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 金红昊 杨天宇 | 新高考改革对学生高中学习经历的重塑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0.05.14
摘要
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旨在以升学选拔机制的调整,引导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由此推动高中教育向全人教育的转型。随着改革地域的逐步扩增,考察新高考改革对于高中教育改革的推动成效成为科学评价本轮改革的关键研究议题。鉴于此,基于调查数据,从学业参与和课外活动参与两大观测维度,就新高考改革对学生高中学习经历的影响开展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高考改革使得浙沪高中生的课程学习投入相对下滑,课外自主学习投入相对上升,应试压力在高中三年得到相应疏解。与此同时,由于新高考改革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显著促进了浙沪高中学生的课外社团活动和大学体验活动的参与经历。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高中教育;学业参与;课外活动
一、引言
长期以来,作为在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发挥承上启下作用的高中教育,往往被狭隘定义为“应试准备”阶段,而其“为大学阶段成功做准备”的重要功能却遭忽视。因此,为走出这一误区,促进高中与大学的有效衔接,亟需改变当下对于高中教育功能的狭隘定义。推动高中教育从“选拔功能”为主导的传统范式向“教育功能”为主导的衔接范式转型,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亟待回应的焦点议题。同时观察全球趋势也可以发现,构建卓越的高中教育体系,从知识、实践、能力层面,为学生毕业后接受高等教育,甚至未来职业发展奠定核心基石,成为近年来各国高中教育体制改革的着力点。
2014年以来,新一轮高考改革首先在浙沪两地拉开序幕,此后逐步在全国其他省市有序推进。新高考改革旨在以升学选拔机制的调整,引导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由此推动高中教育向全人培育转型。2019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强调高中教育应实现学生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多维度的全人发展。同年1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指出应以高考改革撬动高中教育变革,强调综合素质在高考选拔标准中的优先性,通过人才选拔机制的调整推动素质培育在高中教育的落地与实施。
随着新高考改革地域的逐步扩增,考察改革对于高中学校教育改革的推动成效成为科学评价本轮新高考改革的关键研究议题。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实证调查数据,尝试从学生个体的微观层面入手,基于学业参与和课外活动参与两大观测维度,探究新高考改革对学生高中学习经历的影响。这不仅有助于从学术层面科学评估新高考改革的政策实施成效,也可以从实践层面为未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设计提供方向性引导。
二、文献回顾
(一)高中教育改革的国际趋势
在全球化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趋势下,学生大学入学前学业准备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促使各国政府开始反思和审视高中教育的质量问题。同时,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人才选拔标准的逐步提升,雇主期待求职者拥有较高水平的认知与非认知综合能力,这也对高中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上述社会宏观背景之下,各国相继推行一系列针对高中教育的改革举措,以期提升高中毕业生对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的胜任力。横向梳理各国高中教育的改革举措,其趋势集中体现为课程体系的严格性和课外学习机会的多元化两个层面。
首先在课堂场域内,高中教育需要为学生提供严格且具有挑战性的课程,通过扎实的学术训练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结构,以应对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的需求。2016年美国启动的高中教育重设计划(Redesigning the American High School)可谓该领域改革的代表。为应对美国高中毕业生学业基础持续下滑的危机,该计划由联邦政府提供资源支持,扶持高中学校建立高质量、系统化的数学、写作、自然科学与社会研究课程体系,在保证上述课程具备挑战性的同时,要求课程满足一定规模的课业任务和高标准的考核要求。此外,公众与媒体对于高中课程严格性的诉求也不断提升,在U.S. News公布的最佳高中排名中,排行榜得分的80%权重来自高中学生的大学学业准备、数学与阅读能力、大学先修课程参与率指标。
