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磊|英国如何保障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校外支持、校内策略及数字化探索

冯磊 中国高教研究 2024-02-05

摘 要:面对近年来日益严峻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英国从多方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保障。一是政府部门、高校监管机构、卫生部门、专业组织及高校通力协作,形成完善的学校外部支持体系。二是高校内部发展出成熟的学生心理健康保障策略:将学生作为设计和实施高校心理健康战略的核心、将高校整体打造为心理健康社区、将同伴支持作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障的战略手段、将心理健康教育嵌入学生专业课程学习中。三是着眼于数字化保障,探索数字化技术在学生心理状态数据收集、心理问题预警、心理疾病诊疗、心理健康知识与高校保障经验传播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高校学生;数字化;教育管理;英国


  一、引言


  近年来,快速变化的经济、文化、科技及社会环境使高校学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心理压力,如何有效保障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继而培养人格健全的高水平人才,成为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的高等教育政策焦点。英国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进入21世纪后日益堪忧。从2006/07年度至2015/16年度,英国高校中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上涨了近5倍,远超学生总体增速,(见图1)其中,全日制本科生中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比例从0.4%上升至2.5%,这一比例到2017/18年度已达3.5%。而由于高校数据提交的惰性以及统计口径对轻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忽视,实际状况比官方统计所示更为严峻。2016年,YouGov就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1000余名英国高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7%的学生报告有某种形式的精神问题,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抑郁(77%),还分别有14%和5%的学生称患有饮食失调和各类行为发展问题。2018年,The Insight Network在其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针对37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超过1/3的受访者曾有过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一些间接数据也同样反映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形势:2015年至2019年英国“学生学业经历调查”表明,英国高校学生在所有四项幸福指标上的得分均明显低于英国人口平均得分。

  无论何种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都会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就业发展造成较大负面影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保障首先要支持和帮助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使其回归心理健康状态。同时,保障学生心理健康还意味着要保护心理状态正常的学生,避免其发生心理健康问题。英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保障不仅要应对增长迅速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而且在扩大高等教育参与的背景下,还要维护不同社会背景学生的正常心理状态。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英国近几年将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提升至新的战略高度,推动学生心理健康保障走向系统化与科学化,并在数字化心理健康保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我国向来高度重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保障,相关研究与实践涉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中心建设标准、学生心理健康多级预警防控体系建设、心理宣传联络员培养、心理健康教材建设等,有效提升了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保障水平。但总的来说,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保障在学校外部支持的系统性、学校内部策略的科学性以及方法的前沿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不足,从而难以充分应对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以及数字化时代复杂的学生心理健康形势。在此背景下,2021年11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会,部署推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广大学生更加健康阳光。英国近几年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保障方面的工作可为我们提供有益思考。本研究旨在分析英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外支持体系、校内保障策略以及英国在学生心理健康数字化支撑方面的探索,从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保障机制提供借鉴。


  二、英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外部支持体系


  英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保障所面临的形势之严峻,远非高校所能独自应对,也非一时可见成效。由此,英国高校以外的相关部门与机构均更加积极地行动与协作起来,或更好地直接为学生服务,或通过更大力度地监督和支持高校以及与高校建立更紧密的伙伴关系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目前,英国已基本形成全方位的、长效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校外支持体系。(见图2)

  (一)政府部门:法律保障与战略规划

  英国政府的首要职责是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立法和司法保障。2010年《平等法》规定,高校有义务根据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的需求做出“合理调整”,若高校没有履行相关义务或因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做出不公正对待时,学生可依法将学校诉至法庭或对学校决定提起司法审查。政府的另一项责任是制定与推动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2015年,英国卫生部(Department of Health,DoH)发布报告《心中的未来:推动、保护和改进儿童和青年心理健康和幸福》,提出新形势下学生心理健康保障的明确目标,并规划出相应的实施路径;2017年,卫生部和教育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DfE)进一步联合发布绿皮书《转变儿童和青年的心理健康服务》,计划在未来5年额外拨款14亿英镑用于设立新的心理健康服务标准、提升儿童和青年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支持高校与卫生系统合作项目等。

