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文娟 徐颖|美国博士生在读期间学术论文发表的实证研究——以19所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经济学院为例

高文娟、徐颖 中国高教研究 2024-02-05

摘 要:在“破五唯”背景下,改革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论文发表要求,探索博士生学术能力培养的科学路径对于国家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推进“双一流”建设至关重要。美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对我国博士生培养的质量保障具有借鉴意义。研究发现: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经济学院并未将学术论文发表作为博士学位授予的硬性要求;样本中约1/4的美国经济学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过论文,且基本刊登在SCI/SSCI收录的高水平期刊上,论文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高年级阶段。在读期间有论文发表尤其是高质量的论文发表可以提高博士毕业生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工作的可能性,而论文数量对其进入高校教职岗并无显著影响。鉴于此,应充分重视博士生的科研能力训练,院校培养应当重“过程”轻“结果”,博士生对科研成果应当重“质”轻“量”,科研单位对学术素养的评估应当重“能力”轻“形式”。

关键词:博士生培养;论文发表;就业去向;科研产出;研究生教育


  一、问题提出


  博士生处于我国高等教育学位层次的最高一级,是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博士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为核心,规定了被授予博士学位的人员应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鉴于此,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成为高校广泛运用的学术水平评价指标。然而,学术论文发表要求被视为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加强博士生对学术能力培养的重视,成为学生学术能力的“试金石”,也可能被过度、扭曲使用,造成“论文至上”的不良风气,变为在读博士生的“紧箍咒”。2020年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的《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应科学设置学位授予的质量标准,不宜以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在此背景下,改革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论文发表要求,探索博士生学术能力培养的科学路径,成为一项重要的议题。

  针对是否应当要求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现有文献进行了丰富且深入的讨论。有研究认为,高校设置学术发表要求,具备法理和学术上的逻辑正当性。从法理逻辑上看,论文发表要求与《学位条例》中规定的被授予博士学位的人员应“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相一致。从学术逻辑看,首先,学术论文发表是重要的学术训练方式。学术论文的创作过程可以加深博士生对学科领域的了解,有效训练博士生提出研究问题、独立设计与实施研究以及学术写作的能力。同时,论文的审稿环节也为博士生搭建起与学术同行的对话平台,专家评审意见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术论文的整体质量。其次,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经历可以帮助博士生判断是否能胜任未来的学术职业,从而优化其未来的职业道路选择。如选择在学术界求职,已发表的论文还可成为自身学术能力的信号,提升在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竞争力。此外,从院校建设和发展的角度,要求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能够增加大学的科研产出,提高院校的科研竞争力。

  然而,也有学者质疑在博士生评价体系中设置论文发表要求的合法性、合理性与可行性,并指出博士研究生不应受到院校的外部压力而追逐论文发表,而更多地应受到内在学术志向的驱动。首先,将论文发表作为硬性毕业要求的原因之一在于博士生培养的高度专业性、技术性与复杂性增加了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监管博士生培养的难度,因此高校管理部门需借助易监控、可量化的指标,如论文发表。然而,过度依赖硬性指标来监管博士生培养过程,不仅削弱了导师及学术共同体在博士生科研训练中的自主权及内在激励,还体现了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术共同体的不信任,最终导致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间的失衡。更有学者认为,这一举措将学生毕业的决定权从导师转移到期刊编辑或审稿人手中、存在知识产权风险等。第二,高校或博士生导师可能会将自身科研竞争的压力转移到博士生身上,使博士生沦为科研竞争的工具,有违将论文发表要求作为科研训练手段或质量保障机制的初衷。第三,从博士生学业发展的角度看,“唯论文”可能会挤占博士生用于夯实知识基础、培养学术能力的时间,引发急功近利、学术不端等问题。同时,由于学术论文发表难度大、期刊评审周期长,加之录用结果的高度不确定性,可能会给博士生带来巨大的科研压力,导致延期毕业,甚至引发心理问题的出现。此外,随着博士生就业的多元化,博士生教育与传统学术职业之间的联系逐渐解耦,部分博士生流向了政府机构、企业等非学术领域。过度关注博士生的学术成果可能会造成博士生通用技能的缺乏。因此对博士生的质量评价把控应从传统的学术能力衡量转向发展更加综合性的评价体系。

