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农先生学术年谱研究
钟志贤1, 朱欢乐1, 卢洪艳1, 易凯谕2
(1.江西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高等研究院, 江西 南昌 330022;
2.清华大学 教育研究院, 北京 100084)
[摘 要] 学术年谱是以年月为经纬,全面叙述谱主一生学术研究的传记。文章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分析法,立足相关史料,考证胪列谱主一生的重要经历、学术活动和学术业绩,编撰了南国农先生学术年谱。南国农先生学术年谱起于谱主生年,终于谱主卒年,按时间顺序,依客观性、整体性、连续性、迭代性等原则,采用简明的平叙体学术年谱叙事体例,以期系统描绘谱主的学术生涯,呈现其学术思想发展脉络,总结其学术贡献,为开展南国农先生和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学相关研究提供一种历史叙事框架。
[关键词] 南国农; 学术与生平; 年谱; 凡例
年谱作为一种史学研究范式,既有“史”的品质又有“传”的特征,是人物研究和历史书写的重要基础,被各专业领域人物思想史研究所青睐。一般说来,年谱是糅合中国传统史书的纪传体和编年体所形成的一种传记体裁。“年谱是按年月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史书体裁,被谱述的人物称为‘谱主’。”[1]
我国的年谱编撰和研究肇始于宋代,兴盛于明清。年谱的两个典型特征是“年经月纬”之结构和“述而不作”之内容。在文体特征方面,年谱由以往的“单记行事”①(①单记行事是指采取“年经月纬”的顺序记述人物的言论行事,而不附加作者的主观褒贬。)逐渐发展为对“凡是可以表示谱主思想主张的最重要的文章”都择要摘录、分年编入并进行评述[2]。史学探究中,年谱分类有多种,例如:按编辑体例可分为通谱、专谱、合谱;按编撰者身份可分为自编年谱、他编年谱;按编制体裁分为文谱、表谱、诗谱、图谱[3]。
学术年谱属于年谱的一种,在特征和体例上与一般年谱相同,但在内容上有所侧重,主要指以年月为经纬,全面叙述谱主一生学术研究的传记。通过对名家学术年谱的编撰,不仅能客观详实地描绘其重要的学术著作、学术论文和学术事件,而且能深入领悟其学术思想和学术精神产生与发展的渊源或脉络。
通常,年谱的叙事体例有两种:一种是最简单的平叙体;一种是稍严格的纲目体。平叙体是以“一年”为单位,第一行写某年谱主多少岁,第二行则分段写谱主的社会活动、时事和著述目录;纲目体第一行和平叙体相同,第二行则标一个很大的纲,第三行记这个纲所涵的细目,一事完了,又重新作别事的纲,继续记别事的目[4]。本谱编撰的旨趣在于考证胪列谱主重要的人生经历和学术事功,呈现其治学历程、学术思想及学术成就,以彰显和传承其学术精神,故体例参考平叙体,结构简单,有一事记一事,没有取大略小的不足。
本谱在编撰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一)内容上遵循客观性和可靠性原则
“史料为史之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5]首先,在治谱中以第一手资料为主,如访谈录音、采访视频、实物图片、自述文章、专著、论文、发言稿、讲课稿、手册、书信、笔记等。其次,以他人的研究成果为辅,按照“时间顺序、三方(或双方)互证”的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二手资料,客观地进行事实描述,以达到内容上“求真、求全、求客观”的目的。
(二)时间上遵循连续性和整体性原则
本谱是史学研究范畴中的学科人物史研究,历史是连续性的,谱主的真实生活经历和学术思想形成通常反映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特点,应从整体上把握谱主生活经历和学术思想发展的连续性,尽量避免时间和事件的间断性或明显的断裂、缺漏现象。
(三)方法上遵循持续性和迭代性原则
学术年谱的编撰是一项探索性且工作量较大的研究。治谱过程一般为:首先,多源性地搜集资料;其次,依据年表序列进行筛选;再次,对资料的真实性进行考辨,对于年代不清的事件还需要多方查证,确定则录,不清则删;最后,用简洁清新的文字予以叙述。因此,治谱的过程是循环往复的,必然存在新资料的发掘、填补和充实,以使学术年谱持续迭代推进,臻于完善。
1. 所载谱主的相关事迹,以学术活动和成果为主,以早年生活、社会活动和个人交往为辅,重在考述胪列其学行功迹,并突出谱主思想发展脉络。
2. 所有著述的有关记载,可考证的一手资料均入谱。
3. 以编年记事,并注明岁次。入谱的事件和著述,凡知其年月日者,均按时间顺序入谱;具体日期不详,列入月内;月份不可考者,则考证到季;时间不可考者,则列入年末。
4. 编撰体例为专谱,即对谱主某一方面的事业成就或学术研究活动专门记述的年谱。叙述的体例为平叙体。
5. 本谱整理所涉及人物,统一直称其名。
6. 本谱为简谱,有关学术背景、学术交往、学术渊源等内容,有待进一步增补。
7. 本谱起于谱主生年,终于谱主卒年。
南国农(1920年9月16日—2014年9月27日),江西省清江县(今樟树市)人。著名教育家,新中国电化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西北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学贯中西,弘文立教;肫肫其仁,明德惟馨,以立德树人和教育创新为己任,毕生躬耕于教育信息化领域,被学界尊称为“南先生”。创办学术杂志《电化教育研究》,主编《电化教育学》(《信息化教育概论》)《教育传播学》等,荣获首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突出贡献(终身成就)奖”,堪为当代做人、治学、处事的“大先生”。
