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笔谈」博士生培养省思

周光礼等 中国高教研究 2021-09-15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0.08.07

 

博士论文的创新标准及研究逻辑

周光礼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在破“五唯”和破除“SCI至上”的背景下,博士生学术评价要做战略性调整,要由强调发表SCI论文转向提升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博士生的学术评价将聚焦于学位论文自身、聚焦博士生的学术创新能力。那么,什么是博士生的学术创新能力?用什么标准评价博士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如何提高博士论文的学术创新性?本人将结合博士培养经验探讨这些问题。

  1. 学术标准:境界与能力。博士生是由学生走向学者的过渡阶段。要搞清楚博士教育的质量标准,首先必须探讨一个成熟学者的核心素养。成熟学者的核心素养就是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成熟学者的核心素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学术境界,另一个是学术创新能力。

  (1)学术境界。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为学与为人是统一的。要了解一个学者的学术境界首先必须了解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冯友兰将为学为人的境界分为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其中,天地境界是一种超越性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为学的最高境界其实是养成一种“形而上品格”。赵炬明根据冯友兰的四重人生境界说,以自己求学经历为例,提出五重学术境界说。一是地方境界。贵州大学的学者只想当地的事情,参照当地学术界的标准。二是全国境界。华中科技大学的学者,关心全国的事情,他们总是与全国的大学比,希望能够在全国领先。三是国际境界。北京大学的学者,不在意在全国争第一,很关心能否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四是全球境界。麦吉尔大学的学者,不少人自己就是国际学术领域的领跑者,他们不是把国际学术界做参考系,而是把本领域中一小群领军人物作为主要参考点。五是古今境界:牛顿、爱因斯坦等伟大学者,同时代无人能出其右,他们不在同时代人中找参照系,而是把历史上的伟大前辈的研究作为自己的研究基础和参照系,做出旷古未有的伟大成果。这给博士生的启示是:研究问题要有国际视野,要熟悉国际学术前沿,对国际学术界讨论的问题、采用的新方法、提出的新观点十分敏感。

  (2)学术创新能力。学术创新能力是博士生的关键能力。学术创新能力不是抽象的,它具体体现于学术研究过程之中。评价学术创新能力至少可以从如下六个方面进行。

  一是提出问题的能力。我们都知道,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研究的第一步。提出问题是在价值引导下建构研究对象的过程。有没有问题意识决定了有没有学术创新。博士生的问题意识既与自己的学术境界有关,也与自己的学术积累有关。面对同样的社会现象,有人能提出有学术价值问题,有人提不出有学术价值问题。对博士论文来说,其设问方式最好以“为什么”开头,这样我们只需回答是因为什么,从而有利于将研究问题聚焦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二是方案设计能力。研究方案设计具体包括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重点、研究方法、研究分工、研究步骤、研究周期及其阶段研究任务、研究成本核算以及预期研究成果等方面的内容。研究方案设计能力是指研究者对一项课题的规划能力,强调他们能够对一项研究课题进行合理分解,进而形成行动方案。研究方案设计能力反映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和设计策略,实际上反映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和水平。提高博士生的方案设计能力,关键是让他们参与真实的课题设计。通过训练使博士生对研究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使他们在研究的前期工作中,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应采用的方法,想要得到的结果做到心中有数。

  三是批判性阅读与概括能力。批判性阅读是文献概括的前提。批判性阅读是一种在理智上主动与作者内在对话的阅读模式。博士生在阅读时常常缺乏批判的态度,常常被作者的逻辑牵着鼻子走。批判性阅读强调读者要和文本保持一定的距离,独立地进行评价,而不是跟着作者的想法走。

