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清茗奉嘉友 两岸情更真——台湾老创客17载天津生活记

2017-11-14 今日台湾

题记


今年是海峡两岸同胞打破隔绝状态开启交流交往30周年。30年来,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社会联系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为两岸关系缓和、改善与和平发展奠定了基础。两岸同胞在30年的交流交往中,既共同见证了两岸关系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也发生了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故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过去3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亲历者、推动者和见证者,仍在续写“两岸一家亲”的同胞亲情。 

从台南到天津的近18载岁月里,陈炳宏茶桌上的大陆朋友越来越多,宾主一斟一饮间,他与天津的情缘也愈发深厚。


  “在天津艰辛创业过程中,感恩我的家人,感恩太太的姨父、阿姨、舅舅,感恩台办领导,感恩天津台商协会的大佬们,以及所有在我创业过程中帮助过我的朋友,无限感恩!因为有他们的护持,才有今日的我!这些恩情我会永铭于心,并将台商相互扶持的这种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陈炳宏


“如果你去拜访陈炳宏,那就一定能喝到他亲手泡的茶”,对于熟悉天津台资企业协会理事、两岸青年中心董事长陈炳宏的朋友们而言,他的个人喜好与待客之道可谓无人不晓。走进陈炳宏的会客室兼茶室,茶桌、茶具、茶宠一应俱全,主人身后墙架上陈列的各式精巧茶壶,宛如一场正在举办的小型特展。据陈炳宏介绍,在自己的老家台南,几乎家家有茶桌,每天必泡茶。为来客、朋友奉茶既是传统,也是礼数。


陈炳宏自2001年登陆发展,在挺过最初的创业艰困期,办公环境稍微有改善后,他便立即承袭老家的习惯,将茶室恢复起来,一应行头置办齐整。如今,陈炳宏宽敞的茶室内,台湾高山茶风味依旧,只是随着多年来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同胞交融的不断加深,茶座上的大陆朋友越来越多……


从负债七位到东山再起

 “17年前就赌天津这一把”


如今一面泡茶,一面追忆登陆初期的时光,陈炳宏谈笑淡然,但其实,彼时正是他人生的最低潮。在岛内22岁跨入广告界,24岁靠着约3000新台币开起公司,26岁挖到人生第一桶金,将企业打造成当时台南最大广告公司的他,却在28岁破产,“身家从正几位跌到负七位。老祖宗说的好啊,少年得志大不幸。我就是典型。”


就这样沉潜了两年,2000年台湾迎来首次政党轮替,绿营上台。陈炳宏观察岛内经济形势,预感不妙。2001年,31岁的他主动寻求改变,只身来到大陆。


陈炳宏告诉记者,自己从小爱读中国历史,总想到史书里描绘的各处古战场亲眼看看。历史人物中,自己受孙中山影响比较大,也正因如此,自己很早便对天津这座城市抱有特殊的记忆。陈炳宏观史得知,早在近100年前,中山先生撰写关于中国实业建设问题的专著——《实业计划》时就已谈到,要把天津建成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城市,因为那里具备多重条件,“所以对天津这座城市,我特别有印象。”


2001年,陈炳宏踏上津门找商机。尽管在岛内生意失利,但商场上几年的摸爬滚打,还是练就出他善于观察思考,具备敏锐前瞻的思维特性。他分析,当时中国经济正呈现明显的由南向北,沿海湾发展趋势,“先是九十年代的珠三角发展把广州、深圳及周边城市带动起来;2000年的长三角建设又让上海及周边迅猛发展。”陈炳宏回忆,自己登陆伊始正值国家“十五”计划,那时他就大胆断定,“十一五”时一定会发展到渤海湾,若果真如此,具备港口优势,交通辐射三北(东北、西北、华北)、东北亚,重工业基础良好的天津势必迎来大发展。看准趋势的陈炳宏,要提前为自己选择一座即将迎来机遇的城市立业打拼,“当时就是赌这一把!”