在课堂场域之外,为回应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需求,高中需要提供广泛的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机会,为不同生涯发展轨迹的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在强调应试教育和升学竞争激烈的东亚教育体系中,日本高中教育在课外活动方面的制度建设尤其值得关注。从1969年修改高中学习指导要领以来,日本高中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在每日课程结束后参与一系列的社团活动。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加入运动类(棒球、柔道、剑道等)或文化类(音乐、美术、科学研究等)社团,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和开展相关课外活动。在社团活动中,日本高中生在个人兴趣领域内开展深入的探索,通过与朋辈开展广泛的互动与协作,促进自主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培育与发展。相关研究更是印证了学生课外活动的参与积极程度能够直接提升学业能力和高中学校的满意度。
将研究视角转向国内,可以发现,本土化高中教育改革举措与国际高中教育的变革发展趋势基本吻合。在此背景下,通过大学升学选拔机制的调整,改善学生课堂内外的学业参与情况,也是新高考改革的重要政策意图之一。
(二)新高考改革与学生的高中学习经历
以下将基于既有研究,从高中学生的学业参与和课外活动参与两方面,明确本轮新高考改革对于学生高中学习经历的影响范畴和影响方向,以期为本文的研究设计提供准确的方向引导。
1. 高中学业参与。高度的“多元性”和“选择性”可谓本轮新高考制度设计的重要特征。为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新高考改革通过在选考科目、参考时间、参考次数、录取路径等方面赋予学生高度自主选择权,缓减以往“一考定终身”的过度应试压力格局。针对应试压力的疏解效应,既有研究提出了两种相互龃龉的观点。部分研究发现,多次考试机会的提供缓和了以往高考模式下“毕其功于一役”的备考节奏,学生可以提前取得部分科目的考试成绩。这使得原本集中于高三年级的备考复习任务向前延伸,分散于高中学习的早期阶段,有助于提升高中学业压力分配的协调性。但与前者相异,相关研究也指出,由于新高考并未从根本上降低大学升学的竞争性,为此一些未预期的政策影响也随之产生。如浙、沪两地的试点观察发现,部分学生会充分利用每次考试机会,以换取分数优势的最大化,这不仅无法实现缓解应试压力的政策预期,反而可能造成备考压力的进一步增大。
此外,突破传统高中教育的被动学习模式,将高中生的学习角色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是近年我国高中教育改革和新高考改革的重要政策目标。《指导意见》明确将“探究性、实验性、综合性”的自主学习内容纳入高中教育体系之内,新高考改革也赋予学生在学习内容和学业进程方面充足的选择空间。这都有助于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外,积极开展课外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开展广泛、深入的自主探究与学习。
2. 高中课外活动参与。高质量、多元化的课外活动经历对于高中学生认知与非认知能力发展的积极效用已经得到实证研究的广泛支持。为消除传统高考模式下“唯分数论”对高中教育的约束和扭曲,实现高中育人定位向全人教育的转型,本轮新高考改革将学生综合素质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参考指标之一,期望引导构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在新高考改革和政府相关政策的大力推动之下,在实践层面许多高中学校开始积极拓展课外社团活动体系,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课外探索学习机会,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沟通协作、问题解决、语言表达等非认知能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由于新高考改革要求学生在高一学年结束之前确定选考科目,该选择限定了学生未来大学专业方向及职业发展的可能领域,这对自我认知、大学专业信息匮乏的高中生而言,无疑增加了其升学选择的复杂性,甚至加重学生乃至家长的升学焦虑。面对这一制度改革,相关高中在积极尝试为学生提供大学升学方面的针对性咨询指导的同时,组织学生参与大学夏令营、大学学科营等活动,帮助学生在高中阶段建立起对大学教育的理性认知,了解各个专业领域的学习内容与职业方向,从而做出理性、切实的升学选择。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通过以上相关领域研究的梳理分析可以发现,虽然先行研究针对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教育的影响已经开展了一定的探索与讨论,但依然存在继续深化的必要性。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既有研究多以经验性、推演性分析为主,基于代表性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少量的实证分析主要基于描述统计方法,难以有效控制相关因素对分析结论的干扰,更缺少对新高考改革影响的因果推断的精准化研究;针对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高中学习经历变化的碎片化观察居多,综合性分析尚处于阙如状态。鉴于此,本研究使用学生调查数据,通过广义精确匹配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基于对学生高中学习经历的宽泛定义,从课堂场域内和课堂场域外两个维度综合分析高考改革对学生高中学习经历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如下:
第一,新高考改革对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业参与带来怎样的影响,在学生的课程学习投入、自主学习投入、应试压力疏解方面分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特征?
