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 周洪宇 | 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竞争力测度及空间布局研究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0.03.08
摘要
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是一个地区的高等教育系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参与国内和国际竞争时具有的综合优势。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构建了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rcGIS软件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高等教育竞争力水平及其空间布局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之间的高等教育竞争力水平差异显著,空间分布不均。下游地区综合竞争优势显著,上游的四川和中游的湖北分别是所在区域的“增长极”,其余省市的发展较为缓慢。建议下游地区整合优质资源,加快建设以“华东七校”为龙头的“长三角世界一流大学群”,引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游地区依托“华中五校”,着力打造“中三角世界一流大学群”,带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游地区用好用足政府的扶持政策,加快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竞争力;长江经济带;评价指标体系;空间布局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市,横跨我国的东、中、西三大经济带,在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学界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研究聚焦于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对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关注较少。关于如何科学测度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本研究提出了“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的概念,即一个地区的高等教育系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参与国内和国际竞争时具有的综合优势。在此基础之上,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高等教育竞争力水平进行实际测算和空间分析,从谋划和推进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视角,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一、“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概念的提出
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的概念源于国家竞争力理论。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最早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竞争力研究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推出的《世界竞争力年鉴》将高等教育入学率、大学企业合作研发、创新能力等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并对各国的国际竞争力展开评价。国内学者进一步选取了报告中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指标对各国高等教育竞争力进行比较。吴立保将高等教育竞争力作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聚焦点,展开了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的监测和评价研究;王素等依据火箭模型,对全球53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竞争力进行了评价与排名;唐晓玲对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4个“金砖国家”的高等教育竞争力展开比较研究。近年来,高等教育竞争力研究进一步细分为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研究,如高职教育竞争力和研究生教育竞争力的评价研究等,以及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城市群建设等外部系统的协调发展研究。目前,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区域,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对国家乃至世界的贡献与日俱增,其中高等教育作为支撑人才培养和驱动科技创新的不竭之源,亦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据此提出“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的概念,并以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竞争力为例展开测度与空间布局研究。
二、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理论模型的构建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适用于分析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产业若要建立国家竞争优势,必须善用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同行竞争等四大关键要素。本研究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结合高等教育系统的构成要素,建立了由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投入、高等教育效益组成的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钻石模型”,如图1所示。
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钻石模型”中的高等教育规模可视为波特理论中提出的“生产要素”,主要指高等学校的数量和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的数量。高等教育质量与波特理论中提出的“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相似,可以衡量一个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先进性、资源结构布局的科学性和竞争力水平的高低。高等教育投入可视为“相关及支持产业”。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投入的影响,也与其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紧密相关。高等教育效益可视为“需求条件”,主要指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科学研究的综合效益等方面对经济社会的满足程度。此外,影响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发展的也有诸多外部要素,如区域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中央和地方政府支持等。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研究以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钻石模型”为理论框架,结合现有文献,构建了一个由4项二级指标31个观测点组成的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竞争力的测度
(一)权重的确定
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测算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通过征询10名教育学专家的意见对各项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赋值,得到指标之间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运用YAAHP软件计算相应矩阵的一致性(CR值)以及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经验证,所有判断矩阵的CR值均<0.1,符合统计要求。结果表明,高等教育质量的权重系数最高,高等教育效益和高等教育投入的权重系数次之,高等教育规模的权重系数最小,为总权重的1/10。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布见图2。
(二)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水平的测算
本研究运用极差法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加权计算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高等教育竞争力水平的综合得分,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江苏和上海的高等教育竞争力及其各要素竞争力均领先于其他省市。湖北的高等教育规模仅次于江苏,但高等教育效益相对较低。浙江的高等教育投入和效益突出,但规模相对较小。四川是西南地区的“高教中心”,各要素竞争力均处于中上游水平。
(三)耦合协调度的测算
本研究在容量耦合系数模型的基础之上,构建了反映高等教育竞争力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关系的耦合度模型,其数学表达式为:
结合表2和表3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长江经济带各地区的高等教育竞争力与其耦合协调度的排名基本吻合,且经测算二者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0.826,显著性(双侧)=0.00<0.05,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高等教育竞争力水平越高的省市,其耦合协调度也越好。
四、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竞争力的空间分析
(一)空间分布
本研究运用ArcGIS空间分析软件,根据各省的高等教育竞争力得分对空间属性赋值,进而利用自然断点分级法(Jenks)将11个省市按色彩分级。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竞争力空间分布见图3。
(二)热点分析
从空间分布上看,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竞争力大致呈“东高西低”的分布趋势,在上、中、下游“跳跃式”地出现了多个高等教育竞争力“增长极”。下游地区以江苏和上海为中心,包括浙、沪、苏、皖4个省市。这些省市综合实力强、教育资源丰富,高等教育竞争力优势显著。中游地区以湖北为中心,包括鄂、湘、赣3个省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且规模较大,但是效益不显著。上游地区以四川为中心,包括川、渝两个省市。尽管有财政扶持和政策倾斜,但受地理位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短时间内都难以得到快速增长提升。上游地区,如云南和贵州由于缺少增长极,高等教育的各要素竞争力都比较薄弱。从空间集聚上看,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竞争力“热点区”和“冷点区”的空间集聚现象显著。“热点区”主要分布在下游地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上游的个别省份,呈现“东北—西南”渐次递减的梯状分布。下游的高等教育发展具有良好的空间溢出效应,能够有效带动周边地区高等教育竞争力水平的显著提升。上游和中游的大部分省市却未能形成显著的集聚效应。
