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宝胜|自主性的国际化:超越哲学社会科学的自主性与国际化之争

陈宝胜 中国高教研究 2021-09-15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0.12.10

摘要

“自主性”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议题。国内“破除SSCI迷信”的呼吁隐含着国际化侵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的隐喻。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不足有其深刻的历史、国内、国际原因,国际化既是侵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的重要因素,又是实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和使命担当的必然要求。自主性的国际化是超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与国际化之争,实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和国际话语权建构的务实选择。高等教育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活动场域和传承创新主体,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负有当然使命,要有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国际化的行动自觉。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国际化;国际话语权;高校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系统工程,有很多问题有待澄清,而自主性与国际化的关系、以及由此涉及的学术成果评价问题等,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和国际话语权建构必须厘清的关键问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缺失,学界和实务界在关注并希望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的同时,出现了强调自主性而忽略、甚至质疑和反对国际化的倾向。厘清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和国际化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国际化侵蚀自主性:破除“SSCI迷信”的隐喻

  近年来,国内学术评价存在“唯学历、唯资历、唯帽子、唯论文、唯项目”现象,引发诸多学术问题,破坏了学术生态和高等教育声誉。为此,国务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突出强调“坚决破除‘五唯’顽疾”,着力学术评价体系改革,促进“破五唯”。

  (一)“SCI至上”成为“破五唯”的突破口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破除论文“SCI至上”以“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SCI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鼓励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评价工作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推动高等学校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2020年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起草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要“不以SCI(科学引文索引)等论文相关指标作为前置条件和判断的直接依据。对国内和国外期刊发表论文要同等对待,鼓励更多成果在具有影响力的国内期刊发表。”“SCI”已然成为“五唯”的典型代表,“破五唯”也变成了以“破除SCI至上”为“突破口”。

  (二)“破五唯”聚焦于“破除SCI至上”有对科研成果外流的关切

  陈磊指出,“优秀论文争相‘出国’,中文期刊望‘洋’兴叹”的原因“在于目前国内科研成果和人才评价过于偏重SCI影响因子。”张春海认为“由于国内学者对SCI过于看重,导致优秀稿件大批量流失”。互联网上亦热传一篇署名施一公,题名“我们的SCI论文给谁看?实际上都在免费为西方打工”的“演讲稿”,认为我国科研成果发表于西方杂志,有的还要支付高额版面费,却由西方杂志拥有论文版权,中国学者使用还需要花费巨额资金购买相关论文数据库或订阅期刊,导致中国学术科研实际上是在“为西方免费劳动”甚至是“倒贴为西方服务”。虽然媒体报道施一公否认曾发表该演讲,但其反映出破除“SCI至上”的呼吁有对“SCI至上”导致我国优秀科研成果外流、不利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担忧。

  (三)破除“SCI至上”有希望提升中国学术期刊地位的原因

  王鼎盛院士2014年就提出,希望由中国单独或主要投资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国科学家起主要作用的科研成果“在中国期刊上发表”,应将“在中国期刊上所发表的论文的影响力”作为绩效考核指标。早在2009年,中国科学院就要求中科院院士候选人必需在申请材料中提供一篇发表于中国期刊的学术科研成果。2015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五家单位联合发布的《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大力支持我国各类公共资金资助的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在我国中英文科技期刊上发表,便于国内学术界第一时间获取和利用,着力解决我国科研成果在国外科技期刊发表后带来的知识产权、使用权、传播权等问题,增强我国科技期刊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并着手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刘武英等早在2015年就撰文指出,我国95%以上的重要学术成果都不在国内发表,国家每年要花大量经费将发表于国外期刊的学术研究成果买回来为国内科研工作提供支撑,建议调整学术评价指挥棒,取消SCI期刊发表的硬性规定并降低SCI期刊发表论文的权重值,同时增加国内期刊在学术评价中的权重。2019年,国家科技奖申报鼓励申报者将发表于国内期刊的论文作为代表作,有人因此欢呼“国内期刊的春天来了!”2020年2月,科技部《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指出,“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根据科技活动特点,合理确定代表作数量,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既要破除科技评价的“唯论文”现象,又要求国内期刊论文原则上不少于1/3,表明破除“SCI至上”还反应了中国学术期刊和国际期刊的地位问题,也代表着中国学术期刊与国外学术期刊学术话语地位的竞争关系,体现了优秀学术成果发表于中国学术期刊还是西方学术期刊,以及由此产生的知识产权使用、学术科研事业发展和学术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学术评价话语权等深层次问题。