  四是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强调利用抽象概念进行高水平思辨的能力。这是一种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逻辑思维不同于形象思维,它是以概念为思维材料,以语言为载体,每推进一步都有充分依据的思维,它以抽象性为主要特征,其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与推理。逻辑思维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形式,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形式,类比推理是强调事物相似性的推理形式。通过三种推理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是知识迁移能力与想象力。充满想象力的假设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迷则为凡,悟则为圣”,这是强调学者要有悟性(想象力)。人类的心智一般分为观察、记忆、理解(分析和判断)、想象四大功能,其中想象力最重要,它是创造之泉源。学术想象力是一个学者知识的广度、深度和灵活度的集成。学术想象力体现为知识的迁移能力。所谓知识迁移能力是指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新的情景,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素质和能力。知识之所以能够迁移,是因为不同专业领域存在相似的内在结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同构(isomorphism)。培养博士生的学术想象力就要鼓励他们从自己所熟悉的专业中总结出相对一般的结构进行跨领域的移植。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是培养学术想象力的基本途径。也就是说,就是基于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通过想象力去建立一个以某个知识点为中心的关联知识库,最终形成一个系统性知识体系。

  六是基本研究技能。基本研究技能是指顺利开展学术研究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查阅文献技能、数据收集技能、数据分析技能、科研表达技能等四个方面。查阅文献技能是一个博士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事实上,任何研究工作都需要去寻找、翻阅已有文献资料,在博士生阶段,更多的是查阅研究文献,如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外文研究文献主要是NCBI、EMBL、web of science等外文数据库。数据收集技能主要指博士生能够熟练运用问卷、量表、实验、抽样、测量等定量方法以及观察、访谈、田野调查等质性方法获取研究数据。数据分析技能指博士生能够熟练运用SPSS、STATA、SAS、Matlab、R语言、AMOS、Python、Citespace等工具进行T检验、信度、效度、方差、参数、回归、结构方程、数据包络、倾向得分匹配等定量分析,或者运用Nvivo、Ucinet、Atlas、Pajeck等工具从事扎根理论探索、社会网络分析、案例分析、叙事分析、历史分析等。科研表达技能分为口头表达技能和书面表达技能两类,其中,口头表达技能主要指做学术报告的能力。书面表达技能主要指撰写科研论文、科技报告、项目申请等各种材料的能力。对博士生来说,用国际通用的方式呈现研究成果的能力尤为重要,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科学化,强调用数据说话;第二,专业化,强调用专业共同体公认的方式撰写学术论文。

  2. 实现路径:探讨高等教育博士论文的研究逻辑首先必须明确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关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我想强调两点。第一,高等教育学属于社会科学,而非人文学科。冷冰冰的数据、冷冰冰的分析是其突出的特点。第二,高等教育是一个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过强的学科边界意识是高等教育学一切问题的根源。作为一个学科边界模糊的“软学科”,高等教育学具有寄生性的特点,高度依赖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学一旦追求学科化,建立严格的学科边界,就会失去了自身生机与活力。高等教育学的知识生产必须坚持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多学科、跨学科研究。高等教育学博士论文的研究逻辑包括五个关键步骤。

  (1)观察(observation)。人类在认识上存在的一个困扰是: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而现实世界是无限的。如何突破这个困扰?根本的出路是缩小研究范围,即把现实世界中的一部分建构为研究对象。建构研究对象要受到一定文化观念的制约,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在一定价值观念指引下建构出研究对象。

  (2)分类(Classification)。对现象进行分类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分类的关键是找出现象的可比性,从无序中找出有序。马克斯·韦伯(M.Weber)的理想类型法(ideal type)是一种很好的分类工具。理想类型是一个概念工具、一种思维的图像。这种思维图像能够为我们带来某种思想秩序。理想类型法的要点是从一个特定的观点出发,特别强调现实中的某些成分,形成一套内在统一的理论。它常常片面地强调具体现象里面的某些成分,然后把他们提升为一种纯粹的概念(乌托邦)。

  (3)分类定性(Characterization)。分类的目的是把不同类别的性质和特点找出来,分类定性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归纳出每一类的特点。

  (4)理论化(Generalization)。理论化又称规律概括,是指把某类现象的性质变成一条规则,把分类的结果和分类定性归纳成一种带规律性的东西,上升为理论。

  (5)形成假说(Hypothesis)。形成充满想象力的假设是科学研究的核心。人们常常通过假设来建构理论体系,假设来自于演绎,演绎的方式是预测,预测要求证伪,预测的结果必然回到现实中。预测的副产品是显示一批从未发现的新现象和新事实。高等教育研究的最高境界不只是通过现象发现规律,更重要的是通过规律揭示新的现象、发现新的世界、构建新的认识。

