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许丹东 沈文钦 陈洪捷|博士就业去向与择业心态——基于两次全国调查的对比分析

许丹东、沈文钦等 中国高教研究 2024-02-05

摘 要:博士生教育规模的增加、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以及逆全球化思潮向教育领域的渗透使我国博士毕业生面临复杂的就业形势。基于2017年与2021年两次全国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博士毕业生进入学术部门的比例整体上有所下降,博士后比例有所上升,但境外博士后比例(主要是美国)大幅减少。博士毕业生的择业心态偏向一份有发展前景的稳定性工作,对工资待遇的重视程度在提高,对继续做研究和发表机会的重视程度明显减弱,其就业满意度也出现下降趋势。

关键词:博士毕业生;就业;博士后;学术职业;新冠肺炎疫情


  一、问题提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博士生教育规模的扩张,博士毕业生就业成为许多国家密切关注的问题。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学术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博士毕业生到非学术部门就业的比例越来越高。在美国计算机科学领域,仅有1/3的博士毕业生能够在大学就职。在澳大利亚,根据2000—2007年的统计数据,博士毕业生在高等教育部门就业的比例平均不足一半(44.4%)。日本也有大量博士毕业生无法在学术部门就业,部分毕业生甚至处于未就业状态,2020年日本博士毕业生未就业比例高达17.3%。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的扩张主要发生在2000年以后,尽管就业形势尚不如国外严峻,未出现明显的失业问题,但随着规模的增加也出现了与国外类似的多元化趋势。研究表明,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2015年左右我国博士毕业生到学术部门就业的比例明显下降。

  近些年来,我国博士生教育开始面临一些新的形势。从教育系统的内部因素看,2017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适度扩大博士生教育规模,随后博士生教育规模进一步增加。截至2020年,全国在校博士生数超过46万人,与2017年相比增幅超过10万人。从教育系统的外部因素看,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冲击了全球经济发展,就业市场的不稳定性大幅增加。受此影响,不仅新入职的研究人员会忧心职业前景,博士生对于是否会留在学术部门也充满疑虑。此外,逆全球化思潮从经济领域波及知识领域,各国政府尤其是美国对知识跨国流动的控制不断增强,中国大学的国际学术流动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上述形势下,我国博士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如何?与几年前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博士生规模持续扩张、就业市场不确定性日益增强的情况下,这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关注。

  已有关于我国博士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十年间,研究的内容包括博士毕业生的就业部门、就业地点、工资待遇、就业满意度等。博士毕业生的就业部门是备受研究者关注的方面,相关研究发现博士毕业生的就业部门出现多元化趋势。胡俊梅等分析了75所部属高校2014年和2015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发现博士毕业生到学术部门就业的比例略有下降,到企业就业的比例有所增加。高耀等研究了1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11—2015年的就业数据,结果表明博士毕业生的就业部门由学术领域向非学术领域扩散。还有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做博士后。此外,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变化还存在学科差异。以2005—2015年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为例,毕业生从事学术职业的比例在工科领域稳中有增,在理科和文科领域则出现波动式下降态势。

  在就业地点上,研究发现我国博士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就业。也有研究者分析了就业地点的历年变化情况,发现从2014年到2015年博士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有所增加。还有研究分析了博士的出国出境情况,结果显示从2015年到2019年我国博士毕业生的出国出境比例保持稳定,但到2020年明显下滑。其他一些研究对博士毕业生的工资待遇、就业满意度等进行了分析。岳昌君等人的调查表明,博士毕业生与其他学历层次的毕业生相比起薪明显更高。卿石松等发现,超过90%的博士毕业生对工作感到满意,94%左右的毕业生其工作与专业相关。

  整体而言,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我国学界近些年关注颇多的议题,但在新的形势下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跟踪和进一步分析。第一,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颇受关注,但尚未有研究专门分析疫情期间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尽管博士学历层次的毕业生更具就业竞争力,但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同样影响了他们对就业前景的看法,因此在疫情时代需要密切关注其就业情况。第二,在新的变化环境下,博士毕业生就业产生了哪些变化需要利用新冠肺炎疫情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尤其是借助毕业生调查数据。已有关于博士毕业生就业的研究主要使用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的数据,对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的数据使用还较少。虽然最近的两份研究涵盖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后的数据,但数据来源于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数据,而非毕业生调查数据,因此无法更为全面地反映博士毕业生其他方面的就业信息,如就业满意度、择业时的考虑因素等。第三,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工资待遇等客观性指标,对博士毕业生的主观择业心态和感受关注不够。国外也有研究揭示了博士毕业生的不同择业心态与就业去向的关系,但主要关注毕业生是看重满足科研兴趣还是看重工资待遇,对于其他方面的择业心态涉及较少(如工作的稳定性)。为此,本研究将基于2017年与2021年两次全国调查数据,分析博士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其变化,并对其中的原因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为我国博士生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分析思路