(三)空间分异现象的机理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的集聚优势和发展潜力逐渐显现,2019年末国内生产总值和常住人口总数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6.24%和42.89%。然而,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区域之间的空间分异性显著,陈耀、刘应杰和金祥荣等经济学家将此空间分异现象归因于省域之间在经济基础、文化体制、市场环境、开放程度、改革动力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差异性。本研究认为,这些导致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性的形成要素也可能是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空间分异性产生的原因。为进一步检验研究假设,从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并兼顾数据的可获得性角度出发,本研究选取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GDP)、区域文化力发展水平(Culture)、基础设施建设水平(Manufacture)、对外开放程度(Openness)和政府干预程度(Regulation)5个解释变量,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空间分异性产生的机理。
本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的11个省市为研究样本。考虑到2014年是国务院确定打造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新支撑带”的战略目标这一时间节点,研究的时间跨度选定为2014—2019年。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研究结果显示,2014—2019年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竞争力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文化力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干预程度的相关系数均值分别为0.921、0.953、0.748、0.896和0.821,均大于0.7且5年间无显著性波动;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统计量F=10.752,显著性概率Sig<0.05,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5项解释变量与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水平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5项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小,相关系数值均<0.2,方差膨胀因子VIF<2.75,表明解释变量基本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研究发现,长期以来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力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干预程度5个方面的差异性是导致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空间分异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高等教育竞争力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区域的文化原创力、文化生产力、文化创新力和文化软实力共同形成的区域文化力,有利于引导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调动文化的力量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区域与外部经济、技术、社会和文化交流的开放程度也显著影响了高等教育竞争力水平;区域交通运输与邮电通信网络、教育、文化、卫生与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政府在法律范围内对区域经济社会活动进行适度的行政干预,有利于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五、政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学校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和人才培养的摇篮,在这一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当前,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显著,上、中、下游地区如何又好又快地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水平,实现错位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区域实体经济建设,需要以系统、整体、开放的思维来谋划和推进。
(一)下游地区整合优质资源,加快建设以“华东七校”为龙头的“长三角世界一流大学群”,引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2019年12月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25年长三角将基本建立“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研发投入强度、科技进步贡献率和高技术产业产值比重均将大幅提升。基于《纲要》精神,本研究从以“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视角,率先提出建设“长三角世界一流大学群”的理念,其辐射区域包括沪、苏、浙、皖4个省市,覆盖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同济大学7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其中,浙沪苏依托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4所世界一流大学成为推动长三角高等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领头雁。安徽依托中国科技大学率先实现与科大讯飞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率先创立由潘建伟教授团队引领的量子工程中心、率先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三个率先”为长三角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为下游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游地区应充分发挥以“华东7校”为代表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性作用,加快高校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优化升级,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科技资源的校际流动与开放共享,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交通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实现全方位领跑。
(二)中游地区依托“华中五校”,着力打造“中三角世界一流大学群”,带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中游地区是国家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的核心区域,对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游地区亟需将2015年国家提出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上升为“中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纵深发展。“中三角”区域应以武汉、长沙、南昌三个城市圈构成的“三核”形成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首位力量和中部崛起的增长极。“中三角”区域集聚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等5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区域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构筑了人才高地,也为打造“中三角世界一流大学群”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此外,“中三角”区域还应创造一切条件扶持部分基础较好和特色鲜明的高校努力向世界一流特色大学迈进,如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等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高校。“中三角”区域的高等教育应服务并带动区域内的汽车产业、大桥制造、钢铁制造、文化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助力三大城市圈实现抱团发展、互补发展、沿江发展、绿色发展。
(三)上游地区用好用足政府的扶持政策,加快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长期以来,上游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历史文化、区域经济、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整体上处于落后状态,需要中央和其他省市的政策扶持和对口支援。目前,在国家深入推进城市群发展的总体战略中,上游地区覆盖的成渝双城经济圈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位势得到凸显,正逐步形成新的重要增长极。成渝经济圈集聚了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3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但显然难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因而上游地区还应抓住教育部推进高校实现“部省合作共建”工作的历史机遇,聚云南和贵州全省之力扶持云南大学和贵州大学这两所中西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并充分发挥其对云贵地区高等学校的示范作用和对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此外,还应创造条件重点支持如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贵州医科大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等行业特色高校和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等少数民族高校的发展。在服务地方发展方面,上游地区的高等学校也应面向电子信息产业、食品饮料产业、汽车产业、能源化工产业、旅游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区域性支柱产业充分发挥自身科研和人才优势支持地方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
武汉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王恒宇对本文亦有重要贡献。
作者
黄艳,武汉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长江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湖北武汉 430205
周洪宇,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湖北武汉 430079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3期第44-49页
栏目
研究与探索
微信ID:zggjyj1985
投稿平台(推荐):http://editor.hie.edu.cn/
投稿邮箱:gaoyanbianjibu@163.com
● 扫码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