如今,借助天津东山再起的陈炳宏早已将这里视为自己的福地与第二故乡。尽管刚来时背着一身债,他经常花1块钱买5个馒头,再花5毛买1包榨菜,就这样“一块五毛钱过一天”;尽管大家都说“创业中从零到一最困难”,而他当时面对的,是先要“从负七位追到零”,然后才能从零开始追;尽管刚来时雇不起员工,只能“蜗租”在电梯经常坏掉的居民楼里经营“一个人的广告公司”,但陈炳宏仍然只用4年时间,便将债务基本抹平,而后再用下一个4年,将公司打造成天津营业额前三名的地产策划广告公司。而今,全国排名前20强的地产商一半都是其公司客户,万达、碧桂园、保利、金地、泰达、远洋、合生创展、珠江、富力、融创……清一色响当当的上市豪强。“我经常跟朋友分享,大陆是神奇的地方,很多事情在台湾实现不了,在大陆一切皆有可能”,陈炳宏感叹。

陈炳宏畅聊17年“登陆记”,笑言大陆是个神奇的地方,能帮你实现各种人生的“可能和不可能”。


“广告教父”变身创业导师

让台湾同乡少走弯路


而今翻查陈炳宏的履历,就像在看一部简明的“两岸广告获奖史”。陈炳宏告诉记者,近年来,自己每签成一个案子,就会买一把茶壶犒赏自己。换言之,他身后陈列的每把茶壶,对应的都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对走进茶室的人来说,想聆听哪段经典广告战例,就取决于你想了解哪把茶壶的故事。


然而,就在陈炳宏大陆广告事业如日中天,甚至被业内冠以“广告教父”封号时,他却毅然调整跑道,变身青年创业导师。今年6月6日,由陈炳宏创立的两岸青年创业中心正式在津开幕。短短5个月不到,来此落户的海峡两岸青创团队已有30多家,创业团队的注册的资本总额达7600多万。


台湾“广告大牛”“转行”搭建两岸青创企业孵化平台,这其中的心路历程,浸透着陈炳宏登陆至今近20年的所历所感。作为曾横跨两岸广告界的资深台商,陈炳宏深知,传统的台湾商业模式倾向于单打独斗,“台湾人大多喜欢自己闷头干,不善与人分享,更不爱求人,虽然也有很多成功案例,但在现今时代已经行不通了。”他指出,大陆现今快速变化的市场,会让单一技能很难与市场接轨,“技术单一、信息单一,很多时候会转不过来。”


有鉴于此,担任天津台协理事的陈炳宏于2014年建立起台协下属青年组织——台青会,将本地台青聚拢,实现信息往来、专业分工、资源共享。据介绍,台青会运转的第一年里,不到100位青年在相互结合、智慧碰撞下,就成立了五家企业,且都运转情况良好。此后,两岸青年中心这一企业孵化平台应运而生,陈炳宏将台青会的成功模式直接导入该中心。如今,台青碰撞、交流过程中,一旦激发出创业灵感,就可拿到两岸青年中心做孵化。


除了帮年轻一代摆脱单打独斗的传统模式,陈炳宏也期待借由两岸青年中心这一对台企业孵化平台,帮助当前的创业台青,甚至岛内想来大陆发展的同乡平顺落地,以尽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他表示,自己登陆17年,毕竟积攒下不少经验、资源、关键人脉,以及对创业者而言及其重要的技能,希望能将这些与登陆的台湾创客共享,让大家在打拼的过程中,都能少走一些冤枉路。


陈炳宏告诉记者,经营孵化器一定要在创业者身上投入大量时间、心力,对他而言,想要与广告公司兼顾几乎不可能。为此,他将公司交给徒弟们打理,自己担任幕后董事长,基本不介入实质运营,只负责与客户的高层交流。着力培育新一代接班人的同时,陈炳宏更将公司90%的股份,分给跟随自己多年的两岸员工们,实现企业的“内部创业”。如今,企业员工都是公司老板。陈炳宏则表示,“既然是搞创业,自己就要带头做起,给大家机会。”

无论是扶助台青还是指导陆生,如今的陈炳宏几乎天天与年轻人在一起。


为台青解决“痛点”

