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卫 周愉凡 宣星宇 滑卫军 李海红 | 疫情防控期高校在线教学与学生发展:基于B大学的案例研究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0.06.12
摘 要
疫情防控期在线教学成为支撑高校保障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为探究在线教学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机理,对B大学14名师生开展个别深度访谈,通过质性资料分析发现,教学互动、家庭功能和自主动机是影响疫情防控期学生发展(在线学习投入、心理健康等)的重要因素,教学互动与家庭功能均可通过自主动机中介影响学生在线学习投入和心理健康。基于研究发现提出了疫情防控期促进学生在线学习投入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在线教学;教学互动;家庭功能;自主动机;心理健康;疫情防控
一、引言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不仅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巨大冲击,而且对高校教育教学产生重大影响,直接波及高校正常开学和日常教学。鉴于突发事件影响,教育部于2020年1月底提出“停课不停学”倡议,要求各高校依托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开展在线教学活动以确保疫情防控期教学质量;同时,教育部部署教育系统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面向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服务。显然,保障在线教学运行以促进学生在线学习投入,开展心理辅导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是疫情防控期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两大焦点问题。突发疫情带来学生发展环境剧变,以往支持个体发展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和社会活动而今转变为单一的“全时日居家”模式,由此导致学生发展的内涵和范围 “窄化”,在线学习投入和心理健康随之转变为这一特殊时期学生发展的主要内容。促进学生发展是疫情期“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观的直接体现,而影响学生发展的微观机制更值得深入探究。发展情境理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通过与其所处发展情境持续性相互作用实现的,其中社会成员(父母、教师等)与个体心理(动机、价值观等)是构成发展情境的重要内容。为此,本研究选取家庭功能、教学互动及个体动机等因素,通过案例研究探索其对学生在线学习投入和心理健康的作用机理。
二、文献综述与假设提出
(一)在线学习投入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互联网技术确立了当今社会形态发展的基本支点,“互联网+教育”时代已全面到来,构建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新型高等教育体系正在成为现实,在线教学便是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活动深度融合的典型方式。在线学习投入一直是在线教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焦点主题,备受多学科研究者的关注。在线学习投入是Sun和Rueda基于学习投入研究并结合线上学习特点提出的理论构念,是指学生在线上学习活动及学业任务中的表现,包括认知投入(在深度学习及自我管理方面的认知投入程度)、情感投入(对在线学习的热情和喜悦等情感投入程度)和行为投入(对支持在线学习规则、实现学习目标而采取的行为努力程度)三个维度,是衡量大学生在线学习表现的重要指标。
大量研究显示,学习者、学校、同伴和家庭等是影响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在学习者因素方面,个体的自主动机、积极情绪、自主学习能力及信息素养等均与个体在线学习投入呈正相关,而外部动机和消极情绪则与在线学习投入呈负相关。在学校因素方面,师生间的积极互动甚为重要,教师的教学临场感及对学生的积极支持均能增进大学生在线学习中认知、情感与行为上的投入;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在线上课平台、网络学习资源及学习支持服务等的有效性和便捷性,也会影响学生在线学习投入。在同伴因素方面,同伴间的良好互动及协作有助于提升个体在线学习投入水平。在家庭因素方面,家庭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程度、家庭对大学生的支持度以及家庭学习氛围等均会影响个体在线学习投入。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心理健康是反映大学生自我发展和社会适应的关键指标,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随着心理健康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学者对心理健康的研究焦点逐步从“心理疾病”等消极取向,转到“社会适应”再到“潜能激发”等积极取向上。学者在整合以往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心理健康并非仅仅是维持正常的心理状况、预防或治疗心理障碍的状态,更是立足当前情境,科学认知自我、有效调控自我并追求内在成长的积极心理状态。