第二,新高考改革对于综合素质培育的强调是否有效推动了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课外活动参与和大学体验活动参与?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主要使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校教学质量与学生发展监测”项目组在2018年5—6月实施的《全国大学一年级学生调查》数据开展实证分析。该调查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PPS),在调查院校内部,基于各院系、各学科门类在读学生的规模占比开展随机抽样。调查问卷针对大一学生实施,问卷内容除了大一阶段学习经历等相关题项之外,还包括学生高中阶段课内外学业经历的回顾性题项,这一部分信息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分析素材。该调查最终回收来自72所本科院校的90027名大一学生样本。为有效控制相关因素对分析过程的干扰,规避内生性问题造成的偏差,本研究针对样本开展广义精确匹配(后文详述),匹配后的分析样本为61791名本科一年级学生。
(三)变量定义与操作化
本研究关注的核心因变量包括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业参与和课外活动参与两个方面。具体而言,学业参与聚焦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自主学习投入、课程学习投入以及应试压力疏解三个观测指标。其中自主学习投入的观测指标来自学生自我汇报的每天课外自学的小时数,课程学习投入来自学生汇报的每天上课的小时数。新高考改革赋予学生参考次数和参考时间的自主权,旨在改善高中教育应试压力过度集中的问题。鉴于此,本研究引入应试压力疏解指标,操作化为学生高一、高二每日学习时间与高三每日学习时间的比值,由此观测新高考改革对于以往集中于高三年级一端的应试压力的疏解效应。课外活动参与则包括高中社团活动和大学体验活动两个观测指标,高中社团活动经历处理为虚拟变量,1=是,0=否;大学体验活动经历主要包括大学先修课程、大学校园开放日活动、大学暑期夏令营、大学招生说明会等,根据学生参与的数量分别赋值为0(一项都没有参与过)~4(全部参与过)。
本研究的核心自变量为高考类型,根据学生的高考所在地省份划分,将来自浙江省、上海市的学生视作新高考学生(即实验组),变量取值为1,其他省份学生为传统高考学生(即对照组),变量取值为0。
在控制变量方面,本研究将学生的个体特征、高中学业表现、高中学校类型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情况纳入控制。具体而言,个体特征包括学生的性别,处理为虚拟变量,以女性为基准项,男性=1,女性=0。高中学业表现的观测指标为学生高中阶段的年级排名情况,以排名后25%为基准项,处理为“高三年级排名:前10%”“高三年级排名:11%~25%”“高三年级排名:26%~50%”“高三年级排名:51%~75%”共4个虚拟变量。学生高中就读的学校类型,以中等职业学校为基准项,处理为是否重点或示范性高中、是否普通高中两个虚拟变量。此外,本研究还将一系列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变量纳入控制,包括家庭所在地层级(直辖市/省会城市=5,地级市=4,县/县级市=3,乡镇=2,农村=1)、家庭年收入(单位:万元/年)以及学生父母的受教育年限(单位:年)。
(四)分析策略
由于新高考改革仍处于试点阶段,试点推行改革的浙江、上海地区属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发达地区,其高中阶段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质量均居全国优势地位。因此,分析若采用OLS回归简单比较改革试点地区与其余地区学生的高中学业经历,可能导致较大的样本选择性偏误问题。新高考改革的影响与试点地区教育发展先赋性因素的影响相互混杂,难以区分,需要引入因果推断方法,更为精准、科学地评估新高考改革对于重塑学生高中学习经历的影响。
鉴于此,引入广义精确匹配方法(Coarsened Exact Matching,CEM)来处理样本选择性偏误造成的内生性问题,基于一系列的重要协变量,尽可能选择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相似的样本进行比较。通过保持实验组样本和对照组样本在一系列协变量层面的平衡性,以降低选择性偏误对政策效果估计的影响。广义精确匹配法具体分析思路为:首先,根据分布情况将各个协变量进行分层处理,将每个协变量转化为包含多个取值区间的分类变量。随后,使用处理后的协变量对样本进行精确匹配,保证协变量的每一分层内都同时包含实验组和对照组样本。最后,剔除那些未能获得匹配的样本数据。相较于常用的倾向得分匹配法,广义精确匹配对平衡性检验的依赖性较低,也能更大限度地保留原始样本。
本研究将学生个体特征、高中学业表现、高中学校类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相关控制变量纳入匹配,经检验,匹配后样本在各个控制变量层面均保持平衡,匹配效果良好。式(1)为分析模型。
