构。
02
90年代
90年代香港地产业一支独秀,金融业与大陆融合发展,娱乐传媒业昙花一现。
房地产
90年代初到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前,房地产业进入黄金时期。从91年到97年这6年间,房价涨了4倍。1997年6月巅峰状态时,一般中档住宅的房价达到每平方米8万元左右,豪宅价格更是高达每平方米20万元。房地产商更是赚得盆满钵丰。
以长实为例,90年代主要开发四个大型屋屯,总投资185亿,总供给住宅4万个单位。其中最大的屋屯嘉湖山庄保守的估计就将为公司带来130亿的利润。
金融业
90年代香港的银行业,本土银行伴随房地产业快速壮大。但作为国际离岸金融中心,香港银行业地位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1990年日本本土的地产及股市泡沫爆破后,日资银行出现很多坏帐,本身资金干渴,再无法成为资金提供者,最终,日资的离岸中心服务逐步由香港撤出。外汇市场上,八十年代香港外汇市场比新加坡更大,但到了九十年却被反超了。新加坡用低税率,吸引国际性银行在新加坡进行外汇买卖。
证券业在90年代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来自中国大陆的中资企业出现了来港上市高潮。在这之前,越秀、粤海、首钢等地方国企,也曾透过在香港买壳上市,但他们再不是带有政治任命,而是要筹集资金回祖国投资。1993年香港政府决定要尽量开放香港的股票市场,容许国企能够以国内注册的公司来香港上市,称为H股;或者以香港注册的公司在香港直接上市,简称“红筹”。
在1993年,第一家国企青岛啤酒来港以H股形式上市,哄动一时,因为这品牌的啤酒当时在香港颇受欢迎。除青岛啤酒外,后来还有上海石化、仪征化纤、镇海炼油及马钢等。另一个浪潮出现于1996-1997年。当时上市的国企有:北控、上实、燕化、鞍钢、大唐发电、华能国际、江苏宁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江铜、深圳高速、浙江沪杭甬和中移动。接近2000年时,更大型的国企像中石油、中联通和中石化也陆续来港上市。
H股和红筹股在港上市,一方面增加了证券业的收入,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改变了香港证券市场的结构,使香港市场能充分分享大陆发展的成果,这也是香港能维系住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原因。
传媒业
90年代传媒业的发展可以说是香港服务业一个少有的亮点。1994-1995年东方报业及南华早报都被选入恒指。但随着1997、1998年业绩的倒退,两家报业都从成份股中被剔除,前后不足5年光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自1985年加入恒指后,维持了19年,到2004年才被剔除,可算是传媒股中的佼佼者。
恒指成分股的变化
我们看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恒生指数成分股的变化,最明显的变化是中国大陆公司增多了。中信泰富、华润创业、中国电信、上海实业4家公司进入恒生指数。而英资的怡和系的5家上市公司——怡和控股、怡和策略、牛奶国际、文华酒店及置地,由于担心九七年政治变化,撤离香港,到新加坡上市,全部被剔除。
第二个变化就是电信行业崛起,中国电信和数码通电讯进入指数。而整个90年代地产、银行作为恒指的主体,几乎没发生什么变化。
03
2000年以后
2000年以后,香港经济基本上乏善可陈。恒指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加了很多大陆企业。香港本地企业基本上没有太出彩的行业和公司。
结 论
香港的经济发展历史,分为四个阶段:
1、50年代朝鲜战争之前,香港以转口贸易为主,贸易、港口物流、仓储、酒店是其主要经济支柱。
2、朝鲜战争到60年代是香港工业腾飞的时期,这一时期香港成功地转型为加工贸易,经济的主要支柱是纺织制衣、钟表、玩具、假发、塑料花等轻工业。
3、70年代至90年代末,香港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地产、金融和服务业是香港的主要支柱。
4、90年代末到现在,靠地产、旅游已经很难承载香港的成长,香港需要重新塑造自己的定位,主动去连接中国大陆和全球经济。港交所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最后衷心地祝愿香港这颗东方明珠,能重现昔日的风采。
— End —
我是小米
ID:amy_mi001
添加小米
加入跨境
金融圈
高端社群
Amy姐的跨境金融圈
专为探讨企业和人跨境的专业问题而设,
比如境内外资产市场,如何在国际市场融资,
搭建国际避税架构,设立境外家族信托,
设立离岸基金,移民财产申报,CRS与FATCA应对等等。
阅读原文,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