  (二)高校监管机构:项目资助与政策监督

  在政府全面推动下,英国学生办公室(Office for Students,OfS)、英国科研与创新局(United Kingdom Research and Innovation,UKRI)、高等教育独立监察办公室(Office of the Independent Adjudicator,OIA)等高校监管机构也采取了更加有力的措施。一是资助高校和相关组织开展项目,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保障的学理研究与创新实践。2018年,OfS投入1450万英镑建立“心理健康挑战基金”(Mental Health Challenge Competition),共有10个项目获批,67所不同类型机构参与其中,项目主题涉及新生心理过渡、心理疾病早期干预、心理健康意识培训等多个领域;2018年,OfS与UKRI合作设立“催化基金”(Catalyst Fund),支持高校探索如何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二是通过政策监督来保障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的权益。在OfS质量监管框架下,高校须在“入学及参与计划”中说明如何帮助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应对在入学、学业提高和升学、工作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否则将面临监管处罚。OIA负责对学生与高校间的纠纷进行仲裁,在过去四年中,高校是否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心理健康支持已成为OIA案件审查中的一个主要关切。

  (三)卫生系统:提供专业服务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及地方保健、护理、咨询机构主要负责为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提供专业的诊疗与护理,一些高校的心理咨询服务还外包给外部机构。近年来,NHS致力于改革心理健康服务机制,与基高校一道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水平。2016年,NHS发布《心理健康五年展望》,承诺要改革国家卫生服务体系,包括缩短学生心理诊疗等待时间、协调全科与专科保健对高校的支持、优化学生病例信息共享等;2019年,NHS制定长期规划,承诺将协调卫生、社会保健、教育和志愿部门的合作,探索更加综合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法。在NHS改革推动和OfS资金支持下,越来越多的高校与NHS及地方保健、护理等卫生机构形成战略伙伴关系。NHS还深入参与到一些高校的内部支持机制中,如NHS专家会加入高校健康和福利委员会,或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课程。

  (四)专业组织:发展行动指南

  英国共有三类专业组织参与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保障工作中,它们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学习资源和服务平台,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为高校和管理部门提供行动指南。第一类是致力于辅助高校发展各类政策的组织。如英国大学联盟(UUK)发布名为“逐步改变”(Stepchange)的政策框架,为高校应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政策建议。第二类是专注于心理健康相关问题的组织,如2021年,皇家精神科医师学会对近十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遇到的新挑战进行了专业回应,为高校和卫生系统提出新的政策建议。第三类是专门应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组织,如学生心理协会(Student Minds)为高校制定宿舍管理、导师辅助、同伴支持等各类心理健康保障政策提供建议,高等教育心理健康专家工作组(Mental Wellbeing in Higher Education Expert Work Group)在指导高校发展相关政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英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内部保障策略


  高校是学生心理健康保障的最前线,一方面高校可发挥科研优势,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学理研究,另一方面更主要的职责在于利用已有成果与外部支持来建立与落实校内学生心理健康保障政策。而在学生心理健康保障政策制定与实施中,英国高校逐步形成一系列关键策略,这些策略成为英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保障的关键要素。