  通过分析文献可知,现有研究对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要求的合理性莫衷一是,且既有讨论大多是思辩式的,缺乏通过翔实系统的数据揭示博士生在读期间科研发表及就业情况的实证分析。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博士生培养质量在全球享有较高声誉,博士教育既是美国高等教育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又是培养高精尖人才、推动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关键路径。考虑到美国博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既对外部环境具有外适性,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又具有完整性,深入了解美国博士生培养路径,对我国博士生培养制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基于研究资料可得性和完整性的考虑,本研究以经济学科为例,通过收集和分析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经济学博士的培养方案及学生在读期间实际的学术论文发表情况和就业去向等有关数据,以期对我国博士生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可靠的借鉴依据。本研究旨在回答三个主要研究问题:①在美国研究型大学经济学博士的培养方案中,是否将学术论文发表作为博士生的毕业要求?②美国经济学博士在读期间的实际发表情况如何?③美国经济学博士在读期间的论文发表与其就业去向存在怎样的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收集

  本研究首先依据2021年U.S.News美国大学经济学院/商学院的排名,筛选出美国排名前三十的高校,收集了各大学经济学项目官方网站公布的博士生培养方案以及历年毕业生信息。结合学校的官方网站、博士毕业生个人主页、谷歌学术及其他社交媒体(推特、领英等),本研究整理了每位博士毕业生在读期间论文的发表情况及就业去向。其中,衡量论文发表期刊质量的指标包括是否为《科学引文索引》(SCI/SSCI)收录的期刊及期刊的排名。SCI/SSCI收录期刊的信息来源于Web of Science网站,期刊排名信息来源于Scimago Journal Rankings网站。借助以上渠道,本研究共收集了19所美国研究型大学经济学博士近三年毕业生在读期间的论文发表情况与就业信息。经筛选,本研究的样本主要包含687名博士毕业生:其中,10.04%的博士生毕业于2018年,32.17%的博士生毕业于2019年,31.00%的博士生毕业于2020年,26.79%的博士生毕业于2021年;72.16%的博士毕业生为男性。

  (二)变量说明

  本研究所使用的变量及其相关说明如表1所示。

  第一,本研究收集了每位经济学博士毕业生的个人背景信息,包括毕业学校、毕业时间、性别。同时,为了揭示经济学博士在读期间的发表情况是否因就读高校质量而异,本研究依据高校在2021年U.S. News美国大学经济学院/商学院排名中的位置,将样本中的高校划分为第一梯队高校与第二梯队高校,第一梯队高校包含了排名前九的高校,第二梯队高校包含了其余10所高校。本研究样本中的博士毕业生有58.22%来自第一梯队高校。

  第二,在论文发表方面,本研究整理了每位博士毕业生在读期间是否发表论文、发表论文数量、首次发表时间及最优论文发表时间。首次发表时间指博士生博士阶段发表第一篇论文的时间。最优论文发表时间,是指在博士生发表的所有论文中,期刊排名最高的论文的发表时间。若仅发表了一篇论文,则首次发表时间等于最优论文发表时间。为了更形象地说明论文发表时间与整个博士就读历程的关系,本研究将发表时间分为三类:低年级期间、高年级期间、毕业求职期。美国大学经济学项目往往需要6年左右完成,本研究依据每位博士生的毕业时间,推算论文发表时该博士生处于何种学习阶段。低年级期间主要指博士第一年和第二年,在此期间博士生会集中完成培养方案中设定的课程、参加博士生资格考试;高年级期间主要指博士第三年和第四年,这一时点往往是博士生集中撰写毕业论文的时期;毕业求职期指博士生准备毕业答辩、寻找工作的时期,大致包含博士第五年至第六年。