从已有研究可发现,负性事件、个体、家庭、同伴及学校等均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一是负性事件。若是发生构成心理冲击的负性生活事件,如疫情暴发、家人患病、情感破裂等,则会对个体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二是个体因素。积极情绪情感、自主动机及主动性人格特征等均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呈正相关。三是家庭因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民主理性的父母教养方式、良好的家庭功能及高社会经济地位均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发展。四是同伴因素。大学生与同学、朋友形成的友谊关系会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同伴的积极心理状态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发展。五是学校因素。教师及学校氛围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人格魅力、有效教学技能以及与学生形成的良好互动关系,都有利于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也与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紧密相关。对疫情期居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而言,家庭功能和教学互动的作用亟需引起重视。
(三)自主动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Ryan和Deci的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类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追求心理健康与发展的倾向,并将人的动机分为两种:自主动机是指个体由自身意愿和自由选择(如兴趣、信念等)而从事某项行为的动机,而受控动机则是出于内外目标压力而产生的动机。该理论强调,自主动机更能显著影响个体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
自主动机能够预测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水平。首先,自主动机能够增强在线学习的自我控制行为。与线下学习相比,线上学习的强制性更低,学习者多以自主学习为主,在此过程中能否拒绝网络及环境诱惑进行专注学习,是影响在线学习投入的关键。而自主动机可以预测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态度,高自主动机的个体更乐意接受学习任务,产生较强的自我控制行为。其次,自主动机能够提升在线学习能力和投入水平。自主动机会促进学生主动采取正确的学习策略完成任务,由此提升其学习能力并伴随较多的学习投入。目前越来越多的在线教学研究表明,自主动机是促进学生在线学习投入的关键性前因。
自主动机能够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一方面,自主动机可促进个体的积极心理状态。根据自我决定理论,自主动机与个体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密切相关,高自主动机的个体其胜任、关系和自主三种需求通常处于被满足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有利于增进其心理健康,此时个体更愿意主动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并体验到幸福感。同时,自主动机强的个体在完成学习任务时,会感知到任务本身的挑战性和趣味性,由此激发个体的积极情绪状态,进而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状态。另一方面,自主动机能够减弱个体的消极心理状态。对疫情期整日居家的大学生而言,由于社交隔离且无法返校正常学习,易出现焦虑、烦闷或抑郁等消极心理状态,而自主动机则有助于降低此类消极体验,从而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四)教学互动与自主动机
大学生在线学习期间,教学互动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师生互动,主要指教师与学习者之间通过多种形式(如指导、支持、评价和鼓励等)进行互动与交流;二是生生互动,指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分享,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彼此交换想法并得到反馈;三是学习者与内容间互动,指学习者对课程内容进行解释和反思的单向过程。在教学互动研究中,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是影响个体心理与行为的重要维度,故本研究重点考察二者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一方面,师生互动会影响学生的自主动机。师生互动对培养学生的课程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具有重要意义,高质量的教学互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增进其自主动机。此外,师生互动还能增强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促进自主动机的产生;同时,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能够对学生疑惑进行解答,并为其提供学习策略和有效反馈,有助于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增强其自主动机。另一方面,生生互动会影响学生的自主动机。学生与同伴间的学习互动能够强化自身学习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并产生自主动机。尤其是疫情期间,生生互动可以满足学生的关系需求,使其体验到支持性人际氛围,进而增强其自主动机。