  高等教育学的博士生首先要提高为学为人的境界。只有大视野,才有大智慧。其次,要全面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学术创新能力包括提出新问题的能力、研究方案设计能力、批判性阅读与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与想象力、基本研究技能。第三,要遵循基本的研究逻辑。观察、分类、分类定性、理论化、形成假设。高等教学的博士学位论文大力提倡实证研究,要通过实证研究来发展知识、创新知识。实证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形成富有想象力的研究假设,二是细致的查证过程。前者是开放的,后者是封闭的。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就是实证研究的写照。


 

基于高等教育学科特点培养博士生

赵婷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

  当前高等教育学科的博士生培养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对博士生培养中的一些问题,学术共同体内的看法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一是高等教育学科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用有些学者的话说是“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因此对学科发展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形成共识;二是高等教育学科的博士生导师群体是一个异质化程度较高的群体,他们在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工作经历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如本学科中不是教育学科出身的导师占比较高,甚至有很大一批导师来自于与教育学科差异较大的理工类学科,也有些导师具有长期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经验,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经历必然导致他们对一些学科基本问题看法上的差异;三是进入到高等教育学科学习的博士生群体异质化程度也较高,由于这一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化、结构化程度不高,因此相对别的学科来说入学门槛较低,因此跨学科甚至跨门类、跨科类学习的学生很多,而且在这些学生中很多人抱着比较明显的实用目的而来,表现出较强的功利化倾向,这使得博士生群体的学习动机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对高等教育学科的博士生培养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只有直面挑战,从高等教育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才能切实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高等教育学科特点历来是本学科学术共同体成员关心的话题,笔者并不想从理论上对其进行论述和分析,而是期望能够结合这一学科的特点,对博士生的培养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

  1. 高等教育学科的实践性与博士生实践意识的培养。不只是高等教育学科,整个教育学科的实践性比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些“母学科”如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的实践性都更强。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范围比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活动更为清晰,而且前者会比较多地受到后者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等教育是一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合力塑造的结果,因此关于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也总会归于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些“母学科”之上。高等教育学科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大部分的研究是理论的应用研究以及现实的行动研究,而这两种研究都需要基于具体的高等教育实践和情景。

  在博士生的培养中,凸显高等教育学科的实践性并非意味着要让学生从事具体的高等教育实践工作,而是要培养学生在进行高等教育研究时的实践意识。这种意识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明确的问题意识,要清楚研究所要解决的高等教育问题是什么,并将其贯穿研究始终,这样的研究才能切到问题的本质,有分析深度,所提建议也才有针对性;二是扎实的田野意识,高等教育研究不应是书斋里编出来的研究,要想切实研究实践问题,一定要深入实践,扎实做好田野调查,要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准确把握研究问题;三是客观的现实意识,从现实出发,引导学生研究“真问题”,实事求是,既不唯“理论”,更不唯“西方”,从现实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现实出发进行高等教育研究。学生实践意识的培养可通过多种形式,但无论何种形式,实践意识的养成都非一日之功,需要在日常的培养活动中潜移默化、悉心引导、严格要求。