  第三,本研究主要使用两个指标衡量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的质量。第一个指标为是否发表在SCI/SSCI收录期刊,第二个指标为期刊层次。本研究将博士生发表的论文所在期刊的层次划分为三档:第一档是在经济学和商学类中排名Q1的期刊,经济学领域的高水平论文多发表在这类期刊中;第二档为相关领域中排名Q1的期刊,相关领域包括政治学、社会学、统计学、健康、人类发展等,这类期刊往往会收录经济学与相关领域的交叉研究;第三档为非相关领域的期刊或非排名Q1的期刊,这类期刊与经济学研究范畴的相关性较弱(如外科研究、生物学研究等)或质量较低。上述对期刊的划分也呼应了不同档次的期刊在博士生求职过程中的重要性:在经济学和商学类中排名Q1的期刊上发表文章,是经济学领域彰显博士毕业生研究能力最重要的信号,而非相关领域或非排名Q1的期刊,在求职过程中往往不被看重,甚至是求职者研究能力的负面信号。

  第四,在就业去向方面,博士生的就业单位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银行与企业,第二类为政府部门及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NGO),第三类为高校及科研机构。博士生就职的岗位也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博士后,第二类专职研究岗(该岗位主要设立在企业、政府等非学术机构),第三类为教研岗,这类岗位主要设置在高校中。

  (三)实证策略

  本研究首先对博士生在读期间的论文发表情况进行描述统计,分析了在读期间有论文发表的博士生占比及平均发表数量,同时使用均值比较的方法比较了第一梯队高校与第二梯队高校博士毕业生在发表数量方面的差异。其次,本研究描述了博士毕业生发表论文的时间分布与发表期刊的质量分布,并使用卡方检验的方法比较了第一梯队高校毕业生与第二梯队高校毕业生发表论文的时间分布与发表期刊的质量分布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之后,本研究使用多元罗杰斯特回归模型(Multinomial Logit Model)分析在读期间论文发表与博士生就业去向的关系。回归模型如下所示:

  模型中,Employmenti代表博士生i的就业去向。本研究分析了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对博士生就职于不同单位、不同岗位的可能性的影响。Publicationi为二分变量,若博士生i就读期间有论文发表,取值1,否取值0。Amounti为就读期间的发表数量。Qi代表论文发表的期刊层次,若博士生i就读期间曾发表于经济学和商学类排名Q1的刊物或相关领域排名Q1的刊物,取值1,否取值0。Malei代表毕业生的性别,男性取值1。Schooli和Yeari分别代表学校固定效应及年份固定效应。学校固定效应用于控制不同学校间博士生能力及学校培养质量的差异,年份固定效应用于控制不同年份中影响博士生就业的共同因素。


  三、实证结果


  通过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经济学博士的培养方案分析发现,样本中19所大学对经济学博士均无学术论文发表的明确要求。那么,这些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在学期间实际的论文发表情况如何?其在读期间的论文发表情况与就业去向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一)经济学博士在读期间的实际论文发表情况

  本研究通过描述统计分析了经济学博士在读期间实际发表论文的数量、发表时间及发表期刊层次,如表2所示。在687名博士毕业生中,近3/4的经济学博士在读期间无期刊论文发表,26.06%的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过论文,平均发表论文篇数为0.383篇。排名前10的大学中博士生在读期间有论文发表的比例及平均发表篇数均高于排名10~20的大学,但两者的差异在统计上并不显著。针对在读期间有论文发表的学生,表3和表4进一步统计了其论文发表时间及论文发表质量的情况。从论文发表时间来看,约82%的博士生在其高年级阶段或毕业求职期发表了首篇学术论文,尤其是在毕业求职期发表论文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时期。类似的,约87%的博士生在高年级阶段或毕业求职期发表了个人质量最高的论文,特别是在毕业求职期发表最优论文的比例明显高于前两个时期。排名前10的大学的博士生中在低年级期间就有发表的比例高于排名10~20的大学,尽管卡方检验的结果表明该差异在统计上并不显著。从论文发表的质量来看,约97.19%的博士生发表的论文刊登在SCI/SSCI收录的期刊上;就读排名前10的高校的博士生发表SCI/SSCI期刊的比例略高于排名10~20的大学的博士生。在期刊层次上,将论文发表在经济学和商学类排名Q1的期刊的博士生占63.48%。卡方检验的结果表明,第一梯队高校与第二梯队高校博士生的论文发表质量存在显著差异,就读第一梯队高校的博士毕业生更有可能发表在顶级的经济学和商学类期刊中。