综上,疫情期间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为在线学习,教学互动能够增进个体自主动机,进而提升其在线学习投入与心理健康水平,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教学互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动机,进而提升其在线学习投入水平。
假设2:教学互动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自主动机,进而增进其心理健康。
(五)家庭功能与自主动机
家庭功能是指家庭能够为其成员身心健康、认知与社会性发展提供一定条件保障,旨在满足成员生理、心理和发展需求,包括应对危机、问题解决、沟通、情感体验、情感介入及行为控制等。家庭功能与成员身心发展紧密关联,尤其是疫情期间学生长期居家活动,此时家庭功能成为影响学生发展的一大关键动因。
家庭功能会影响学生的自主动机水平。当个体处于一个沟通开放、情感表达自如,并能给予良好行为指导与支持的家庭环境时,其自主动机会显著增强。首先,积极家庭功能能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机会。在家庭功能发挥良好的情境中,父母常能站在孩子角度换位思考,为其提供重要信息和多样化选择机会。在这种环境中,大学生能将自己意愿与父母信息相结合,选择从事符合自身兴趣或内在信念的活动,引发自主动机。其次,亲子沟通是影响个体自主动机的重要因素。在家庭功能良好的情境中,父母能以恰当方式与孩子进行学习或生活上的沟通,帮助其纾解焦虑、担忧等消极情绪,使其产生自主动机。最后,积极家庭功能可为学生提供有效支持。功能发挥良好的家庭能为孩子提供学习上的物质或情感支持,如网络支持、学习资源和心理支持等,并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从而增进学生居家的自主动机。
综上,疫情期间大学生主要居家学习和活动,家庭功能是影响其自主动机的重要因素,并籍此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与心理健康水平,为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家庭功能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动机,进而提升其在线学习投入水平。
假设4:家庭功能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自主动机,进而增进其心理健康。
基于上述,本研究拟系统考察在线教学情境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机理,理论模型见图1。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境,以B大学师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解释性案例研究深入探索在线教学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机理,对各变量间关系进行验证,形成在线教学与学生发展关系的微观理论框架,以期为后续大样本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一)案例选择
1. 案例背景简介。B大学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干,工、理、管、文、法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面对疫情突袭,B大学建立了多部门(教务部、学工部、网络技术中心、学院等)协同联动机制,遵循“调(统筹协调)”“错(错峰教学)”“优(线上选优)”“精(名师精课)”原则,提供“培训-解答-分享”等教学支持服务,鼓励教师开展多平台(乐学、爱课堂、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等)、多形式(直播、录播、慕课、研讨等)、多途径(会议软件、QQ群、微信群等)在线教学活动。同时,成立校院两级在线教学质保团队,及时掌控全校课程开设状况,实时监测教学运行状态,多路径监测学生学习效果,保障在线教学有序有效运行。
2. 案例访谈对象。访谈对象选取遵循以下标准:一是所选对象符合研究主题,涉及在线教学全过程的参与者,从多视角反映在线教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二是样本具有一定代表性,兼顾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层次和学段的学生,从而保障多重验证效果。为此,本研究最终选取B大学14名师生作为访谈对象,包括2名教师、2名研究生和10名本科生。遵从保密原则,本研究隐去访谈对象姓名,其分布特征及信息见表1。
(二)数据收集