教陆生“吸星大法”


当前,陈炳宏几乎全身心扑在辅助台青登陆创业上。他反复强调,所谓的孵化器、创业中心,绝不是只为创业者提供一个办公地点,然后机械性对接政策而已。“既然从事对台孵化,就必须了解台青来大陆创业真正‘痛点’在哪,协助他们深度解决。”在他看来,目前大家的“痛点”显而易见,就是“欠缺与大陆市场对接的能力”,而这其中,又分为“如何对接消费市场”与“如何对接资本市场”两方面。


他指出,对于当前的大部分台湾青创者而言,大家更多是在埋头做产品、做技术,对大陆市场并不了解,以至根本不知道如何做营销、做品牌,甚至不知道如何做推广。但“凑巧”的是,自己就是做这一行的,在大陆从事广告策划、品牌营销十几年,对消费市场的掌握,对媒体环境的了解,都能很快帮台湾创客解决对接大陆消费市场的难题。


在资本市场对接方面,陈炳宏谈到,多年来,台湾业者从事的多是实体经济,并不擅长、熟悉大陆市场所谓的资本运作。以至于面对一个项目,不知该如何撰写商业计划书,如何演算“估值”。他指出,创业需要资金,“你光告诉人家你的技术有多好,但自己连项目怎么赚钱,大概会有多少产出都不晓得,风投想投你都不知道怎么投”。又很“凑巧”的是,这恰是陈炳宏另外一项专长。现在,他常会辅导台湾青创团队运用营销的理念,做出颇为“市场化”的商业计划书。上述两部分也就形成了两岸青年中心帮助创业者解决“痛点”,对接市场的独特模式。


据陈炳宏介绍,如今入驻两岸青年中心的创业团队中,大陆与台湾团队大约三七开,三成的大陆创业者之所以来投,也是看中该中心在解决市场对接上独特的服务模式。他觉得,相较台青而言,大陆青年土生土长,对当地市场环境、消费习惯都较熟悉,自己在这方面不必再花太多力气,反而更多是去指引他们如何做创意,搞营销。


其实,陈炳宏与大陆青年更多的交流是在课堂上。在天津市内多所高校中,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陈老师。能够走进大陆高校教书,陈炳宏说,一切都是机缘巧合。


某次一家地产商要招广告公司,陈炳宏前去“比稿”,谁料商家请来了多位大学广告教授当评委。陈炳宏完成提报后,随即就被时任的天津师范大学广告系主任盯上了,认为相较于学校里连篇累牍的理论教学,陈炳宏阐释的内容充满实际操作性,遂将他引荐到校内任教,专教广告实务。自此,陈老师在天津广告学术界声名鹊起。师大之后,财经大学、城建大学、工业大学、理工大学、商业大学、南开大学六所高校都曾先后聘请他担任讲师。


对于能当大学老师,陈炳宏一再表示,真的始料未及。他坦言,自己学历远远不够,念书时岛内专科差点没毕业。他还称,自己有“天生缺陷”——阅读障碍,“我跟台湾歌星萧敬腾有同样的毛病,从小就不是会读书的小孩。别人5分钟看完一篇文章,我要花50分钟还不一定记得住,要记背的东西对我来讲真的很难。”然而,上天是公平的。陈炳宏说,他能有今天的成绩,全得益于自己后来发现的一部“武功秘籍”,“世上真的有‘武功秘籍’,武侠小说里叫‘吸星大法’,就是任我行练的那一套。按现在的说法,这部秘籍就叫营销学。”


陈炳宏说,学好营销就会发现,所有知识都是活的。一旦将营销观念打通,人的思维将无比活络,具备活化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他解释,自己记忆力不好,唯有尽快将新知识融合、碰撞成属于自己的东西,才不至忘记。如今自己的理论、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这样来的,“a加b等于c,ab都是别人的,但c是你自己的,你永远忘不了。”


