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璐 黎莉 邢方敏 | 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0.05.08
摘要
当前,公共卫生人才的存量与增量、层次结构与质量水平都未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新时代,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理性选择,但是存在着培养模式陈旧、学科建设水平薄弱、理论研究支撑力不足等问题。培育复合型的公共卫生人才,高校更新教学观念、内容和方法,提升学科专业建设对人才培养的支撑力,加强公共卫生领域学术资源的教学转化,强化公共卫生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健全师资队伍建设体系,为公共卫生人才培育发展营造良好生态。
关键词
公共卫生;人才培养;问题;对策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并迅速蔓延。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迫使我们反思现有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有效性,探索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新举措。
一、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现状
《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将“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达到0.83人”作为发展目标。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每千人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量仅为0.628。以广州市为例,2018年广州市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与执业(助理)医师的比例为1∶36,与注册护士的比例为1∶47,每千人常住人口疾控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仅为0.1,远低于社会需要。作为一线城市的广州亦如此,由此可见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规模有待扩大。
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紧缺,其弊端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中暴露无遗。自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和学术界的研究者都提倡增加公共卫生人才尤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人才的培育数量。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提出,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包括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但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事件来看,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没有受到足够的、持续性的关注,仍是医疗卫生领域与医学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的短板。
公共卫生人才的层次结构和质量水平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根据对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查结果,省级公共卫生机构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31%、本科学历人员占42%;市级公共卫生机构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19%、本科学历人员占43%;县级公共卫生机构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仅占4%、本科学历人员占36%。与多数省市级医院相比,高学历、高水平的公共卫生人才数量较少。溯其缘由,医学类本科、研究生专业招生中公共卫生相关专业的招生名额和比例远远低于临床专业和护理专业,并且很少有学生以第一志愿报考,往往是被调剂的。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公共卫生体系在人才梯队建设和技术保障方面的弱点,需要更多掌握公共卫生领域伦理学知识、具备较高的应急能力、能够较好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人才,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也是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保障。
公共卫生专业人才流失较为严重。一项对全国22所公共卫生学院2012—2016年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一次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仅有53.1%的毕业生从事公共卫生相关工作;毕业生从事公共卫生相关工作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由2012年的55.4%下降至2016年的52.3%。这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调查相互印证,在对全国11所高校的130名公共卫生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发展认知调查中,仅有37.69%的学生认为公共卫生行业发展前景广阔,64.62%的学生担忧未来就业。公共卫生人才的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普遍低于临床医生,多数公共卫生专业本科生就业转行或选择换专业继续深造,造成人才的流失。
二、新形势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 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我国高校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借鉴苏联以预防医学人才培养为主的模式并一直延续,重预防、轻应急,尚未进行系统的改革,难以培养出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卫生人才。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的转变,公共卫生的概念范畴已超出医学范围,涉及多个学科,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适时调整。然而,目前高校的公共卫生学院在专业设置上依旧以预防医学专业为主,多数学院虽也设置了统计学、心理学专业,而卫生法学、公共管理等专业与公共卫生学科割裂,一般归属于管理学科,分设在(卫生)管理学院。对某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调研显示,该院设置了预防医学、应用统计学(生物统计)、应用心理学和精神医学4个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强调精技、专深、职业道德,预防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中特别提出了“善应急”。应急防疫教育,涉及多个学科知识,然而该院的各个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社会需求有一定脱节,既没有融入卫生法学、卫生政策、卫生信息处理等公共管理学的相关知识,也没有融入医学伦理学、叙事医学等人文学科的相关知识。新冠肺炎疫情就暴露了公共卫生人才在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披露、道德伦理等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在公共卫生相关专业的教学安排上,也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与处理,需要熟悉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公共管理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知识,并且能够进行现场判断、拥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与指挥能力的专业人才。传统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公共卫生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2. 统领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较为薄弱。学科是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根据2019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公共卫生学科领域主要围绕“论文总数”“论文标准化影响力”“国际合作论文比例”“顶尖期刊论文数”4项指标对全球范围内的大学进行排名。排名结果显示:前50强的大学里没有中国内地高校,前100强的大学里3所中国内地高校入选,其中北京协和医学院排名位次在51~75,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名位次在76~100。而美国高校有19所进入公共卫生学科排名前50强,34所进入前100强;英国高校有9所进入公共卫生学科排名前50强,12所进入前100强。美国和英国的高校在入选数量和排名位次上都远远领先于中国内地高校。与美国、英国相比较,进入公共卫生学科排名500强的中国内地高校数量较少并且排名位次较为偏后,表明国内的公共卫生学科建设水平比较薄弱,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学科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国内高校的公共卫生学科发展较落后,反映出教师队伍竞争力水平较弱。