本研究数据收集主要通过以下途径。①收集文本资料和网络信息。包括B大学发布的在线教学管理制度文件、教学质量报告、网站报道及教学QQ(微信)群信息等,以充分了解该校在线教学状况。②开展师生访谈。首先,进行预访谈。研究者先向访谈对象说明研究目的,彼此介绍个人情况。研究者根据信息反馈进行被试甄选,以确保受访者均参与了在线教学。其次,发送访谈提纲。为确保访谈内容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通过E-mail将访谈提纲(见表2)发送给受访者,并对核心概念作出说明,使其充分了解访谈目的。最后,开展正式访谈。通过视频或音频对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访谈时间在30~56分钟之间。(见表1)结束后,研究者还通过E-mail等方式与受访者联系,对遗漏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四、案例分析与基本发现
通过对B大学二手资料分析可见,教师采用了“乐学平台+旁白PPT”“乐学平台+慕课混合为主”“微信+网络会议平台”等多种方式开展在线教学,师生可通过乐学平台、爱课堂、微信群、QQ群等多途径实现线上线下教学互动;该校春季学期开设在线课程826门、1710门次,覆盖14个学院,服务师生8.6万人;日均在线人数2万,高峰时每小时5000人在线。B大学平稳有序的在线教学实践为访谈分析提供了现实依据。但在线教学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机理如何?下面根据图1理论框架展开解码分析。
(一)教学互动作用机理的解码分析
由案例整体分析发现,教学互动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激发学生自主动机,进而影响其在线学习投入和心理健康水平。
1. 增强居家学习气氛,提升自主学习行为。受访者表示,“刚开始居家学习时,会产生放假在家的感觉,学习氛围不足,会时刻想着放松和娱乐”(S4)。但随着在线教学的深入推进,学生们感受到“线上教学互动会促使自己生活变得规律起来,逐步适应网络学习节奏,从懒散松懈的状态转变为有教师和学委督促的常规性学习生活,自己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使能力得到提升”(SM)。此外,师生关系趋于融合,“与教师的线上沟通使我和老师的关系更加密切,为了高质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渐渐自律起来,减少了娱乐活动”(S6);同时,生生互动也日渐频繁,“同学间的网络互动无形中形成了更普遍、更自由的学习环境,同刚开始线上互动时的尴尬氛围不同,目前线上互动已与在校讨论没有差别了,这种交流气氛会使我感到每天有许多人陪伴,学习充满了乐趣,推动着自己投入到课程学习中”(S1)。由上述可见,教学互动增强了大学生居家学习气氛,促进了其学习投入的主动性。
2. 激发在线学习热情,满足个体内在需求。一是在线教学的灵活性能够满足学生自主需要。有同学谈到“在线教学相比在校教学,学生的主动性会降低,对问题探索的欲望也会减少”(S8)。但多数受访者表示,“因为疫情,我首次大量接触网上教学资源与教学方式,可以根据我们的兴趣、需求从网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还可以自主安排时间、反复观看教学视频,随时安排想学内容,极大地提升了学习兴趣”(SD);“与传统授课相比,线上教学的最大优势就是即时交流,若是对老师讲授内容有疑问,可第一时间在弹幕或对话框中提出来,老师会及时进行解答”(S9)。显然,在线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能有效满足学生自主需要,从而增强其自主学习动机。二是在线教学的任务挑战性能够满足学生胜任需要。有受访者强调“同学之间询问解答,将我们从学习者变成了讲解者,为了保证自己解答的正确性,我们会一遍一遍地确认,仔细阅读课件和书本,加深自己的理解”(S7);有位研究生谈到,“我和导师已通过网络恢复了高频联系,针对论文疑惑,导师常鼓励我大胆设想,或是肯定我的思路,让我对论文构思有心花怒放的感觉”(SD)。上述表明,挑战性学习任务通过生生或师生互动有助于满足个体胜任需要,并强化了内驱力。三是在线教学的互动性能够满足学生关系需要。有同学提出“不管是签到答疑还是线上直播,通过与老师的互动都可促进自己按时学习并保证学习进度,尤其是融洽了师生关系,感到很温暖”(S10);还有同学提到,“通过网络互动能够激发大家探讨热情,如果没有网络上交流,自己在家思考问题是很孤独、无趣的”(S6);再如受访教师指出,“刚开始教学互动少,网上很冷清,互不交往。为了加强学生间交流,我鼓励他们在讨论区发帖提问,大家可以相互研讨、争抢回答。我会让学委登记参与同学,给予平时分奖励,这个策略一下子把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T2)。由上述可见,教学互动还能在满足个体关系需要的同时,增强其学习主动性。
教学互动在增强学生内在动机后,会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和心理健康。由上述案例不难发现,在线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互动均会通过激发学生内在动机促使其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在线学习活动中。同时,受访者还指出,“由于此次疫情突然暴发,长时间在家隔离难免让我沉浸于自己的世界,感到孤独和郁闷;但开展线上教学后,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多了起来,让我做事更有积极性,不仅在群体交流的氛围中加强了沟通与分享,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也使心理状态变得明亮豁达,还会主动联系好友一起探讨问题”(S2)。由此可见,线上教学互动通过强化学生自主动机后,进一步提高了其在线学习投入和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假设1与假设2得到了支持。
(二)家庭功能作用机理的解码分析