Yi=β0+β1CEE Reformi+β4Xi+εi[CEMweight] (1)
(1)式中,i代表学生个体;Yi代表本研究关注的核心因变量,包括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业参与和课外活动参与;[CEE Reformi]为核心自变量,代表是否为新高考省份学生;向量Xi为一系列控制变量;εi为随机扰动项,β0为截距项。[CEMweight]代表本文使用加权回归的方法,以CEM匹配权重作为样本权重纳入分析,以更好地解决内生性问题造成的估计偏差。
四、实证分析
(一)新高考改革对学生高中学业参与的影响
首先,本研究考察新高考改革对学生高中学业参与的影响,表1汇报了基准回归的结果,F统计量表示三个模型均具有统计意义。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中学校类型、高中学业表现以及学生性别的基础上,相较于传统高考省份学生,新高考改革使得浙沪高中生的每日课程学习投入下降了0.250小时,自主学习投入则每日相对上升了0.213小时。此外,就应试压力疏解效应而言,在新高考模式下,浙沪高中生高一高二年级的学习时间与高三年级学习时间的比值显著上升,这意味着应试压力在高中三年的分配更加均衡与协调。
以下为降低选择性偏误对政策效果估计的误差,引入广义精确匹配法,基于匹配结果进行样本加权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分析结果显示,尽管回归系数有所变化,但基于匹配的加权回归结果与基准回归结论基本一致。相较于传统高考省份学生,新高考模式下的浙沪高中生的课程学习投入相对减少0.242小时/日,自主学习投入相对增加0.223小时/日,高中三年的压力分配也更加均衡。
(二)新高考改革对学生高中课外活动参与的影响
针对新高考改革对于学生高中课外活动参与的影响,表3汇报了基准回归的相关分析结果。
基准回归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高考地区的高中学生,在新高考模式下,浙沪高中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机率比会上升30.7%(1.307-1=0.307),与此同时大学体验活动的参与机率比也显著上升14.7%(1.147-1=0.147)。由此可见,新高考改革将综合素质纳入招生选拔标准的相关举措,有助于改善学生高中阶段的课外活动参与情况。
表4汇报了基于广义精确匹配的加权回归结果,在控制内生性问题之后,新高考改革模式之下,浙沪高中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机率比会上升27.2%(1.272-1=0.272);学生多参与一项大学体验活动的机率比也会上升14.2%(1.142-1=0.142),与前文分析结论基本一致。
五、结论与政策启示
(一)研究结论
在高中教育向全人培育模式转型的宏观背景下,新一轮高考改革旨在通过升学选拔机制的调整,推动高中教育改革,重塑与改善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业经历。本研究基于全国学生调查数据,使用广义精确匹配法解决内生性问题,从学业参与和课外活动参与两个方面分析了新高考改革对学生高中学习经历的影响。主要结论提炼如下。
第一,在学业参与方面,相较于传统高考省份的学生,新高考改革使得浙沪高中生的课程学习投入显著减少,自主学习投入显著增加,应试压力在高中阶段三个学年中得到合理疏解和协调。究其原因,新高考改革促使高中学校采用以选课走班为核心的教学管理模式,大幅弱化了以行政班为单位的教师对学生学业进展的管理与监督,学生需要自主安排各项学习任务,在缺少外部监管和约束的情境下独立推进学习进程。另一方面,由于新高考改革为学生提供了部分科目的多次参考机会,学生可以更为灵活地规划学习与备考节奏,使得原本集中于高三年级的应试压力更为均衡地分配在高中各个阶段。
第二,在课外活动参与方面,相较于传统高考地区高中生,在新高考模式下,浙沪高中生的社团活动经历显著增加,并且参与先修课程、校园开放日活动、暑期夏令营等大学体验活动的比例也有一定的提升。由此可见,新高考改革将学生综合素质纳入高校招生评价的参考指标,有助于缓解“唯分数论”对高中教育的约束,促进校本课程、社会实践、项目学习、大学体验等相关课外活动在高中教育的引入和实施,为学生的多元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
(二)政策性启示