  (一)将学生作为设计高校心理健康保障战略的核心

  共生(co-production)是一种将用户平等纳入服务构建与实施的工作理念及方法,也是卫生部门制定健康战略时长期运用的工作策略。英国高校采取共生性策略,将学生作为合作伙伴,在心理健康保障战略发展的所有阶段与学生共同决策,主要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首先,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英国高等教育实践中的深入,让学生参与到高校决策及其实施中,不断增加学生的声音成为趋势。其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复杂多变,他们对高校的期望也不同,而且学生通常以自己的方式对心理健康和高校角色进行概念化,高校只有采取共生方式,最大程度地与整个学生群体接触以获取生动具体的信息,才能发展出最可靠和最有效的心理健康战略。当学生真正成为高校共生的伙伴而参与到战略决策中时,他们会成为推动变革的力量,而非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英国开展一系列项目来探索共生策略在高校心理健康战略发展中的应用。如UUK与西英格兰大学、卡迪夫大学和约克大学试行不同的共生策略;学生心理协会在伯明翰大学试点组织了一个“学生倾听项目”,倾听学生对高校心理健康支持及其方法的意见和建议。英国高校与相关组织现已开发多种与学生共生的工具,如问题解决空间、学生主导的同伴研究、学生主导的倾听项目、学生论坛等,并在以共生策略建构高校心理健康战略方面形成可遵循的基本步骤,即领导推动-招募学生群体-建立奖励机制-明确目的与受益领域-设计共生工作机制并进行培训-定期改进。遵循这些行动指南,英国高校正力求在用户参与方面达到与卫生部门同样的高标准。

  (二)将高校整体打造为心理健康社区

  由于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而且学生心理状态受到复杂因素的整体影响,因而英国高校正逐步摒弃基于“赤字”的学生心理健康保障政策范式(即只有达到危机点的学生才会被特别关注),而越来越强调“整体高校”(Whole University)的政策范式,将高校各项事务整体纳入心理健康保障范围,使高校在整体上成为心理健康的社区。“整体高校”的范式最早由中央兰开夏大学开创,在2017年UUK提出“逐步改变”框架和2019年“学生心理”协会提出《高校心理健康宪章》后走向完善。“整体高校”范式将相关工作划分为学习、支持、工作和生活四大领域,共设18个政策主题。(见表1)在众多组织支持和推动下,英国高校正不断完善和改进各领域的心理健康保障政策,积极构建整体的高校心理健康社区,同时踊跃申报用以表彰“整体高校”范式落实的“宪章奖励计划”(The Charter Award Scheme)。

  (三)将同伴支持作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障的战略手段

  同伴支持(Peer Support)是由处于或经历过相似境况、问题或体验的人提供的支持,其基本原理在于同伴之间通过分享相似情境与相关经验能给予彼此更易理解的帮助和支持。相比于心理咨询与建议、心理辅导等方法,同伴支持往往被认为是补充性的高校心理健康支持方法。然而,英国高校格外强调学生互助的策略,赋予同伴支持很高的战略地位。在英国高校看来,同伴支持在应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有着诸多优势:对于学生来说,接受支持的学生能拥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自尊,提供支持的学生能推动个人发展和各项就业能力的提高;对于高校来说,同伴支持可以有效降低校内其他专业服务的压力,并使专业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需求,这一点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意义尤为巨大;对于社会来说,同伴支持则可有效降低心理健康诊疗费用,减少社会资源消耗。

  同伴支持有多种模式和技术,实施同伴支持时需要保障支持者的安全,还要注重同伴支持与其他服务的融合,因此,同伴支持的施行离不开高校有计划地组织。英国许多高校都在同伴支持方面进行了长期的实践,如布鲁奈尔大学的“Buddies”、兰开斯特大学的“Happy to Talk”、莱斯特大学的“Nightline”等,而被借鉴最多的是牛津大学开展的同伴支持项目。该项目在牛津大学34个学院和2个系中全面推行,学校咨询服务中心每一学年为300名左右的志愿学生提供为期8周、每周3个小时的培训,培训涉及内容广泛,而且尤其注重倾听练习。受过培训的志愿者为其同伴提供非正式和正式的倾听服务,还通过举办活动为学生提供相互联系的空间。为了确保同伴支持活动的顺利举行,也为了保证志愿者的自身心理健康,项目要求志愿学生定期参加督导会议。

  (四)将心理健康教育嵌入学生专业课程学习中

  为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增加学生心理健康知识,高校通常的做法是开设专门的培训讲座,但英国高校强调在专门的培训外,将心理健康相关内容融入学生专业课程学习中。专业课程学习是学生参与高等教育的核心,一方面,心理健康是学生高质量专业学习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专业课程学习又是学生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同时,专业课程学习成就又对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提升有积极作用。因此,专业课程学习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将专业课程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既是高校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优势,又是精准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深入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有效途径。