营销学的思维是“活的”,陈老师讲授的广告营销课程也是“活的”,他的课多半都不在课堂上。“营销这个专业,一定要让学生先学会‘看’,要去看市场,观察消费者心理,以及市场可能产生的微妙变化。”他认为,光给学生讲书本远远不够,“很多知识可能是十年前的,到如今行不通了”,而最快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找问题。他经常把学生带到商场或企业,观察这里有什么问题,还需要什么,而后让学生跟企业主面对面交流。学生表达看到的问题后,企业再反馈实质的问题是什么。最后,由企业命题,例如希望今年“业绩提升10%”、“客流量增加30%”等,学生以此为题,分组执行课题。此时的陈老师会站出来,恰到好处地提点学生需要特别注意的关节点。最终,学生完成的课题会交由企业做评比,优胜者不但时常会得到企业的小小奖励,有时,企业甚至会选中特别优异的小组:“你们毕业后来这里上班”。


由于从学校就开始与市场对接,陈炳宏的学生就业率很高。学生出去面试,张口就能讲出市场实务,而非书本理论,有时还没到毕业季,广告公司就进来“抓人”。数年来,陈炳宏上课从不点名,学生却是越上越多,班级越上越大,慕名前来蹭课者不知凡几。就这样,陈炳宏的“吸星大法学习班”广受大陆学生欢迎,上课不但能学实务,还能去商场里吃吃喝喝,顺便shopping;评比得奖了,奖品都是商家送的餐券。大家都爱上陈老师的课,也深深喜爱、钦佩这位“专科差点没毕业”的台湾陈老师。

陈炳宏说,喝茶是自己二十多年来不曾间断的习惯。二十多年间,数不清的灵感、办法,都是在品茶间应运而生的。


老创客看透人生起落

品茶间化解青创难题


与记者交谈中,陈炳宏不断循环着置茶、冲泡、出汤、奉茶的茶道流程。对他而言,茶室就是会客室,无论昔日的广告客户,还是如今两岸青年中心30多个青创团队的负责人,个个都曾在此喝到陈炳宏亲手泡的茶。也就是在这几尺见方的茶桌上,一斟一饮的品味间,多少创意灵感应运而生,多少青创难题迎刃而解。


“我的客户都是来这边跟我喝茶,喝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出来了。”客户往往来得从容,但对于事业初起的青年创客而言,有时就不免来得火急火燎,“求医”心切了。对此,陈炳宏表示,自己会泡上茶,尽可能帮助来人把心定下来,然后一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要太过急躁。”


陈炳宏介绍,初到大陆的台湾创业者,往往为不知如何在大陆开公司、办执照,或不清楚自己产品的“钱景”而着急上火。但其实,只要走进陈炳宏的茶室“喝喝茶”,所有的问题几乎都能一站式解决。他形容,自己就像个医生,会先帮创客诊断方案是否可行,甚至帮对方做个小型市场调研,继而结合大陆市场实情给出建议。至于为工商证照焦急的台青,只需带来证件,中心便有专人帮其跑程序。茶室里宾主品茶谈天,茶室外证件复印、材料筹备等办照初始准备程序已经“走起”。过段时间,创业者去银行开个户,然后等着执照到手就行了,完全不费力气。这让不少听闻大陆办照流程复杂的台青,感受到出乎意料的方便。


陈炳宏强调,两岸青年中心有十分明确的宗旨:帮创业者提升50%创业成功率。自创业团队进驻那一刻起,从工商注册,税务、法务问题,办公场所,品牌营销,广告策划,商业计划撰写,对接资本市场,以致后续的细节性问题,“这些都必须帮创业者做到。”


如今的陈炳宏每日与年轻人打交道,两岸青年创业打拼中,无论事业进展时的欢欣喜悦,还是遭逢挫折时的苦涩失落,看在年轻时历经大起大落的陈炳宏眼中,都格外能够感同身受,“毕竟我是过来人,走过高峰然低谷,将心比心,那种心境的变化特别能体会”。陈炳宏说,到目前为止,自己还算是一名老创客,也仍然在创业,希望能将自己20多年累积的知识、经验传承下去,将自己摸爬滚打攒下的资源分享出去。毕竟,这都是年轻人花钱买不来的,“还是那句话,让两岸青年创业者少走弯路。”