  (四)认为国际化侵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是主张破除“SSCI迷信”的重要原因

  在科技领域呼吁破除“SCI至上”的同时,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也在呼吁破除“SSCI热”,但其话语逻辑与破除“SCI至上”略有不同。有学者指出,SSCI存在严重的意识形态偏见与文化歧视,对SSCI“盲目崇拜”导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主动拥抱西方话语体系,出现“自我殖民化”现象,要构建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需尽快破除SSCI崇拜。也有学者认为,过分重视SSCI容易使中国学术陷入“自我矮化”的境地,会导致“西方学界对什么感兴趣,我们就研究什么”,因而主张“我们不能将学术的政策与方向、审核与取舍,交由西方学界来操作和评定”。“SSCI迷信”或者可以说代表西方“学术霸权”的SSCI俨然成为影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破坏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和学术评价体系科学性根基、侵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的“罪魁祸首”。可见,主张破除“SSCI迷信”、倡导学术研究成果发表和学术评价的中国化,一定程度上是出于对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发表和学术评价国际化会降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自主性的担忧,隐含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和“自主性”间存在二元悖论、国际化会侵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的隐喻。

二、自主性缺失: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之痛及成因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已经取得较大成就,但整体而言还是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的消费者,西方领先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势能场域”作用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导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概念、理论、研究方法和评价体系的西方化,不少学术理论研究成果陷入用“精巧”的研究方法来证明西方学术理论“正确性”的窠臼,缺少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自主性学术概念、命题和理论建构。

  (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自主性自建立之初就先天不足

  中国现代社会科学体系是移植西方社会科学知识的产物,是中国融入世界体系或者说中国被强行纳入世界体系的“副产品”。晚清民初,国家积贫积弱,无数先贤开始反思中国传统思想和制度体系,向西方寻求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思想资源和技术支持,“全盘西化”的主张被提出。期间虽有争论,但“西化”事实上在早期中国社会科学建立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西方社会科学知识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被中国知识分子“毫无批判”地接受和引入中国,导致中国社会科学从建立之初就带有西方知识体系色彩,在自主性上先天不足并形成“路径依赖”,最终形成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不足的现状。换言之,就中国知识分子反思传统文化、寻求外部思想资源支持以救亡图存的初衷而言,中国社会科学自建立之初就主动放弃了“自主性”。

  (二)“中心-边缘”式世界学术体系侵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面临在世界结构中如何自主于西方社会科学场域“文化霸权”的问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制度模仿和移植了西方社会科学制度,受制于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霸权,西方和中国的知识生产和消费类似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中心-边缘”式结构关系,中国是西方学术理论研究的消费者,受其场域势能的影响。带有西方知识“消费主义倾向”的中国知识分子,从“被动”接受西方社会科学知识演变成“主动”屈从于西方“文化霸权”的支配性,毫无批判地接受和移植西方社会科学思想框架、知识生产及学术制度,导致中国学者有关中国的学术研究都被西方既有理论框架“语境化”或“路径化”,带上西方知识示范的烙印而缺乏自主性。

  (三)决定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的主要矛盾是从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中国学者

  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问题,“从某种角度看乃是其他场域对中国社会科学场域监督、支配所致,其基本中介是那些并非完全根据社会科学知识的规定性增长逻辑而建立起来的学术制度;更为根本的是,……在很大程度上是那些在中国社会科学场域中处于被支配地位的知识分子在其研究中与这些并非完善的学术制度之间的‘契合’所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狭义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主要指包括学术概念、学术命题、学术方法等在内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体系的自主性;广义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则包括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体系的自主性、从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活动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展学术理论研究的自主性。综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问题的“内部向度”“外部向度”,“国内向度”“国际向度”,可以形成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影响因素圈层模型。(见图1)可以看出,如果将“内部向度”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展学术理论研究的自主性视作决定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的“内因”,那么不管是“外部向度”的国内政治场域、经济场域、社会场域等,还是“国际向度”的国外政治、经济、社会、学术等场域,都是决定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的“外因”,真正决定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是处于圈层核心的中国知识分子这个主要矛盾。