案例研究还发现,疫情期的家庭功能是另一个显著影响大学生自主动机、心理健康和在线学习投入的关键因素。总体而言,家庭功能主要通过以下三个路径激发学生自主动机,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与在线学习投入。
1. 积极开展亲子交流,提供有效建议。受访者谈到,“疫情暴发两个多月以来,与父母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可以将自己在学习上的困惑第一时间与父母沟通,作为最了解我的人,他们能够站在我的角度考虑问题,给出对我有很大帮助的建议”(SD);“我在与父母分享大学生活苦与乐的同时,也了解到他们为我付出的努力,让我意识到在遇到困难时,家人总在背后支持我、关心我,这些无疑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让我学习、做事的主动性明显加强,在家中也能够实现自己每天的学习目标”(S2)。以上表明,在功能发挥良好的家庭中,学生的自主需求可从家庭中得到较好满足,更有机会从事契合自己兴趣或内在信念的活动,进而增强了自主动机。
2.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子女学习主动性。一位身处西藏的受访学生谈到,“开学后,父母会常常过问我的学习情况,会提示我每天按时上课,由于内地生活习惯和西藏不同,父母为了保障我的正常学习,更改了他们平时作息时间,这也促使我学习上更加努力”(S1)。这表明父母的情感关怀和积极期望能够增强大学生自主动机和学习主动性。此外,多位受访者提到,“面对疫情给工作带来的影响,父母依然坚持每日上班,尽最大努力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对我内心产生了很大触动,在面对疫情带来的压力以及学习条件限制时,我依然可以表现出色,以积极心态战胜学习困难”(S2;S3;S5)。社会学习理论指出,学习者会将榜样特征纳入自己的行为范畴并赋予自身人格特征。可见,父母的榜样作用是家庭功能中的一项核心内容,对子女内在动机激发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而正向影响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和心理健康。
3. 关怀子女健康,培育积极心态。受访学生强调,“疫情防控期间,父母对我的身体健康情况尤为关心,带我去定点医院排查,会与医生沟通我的身体状况,尽他们所能购买了药品与防护品,鼓励我保持积极乐观心态,不因疫情而焦虑,做好自己的事情,在完成学业任务后可以一起参与家务劳动排解焦虑,这也有助于调节自我心理,学习也更高效”(SM);还有学生谈到,“因为自己学习习惯不好,多次挂科,一度很苦闷,丧失了学习热情。疫情期间在和家人的沟通中,父母给予了我许多支持与鼓励,使我重燃对学习的信心与渴望,主动性也在增强”(S3)。由此可见,家庭可通过满足学生身心需求,缓冲其应对疫情时的心理焦虑,激发出更加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增强自主学习动机,进一步提高了在线学习投入度。基于以上家庭功能效应的阐释,假设3与假设4得以支持。
综上所述,教学互动、家庭功能与学生自主动机、心理健康、在线学习投入之间形成了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疫情防控期高校在线教学的微观理论基石。教学互动与家庭功能均可通过内在动机促进学生发展,换言之,多重教学互动(师生、生生互动等)和多向度家庭功能发挥,有助于满足学生内在心理需要,从而激发其自主动机,进一步提升其在线学习投入和心理健康水平(典型例证见表3)。
五、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基于案例研究发现,教学互动通过自主动机促进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与心理健康,家庭功能亦能够通过上述过程影响学生发展水平;教学互动尤其是师生互动也会对教学内容及学生学习动机产生影响,且教学互动会促使教师以更优教学内容和更佳个人状态开展在线授课,而这种教学状态又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教学互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对学生发展产生持续性积极影响;家庭功能和网络技术则在上述过程中发挥强有力支撑作用(见图2)。根据上述研究发现,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 加强在线教学互动,凸显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在线教学是一种时空分离性教学活动,若不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教学互动,必会影响学生居家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双向推动形成的多元张力是强化在线教学互动的必由路径。①教师要系统规划教学互动,强化教师主导性。教师要重视如下方面:将学生发展置于核心位置,做到目中有“生”,在线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无法近距离接触,此时教师更要主动换位、强化学生主体意识;精选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启发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给予学生思考空间,启迪其主动思考;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课程互动,对讨论区发帖提问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营造包容互赏、认可肯定之风;科学调控师生互动中监控任务进展的频率,避免因教师频繁监控作业进展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②学生要主动克服居家学习困难,增强学习主体性。学生可从如下方面着手:正视在线学习,增强心态调控力,避免因疫情期环境隔离而导致学业倦怠;主动参与在线教学互动,借助网络学习的便捷性与教师、同学开展讨论,提高交流能力和知识吸纳力;加强自我与教学资源互动,重视课后自学自查,根据自身兴趣、需求找寻有关线上资源,以弥补线上教学局限性(如听录播课时的疑问难以得到及时反馈)。总之,在线教学要走在学生发展前面,教师要不断自觉创建学生“最近发展区”,通过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的持续优化,循序挖掘学生潜能,引领学生从现有“一般”水平向未来“优秀”和“卓越”水平迈进。