岛内悄掀“登陆热”

青年勿忘带“三本”


过不了多久,陈炳宏就将迎来在津创业的第18个年头。回想当年背着一身债离台登陆,不少人都在等着看“好戏”,一些绿营人士甚至幸灾乐祸。但是,当时的陈炳宏依然坚守选择,并于登陆第二年就将太太接到身边。当然,与父母和兄弟姐妹唯有暂时隔海分离。起初,想家时只能靠打电话,但如今,随着事业的蒸蒸日上,特别是两岸青年中心创业平台的建立,岛内台北世贸、台湾商总、中山企业协会等大型商会,社团组织及高校等,对于陈炳宏的演讲邀约源源不断,“几乎两个月就要回去一次,每次至少安排四场演讲。大家都迫切希望了解大陆的状况,希望知道怎么才能过来”。


而今在台南老家,顶着广告公司、创业中心“双料董事长”头衔还乡的陈炳宏早已成为家人的骄傲,父母在当地乡亲面前,深以在陆事业兴旺的儿子为荣。谈起当年自己负债出走时,当地幸灾乐祸的人士,陈炳宏认为,再回去时根本不需“回应”什么,“大家其实都知道,也都能看到”。如今,反倒是一些从前雷打不动,打死不想来大陆的铁杆深绿都已开始松动,跑来拐弯抹角打听大陆商机。“在老家台南,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都想过来。”陈炳宏认为,这预示着当今台湾执政当局的施政举措,已经悄然引发岛内南部民众的焦虑与不安。


10月18日上午,中共十九大在京开幕。同很多大陆人一样,从当天下午到次日,陈炳宏的手机朋友圈也被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的相关内容刷屏了。陈炳宏透露,此次十九大在岛内颇受关注,“大家一方面关注习大大这边会传出什么样的讯息”,另外,也有人担心,大陆真的会如此前传闻的,画出所谓“对台时间表”,甚至谈及“动武”。他认为,类似的意思倘稍一提及,台湾的外资恨不得“瞬间抽光”,本已十分疲弱的经济将面临一轮浩劫。但让人感动、安慰的是,习大大的讲话仍是一如往常般的柔软、委婉,甚至再度提及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当然,讲话中也谈到了“六个任何”,“但这是必要的”。陈炳宏说,习大大的一席话让不少人安心下来,但如今重要的是“后续”,大陆已释出善意,就看台湾方面要怎么做。


纵横两岸广告界近20年,陈炳宏与数不清的两岸企业打过交道,也见证、感悟着20多年间,两岸局势的变化发展,两地经济的起伏兴衰。他坚定认为,对如今的台湾而言,“两岸关系没有处理好,经济一定好不了。”回想台湾风光无限的“亚洲四小龙”时代,他形容,80年代的台湾简直富到流油,“那时大家是赚外汇的,赚完回台湾花,几乎是人人有房,家家有车。”然而自90年代起,台湾不论社会发展、经济成长、生活条件、个人所得都开始逐渐被大陆超越,到如今差距几近悬殊。他指出,两岸若长期处于“冰冻”状态,“台湾真的没有什么可倚靠,以前还可以靠制造业,现在制造业都外移了。”更何况,台湾幅员狭小,人口有限,内需市场不足,“台湾不能自绝于大陆之外,很多行业更大的发展腹地其实就在大陆。假使破坏两岸关系,伤害最大的是台湾自己。”


最近两三年,两岸关系起伏波折,陈炳宏认为,这对台湾造成的影响已有显现,光是两岸服贸、货贸协议的搁浅,对台湾造成的损失就是“没法估量的”,台湾形同为自己筑起了一座封闭的高墙。他举例,一般情况下,与大陆签有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体,商品货物进口大陆时大概只需交付5%的关税,“台湾却要交17%”。服贸、货贸在岛内的卡关,将相关业者进入大陆的成本大大垫高,市场竞争优势锐减。万幸的是,受上述问题冲击较大的多是岛内具有一定规模的成熟企业,对于台湾青年投身大陆创业尚无太大波及,“如今大家能够指望的,反倒是在青年部分。”