  (四)学术评价制度是影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的重要变量

  从图1可以看出,处于圈层核心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自主性是决定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的主要矛盾,但中国知识分子的自主性受“外部向度”和“国际向度”这两个外因性次要矛盾的影响。“外部向度”和“国际向度”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的影响有两条路径:一是直接作用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场域而影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二是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制度为媒介,共同作用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制度而间接作用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场域,影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但不管是哪条路径,都主要作用于中国知识分子这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的主要矛盾,通过影响中国知识分子的自主性而影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自主性。其中,学术制度,尤其是学术评价制度是影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的关键变量,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自主性具有导向性影响,这是中国哲学社会自主性和国际化冲突的讨论主要聚焦于学术评价制度而着力“破除SSCI至上”的内在原因。

三、国际化: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和使命担当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虽然全球化因多种原因被按下暂停键,新冠肺炎疫情亦增加了全球化减速甚至暂时性收缩的趋势,但全球政治、经济、技术革命已使全球成为地球村,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居于世界体系之外。大国只有在国际场域中竞争与合作才能在保障世界体系稳定与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然而,竞争与合作的国际环境总体上仍以竞争为主导,中国必须不断提高国际话语地位才能为竞争的国际合作提供保障,才能在国际竞争合作中保障国家利益。在此背景下,如果说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是决定国家国际话语地位的硬核保障,那么哲学社会科学则是决定国家国际话语地位的软核基础,这就要求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主动融入国际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使世界了解中国,接受中国,学习中国,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地位,为中国国际竞争提供软实力支撑和话语权支持。

  (一)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是促进中国国际话语权建构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促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有效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能力,确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地位,已经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当然使命,而要实现这一使命,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只有在国际化的场域中,与国际哲学社会科学交流对话,借鉴国际学术前沿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通过开展中国乃至世界研究,建构起为世界接受的知识理论体系,为世界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经得起世界检验的理论成果,才能得到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的认同,达到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地位的目的。

  (二)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国际话语地位的确立,都需要有高水平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近年来,国内出现了要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呼声,然而,从语法结构来说,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名词,其核心是“科学”,也就是说,哲学社会科学的首要或者说本质属性是其科学属性。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依然也必然是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部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实现高水平发展,就必需融入世界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不断借鉴和吸收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方法和知识成果,在与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的交流与对话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知识理论建构和创新能力,而非关起门来自说自话。

  (三)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是增强中国之治国际认同的必然要求

  与自然科学不同,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属性之外,还包含着意识形态属性,或者说,哲学社会科学本质上就是关于意识形态的科学。当前国际世界对中国存在很多误解,一些国家甚至对中国意识形态和中国之治怀有深深的敌意。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在美国等西方政府的推动下,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敌意正在加深,进一步恶化了中国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世界话语和意识形态体系原本就是西方主导的话语和意识形态体系,如果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不走向国际,任由西方国家主导世界话语和意识形态场域,发出误解、甚至刻意扭曲、污名化中国的声音,显然对中国不利。中国要继续保持和平发展的国际生态,就必须走向国际,从理论上阐明中国之治的本质内涵,向世界说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国之治的国际认同,消除国际世界对中国之治的误解和敌意。与此同时,治理的价值是世界性的。近年来,中国之治的治理优势日益彰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在充分展示中国之治“战疫”优势的同时,还暴露了西方之治在疫情防控等应急管理方面的低能与失效。向西方介绍中国之治或者说“中国模式”的优势和长处,不仅是向西方推介中国之治,增强中国之治国际认同的需要,更是促进世界治理体系优化的需要。此外,无需否认,中国之治具备强大的治理优势和治理效能,但也存在问题与不足,中国之治要得到进一步完善,中华民族要实现真正的繁荣和复兴,就必须在与国际世界的交流与互动中,吸收西方之治的优点与长处,走出一条既非“封闭僵化的老路”,又非“改旗易帜的邪路”的康庄大道。