2. 激发学生自主动机,增进自主学习行为。本研究发现,自主动机是影响个体在线学习投入的重要动因,故可重视如下强化路径。①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自主支持。在线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明确教学目标与学生核心素养间的关联性,使教学内容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更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及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最大限度释放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教师还要加强线下师生沟通,了解学生学习现状、策略和问题等,及时给予指导、支持和反馈,既可提升教师教学的元认知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动机。②父母要注重营造支持性家庭氛围。疫情期亲子交往的高频度可能带来高冲突,父母要增强换位共情意识,主动了解孩子的兴趣、目标、学习状况及心理状态等,对孩子需求提供开放性选择空间,注重理性平和沟通,营造开放包容、关怀支持的家庭氛围,对学生居家学习提供更多情感及行为支持,从而增强其自主学习动机。③学生要全面规划疫情期个人学习目标。对学生而言,要把个人学习目标与家国情怀相结合,通过灾难思考和感恩教育,将家国情怀转化为实现学习目标的强大动能;要把学习目标与内在成长相结合,通过科学规划居家学习目标,树立成长型心智模式,积极应对课业难题和学业挑战,把学习目标实现内化为积蓄心理资本的成长路径;要把学习活动与家庭劳动相结合,通过积极参与家庭劳动,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质量,而且能够增智强体和调节心理,还能促进学生悉心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的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真谛。
3. 充分发挥家庭功能,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保障。研究发现,家庭功能发挥越好,其成员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往往越好。家庭作为疫情期大学生居家学习、生活的主场所,其功能发挥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动因。①协同促进家庭功能发挥。影响叠加区理论强调,家庭和学校是影响个体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两大区域,二者经过协同努力所产生的共有信念和行动(叠加区),会显著促进个体健康发展。高校可开通家校沟通热线或建立网络共享平台,凝聚特殊期家校协同共识,并借此充分发挥家庭功能,形成助推学生积极心理发展之合力。②增强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高亲密度的家庭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情感支持,使其更深感到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结,从而以良好心态投入到在线学习中。同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压力事件,家庭要制定行为规范并明晰角色责任,为大学生创造居家活动的支持性环境,增强家庭整体应对疫情的适应力。③改善家庭沟通。在和谐的家庭沟通氛围中,大学生能够获得丰厚的心理滋养和自主支持,从而拥有更多应对疫情危机和学习压力的策略,进一步贮备了积极心理资本,有利于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作 者
张建卫,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北京 100081
周愉凡,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81
宣星宇,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81
滑卫军,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81
李海红,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81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6期第64-71页
栏 目
高校在线教学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微信号 : zggjyj1985
投稿平台:
http://editor.hie.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