  2. 高等教育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与博士生阶段的课程教学。与理工科以及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的“母学科”相比,高等教育学科本身的知识结构化程度较低,知识和知识之间并非环环相扣那样紧密相连,知识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知识结构化程度低有其优势,比如可以较容易地吸纳一些具有其他学科背景的学生来学习,构建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队伍;但其劣势在于课程教学往往难以收到预期成效,很多从其他学科转来的学生都表示,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看上去很容易懂,但真到做研究时又不会用,因此设置什么课程、怎样进行教学、教学要达到什么目的等顶层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点设置的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第一,学科基础类,如高等教育学、教育学等;第二,历史类,如中外高等教育史;第三,方法类,如定量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等;第四,专题类,如中国高等教育基本问题等;第五,交叉学科类,如高等教育管理学等。这么多的课程当然无法都在博士阶段开设,那么,博士阶段到底应该为学生开设哪些课程?而且,对本科、硕士是教育学科的学生,这些课大多学过,那么博士阶段应开设什么课程以使其在原有水平上能够得以提升?同样,对跨学科的学生,这些课大多没学过,那么在博士阶段又应该开设什么课程,以便为其打下本学科的知识基础?这个矛盾如果在知识结构化程度高的学科可能比较难以协调,但在本学科中,我觉得可以用如下的方式来解决:一是对知识性较强的课程来说,完全可以通过教师指定书目由学生自学完成,或者学生也可以通过旁听硕士课程来完成;二是所开设的博士学位课程应提高挑战性和难度,以研究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比如我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教所一直为我们学科一年级博士新生开设必修课“高等教育哲学”,这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理论性和思辨性较强,阅读量也较大,但是我把这门课设计成了一个研究型教学的模式,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学生反映效果不错,既阅读了一些高等教育经典文献,加深了对高等教育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理论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是鼓励学生选修哲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基础课程,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高等教育学科与社会科学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因此扩大学生知识面和学术视野必然会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 高等教育研究的复杂性与博士生研究能力培养。尽管高等教育学科的知识结构化程度较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做高等教育研究更容易,相反,我认为高等教育研究的复杂程度更高,因为高等教育处在社会系统当中,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子系统有着内在而深刻的联系,因此要想把一个高等教育问题研究清楚,需要更广阔的社会科学知识基础以及更敏锐的洞察力和研究能力,这实际上对博士生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博士论文是博士生研究能力培养的抓手,因为博士生要拿到学位,一般都会在博士论文上花较多时间,但以博士论文为抓手,并不意味着博士论文就是全部,相反,博士论文只是一个目标,导师应将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学生做博士论文的过程中。具体来说,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初涉研究阶段,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较多地接触到高等教育实践,加深他们对高等教育的理解,为积累研究经验提供各种机会,同时帮助他们寻找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和未来博士学位论文的方向。现在很多学生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时虽然有进入到科研项目的经历,但应该说大多只是蜻蜓点水式地接触到研究的皮毛,所以进入到博士研究生阶段,应尽早地让学生加入到导师的课题研究中来。这种加入应是全方位的参与,而不只是让博士生做一些收集和整理资料的简单工作,是要让博士生深度参与到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让他们了解为什么做,观察教师怎么做,在教师指导下自己上手做。通过上课、写文章、广泛地接触各种项目等途径,博士生一般会慢慢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第二阶段是聚焦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凝练出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问题,形成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在这一阶段,不宜直接为博士生指定论文题目,即便指定,也应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围,具体的研究问题凝练应以博士生为主、在教师指导下形成。做过研究的人都知道,科学明确的研究问题提炼是研究中最关键的一步,有了值得研究和能够研究的科学问题,研究就成功了一半。而且,博士生毕业以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时首先面临的就是研究选题的问题,一些年轻学者只会跟着热点走,很难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会选题。在做博士学位论文的过程中,博士生自己凝练研究问题也十分重要,只有经历了这一过程,他才会知道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才能具有问题意识,所做研究才能更深入、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博士生为了凝练出研究问题,会广泛涉猎相关领域的文献,实际上无形之中为他们打下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研究基础,而不是一头扎到一个很窄的问题上。比如我有个学生是在职辅导员,结合她的工作,我为她选定了大学生学习指导这个大的领域。她以前没有接触过学习科学,为了找到研究问题,她恶补了很多学习科学的知识,最后选定合作学习效果作为研究问题,并通过准实验手段对合作学习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同时提出了一些改进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她自己经常说,有了学习科学的知识基础,她毕业后还可以做很多关于大学生学习的研究,她也有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所以,从博士生培养的角度看,我觉得,凝练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问题实际上是构建相关研究领域知识基础、树立研究所需的问题意识、提升整理分析文献的能力、锻炼以研究问题为核心搭建研究框架的能力等培养目标实现的抓手。