  (四)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是促进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为一门科学,世界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整体,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现代哲学社会科学发端于西方,其知识理论体系主要是立基于西方实践发展起来的,对于西方哲学思想和社会实践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对于东方社会,尤其是对中国社会却缺乏普遍的解释力和适用性。按照库恩的“范式”革命理论,当一个科学范式不能解释和解决新出现的现象,并且当这种现象逐步累积而导致旧范式出现危机,科学革命就将出现,新的科学范式将代替旧的科学范式。当前,以自由主义价值观为基础的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面对世界社会实践,哪怕是面对西方社会实践,这种以自由主义价值观为基础的主导性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和实践已经面临巨大危机,更不用说这种以自由主义价值观为基础的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对解释中国之治、中国奇迹的无能为力,中国之治、中国奇迹已经冲击了以西方自由主义为基础的主导性世界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范式“硬核”,使其面临范式革命的前夜。在此背景下,世界哲学社会科学要实现科学发展,完成范式革命变迁,离不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对中国之治、中国奇迹的理论解读和知识创新,即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和范式革命需要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化。

四、自主性的国际化:超越自主性和国际化之争

如前所述,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破除“SSCI至上”的呼吁,实际上是将SSCI论文发表以及以鼓励SSCI论文发表为导向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的主要表征,而批评“SSCI至上”一方面是质疑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缺失的关切,认为鼓励SSCI论文发表的评价体系、以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化既是西方“学术霸权”的体现,也是导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缺失的“罪魁祸首”。因此,“破除SSCI至上”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侵蚀自主性的担忧。显然,这是对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现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的双重误解。

  (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不足

  受语言、文化传统、研究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缺乏自主性的同时,又存在学术研究的国际性视野、国际发表能力、国际学术沟通能力不足的问题。据统计,在SSCI数据库收录的58个社会科学学科的3400多种学术期刊中,中国学者从2009到2018年十年间的SSCI论文数由5064篇上升到26400篇,占SSCI数据库论文总数的比重由2.25%上升到7.46%,排名从世界第9上升到第3,中国学者为第一作者的SSCI论文数则由2394篇上升到19351篇,占SSCI数据库论文总数的比重由1.06%上升到5.47%,发展较快但总量不足。从学科分布看,国际化发展较为成熟的主要是经济、医学和管理等领域,教育、法学、文化,特别是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等学科的国际化程度较低。从SSCI论文的影响力来看,中国学者单篇引用超过100次的论文较少,特别是哲学、法学、政治学领域单篇被引超过100的论文数为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整体国际影响力还有待加强。

  (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没有“唯SSCI”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对SSCI论文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在加大对SSCI论文的奖励力度,提高SSCI论文对职称评审、人才项目等各项学术评价的影响权重,但还未到所谓“SSCI至上”的程度。如2013年12月修订实施的《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奖励办法》规定,SSCI收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进入所在学科领域排名前50%的奖励1万元,未进入前50%的奖励0.6万元,与其相对应,奖励《中国社会科学》论文2万元、国内其他权威期刊论文1万元;武汉大学将SSCI、A&HCI、CSSCI期刊,《新华文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均列为文科科研考核刊源,将SSCI、A&HCI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求是》《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以及学校认定的一级学科奖励期刊等列为文科科研奖励刊源,给予同等业绩和奖励。国内其他高校期刊等级及科研业绩政策也基本类似。当然,国内一些高校确实存在鼓励和支持SSCI论文发表的情况,一些高校在职称评审、科研业绩认定和科研奖励政策中,对SSCI论文有所倾斜,但这既是鼓励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的需要,也有国际学术期刊相对规范、办刊水平和期刊论文质量相对较高的原因。“与理工科争先恐后把研究成果拿到国外SCI期刊去发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内哲学社会学科领域能够在国际SSCI、A&HCI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还非常有限,发表SSCI论文的学科之间的差异性也非常大,因此,人文社科领域还不存在‘唯SSCI’或‘唯A&HCI’论文的问题,而是如何完善学科评价机制,提高产出,尽快形成发表此类国际刊物论文能力的问题。”