  (二)经济学博士生在读期间论文发表与其就业去向

  本研究进一步采用多元罗杰斯特回归模型检验了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与就业去向的相关关系。鉴于反映发表论文质量的两个指标存在高度共线性问题,本研究在模型中主要纳入期刊层次作为论文发表质量的测量指标。通过分析表5可知,在就业单位类型上,与就职企业或银行相比,在读期间有论文发表的博士生,更有可能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工作,其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工作的发生比率为没有论文发表博士生的2.521倍(e0.925)。高质量的论文发表也能显著增加毕业生进入高校及科研机构工作的可能性,在读期间有高质量论文发表的博士生,进入高校及科研机构工作的发生比率为无高质量发表博士生的2.164倍(e0.772)。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博士生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数量越多,可能会降低其进入高校及科研机构工作的相对概率,不过该影响系数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同时,与就职企业或银行相比,在读期间有论文发表以及发表在高水平的期刊上,可能提高毕业生进入政府及NGO就职的相对概率,但该影响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博士生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数量越多,可能降低进入政府及NGO的相对概率。此外,男性博士显著更倾向于进入政府或NGO工作,男博士进入政府或NGO工作的发生比率是女博士的1.71倍(e0.536)。在就业岗位类型上,与选择攻读博士后相比,在读期间有论文发表的博士生,更有可能获得大学的教研岗;论文发表在核心领域或相关领域的高水平期刊上,能增加获得大学教职或研究型岗位的相对概率;而论文发表数量越多,会降低获得大学教职或研究岗的相对概率,尽管估计系数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值得注意的是,与选择攻读博士后相比,在读期间有论文发表的博士生,选择研究岗的概率更低。这可能是由于这类博士生暂时没有找到理想的教职工作,因此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后,为再次寻找高校教职工作蓄力;而没有发表的博士生更可能因此放弃寻找教职工作,投身企业、政府或NGO的研究型岗位。


  四、研究结论与反思


  (一)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19所美国研究型大学经济学博士的培养方案和毕业生的实际论文发表及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美国研究型大学经济学博士项目并未将发表学术论文作为毕业的硬指标,而样本中约1/4的美国经济学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过论文,他们的论文基本刊登在SCI/SSCI收录的高水平期刊上。论文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高年级阶段,毕业当年更有可能发表第一篇论文或质量最高的论文。这一方面体现了博士生就读期间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毕业当年是博士生求职的关键时期,因此博士生倾向于将已成熟的研究成果在这期间发表出来,为自己的求职增加筹码。

  第二,在读期间有论文发表,尤其是高质量的论文发表,可以增加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经济学博士获得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工作的可能性,也可能会增加其获得教研岗的概率。然而,若博士生徒有发表数量而无质量,发表数量对其寻找高校教职岗不存在显著影响,甚至可能成为减分项。这一结果与美国高校及科研机构高度重视论文质量而非数量的理念密切相关。据笔者了解,在美国大学经济学院、商学院招聘教研人才时,十分重视应聘者产出高水平论文的潜质。一方面,大学将已发表在顶级期刊的论文作为应聘者科研能力的正向信号。若求职者所发表的论文均刊登在非顶级期刊上,大学会将其视作应聘者科研能力的负面信号。实际上,在就读期间产出多篇高质量论文的经济学博士生可谓凤毛麟角。本研究的数据显示,在有过多篇发表的博士生中,近一半的博士生的论文曾发表在非Q1期刊上,多篇论文中往往夹杂部分非顶级期刊的论文,而低水平的发表会成为求职过程中的减分项。另一方面,即使应聘者在读期间无论文发表,大学也会依据应聘者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估应聘者的科研能力及其未来的学术生产力潜能。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博士生在读期间会更倾向于潜心打造一篇高质量的论文,追求厚积薄发,而非数量高低。