  第三阶段是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和撰写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对博士生培养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它可以让博士生深度体验从选题到论文撰写的研究全过程,同时它需要博士生调动综合研究能力、心理素质能力等才能完成,因此,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核心体现。但是,在如此重要的环节上,目前有些导师和博士生却存在着误解和模糊认识,比如有些导师认为,博士论文主要是博士生自己的事,因此疏于指导和质量监控;有些学生则认为,写差不多能毕业就行……我觉得,无论导师还是学生,不应该总是短视地计较在学位论文上花费的时间,作为一个未来要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博士论文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未来学术生涯的起点,在博士学位论文上花的功夫最后都会在未来成倍地得到回报。因此,我对学生博士学位论文有明确的要求:第一,不能选太简单的题,论文的选题要有分量、有理论研究的空间;第二,完成学位论文的全过程都应与导师沟通,定期汇报和讨论;第三,博士学位论文是一项研究而不仅是一篇论文,因此不能只通过拍脑袋坐在书斋里“写”论文,必须深入实践“做”论文,“做”的方法当然有很多种,可以是调查访谈,也可以是观察体验,即便是有些研究问题如关于国外高等教育的研究没有实地调查的条件,也要努力查阅更具体丰富的材料;第四,认真修改论文,“研究是做出来的,论文是改出来的”,好的论文需要打磨。通过这样的要求,不仅能够保证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更能向学生传达一种“学术之道”:好的研究没有捷径可走,无非是比别人读的更多、思考的更多、花的时间更多,严谨再严谨,勤奋更勤奋。

  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因为严格要求才能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使他们获得成长和改变。虽然严格要求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挫折感,也会迫使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甚至因此面临各种困扰,但当学生战胜挫折、收获成长的时候,他们也会体会到更深层次的快乐,而这才是教育所应该给予学生的东西。教育者代表的并不是自己,而是一个机构、一种教育、甚至是一个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因此,任何的教育都有标准,而坚持标准是教育者的责任,教育者不应该随意降低标准迎合学生,这既是教育质量的要求,也是教育公平的体现。当然,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

  博士生是学科未来发展的后备力量,博士生的质量决定着学科未来的发展水平,因此,只有培养出具有真才实学的学生,我们高等教育学科的未来发展才能更好!

 

为学·传道·建场:学习成为博导

陈·巴特尔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我的博士生导师经验可以总结为六个字即“为学”“传道”“建场”。“为学”就是探索学者成长之路,学习成为一名博士研究生导师;“传道”就是给博士研究生传道授业,指如何基于学科、学校、学生去实践传道授业;“建场”就是构建学术场域,指怎样利用群体动力、团队力量来达成育人、生产本领域新知识之目标。