陈炳宏表示,现在回台演讲时,自己总会向听众传达这样的信息:大陆现在的发展状况究竟是怎样的;大陆的总体格局、经济战略中,究竟哪些是明显优于台湾的。以他的感受而言,即便时至今日,两岸间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很多台湾人并不真正了解大陆,“除非是像我这样长期扎根在大陆,否则很多时候,获得的资讯都还蛮片面的”,况且台湾媒体实在太“自由”,“有时好事会被报道成坏事”,让人是非难断。


为此,他常劝岛内年轻人,无论如何一定要亲自到大陆看看,“站在台湾想大陆,想的一定都不对”。他甚至希望台湾年轻人都能到大陆生活一阵子,“不见得像我一样在那扎根,但至少要在大陆生活过、工作过,知道那里都在想什么,看看那的年轻人都在做什么。你若没去亲身感受,没跟那里的人交流、交往过,就不大可能清楚那里的思维方式、消费模式。”他指出,台湾认为对的商业模式,在大陆不一定也对,有时甚至差别很大。此外,他特别强调,自己极不赞同有些台湾人,想做大陆生意,人却不在那里,“这么多年见太多了,无论是断断续续跑来跑去;还是一笔钱丢在那,人却不管的,最后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他叮嘱广大台青,若登陆发展务必要带上“三本”,“你的本业、本事,还有本人。本人一定要到,这是最重要的。”

坐在被营造成“赛道风”的两岸青年中心办公区内接受中国台湾网记者专访,陈炳宏期盼台青创业的步伐都能迅捷而坚实。


台青登陆要趁早

“过了这村没这店”


在陈炳宏看来,当前正是台湾青年登陆发展的绝佳时机,且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表示,大陆历经多年高速发展,已从世界工厂变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如今,民众生活富裕了,从过去拼命挣钱、攒钱、存钱,开始转为大量消费,“这就为很多人创造出很多新机会。就比如这次十九大,全世界都在关注到底习大大在说什么,大陆将有何新动向。”相较大陆的繁荣稳定,台湾则长期遭受政治干扰,经济停滞不前。“如今差距已经拉开,且会越拉越大。大陆政府不但施政效能高,更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反观台湾,都在搞政治斗争,斗到整个社会失去方向。”陈炳宏感叹,“台湾老一代人好歹有财富积累,但年轻一代怎么办。”


可以说,就是在台湾青年最需要帮助的时刻,大陆开始出台一系列扶持台湾青年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为台青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与平台。不仅如此,大陆也积极推动便利台胞生活、往来的举措,逐步落实其国民待遇,这也为台湾青年登陆发展创造了更为便利的契机,“比我当初来时方便太多了。”陈炳宏寄盼,无论是大陆扶持台青创业就业,还是落实台胞国民待遇,“对的事情就该一直做下去”。


陈炳宏坚信,台湾年轻一代未来最好的出路在大陆,并期待岛内青年都能去那里看看,更多地交流、融合、碰撞,甚至扎下根来挥洒打拼。他也期盼台湾与大陆和平发展,万勿重回对抗,否则受伤最大的只能是台湾自己,“两岸冰冻对大陆没影响,毕竟大陆现在做的事太大了。”他预测,很快,在大陆“一带一路”等大规划、大发展过程中将衍生出大量机会,且很多都是台湾青年能够参与、填补的,千载难逢的机遇之下,台青应抓紧机会登陆落地。为此,他在演讲中常会结合自己的经历,一字一句告诉年轻人:大陆是冒险家的天堂,现在又推出扶持台青创业政策。你再不趁最好的时机赶上,以后未必还有这样的机会,“过了这个村,可能再没这个店。”