3. 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研究的支撑力不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的动态和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公共卫生领域发展状况的一面镜子,相关研究的持续关注往往表明实践的稳步开展和政策的落实,反之亦然。以“公共卫生”和“人才培养”,“公共卫生”和“教育”,“预防医学”和“人才培养”等近似词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2001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28日的文献,获得126条相关文献题录信息。筛选后剔除与主题不相关的文献,共获得87篇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相关的论文。经过阅读与分析可知,学术界对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主题的研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关注度较低,没有形成研究热度。分析的87篇文献横跨了15个发表年度,2016年、2017年和2019年各有10篇,其余年份的发文量都在10篇以下。二是研究质量不高,核心期刊发文量少。87篇文献中,仅有12篇文献发表在核心刊物,占比13.79%,其中有5篇发表在《现代预防医学》、2篇发表在《中国卫生资源》。三是研究的主体机构较少,跨机构的合作研究较少。87篇文献作者所属机构涵盖了高校、疾控中心、大学附属医院等,其中有30余篇的作者所属机构是高校。而目前我国开设公共卫生学院的高校有80多所,仍有至少一半的高校没有重视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相关的研究。四是高产作者较少,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分析的87篇文献中,发表论文超过3篇的作者仅有5位,共发表18篇论文,占比20.69%。五是研究内容趋于同质化,研究方法单一。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现状、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存在问题和措施等展开,流于主观评论,与实践脱节;以思辨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的定性研究文献占主导,以数据支持的定量研究偏少。整体上,学术界对“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尚未形成系统、深入的研究,对实践的支撑力不足。
三、新形势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对策
培养复合型的公共卫生专业人才是公共卫生教育的基本目标。高校是承担公共卫生教育的主要场所,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输出提供保障。一流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需要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学科建设、一流的实践基地、一流的科研平台、一流的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
1. 创新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观念、内容和方法的与时俱进。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共卫生人才的服务理念、服务范围、服务方式在新时代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这对公共卫生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目前的教学仍没有脱离传统上以预防医学知识传授为主的观念。在医学模式转变的背景下,公共卫生专业的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树立“培养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和“从预防为主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的观念。在教学内容上,既要在“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医学模式转变等新形势下重视公共卫生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也要迎合社会需求注重公共卫生知识传授与实践技能培养的结合。公共卫生学授课过程中要把握好知识专业性与广博性的优先次序,在学生掌握公共卫生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过程中,合理融入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等人文教育。公共卫生学授课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如以信息化手段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使学生自主查阅学习国内外公共卫生学的前沿动态;以情景教学法模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训练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以案例教学法讲授“非典”、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模范人物,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2. 注重实践与研究基地建设,强化公共卫生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服务社会是大学的主要功能之一,也是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与社会需求相衔接是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公共卫生学院要重视平台搭建,建设公共卫生专业实践基地和重点实验室,与省市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等相关单位建立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与研究平台。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要重视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充分利用实践基地进行现场演练,如在基地模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使学生熟练掌握应急处理方法、分析问题方法、风险评估方法、现场反应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等技能。在开展公共卫生相关的研究过程中,学生要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社会热点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研究,公共卫生学院可以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立协同创新平台,使技术创新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提升公共卫生领域研究成果的服务转化与成果转化效率。
3. 完善学科建设,提升学科专业对人才培养的支撑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育是统筹推进的协同过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离不开学科专业的支撑作用。目前,公共卫生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开设公共卫生学院的学校数量很少,即使是清华大学这样的理工科强校也没有开设独立的公共卫生学院。一些公共卫生学院合并到综合性大学后经费投入、平台建设等有所弱化,使公共卫生学科发展举步维艰。新形势下,进行公共卫生学科规划时需要注意:一是把握发展的趋势,面向公共卫生科技前沿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建立动态调整的激励机制,抢占发展良机,赢得竞争制高点;二是与社会需求相对标,公共卫生学科结构的优化着眼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学院的办学基础与学科资源,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交叉型、应用型新学科;三是扎根于公共卫生学科的传统与历史文化,历史传统是学科发展的土壤与基因,建设一流的公共卫生学科要立足于本土的公共卫生教育生态环境,防止生搬硬套造成水土不服。
4. 加强科研的国际合作,推动学术资源的教学转化。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方面,要根据实践基础加强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公共卫生学院要积极开展与世界知名公共卫生学院或科研机构的合作,及时掌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前沿教学学术。如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多伦多大学的公共卫生教育和科研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可以和这些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交流培养模式、教学方法、课程安排等方面的教学学术,学习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应急处理方法、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公共卫生领域的科研实力对公共卫生教育与人才培养有直接的影响。在科学研究开展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能开阔知识视野,高质量的科研项目攻关也能锻炼公共卫生人才的科研思维;在科研成果的产出阶段,建立有效的科研转化机制可以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供优质资源,为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形式的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5. 健全师资队伍建设体系,为公共卫生人才培育发展营造良好生态。2006年7月,在杭州举办的预防医学教学研讨会通过了《公共卫生教育基本要求》,从专业精神、医学基础、群体健康、管理与社会动员、信息管理、科学研究等6个领域,提出了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有丰富学科背景的教师队伍来教授知识。有研究表明,公共卫生学院教师的学科背景单一、结构构成不合理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为公共卫生人才培育创造良好的生态,需要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一方面,要由存量思维向增量思维转变,通过经费支持、住房补贴等福利保障政策,引进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为了更好发挥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公共卫生学院可以鼓励优秀骨干教师以“传帮带”形式组建团队,交流学习经验,实现“引才”和“育才”的有力结合。另一方面,要改革公共卫生学院教师评价体系,激励教师充分尽其才、展所能。当前各类大学第三方评价的指标体系中科研权重普遍较高,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教师晋升的标准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着教师“以科研为重”的发展选择。因而教师评价标准中可以适当增加教学相关指标,鼓励师资队伍重视教学。
作者
师璐,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研究实习员,广东广州 510515
黎莉,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教授,广东广州 510515
邢方敏,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副研究员,广东广州 510515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5期第48-51页
栏目
医学教育改革研究
插图来源于新华网
中国高教研究
微信ID:zggjyj1985
投稿平台 : http://editor.hie.edu.cn/gj/article/a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