  (一)数据来源

  受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委托,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自2016年起开始实施全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反馈调查项目,对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2017年和2021年两次调查。2017年的调查涉及全国61所博士生培养单位,发放电子问卷18367份,回收有效问卷8207份,有效回收率为44.7%。2021年的调查涉及全国261所博士生培养单位,发放电子问卷43011份,回收有效问卷15512份,有效回收率为36.1%。通过对问卷中量表(如求学动机量表、学术经历量表、能力发展量表等)的分析,结果显示所有量表的信度指标都在0.8以上,维度构成也符合预先构想,这表明问卷具有很好的信效度。从样本的地区分布、学科分布看,两次调查数据与全国的总体情况接近。

  (二)分析思路

  首先,使用2021年的调查数据考察我国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为了使分析结果更为准确,本研究将分析样本限定为全日制学生,共计14869人,具体背景信息如表1所示。

  其次,基于2017年和2021年两次调查数据的对比考察博士毕业生就业的变化情况。由于2017年的调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样本偏多,其他类型院校特别是普通院校样本偏少,故为了保证数据的可比性,本研究将比较范围限定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全日制博士毕业生。根据近年的统计数据,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培养的博士数占总数的一半以上。表2为两次调查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博士毕业生的个体背景信息。样本数据在性别、年龄、学科类型的比例分布上有显著性差异。不过从比例来看,两个样本的性别和年龄比例分布相差不大。在学科分布上,工学博士比例差异较大,2021年的调查中工学博士占比更高。考虑到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存在学科差异,后文将分学科进行比较。在分析内容上,我们一方面关注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包括就业部门、从事博士后工作的地点等;另一方面关注其择业心态,具体用就业时的首要考虑因素进行反映。另外,本研究还分析了就业满意度,以进一步丰富我们对博士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理解。


  三、数据结果


  (一)2021年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

  2021年的调查时间在5—7月份,部分被调查者在填写问卷时尚未确定就业去向。经统计,确定就业去向的人数为11864,占总样本的79.8%。在确定就业去向的群体中,76.1%的人直接就业,22.4%的人进入了博士后岗位,另外有1.5%的人自主创业。以下分别对直接就业的毕业生群体和从事博士后工作的毕业生群体进行分析。

  1. 直接就业者的就业情况。

  (1)就业部门类型。博士毕业生的就业部门以学术部门为主。从全样本数据看,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就业的比例分别为52.6%和9.1%,即合计61.7%的毕业生到学术部门就业。若排除医学样本,则分别有60.4%和10.8%的毕业生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就业,即共有71.2%的人就业于学术部门。(见图1)

  表3为不同学科博士毕业生的就业部门类型情况。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博士毕业生到高校就业的比例更高,分别为87.1%和75.6%,理工科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比例均超过了22%,其余学科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比例均不足10%。另外,超过七成的医学博士毕业生在医疗卫生机构就业。

  (2)择业时的首要考虑因素。择业时的首要考虑因素为一道单选题,选项包括“职业发展前景”“工资待遇”“工作的稳定性”“继续做研究和发表的机会”等。如图2所示,选择“职业发展前景”的比例最高,为31.0%,其次是“工作的稳定性”,为21.1%。

  (3)就业满意度。关于就业满意度的问题是“您对当前就业结果的满意程度”,满分为5分,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均值为3.85分。分学科来看,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医学(3.89)、工学(3.88)、社会科学(3.87)、人文学科(3.83)、理学(3.79)和农学(3.76)。统计检验显示,不同学科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5.64,p<0.001)。

  2. 博士后群体的就业情况。

  (1)不同学科博士毕业生进入博士后岗位的比例。理学博士毕业生进入博士后岗位的比例最高,为35.2%,其次是工学和农学的毕业生,进入博士后岗位的比例分别为24.0%和22.9%,医学领域从事博士后工作的比例为17.2%,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领域做博士后的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10.7%和11.0%。

  (2)博士后的就业部门类型与工作地点。对于就业部门类型,69.0%的博士后在高校,23.0%的博士后在科研机构,在企业做博士后的比例为5.4%,2.6%的博士后选择了其他。