  由于心理健康知识本身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因而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更广泛的专业课程学习内容中具备很高的可行性。英国高校采取多种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学习中。首先是跨专业的交流课程,如中央兰开夏大学让来自各个专业的学生观看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电影,并让他们从各自专业出发进行讨论。其次是利用专业特色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解,如西英格兰大学将心理健康知识整合到建筑环境学生的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绿色空间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并设计一座促进身心健康的建筑;谢菲尔德大学设立“故事谢菲尔德”项目,使语言专业的本科生与当地居民(其中一些人患过心理疾病)一起工作,共同制作城市生活的叙事文本。最后是为学生提供本专业与心理健康相交叉的学习资源,心理健康研究领域的丰富成果几乎可以为每个专业提供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


  四、英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保障的数字化探索


  自20世纪末以来,人类逐渐生活在一个数字化技术饱和的世界,迈入所谓数字化时代。21世纪的高校学生成长于数字化时代,近十年来的高校学生更是名副其实的“数字一代”。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否导致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增多尚存在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保障提供了新的动能和路径,心理健康保障的数字化也更适应于新一代学生和时代的需求。英国向来注重以数字化技术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保障赋能,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来,原本线下的心理健康支持与服务不得不转为线上,使英国更加紧迫地探索数字化技术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保障中的应用。2021年4月,OfS批准新一轮“心理健康挑战基金”项目,这些项目皆聚焦于以数字化技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目前,英国主要在以下方面加快探索。

  (一)夯实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基础

  只有系统的数据积累与分析,才能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准确状态与发展趋势,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借助更高效的数字收集平台与数据分析工具,英国正逐渐夯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数据基础。首先,更准确地统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由于大量学生不愿披露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朴茨茅斯大学、德比大学等高校都在OfS支持下开发数字工具,改进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手段。其次,系统积累更广泛的学生心理状态数据。英国正加紧建设更加统一的高校学生心理状态衡量工具及相应的数据收集平台,对四个地区的学生心理状态进行统一摸排和比较,同时也着手建立纵向数据库,为探索学生心理状态与其他各类因素、各种应对措施之间的相关性及因果关系提供研究基础,推动相关政策评估与改进。最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诊断与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护理需要获得高校、NHS以及家庭的共同帮助,英国正协调高校及地区NHS,探索建立统一的基于共享数据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模型,为学生心理健康诊断与护理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

  (二)助力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早期预警

  对于心理健康问题来说,及早发现并进行干预至关重要,在此方面,大数据技术及移动数字设备可提供新途径。比如,若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照片时经常使用滤镜降低亮度和色调,或者发表心情时涉及独特的单词或短语,就表明其心理健康可能已出现问题。通过对学生社交媒体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相关工具就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及预警。英国积极支持高校开发学生心理健康的早期预警工具。在OfS资助的第一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保障项目中,规模最大的是由诺森伯利亚大学联合其他9个机构开展的学生心理健康早期干预项目。该项目正研发新的数字工具,通过挖掘学生社交媒体、课堂参与、图书馆使用、虚拟环境学习时间等数据,识别已陷入心理危机的学生并为之提供帮助。剑桥大学公共卫生基因组学基金会(Public Health Genomics Foundation)致力于以新科技来更好和更个性化地预测、预防和治疗疾病,近几年也将充分开发数字技术潜力、发现心理健康问题早期指标作为工作重心,多次组织工作坊和健康研讨会,推动各方开发更多适用于学生心理健康早期预警和干预的移动健康应用。