1920年 出生
9月16日,农历庚申年八月初五,南国农先生生于江西省清江县(今江西省樟树市)。家境殷实,幼承庭训。
1926—1932年 6~12岁
入读湖南省郴州市豫章小学。
1932—1935年 12~15岁
入读江西省南昌市心远中学(今南昌二中)。
1936年 16岁
由心远中学转入赣省中学①。(①据南国农先生家人提供的部分家谱资料。)时值日本侵华,南国农先生带领同学宣传抗日。
1938年 18岁
联合江西省清江县在上海、南昌读书的同学,成立“抗日巡回话剧团”,并担任剧团副团长和主演,从上海至上饶、赣州,巡演话剧《放下你的鞭子》。
1939年 19岁
入读中山大学教育系教育哲学专业[6]。在学期间,深受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陶行知和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的影响。
1942年 22岁
担任中山大学学生会主席。期间,因经常采用文艺宣传、戏剧、话剧等形式组织社团活动,被同学称为“话剧王子”[7]。
1943年 23岁
毕业前夕,南国农先生面临第一次人生抉择,其外祖父有意引导他进入商道,并已安排他到香港打理钱庄生意,但他志不在此。“寻求最优化的教育方式,已成为他的自觉行为”。[7]
8月,南国农先生大学毕业后即到重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工作,任训练处编审科干事。工作期间,在洪深①(①洪深(1894—1955),字浅哉,江苏省武进人,导演、剧作家、中国电影、话剧的开拓者,曾任中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局长。)的帮助下组织演出名剧《密支那风云》《少奶奶的扇子》,并担任联系秦怡、白杨、陈琦、舒绣文和陈天国等演员参演、组织排演和筹款活动的负责人[6]。
1944年 24岁
年初,朱家骅②(②朱家骅(1893—1963),字骝先,浙江省湖州人,中国近代教育家、科学家。1922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央大学校长、中山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教育部长。)调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南国农先生以电化教育委员会下设的电影教育委员科员身份进入国民政府教育部工作,担任教育部部长秘书一职,主要负责教育部的重要报告、文件传递、国内外重要宾客的接待。期间,结识了陶行知、傅斯年、胡适和萧树滋③。(③萧树滋(1914—2002),河北磁县人,1947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视听教育学,曾任西北师范学院、河北大学教育系教授,新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1945年 25岁
5月,辞去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秘书工作。
6月,被任命为“青木关中学”④(④青木关中学,1941年建校于重庆青木关,为国民政府教育部直属中学,抗战胜利后改名为“国立社会教育学院附中”,并迁往江苏,现为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校长,至1947年年底。
1948年 28岁
负责接待了英国教育代表团。不久,英国方面邀请中国教育代表团回访,南国农先生作为成员随访,期间得到朱家骅批准,从英国直接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院攻读比较教育硕士学位[6],同时选修视听教育课程⑤。(⑤据采访南国农先生的录音资料查证。)
1949年 29岁
和钟日新⑥(⑥钟日新,生卒年不详,系南国农先生同窗好友。)等自编话剧《异国的困恼》,表达“强烈期待新中国早日繁荣富强,中华民族扬眉吐气”⑦(⑦纪录片《南国农与中国电化教育》,https://jyjs.nwnu.edu.cn/ngn/list.htm。)之愿望,号召留美学生回国建设新中国,该话剧从纽约到旧金山巡演,在留美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留学期间,结识了老舍、华罗庚、朱启贤⑧(⑧朱启贤(1911—1968),祖籍山东菏泽,1943年赴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习。194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留校任教授。1950年回国,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长。)等一批爱国人士,也遇见了挚友萧树滋,两人一起加入“美洲中国和平民主联盟”[8]。
1950年 30岁
7月,为响应周恩来总理的号召,南国农先生、朱启贤和何基⑨(⑨何基,生卒年不详,曾留学美国,回国后曾任教清华大学。)一起组织230余名留学生分批结伴,搭乘挪威轮船,绕道南美、日本、菲律宾,经香港,历时一个多月回到祖国[9]。期间,南国农先生经历了人生第二次重要抉择:去台湾和家人团聚,还是回大陆参加新中国建设?