  1. 学习成为博导:从敬仰导师到欣赏学生。回顾自己从博士研究生到博士生导师的近20年经历,觉得一个学者的成长和一个人的学术生涯会经历从崇拜导师到自我欣赏再到以学生为豪的三个阶段。在决定报考博士研究生之前,我们每个人会经历一番慎重的选择过程,主要包括选地区、选导师、选专业。其中,我个人以为导师的选择最为重要,不仅关系到你今后博士研究的顺利开展,而且会影响你未来的学术生涯。除了导师所在院校的声誉、导师身上的各种光环外,吸引你的最重要的一点一定是导师的为人为学。如果我们把博士阶段的学习、研究视为踏入学者之门的必修课,那么崇拜导师的为人为学,学习导师的为人为学无疑是你迈向学者的第一步,开启学术生涯的第一个阶段;通过课程学习、选题开题、开始写作这样的程序,我们将迎来一个“唯我独尊”的关注自我的阶段,待到答辩结束、手捧文凭时,你无疑会达到或者必须达到一个自我欣赏的境界。开题讨论、笔耕不辍让你和导师接触增多,你和导师的焦点越来越集中于你的论文,你也从“依赖导师”转向“自力更生”。这时,你对导师的崇拜与敬畏日益趋于理性,在心理上会经历一个从“晕轮”到“祛魅”的过程;虽然博士论文写作异常艰难,答辩结束后有一阵子甚至不想再去翻阅那本倾注了你很大心血的厚厚本子。但是,随着就业任教,你博士论文的完善与出版就提到议事日程。在某种意义上,与博士论文相关的主题将是你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主攻的领域,你所思所想、所言所行都会围绕这个领域展开。由于博士论文是你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成果,而且需要你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你对本领域知识生产的贡献会使你在业内“小有名气”,越来越多的学者或研究生会引用你的成果。直到你成为教授博导之前,你会在自己开垦的这个田地里辛勤耕耘,自得其乐,而且会在学术共同体内辩护自己的论点、传播自己的思想。无论是在学术会议上,还是在课题研究上,你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把重心、焦点放到你自己这个得心应手的问题域内,乐此不疲,自我欣赏;当你开始博导生涯时,你慢慢就会进入欣赏学生,以学生为豪的阶段。无论你是通过学生来实现自己未竟的事业,还是引导学生探求未知领域,你都会因为学生迟到的“顿悟”而焦急,也会因为学生的“豁然开朗”而欣喜。从此,学生的一切从学业到开题,从论文写作到工作就业,从交友到成家,都会有意无意地成为你大脑里最活跃的神经。同行相见谈论的话语,回家闲聊提到的主题都会或多或少的与你的学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相关。无论是能够遇到一个有“学术天赋”的学生,还是将一个“外行”锤炼为“内行”,尽管挑战你的智商与情商,但都会是一件引以为豪的事情。这个充满艰辛的培育博士与知识生产的过程将延续到你退休的前三年,当他们一个个由崇拜导师走向“欣赏”自我的时候,甚至学生自己成为导师的时候,你将跳完博导的三步曲。

  2. 实践传道授业:从修习经典到扬长补短。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导师是博士生最重要的他人,不仅要和学生建立良师益友型的师生关系,而且还要和学生一起研修经典,根据学校、学科、学生的实际,传经授道。具体而言,就是要把握学科特征,指导学生研修文史;就是要基于学校实际,扬长补短;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高等教育研究,无论作为学科,还是作为领域,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第一,它所研究的高等教育不同于其他层次与类型的教育,它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口等关系密切,非采用多学科方法去探索不可。第二,它所研究的分科授业型高等学校,其原生机构——大学,若从1088年建立的博洛尼亚大学算起,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其产生的时间远远长于民族国家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一部高等教育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的变迁史。无论学生来自哪里,不管其过去所学的专业为何,博古知今,察远照迩,研习全球通史、本国历史以及包含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史料是必修科目之一。第三,它所要研究的各国各地高等教育多种多样,演变道路、本土特征各异,在全球化之前各方高等教育所探求的高深学问因其所依的文化而大相径庭,需要从跨文化的视角,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度去理解、解释。而作为承担高等教育主要功能的大学,其内在的特征与价值需要通过文化分析的方法,方可会其要领。为补充学生关于中外历史与教育文化的知识,我在开设专业课同时,采取1+2(一门课加两本经典)的方式,和学生一起研读相关的重要著作。如《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斯塔夫里阿诺斯)、《管理思想史》(丹尼尔·A·雷恩等)、《中国高等教育史论》(涂又光)、《知识转型与教育变革》(石中英)等都是学生课下阅读,课上讨论的必修书目。这样,不仅可以打好学生的人文底蕴,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古今中外历史文化的时空交点中全面而深入地思考其选题。除此之外,还需依据所在学校、所带学生的实际,扬长补短。2014年,南开大学为了集中资源发展重点学科,对高等教育研究所进行了撤并,撤销了其所拥有的高等教育学、教育学原理两个硕士点,将其合并到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并在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设立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及博士点。这就意味着原来高等教育研究所的老师、学生都要从教育学的范式转到管理学的范式上,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为此,如何基于学校、学生实际,把握学科特点,扬长补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现在虽然没有教育学科,但它是一个跨学科的院系。这样一个多学科的专业学院正好与高等教育研究的多学科特性不谋而合。因此,鼓励博士生主动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主动向别的学科老师求教、邀请别的学科专家参加博士生的开题及答辩就成了我们不成文的传统。无论是与别的专业同学一起上大课,还是学院里多学科学术活动,都会有形无形地培育学生多学科的视角。高等教育研究所合并到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许多教师转投他科,也并非不可救药,相反学生出乎意料地受到院里多学科的熏陶与影响。本人指导毕业的三位博士研究生就得益于此,分别采用政治学、组织学、公共政策学的范式与方法完成了高等教育管理方向的学位论文。