  (三)提升学生心理疾病诊疗服务水平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能有效提高学生心理疾病诊疗的服务水平,比如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在线平台使治疗信息更加透明,在线诊疗节省学生线下排队时间,数字工具能更好地记录与管理治疗数据等。英国卫生部和NHS早在2015年发布的报告中就认识到数字化技术对心理疾病诊疗的重要意义,NHS在2019年发布的《心理健康实施计划2019/20-2023/24》中进一步制定了实现心理健康数字诊疗的路径。由此,近年来英国心理健康数字平台和移动应用的发展呈指数级增长,包括数字认知行为疗法工具、情绪跟踪工具和同伴支持平台等,其中不乏专门以学生患者为服务对象的,而且在英国政府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障战略支持下,专为学生研发的工具和平台数量稳步上升。与此同时,数字NHS、国家卫生与保健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等机构也在加快制定对移动健康应用程序的认证标准,督促应用程序开发满足安全性和临床有效性标准,推进将移动健康应用程序纳入常规医疗保健中,使包括学生患者在内的心理疾病患者可以更安全、更方便地使用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心理治疗服务。

  (四)优化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高校保障经验传播

  在英国政府支持下,高校、学生以及社会组织建立许多网络平台,极大地提高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和服务信息的便利性和适切性。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OfS支持建设了一个名为“学生空间”(Student Space)的网络平台,为学生应对新冠肺炎带来的心理压力提供学习资料和服务信息;又如“学生健康联盟”(The Alliance for Student-Led Wellbeing)是一个由学生组织领导的网站,旨在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减少对心理疾病的污名化,并为高校学生提供实际帮助和情感支持;有的高校还针对特定学生群体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如德比大学建立“幸福论文”(The Wellbeing Thesis)网站,围绕博士培养过程为博士生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同时,英国特别注重借助网络会议和平台分享高校在学生心理健康保障方面的良好服务实践,使相关经验在高校间快速共享。如在催化基金计划资助期间,OfS和UKRI经常组织网络会议,让不同项目之间分享进展。英国健康高校网络(UK Healthy Universities Network)、英国高校心理健康顾问网络(University Mental Health Advisers Network)等数字空间也为高校之间交流学生心理健康保障实践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平台。


  五、对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保障的启示


  (一)以跨机构合作筑牢学生心理健康外部保障

  学生心理健康保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借助跨机构的合作才能有效推进。一方面,高校必须与卫健部门、专业服务机构合作去探索新方法、新工具与新技术;另一方面,各高校之间需要密切合作,就学生心理健康的学理研究和学生心理健康保障形成战略联盟,共享成果和经验。而为了促成各类合作,政府的角色极为关键。政府需要制定国家层面的学生心理健康保障战略,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并提供充分的资金保障和政策便利。

  (二)以整体战略构建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高校环境

  我国高校已经越来越把学生的心理健康视为战略优先事项,但是多数高校的战略只是一系列单个政策和程序的集合,而且多将战略重点放在对有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的排查及帮助上。然而,学生心理状态是一系列连续的频谱,师生关系、学业评估、科研文化、物理环境、宿舍安排等也以一种整体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心理状态。因此,借鉴英国基于“整体高校”的政策范式,我国必须在高校顶层设计中以整体战略来协调各个环节的心理健康政策,建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物理环境、文化环境与制度环境。

  (三)以学生为中心制定和实施高校心理健康政策

  我国高校现有心理健康政策往往缺乏学生的参与,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支持也多以辅导员、心理咨询老师为中心,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而伴随数字化时代与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交融,学生的来源多元化,学生的心理支持需求量巨大且具有复杂性,专业咨询服务往往供不应求,因而必须吸收学生代表参与心理健康政策制定与实施,提升同伴支持的战略地位,才能准确把握各类学生的需求并以更具适切性的方式予以帮助。

  (四)以数字化技术赋能学生心理健康保障

  数字化技术具有打破空间与时间限制、现实与虚拟界限的技术优势,而且数字化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对数字设备和数字平台有着天然的亲密性,因而数字化时代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保障必然要充分融合数字化技术。为此,我国要加紧制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保障的数字化战略,加快建立国家层面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数据平台,大力研发与推广面向学生心理健康早期预警及常规化诊疗的数字设备,积极建设多样化的服务于学生心理健康保障的知识平台和高校数字联盟,从而以数字化技术为学生心理健康筑起新的防线。

【冯磊,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2年第7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冯磊|英国如何保障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校外支持、校内策略及数字化探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