9月中旬,抵达天津,受到时任天津市市长黄敬和全国青联主席廖承志的热情接待。到达北京时,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局长洪深教授到站迎接,并一起观看了话剧《王贵与李香香》。
1951年 31岁
回到新中国,在有“革命熔炉”之称的华北人民革命大学⑩(⑩华北人民革命大学(简称“华北革大”或“革大”)创立于1949年2月,校址设于北平西郊万寿山湖畔之西苑,是中共中央华北局于解放战争后期开办的短期干部培训学校,现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政治研究院学习一年[10],担任学委会委员和班长[6]。
1952年 32岁
“华北革大”学习结业后,组织安排南国农先生去察哈尔省⑪(⑪察哈尔省:1913年,政府设置察哈尔特别区,1928年改置为省,简称“察”,省会驻万全县,1947年6月万全县县城置张垣市,省会改为张垣,在今张家口市桥西区。)首府所在地张家口的张北师范学校任教⑫(⑫根据“南国农纪念馆”中的南先生日记(1952年)。),历时一年左右。
1953年 33岁
春,西北师范学院①(①西北师范学院,现西北师范大学。1937年7月,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迁往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春迁至汉中,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改为西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同年8月改为师范学院,并于次年改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1941年迁往甘肃兰州。1958年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院长徐劲②(②徐劲(1894—1982),云南省景东人,1938年毕业于陕北公学。曾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代理秘书长、西北师范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兰州分院副院长等职务。)来教育部请求派遣年轻教师支援大西北的教育事业,南国农先生面临人生第三次重要抉择:是留北京,还是去西北?他和萧树滋选择去西北。这一选择就是整一甲子。
被聘为西北师范学院教授兼学校“教育实习指导委员会”秘书。期间,与董渭川③(③董渭川(1901—1968),原名董淮,字渭川,山东人。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校委会委员、教育学院院长。)、李秉德④(④李秉德(1912—2005),河南省洛阳人,著名教育家。193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教育系,1947年赴法留学,师从皮亚杰。1980年任西北师范学院院长,1983年后担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81年成为第一批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生导师, 也是我国第一个教学论博士生导师。)合作起草了《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规程》,并在全国高师院校实行;与萧树滋采用电化教育方法在校图书馆举办了“教育实习展览会”,指导师大附属小学在教学实习中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和广播等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开设外语电教类课程[8]。
1954—1955年 34~35岁
在全国电化教育工作缺少统筹和统一领导,学校电化教育工作处于自发状态之际[11],西北师范学院建立了电教室、购置了钢丝录音机、幻灯机、电影机等设备⑤(⑤中国教育技术史研究中心组编.教育技术史研究论文集(第一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内部资料),2018:45。)。他和萧树滋合作编写《电化教育课程大纲》,在学院开设电教课程,运用电化教育促进学校教学改革。
1956年 36岁
12月,在北京饭店报告厅,与朱智贤⑥(⑥朱智贤(1908—1991),江苏省赣榆县人,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193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教育系,曾任中央出版总署教育组组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心理发展与教育》杂志主编。)、王焕勋⑦(⑦王焕勋(1907—1994),河北省定兴县人,著名教育家,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教育系。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研究室研究员。1981年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刘文修⑧(⑧刘文修(1912—2003),河北省行唐人,著名教育家,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教育系,1947年赴美留学。曾任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教授,专于教育管理学研究。)、陈侠⑨(⑨陈侠(1915—1992),江苏省扬州市人,曾任西北师范学院讲师、全国教育学研究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前身)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我国现代著名课程学家、教育学家和编辑出版家。)等参加了欢迎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⑩(⑩凯洛夫(N.A.Kaiipob)(1893—1978),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维埃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所主编的《教育学》一书曾在我国教育界产生很大影响。)访华的一个小型聚会。会上,南国农先生提出,“现代科学技术”是制约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电化教育是现代科技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代表[12]。这是1978年南国农先生提出在全国师范院校统编教材《教育学》中增加“电化教育”一章的思想滥觞。
1957年 37岁
在“反右”扩大化的政治运动中,南国农先生被错划为“右派”,并被送往甘肃省张掖市祁连山脚下的山丹农场进行劳动锻炼和接受“再教育”[6]。
1958年 38岁