  (二)对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保障的反思

  美国博士生学术能力培养模式对我国博士生培养的质量保障具有借鉴意义。研究发现,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对学生在读期间的学术论文发表并没有硬性要求。事实上,目前国内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院校已陆续取消了博士生毕业必须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强制性要求,转而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方式来衡量博士生的学业质量。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对博士生的培养不再重要。相反,通过分析不同院校的培养方案中有关学术论文撰写、展示等要求发现,美国研究型大学强调通过严格规范的学术论文写作训练来提高博士生的学术生产力,并格外突出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把控。如为了保障博士生的培养质量,绝大多数院校会要求博士生在第二年或者第三年撰写研究论文(Research Paper),有些院校还将研究论文写作纳入博士生资格考试中。不同院校对博士生在读期间的研究论文写作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斯坦福大学、西北大学等院校的经济系要求学生的研究论文必须具备原创性(Original),布朗大学要求研究论文中必须明确体现学生独立完成的、具有实质意义的成果(Substantial Outputs),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要求学生撰写的研究论文需依照经济学期刊发表的论文规范,并达到经济学期刊的发表要求(Publishable in an Economics Journal)等。同时,各大学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均以学位论文作为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抓手,这些要求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国院校对博士研究生学术水准的“高标准、严要求”。鉴于此,本研究针对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在大学培养环节应当重过程轻结果,建立规范的学术能力训练体系,健全博士生在读期间学术论文写作和发表的教学管理机制,为提高博士生学术素养提供更全面的制度性保障。博士生从事科学研究是大学进行知识生产的主要源泉之一,因此大学应充分关注对博士生学术论文创作及发表的系统性训练和规范化指导。在论文写作方面,尽管各大学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会开设学术论文写作方面相关课程,但对课程的实际效果缺乏监管,对学生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写作缺乏明确的标准和要求。而在论文发表方面,博士生对于在如何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指导和支持,尤其在选刊、投稿、依据编辑及审稿人意见修改文章、录用等环节。大学还应为博士生提供专门的经验交流平台,在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方面增进同行交流。此外,大学在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应重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平衡,给予导师及学术委员会在评估博士生培养质量方面充分的话语权与信任,并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学术委员会的监督、问责作用,鼓励其共同参与到博士生培养及评价的过程中。

  其次,博士生学术论文的写作应当重质轻量,注重学术能力的训练和学术产出的质量,而非一味追求论文发表的数量。博士生的学术成果应充分强调对专业领域研究不足的补充和贡献,切忌在低年级阶段就盲目追求论文发表,避免学风浮夸浮躁和急功近利等问题。博士生在读期间应安心坐“冷板凳”,提高科学研究能力,以创造优质的学术成果为目标,使学术发表成为博士生科研能力的正向信号,为未来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最后,科研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应当重能力轻形式,关注博士毕业生的科研能力和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潜质,而非过分强调学术论文发表的形式。博士生在读期间积累的知识、技能、经验以及系统的学术训练的内核价值本身超出了论文发表的形式,高校或科研单位作为学术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端,若能综合考虑应聘者的知识积累、学术训练、学位论文质量及其学术论文发表的质量,充分评估应聘者的科研能力及其未来的学术生产力潜能,而非简单地以论文数量一概而论,必能够有效遏制学生过分追逐期刊论文发表的行为,真正让学术论文发表发挥“试金石”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推动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高文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首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基地助理教授;徐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2年第9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高文娟 徐颖|美国博士生在读期间学术论文发表的实证研究——以19所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经济学院为例

高文娟、徐颖 中国高教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