谈起大陆各地扶持台青创业的具体服务举措,陈炳宏骄傲表示,自己第二故乡天津在这方面的服务就极其精细到位。如今,天津已形成从台办、台协、台青会,再到两岸青年中心的完整垂直服务体系,“资源会从上往下落,最后由协助台湾青创团队实质落地的平台——两岸青年中心做承接。团队落地过程中,一般性的问题中心都能解决。当真遇到复杂的难题,台协乃至台办都会伸出援手,全力协助。”


陈炳宏谈到,以前回台演讲总是“讲完就完了”,如今有了两岸青年中心这一平台,“台青只要来了就能落地,这是与过去最大的差别。”未来,中心的服务对象将由青创团队扩展至岛内“想来又不敢来”的中小企业,运用中心的资源与专业,帮更多台湾业者登陆落地。


当我老了回台湾了

还会念着第二故乡


转瞬间来津发展已近18年,现在的陈炳宏无论是向台青传经验,还是与好友谈心得,总会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他常说,自己30岁后所做最正确的事,就是来到大陆,来到天津,“它丰富了我的人生际遇,帮我实现了很多自己不曾想到,或是想到但台湾无法实现的人生梦想”。他坦言自己学历不高,甚至不是广告科班出身(读书时学习自动控制专业)。他没想过,自己能进大陆公立高校当老师,聘约还接二连三;他没想过,来到大陆自己会出书,而且成为了业内几乎人手必备的工具书,成为天津众多高校的教科书;他没想过,昔日那些台湾没人赏识的好创意,拿到大陆却能一炮而红,被市场一路追捧;他也没想过,自己的广告公司竟能从包装策划延伸到帮客户做产品开发,直至后续销售,继而形成产业链经营,完全跳脱出传统广告公司的格局,“这步连奥美都做不到,台湾也没有哪家广告公司能做到。在大陆,我们做到了!”


他表示,倘使在台湾,自己可能会很满足,甚至就打住,再难找到继续学习的动力、榜样。然而,融入天津社会的17年让他与不少商界、学界等大陆精英结为挚友,“他们的思想有高度。经常在一起,久而久之自己也会随之提升。”他透露,现在身边过硬的哥们、品茶的朋友中,反倒是大陆人居多,各行各业都有。


陈炳宏说自己是“做市场的”,因而特别注重融入、体验当地的生活。到路边小店吃砂锅,在大街边撸串,去旧货市场淘换物件,这些在他近18年的天津生活里都已成为日常。“我在课堂上也常讲,两岸间最重要的就是融合。这既包括婚姻、家庭,也包括创业上的融合。”他常叮嘱麾下的台湾青创团队负责人,一定要与大陆青年相融合,“团队要健康,里面一定是既有大陆人又有台湾人,彼此可以优势互补,一帮台湾的那不行。”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融合的影响作用非常大,且绝对是正面的,“两岸的交流融合绝对不能断。”


陈炳宏2001年登陆天津,次年便将太太从台南老家接到身边。他介绍,太太是台湾慈济基金会的资深师姐,常年以天津为中心,组织并参与慈济在当地的捐献、赈灾、扶贫等工作。受太太的影响,陈炳宏也参与其中,通常多是自己出钱,太太出力。当然,夫妻俩也会各自牵头,将天津台协与台湾慈济的爱心力量汇聚整合。在他们夫妻眼里,两岸一家亲绝不是一句口号,必须要以实际行动,在同胞受灾受难时送去实质帮助。


受访中,当被问及未来是否有意让子女接手自己事业时,陈炳宏透露,自己和太太没有小孩,但这反而让他有更多精力,去指导更多小孩;太太也能在弘扬慈善的道路上,去帮助更多孩子。“我觉得这就是天命吧,如果有自己的小孩,每天就要围着孩子转。如今这样也挺好。”


陈炳宏告诉记者,自己是名佛教徒。在他看来,无论是太太在天津乃至大陆播撒爱心、扶危济困,还是自己为这里的青年排忧解困、传播理念,都是对帮助自己东山再起的第二故乡天津,应当给予的回馈。这既是自己和太太该尽的责任,也是应修的功德。“即便有一天,我们老了,回台湾了,但还是希望能在这里留下一颗善的种子,永远开枝散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