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快4年了,台媒呼吁速审两岸服贸协议:把握最后的机会

2017-10-03 中时社论 今日台湾


近年全球跨国投资呈现衰退现象,依联合国统计,2016年跨国投资金额下降2%,美国外来投资也下跌了1.9%,今年第1季更下滑了44%,但中国大陆去年实际利用外资仍有4%成长,不过今年1到7月年减1.2%,特别是7月分直接外商投资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12%,跌势相当显着。


为了争取外资回流,大陆颁布了“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简称“国发39号文”),大幅对外资开放市场。两岸关系紧密,台湾不能无视于大陆这一波的开放。


39号文要求各部委和地方政府,藉由:一、进一步减少外资进入限制;二、制定财税支持政策;三、完善国家级开发区综合投资环境,来提升外商投资环境的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以促进外资增长、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最重要的是要实施“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开放政策,扩大市场开放到12个领域,如银行、证券、保险、演出经纪、新能源车、船舶设计、国际海上运输、飞机维修等。


大陆面对劳工成本快速提升、原物料和各种生产成本都大幅上涨,造成外资流入下滑的情势下,今年1月国务院发出“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5号文”),如今再度大幅对外资开放市场,可以看出她在施政上的魄力和积极性。


对照之下,台湾当局“行政院”在面对类似状况时,多半“尊重各部会”的施政权,极少看到提出类似要求,而且大陆还设定目标为大幅度开放、机制大调整,明确列出各项开放的相关部委,要求提出明确的开放时间表和路线图,和台湾相较之下,其政策效果如何,可以说不问自明了。


这种开放的魄力和积极性,透露一个非常清楚的讯息,就是大陆的自信心已经大幅提升,愿意接受来自全球各地的竞争,当然也反映了大陆的产业调整已大致完成,可以接受“市场经济”的各种挑战,对要求先进国家对其“市场地位”的承认也产生了显着的正面效益。


而就在台湾本身的投资低迷、大企业持续对外投资,岛内“五缺”仍无法有效解决的此时此刻,大陆进一步以负面表列扩大对外资开放的做法,必然会对台湾企业的投资决策有所影响。特别是开放名单中不少项目都是台湾的优势项目,厂商原先千呼万唤不得其门而入,这下“蓬门今始为君开”,岂有不以饿虎扑羊之姿、大肆进行投资的吗?


台湾企业对大陆投资的金额,在2011年达到高峰130亿美元,原已呈现颓势,逐年下滑到去年的92亿美元,这下极可能趋势逆转,再次攀高,并持续吸引岛内人才流失。当然,对外投资增加不见得是坏事,但若本地投资持续不振,就可能影响所得和就业,值得当局重视,应尽速改善企业界的“五缺”抱怨,以提振岛内投资。


2014年3月《两岸服贸协议》因岛内“太阳花学运”中断审议。


最令人遗憾的是,大陆这波开放的范围将涵盖银行、证券和保险,这些都是原来《两岸服贸协议》的重要内涵。如果《两岸服贸协议》当年顺利“立法”通过,目前应该已有不少金融企业在大陆设立分支机构、经营利润远高于台湾的金融业务,众多年轻人也将被派往大陆担任干部、领取高薪。但在目前大陆大幅对外开放之下,即使台湾金融界还是可以援用进入,其待遇当然和一般外国企业相同,没有任何优惠了。


因此,趁目前大陆相关部委尚未提出开放时间表之前,将“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列入最优先法案处理,通过之后尽速审议《两岸服贸协议》,已成为亡羊补牢下的最佳选择,也是台湾掌握大陆服务业腹地,让企业在市场扩大下愿意投资服务研发创新的最后机会了。如若台湾当局继续漫不经心、视而不见,则台湾服务业大概只能固守在台,永无掌握全球之机矣。


台湾《中时电子报》10月2日社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