面向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的诉求,卓越的高中教育不仅需要为学生建立扎实的学业基础和知识储备,更需要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帮助学生为未来学业发展和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在高中教育向课程体系严格化和课外活动多元化方向改革的国际发展趋势之下,新高考改革以及国内高中教育育人方式改革的相关政策举措,体现着我国高中教育向全人培育模式的转型与尝试。在此背景下,本研究结论为新高考改革在各省市的推广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第一,新高考制度设计和高中教育改革需要进一步为学生课外主动学习的有效开展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这需要高中学校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业状态和学习进度,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时间,为促进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提供时间保障,并及时甄别自我管理能力偏弱的学生,为其提供针对性帮扶。因此,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中学校可以通过引入课外自主研究课题、提供拓展性阅读资料以及引入探究性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在课外的学习主动性。如问题驱动教学法可以在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同时,提高学习主动性。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合理利用教师资源,建立帮助小组,为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提供单独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第二,新高考改革为部分科目提供了多次参考的机会,这要求高中学校合理安排各科目的学习与考试进程,帮助学生构建张弛有度的学习与备考进度。因此,高中学校应尽早组织各学科教师根据考试时间以及学科内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和复习进度建议,为学生合理安排学习进度提供有效参考方案。此外,教师应针对学生所制定的应考计划提供合理建议,确保学生在保障学业进度的同时,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追求兴趣爱好。教师应根据最终制定的计划进行定期跟进,并根据学生反馈进行修改,确保学生高效地完成计划。
第三,新高考改革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纳入升学评价体系,这要求高中学校为学生开设丰富建设多元化的课外活动体验平台,并配备专业教师指导。随着高校招生强调对学生认知、非认知能力的全面考察,高中学校需要在强化课程开发能力的同时,为学生构建广泛且多元的课外活动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建议高中学校在原有基础课程设置之上建立科学拓展平台和人文知识书院,为有科学研究、创新拓展特长的学生打造相关学科实验室、工作室;为爱好人文社科、艺术表演的学生举办经典阅读、演讲辩论、艺术表演等活动。在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四,新高考制度改革高中学生的校园经历,需要高中与大学积极合作,构建紧密有效的高中-大学衔接机制。特别是大学应通过大学先修课程、学科夏令营等渠道,为高中生提供早期的大学体验,为高中学生深化大学理解,合理规划升学选择,优化未来大学适应提供有效的支持。
值得说明的是,新高考改革对于高中教育的形态和取向产生了全面且深刻的影响,其对学生高中经历产生重塑效应是多层面的。本研究所涉及的学生的学业参与和课外活动参与仅是其中的一个侧面。未来该领域可从高中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范式的转型、学生的课外补习教育经历等方面,综合探究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教育的转型,以促进对新高考改革影响效应的准确评估与制度优化。
作者
鲍威,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871
金红昊,通讯作者,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科研助理,北京 100871
杨天宇,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科研助理,北京 100871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5期第83-89页
栏目
高考改革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投稿平台
http://editor.hie.edu.cn/gj/article/add
《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217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