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雨恒 李明磊 | 民族院校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发展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的实证分析

黄雨恒 李明磊 中国高教研究 2021-09-15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0.05.17

摘要

使用倾向分数匹配法探讨民族院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机会、投入和收获的影响,发现民族院校为相对弱势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入学机会,促进了其行为层面的学习投入和学习收获,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了有价值的影响。建议继续加大对民族院校的支持力度;对不同民族学生“精准施策”;继续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与扶持。

关键词

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倾向分数匹配法


一、问题的提出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群体和民族地区繁荣稳定发展的人才支撑力量,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是党和国家始终关心的问题。民族院校正是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下设立的高等教育机构。2005年,国家民委、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办好民族院校的意见》明确指出民族院校的宗旨和地位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目前,我国民族类院校达到十余所,从管理上分为央属高校和地方高校;从办学层次上既有本科高校、又有高职院校;从空间上东部、中部、西部等地区均有分布,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关民族院校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发展关系的研究在内容上主要聚焦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就业困难等,在范式上主要采用理论思辨和演绎推理,较少有文献采用大样本数据全面调查民族院校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各个发展维度的内在关系。

为此,本研究尝试利用“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课题组面向全国院校收集的调查数据,通过比较民族院校和非民族院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机会、学习投入和学习收获,深入研究民族院校与不同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发展、民族院校与民族大学生学习发展不同维度的关系,从而为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的效果及改进提供更明确的实证支持,希冀对进一步促进民族院校更好发挥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功能、承担开发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使命等提供启示与借鉴。

民族院校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发展的关系是国际民族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国内部分文献通过实证方法调查了民族院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表现。发现不同民族大学生在学术挑战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合作性学习、生师互动、校园环境支持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与重点大学相比,民族院校学生在主动合作学习、生师互动、教育经历丰富度方面表现更好。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原因包括学业成就期望、学习习惯、他人支持、自我效能、自主学习意识、学业评价制度等;影响其学习收获的主要原因是课外交流、校园环境、学校设备、课程学习等。相较而言,国外对民族院校和非民族院校的对比研究更为丰富。

支持性证据表明,民族院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弗莱明发现培养黑人学生自信、动力、高抱负和竞争能力等方面,传统黑人大学(HBCUS)比白人学校(PWIS)更有效率。部分研究证实传统黑人大学为非裔学生提供了比白人学校更具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其中的非裔学生学习时间更长、更愿意住校、获得更多同伴学业鼓励。美国印第安人高等教育联合会调查发现,印第安学院学习经历对印第安学生更广泛的社区生活有积极影响。拉美裔院校对拉美裔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自我认知能力产生积极影响。但也有研究不支持民族院校的积极作用。如非裔学生在两类院校获得学士学位的可能性相同;拉美裔学院的拉美裔大学生与白人学院的同类群体相比,低年级阶段的学习投入、在校满意度、自我报告的教育收获没有显著差异;就读于四年制院校的拉美裔和非裔学生在毕业结果上与白人学生没有显著差异;民族学院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毕业结果没有持续的正面或负面影响。总体上,民族院校有助于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毕业率、自我意识以及其他心理指标,但与学习、认知、领导力、工作生涯和收入的关系还不明确。为了获得更明确结论,新近文献更加注重严谨的定量研究设计,如基于准自然实验法、倾向分数匹配法等因果推断方法,或基于全国性大样本数据的调查报告。

我国民族院校与英美国家类似院校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我国少数民族群体与英美国家“族群”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现有文献结论并不能简单借鉴。有关“我国民族院校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发展关系”的问题仍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二、分析框架和研究假设

不同学科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发展提出了多种经典理论。其中,教育人类学倾向于分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文化差异。教育社会学倾向于分析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及其与不同族群的相互作用。学校教育学则关注大学前教育经历、学习过程、机构影响等。调查发现,出身背景、教育经历、国家政策三方面因素可构成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发展的宏观解释框架。借鉴上述理论和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实际,本研究构建了解释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发展的分析框架。

如图1所示,研究因变量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机会、投入和收获。学习机会表现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民族院校或非民族院校的情况。学习投入指大学生对课堂内外教育活动的情感参与和行为参与,分别使用向学心理和课堂内的主动与合作学习、课堂外的高影响力教育活动进行测量。学习收获指大学生在经过大学教育之后,在学术性和社会性发展方面的提升程度,分别通过知识技能、创新思维和组织领导能力、成长满意度进行测量。

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投入和收获的影响因素可从民族和家庭背景、教育基础、民族院校综合分析。其中,“先赋性”的民族和家庭背景通过教育期望、教养风格等塑造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价值观,通过语言、经济条件等制约学生的教育获得,是影响个体成长最持久的外生性因素。“获致性”的教育经历因素包括教育基础和院校类型。前者初步养成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习惯和风格,后者直接影响大学生入学机会和学业成长过程。

根据分析框架,民族院校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发展的关系作如下假设。

假设一:在学习机会上,由于民族院校的招生向民族地区倾斜、民族群体对民族院校的认可不同,因此进入民族院校和非民族院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生源地区、家庭经济社会地位、高考成绩等方面将存在显著差异。

假设二:在学习投入和收获上,由于民族院校和非民族院校在营造多元文化的校园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两类院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表现将存在显著差异。

假设三,我国少数民族是55个民族的集合体,各民族之间差异较大,民族院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发展的影响因不同民族而存在差异。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基本情况

研究数据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项目2011—2016年数据。该项目每年在全国参与院校内部根据年级、学科和性别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样本高校包括16所“985工程”大学、27所“211工程”大学、68所一般本科院校,其中民族院校3所、非民族院校108所。样本涵盖了所有55个少数民族、4个本科年级和13个学科门类。