  对于工作地点,91.4%的人在大陆地区从事博士后工作,8.6%的人在境外地区做博士后。在这些境外博士后中,有153人填写了具体国家和地区信息。其中到美国从事博士后工作的比例最高,为32.7%;其次是到新加坡和香港从事博士后工作的比例,均为15.7%;占比排在第四、第五位的分别是德国博士后(9.8%)和英国博士后(5.2%)。

  (3)博士后的就业满意度。博士后的就业满意度题目为“您对从事博士后研究这一就业结果的满意程度”,满分为5分,博士后的就业满意度均值为3.78分。在学科差异上,博士后的就业满意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人文学科(4.19)、农学(3.84)、社会科学(3.83)、医学(3.78)、理学(3.76)和工学(3.75)。经检验,不同学科博士后的就业满意度得分差异显著(F=5.09,p<0.001)。

  (二)2017年与2021年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比较

  基于可比性指标,本部分比较的内容包括就业部门类型、择业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就业满意度等。比较样本限定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全日制博士毕业生。

  1. 实际就业部门类型的比较。表4为2017年和2021年博士毕业生的实际就业部门(含博士后)。从学术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就业比例来看,人文学科博士毕业生进入学术部门的比例略微上升,其余学科的毕业生进入学术部门的比例有所下降。降幅最大的为理学,下降了8.4个百分点。

  2. 择业时首要考虑因素的比较。表5为2017年和2021年博士毕业生择业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对比。从比例变化可以看出,①除了医学领域,其余学科领域博士毕业生选择“工作的稳定性”比例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上升较为明显。②除了社会科学,其余学科博士毕业生选择“工资待遇”的比例都出现上升趋势。③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所有学科博士毕业生选择“继续做研究和发表的机会”比例都出现下降趋势,其中人文学科、理学和工学领域的降幅都超过10个百分点。

  3.是否从事博士后工作的比较。总体来看,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17年和2021年的博士后占比分别为23.5%和25.6%。图3为两次调查中各学科博士后的占比情况。可见,工学和医学领域的博士后比例有明显增长,其余学科博士后比例变化相对较小。

  4. 博士后工作地点的比较。相比2017年,2021年到境外做博士后的比例下降明显,由2017年的23.9%下降到2021年的10.9%。表6为2017年和2021年境外博士后工作地点分布。2017年,超半数的境外博士后去了美国(52.3%),排在第二位的是新加坡(9.0%)。到2021年,美国博士后比例下降到27.3%,排第二位的新加坡博士后比例上升到19.2%。卡方检验显示,2017年和2021年境外博士后的工作地点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χ2=363.51,p<0.001)。

  5. 就业满意度的比较。表7为两次调查中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比较。对于直接就业者,2021年的就业满意度得分低于2017年,不过统计检验显示仅在社会科学领域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博士后,除了人文学科和农学外,其余学科2021年的就业满意度得分都低于2017年,其中在工学和医学领域存在显著性差异。


  四、讨论与启示


  (一)学术部门的吸纳能力有所下滑

  博士毕业生的就业部门特别是是否到学术部门就业一直是研究者较为关注的问题。整体来看,我国学术部门对博士毕业生的吸纳能力要高于国外。不过近些年的研究显示,随着学术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博士毕业生进入学术部门的比例下降,进入博士后岗位的比例上升。本研究的结果整体上与此一致。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除了人文学科外,2021年其余学科博士毕业生的学术部门就业率与2017年相比下降了0.8~8.4个百分点不等。同时,精英学术部门的门槛也在不断提高,许多进入精英学术部门的毕业生首先要在博士后岗位上接受进一步筛选。2021年理学和农学的博士毕业生分别有38.0%和30.3%的人进入博士后岗位,而工学和医学的博士后占比也有明显增长,与2017年相比分别增加6.4和13.5个百分点。上述结果说明,虽然目前有不少博士毕业生进入学术部门,但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吸纳能力在下降,一些希望进入学术部门尤其是精英学术部门的博士毕业生需要先从事博士后工作,以“排队”等候机会。而随着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未来这一趋势很可能会更加明显。我们认为,政府部门和高校在对研究型博士招生规模进行决策时,需要考虑学术部门的吸纳能力以及对博士生需求和博士毕业生需求不一致的问题。

  与学术部门吸纳能力相联系的是这一部门的吸引力问题。从博士毕业生的择业心态来看,学术岗位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岗位对一些博士生的吸引力可能在减弱。前文分析表明,博士毕业生偏好有发展前景的稳定性工作。但随着非升即走的长聘制度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推广,学术职业的稳定性迅速下降,相应地,晋升压力的不断增强使学术职业的发展前景也变得更加模糊。本研究团队对若干所研究型大学博士毕业生的访谈也发现,一些有很强科研能力的博士生最终放弃了学术道路,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预期到学术职业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当然,博士毕业生也可能会选择到非精英学术机构或者高校的非学术岗位就业,因此仅仅从是否到学术部门就业尚不能准确评判学术职业的吸引力大小,未来的研究需要结合就业高校类型、就业地点、工作岗位等信息对此展开进一步探索。