  3. 构建学术场域:从小组研讨到群体动力。对于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与人生成长来说,除了导师指导、所在院系服务与个人的努力之外,以师生为纽带建立学术场域,发挥群体动力的作用十分重要。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s)又称团体动力学,由心理学家勒温提出,它用整体的视角来研究团体和个人的行为。它包括团体特征研究(团体性质、结构、目标、内聚力、压力等)和团体关系研究(团体与成员、成员之间、成员与领导)两个部分。无论是特征研究,还是关系研究,其发生的环境为“场”。这种场会产生一种力量,从而或多或少影响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具有社会性。这种由团体成员之间互动而形成的场力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是一种氛围,对其成员形成吸引力或者排斥力;第二,它是一种力量,对其成员形成凝聚力或者压力。无论是氛围,还是力量,都会影响团体以及成员的效能和各自目标的实现。导师在刚刚招收学生时,由于学生人数较少,除了与其单独会谈外,常常以组会方式组织学生研讨,彼时这种场力作用还小。但是,经过3~5年积累后,导师名下的学生多起来后,导师需要发挥群体动力的作用形成学术氛围,培养一种积极向上、实事求是、思辨求新的求学精神。

  首先,要建立一个所有成员共享的微信群,这个群就是一个团队成员互动的场域。这里不仅仅是导师发号施令的地方,更是同学、师生之间平等交流、互动的场所。导师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体会,推荐一些不错的论文给学生阅读;就课程学习、开题陈述、论文写作过程中普遍存在问题进行解惑答疑;将本领域最新的国内外学术信息如讲座、会议告知学生,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对于团队成员优良表现如发表论文、会议发言、出国交换、获得奖励等及时肯定表扬。

  其次,建立从入学到毕业的常规学术活动机制,征求团队所有成员的意见及建议后约法三章。这些规定动作包括开学季迎新活动、经典名著阅读会、学位论文开题预备会、学位论文预答辩、学年中期汇报、毕业季老生欢送会、学年末期汇报。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发挥团队精神与朋辈辅导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学术素养、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这些机制成效逐步得以显现。

  再次,创设学术交流机会,利用场外资源激活场内活力。本人利用国内外学术资源,不断给学生提供对外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走出本院,走向校外,乃至国外。2012年本人发起并首创“天津市高等学校教育学科研究生论坛”,目前该论坛已连续举办八届,由天津市具有教育学科研究生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轮流举办,本团队的多名研究生获得论坛一等奖;2018年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纽卡斯尔大学合作举办“第二届亚太地区原住民及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论坛,本团队学生不仅参与组织论坛,而且还撰写、报告论文;利用博士开题、答辩机会,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前来讲座,积极鼓励学生与这些学者交流互动。

  最后,创办团队简报,对于本团队成员的学术活动及时进行反馈。目前,这份简报已经办到第七期,全部由研究生自己设计制作,每人负责一期,从平日搜集素材到参与学术活动再到最后的编辑成稿,全部由当期责任编辑自己亲力亲为。通过建群、定规、筑台、创刊可以构建一个学术场域,为团队成员提供一种追求学问的学术氛围和你追我赶的群体动力。与此同时,如何在建构学术场域过程中关照学生的多样性和个性特征,避免团队成员产生排斥力与过大压力也需重视。

  总之,高深学问的探索是一个充满好奇、具有挑战,同时又是异常艰辛的过程,而高深知识的生产就是在这一过程中由导师指导研究生完成的。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8期第36-42页

中国高教研究

微信ID:zggjyj1985

投稿平台:http://editor.cahe.edu.cn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