为考察民族院校对不同民族大学生的影响,本研究除将少数民族作为整体分析之外,另在55个少数民族中依据民族平均受教育水平、语言、宗教三个变量选取案例民族进行分析。按照民族平均受教育年限从高到低分别为朝鲜族、蒙古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和藏族。(见表1)

(二)计量模型和变量基本情况

研究使用逻辑回归(Logit)和倾向分数匹配模型(PSM)。

逻辑回归模型用以分析进入民族院校和非民族院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背景特征,从而获取民族院校入学机会在不同背景学生中的分布特征,即回答“谁进入了民族院校”。

在公式(1)中,p代表进入民族院校就读的概率,p/(1-p)代表进入民族院校与非民族院校的概率之比。n代表某个民族群体。解释变量Xi、Xj、Xz分别表示教育基础、家庭背景和控制变量。βi、βj、βz分别表示相应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正的系数表示该解释变量促进大学生进入民族院校就读,且系数越大表示进入民族院校的可能性越高。α是方程的截距项。

倾向分数匹配模型(PSM)用以比较民族院校和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表现。由于学生背景可能存在差异,直接采用回归模型无法得到准确数值。倾向分数匹配法是近年来研究者用以解决变量关系存在内生性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它首先通过逻辑回归模型计算学生进入民族院校就读的倾向得分,再通过匹配方法给每一个进入民族院校和非民族院校的学生找到对应的个体,即得到接近于实验组(民族院校)和对照组(非民族院校)的两类学生群体样本。只要通过T检验方法或基于匹配成功的样本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即可得到平均处理效应的估计值。

研究使用CCSS本科院校调查问卷题项构建分析变量,并转换成百分制,变量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四、研究发现

(一)民族院校为少数民族相对弱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入学机会

以“是否进入民族院校”为因变量,可能影响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民族院校的因素为自变量,使用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从少数民族学生整体来看,相对于非民族院校的同类群体,民族院校学生更可能来自民族聚居区,更可能为女性、文科生,其高考成绩和父母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这些表现显著的变量在案例民族中大部分具有相似影响,其中民族聚居区变量主要表现为正相关,父母职业等级、父母受教育水平、学生高考成绩主要为负相关。说明相对于非民族院校,民族院校为来自民族聚居地区、家庭经济社会地位较低、高考成绩较低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入学机会。但从另一角度看,在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较差、教育准备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民族院校比非民族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可能面临更多困难。

(二)民族院校促进了少数民族大学生行为层面的学习投入

采用倾向分数匹配法中的核匹配法,依据逻辑回归结果对两种类型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配对和比较,获得民族院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投入和收获的平均处理效应。结果表明,相对于非民族院校的同类群体,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如下特点:回族学生具有更强的向学心理;少数民族整体、维吾尔族、藏族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具有更强的主动与合作学习行为;少数民族整体、蒙古族、回族、壮族、苗族、藏族大学生在课外参与更多的高影响力教育活动。说明民族院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行为投入产生更多积极性影响,但对情感投入的影响相对较弱。(见表3)

(三)民族院校提升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收获

相对于非民族院校的同类群体,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收获表现如下:少数民族整体、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藏族学生获得了更高的知识技能水平;少数民族整体大学生获得了更高的创新思维能力;少数民族整体、回族、维吾尔族学生获得了更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少数民族整体、回族、苗族和彝族学生获得了更高的成长满意度。说明民族院校比非民族院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收获具有更积极的影响,尤其表现在知识技能提升方面。(见表4)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使用倾向分数匹配法探讨民族院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机会、投入和收获的影响,得到如下基本结论。

第一,民族院校通过“适当降低分数录取”等倾斜性招生方法,为来自民族聚居地区、家庭经济社会地位相对较低、高中教育基础较薄弱的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大学入学机会。

第二,民族院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了有价值的影响。民族院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动与合作学习、参与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知识技能、创新思维、组织领导能力、成长满意度产生了比非民族院校更积极的影响。民族院校对大部分民族大学生均有显著影响,尤其在学习行为投入、学术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方面,产生了比非民族院校更好的提升效果。总体来看,民族院校对宗教信仰较强或平均受教育水平较低的民族(回族、维吾尔族、苗族、藏族)产生了较明显的积极影响,对宗教信仰较弱或平均受教育水平较高的民族影响较小。

(二)建议

新时代民族院校和普通高校共同作为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将在加强民族团结、凝聚中华民族认同感,促进民族大学生学习发展方面贡献更大力量。设立民族院校是我国最重要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从延安民族学院开始,民族院校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发展培育了大量人才,做出了卓越贡献。本研究发现,民族院校作为多元文化教育机构,其教育过程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行为投入、学术和社会性发展。因而,现行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可以在以下方面发力。

第一,继续加大对民族院校的支持力度。国家应保证民族院校教育经费、人员编制等“有形”资源的投入,加强民族院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民族院校课程教学质量。

第二,不同民族学生要“精准施策”。具有不同民族文化、语言背景的大学生对教育方法的敏感度存在差别。民族院校在招生、培养以及制定实施教育教学措施中,应综合考虑不同民族学生的特点,注意到政策目标群体存在差异性。

第三,继续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与扶持。提升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水平,形成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联动的民族教育系统,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长环境的连续性,达到培养更高质量少数民族人才的目标。

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研究仅限于定量分析,缺乏实地考察资料,未能揭示民族院校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发展的深层机制,且研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发展的定义仅限于学习机会、过程和结果,没有考察职业发展、国家认同等问题,因此结论具有一定局限性。


作者

黄雨恒,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人员,北京 100084

李明磊,通讯作者,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081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5期第103-108页

栏目

研究与探索


微信ID:zggjyj1985

投稿平台:http://editor.hie.edu.cn/

▇ 扫码关注我们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