  (二)国际学术流动面临挑战

  到境外从事博士后研究是我国博士毕业生进行国际流动、建立国际合作网络的重要渠道,通常每年都有一些毕业生到境外做博士后。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以及逆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我国博士毕业生的国际流动受到抑制。我们的调查显示,与2017年相比,2021年到境外从事博士后工作比例明显下降。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境外博士后的工作地点,发现2017年美国博士后占比超过了50%,但到了2021年下降到27.3%。也就是说,境外博士后比例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到美国做博士后的人数减少引起的。另外,到澳大利亚从事博士后工作的比例也下降较多。上述结果与近年来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奉行的孤立的对华政策有关。美国自提出“重返亚太”战略以来,便开始联合一些国家限制中国的发展,特别是限制中国的科技行业,这些政策也影响了我国毕业生的国际流动。而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对各国之间的正常交流造成破坏,如何应对疫情和政治环境的影响已成为我国学生国际流动面临的重要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由于每年进入博士后岗位的毕业生比例没有下降,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博士毕业生将选择在大陆地区从事博士后工作。而我国的一些人才项目(如海外优青项目)和大学招聘都要求有比较长时间的国际流动经历,“本土博士+海外博士后经历”已经成为博士毕业生获得精英学术机构教职的一条重要路径,那么我国博士毕业生国际流动难度的加大应引起政策制定者与高校用人单位的关注,根据实际情况做必要的政策调整。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目前的很多学术领域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所以我们仍然需要通过国际学术流动增强自身的研究实力。中国的大学和政府需要继续保持开放与合作的态度,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的地区范围和形式,努力促进我国博士毕业生的国际流动。

  (三)择业心态愈加偏向工作的稳定性

  除了关注就业部门外,本研究还考察了博士毕业生的择业心态。笔者发现,2021年博士毕业生的择业心态相较于2017年发生了显著变化:整体来看他们对工作的稳定性和工资待遇的重视程度在提高,对继续做研究和发表机会的重视程度明显减弱。

  一方面,博士毕业生越来越看重“工作的稳定性”,超过了对“继续做研究和发表的机会”的重视。在所有学科领域,博士毕业生选择“工作的稳定性”比例都有所增加,其中人文学科领域增幅为11个百分点。对工作稳定性的重视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到政府部门工作。根据两次调查的比较,无论何种学科,博士毕业生进入政府部门的比例都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在所有学科当中,博士毕业生选择“继续做研究和发表的机会”比例都出现下降趋势,其中人文学科、理学和工学降幅都超过10个百分点。研究表明,有学术志趣和抱负的博士毕业生拥有“对科学的趣味”,他们会为了获得自由探索的研究机会而放弃工商业界的更高经济回报。博士毕业生求稳心态的上升和对科学研究机会重视程度的下降表明,我国博士毕业生的科研抱负可能面临下降危机,对此需要未来研究的进一步关注和探讨。

  (四)就业满意度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

  在就业满意度上,无论是直接就业者还是博士后都出现一定下降趋势,其中博士后群体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上述结果可能与以下两方面原因有关。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全球经济萎缩影响了人们对工作前景的预期,博士毕业生的择业心态更为谨慎,更在意工作的稳定性。但有预期前景且稳定的工作总是“稀缺品”,要想获得并非易事。因此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相比,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出现下降。另一方面,学术部门的竞争性在增强,其具体表现是进入学术部门的比例下滑、做博士后的比例上升。因此可以看到,在博士后比例上升较多的工学和医学领域,博士后的满意度也下降较多。此外,由于博士毕业生的国际学术流动受到抑制,很多毕业生失去了到境外高水平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机会,这也影响了其就业满意度。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就业市场的不稳定性将会持续,而随着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是否会继续下降值得关注。如何提升就业满意度是目前我国博士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

  最后需要指出,本研究对博士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比较使用的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博士毕业生调查数据,故相关发现更适用于该类院校的群体。未来的研究可以收集其他类型院校博士毕业生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不过无论何种学校,博士毕业生所面临的外部就业环境都是一致的,故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对于我们思考如何提升博士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许丹东,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沈文钦,通讯作者,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陈洪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2年第7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许丹东 沈文钦 陈洪捷|博士就业去向与择业心态——基于两次全国调查的对比分析

许丹东、沈文钦等 中国高教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