  (三)自主性的国际化是超越自主性与国际化之争的必然选择

  在西方主导的世界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国际化,尤其是鼓励SSCI论文发表的学术评价体系,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自主性建构造成负面影响,但应当看到,脱离世界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自主性”并非真正的自主性,封闭的“自主性”不利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更无助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地位建构。进而言之,目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并非是“SSCI至上”的问题,而是国际化和自主性双重不足,如何在保障自主性的同时,进一步国际化,或者说如何在进一步国际化的同时,保障自主性的问题。为此,需要防止出现“SSCI至上”的学术评价体系,但绝不能“倒洗脚水连孩子一起倒掉”,为了哲学社会科学的自主性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要SSCI论文,放弃甚至反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化”。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从处于落后地位的“跟跑”发展到并驾齐驱的“并跑”、最终实现“领跑”,就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在坚持自主性的同时,主动融入国际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实行“自主性的国际化”。

  (四)自主性国际化的内涵与实施路径

  自主性的国际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改变中国学者西方学术理论知识“消费者”的角色,坚持学术理论研究的自主性;二是改变被动卷入国际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局面,实行具有自主性的国际化。前者意味着必须确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者的自主性意识,努力建构既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又有国际普遍意义和学术价值的自主性学术概念、学术命题、学术理论体系。后者意味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化要更有主动性、组织性和计划性。考量自主性和国际化发展现状,除各类学术管理机构要加强国际化的组织性和计划性之外,还要在学术评价制度方面建设起以提升符合国际学术规范的学术研究能力、理论创新能力、发表出版能力、交流传播能力为导向的学术评价制度,具体可分三步走。第一步,以鼓励国际化为主,同时培育自主性意识,引导加强自主性理论建构。即在一般层面上,学术评价制度需以鼓励国际化为导向,在职称评审、人才项目、学科评估等方面,对发表国际期刊论文、出版国际学术著作、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等作适当倾斜,强调各类成果的国际化支撑;同时鼓励自主性创新,在各类学术评价中,优先支持具有自主创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国内高等级奖项,如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各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须有自主性评价指标,非原创性理论建构成果不予评奖。第二步,国际化和自主性并重。即在第一阶段鼓励国际化、基本形成国际化意识和能力的基础上,一般层面和高等级成果评价同时强调国际化和自主性,优先支持国际化和自主性并重的研究成果。第三步,全面强化自主性建设,着重强调学术理论研究成果的自主性。

  (五)自主性的国际化要重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传播体系建构

  学术传播既是学术体系发展的价值所在,也是学术体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学术传播既可以使各种学术理论研究成果在交流、竞争中提升,又可以使真正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得到认同,发挥其社会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国际学术传播是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地位、促进中国国际话语权建构的关键。目前,中国已经建立起较为系统的国内学术传播体系。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库检索结果显示,现收录哲学与人文科学期刊哲学与人文科学类11518种,社会科学I辑期刊8712种,社会科学II辑期刊6873种,经济与管理科学类期刊12404种。另据统计,国内现有581家出版社,加上各种网络媒体和新媒体,国内学术出版和传播体系基本形成。然而,受各种因素影响,中国在学术出版、交流、传播方面还存在较多瓶颈和束缚,不利于学术思想创新和传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国际话语地位较低,国际学术期刊办刊能力较弱,学术著作的国际出版能力不足,中国学者的国际交流和研讨能力不强。对此,需要在适当扩大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数量,特别是鼓励扩大中国国际学术期刊办刊数量的同时,努力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办刊能力和水平,提升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同时着力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者的国际学术交流表达能力。

  (六)我国高校要有促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国际化建设的行动自觉

  我国高校和高等教育机构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五大职能,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传承和创新的主要场域,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传承和创新的主要主体,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等负有主要使命,因而也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建设负有主要责任。目前,所谓“五唯”或“破五唯”的主要责任相关者和利益相关者也是高校和高等教育机构及其从业者,高校和高等教育机构对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建构的责任意识和行动自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建构的实际效果,因此,高校和高等教育机构要自觉树立自主性的国际化意识,在坚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研究自主性的同时,积极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化,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权建构,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

陈宝胜,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浙江杭州 310058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12期第54-60页

栏目

研究与探索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zggjyj1985

投稿平台|http://editor.cahe.edu.cn/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