9月26日,学习甘肃省委贯彻执行中央“指示”⑪(⑪“指示”是指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示说:“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几项规定。
1960年 40岁
与萧树滋为甘肃师范大学外语系和音乐系开设了“电教教法”和“电教实验”课,开展电化教育教学实验[13]。
1962年 42岁
被抽调到甘肃教育学院,负责教育理论教研室和中学校长培训班的教学工作[14]。期间与辛安亭⑫(⑫辛安亭(1904—1988),字适然,山西省离石人,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著名教育家,曾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甘肃教育学院院长、甘肃省文教厅厅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副主编等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63—1968年 43~48岁
在甘肃教育学院从事教学工作。
1969年 49岁
秋,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两个月……对毛主席著作学习一直没有间断①(①摘自南国农先生1970年的个人学习笔记。)。研读毛主席的著作《为人民服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
1970年 50岁
甘肃教育学院并入甘肃师范大学,重新回到甘肃师范大学。
1971—1975年 51~55岁
在甘肃师范大学从事教学工作。
1976年 56岁
8月,教育部举办“电化教育展览会”,展示了国外先进的现代教育设备与技术。同时,教育部数次召开电教专家和有关电教工作座谈会,讨论发展电化教育的工作规划,南国农先生和萧树滋先生均受邀参与讨论[8]。
1977年 57岁
任甘肃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1978年 58岁
4月22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两次提到电化教育,并提出“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比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举办各种训练班、进修班,编印教学参考资料等,大力培训师资”[15]。
6月25—28日,参加教育部电教局在兰州召开的座谈会,讨论了培养电教人员、师范院校开设电化教育公共课、开展电教短训班以及电教专业等问题。
10月,参加由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河南开封召开的“全国教育学教材编写讨论会”,并作了题为《我对电化教育的基本认识》的专题发言,提出在新编《教育学》教材②(②新编《教育学》教材是指198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学》,由华中师院(现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师大(现河南师范大学)、甘肃师大(现西北师范大学)、湖南师院(现湖南师范大学)、武汉师院(现湖北大学)五院校合编,俗称“五院校教材”。该书是我国80年代教育学理论和学科发展的缩影。)里增加“电化教育”章节,得到参会人员的广泛认可。1980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教育学》教材中有了专门论述电化教育的章节(第12章),该章由南国农先生编写,这是我国设有电化教育专章的第一本教育学教材[12]。
甘肃师范大学在教务处设立电化教育组,南国农先生任组长。年末,电化教育组扩充为电化教育馆,南国农先生任馆长。
1979年 59岁
2月,参加在苏州召开的“全国教学电视教材编导研讨会”。会上,南国农先生论述了我国电化教育的性质、目的和发展,提出电化教育应该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名称要有中国特色。
6—7月,受教育部委托,负责举办“全国首届电化教育讨论班”。该讨论班为新中国电化教育建设培养了第一批专业人才,有37所高校的43名教师参加。这次讨论班被称为我国电化教育系统的“黄埔军校”第一期,甘肃师范大学被称为中国电化教育的“黄埔军校”[16]。
7月,成立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当选为副理事长[17]。
1980年 60岁
9月,创办并担任主编的《电化教育研究》杂志正式出版[14]。
受教育部电化教育局局长程光邀请,与萧树滋开始起草《电化教育概论》教学大纲。
与萧树滋、孙明经③(③孙明经(1911—1992),江苏省南京人, 1940年赴美考察,回国任金陵大学理学院副教授、教授、影音部主任,1942年创办《电影与播音》月刊,是当时最具影响的电化教育学术期刊之一,1946年, 被聘任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届中国委员会委员兼大众传播委员会中国委员。1952年后任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电影教育的先驱,中国电视事业的拓荒者。)、杨名甲参加广州举办的“全国电视教材编导培训班”并授课,主编教材《电化教育讲座》④(④孙明经,杨名甲,南国农,萧树滋.电化教育讲座.兰州:甘肃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电化教育馆(内部资料),1980:1。)。担任甘肃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大力开展电化教育研究》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1980年第1期。
《论电化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1980年第1期。
1981年 61岁
7月15日—8月14日,受甘肃省教育厅委托,负责举办为期一个月的“甘肃省第一期电教人员培训班”,120位同志参加了培训[18]。
9月,教育部电化教育局在杭州召开“电化教育课教学大纲”座谈会,和萧树滋主持编订了《电化教育学》课程大纲,主要内容包括电教理论、电教媒体、电教教材编制、电化教学法、电教管理等,这是中国电化教育理论体系框架的基础[19]。
10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先后担任了第六、七届甘肃省政协常委。
受教育部电化教育局委托,负责指导东北师范大学举办“第三期电化教育培训班”。西北师范学院电化教育馆更名为电化教育中心,南国农先生担任主任。
《怎样上电化教学课》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1981年第1期。
《谈谈电化教育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1981年第2期。
《外国电化教育的一些情况》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1981年第3期。
1982年 62岁
4月下旬,参加由华南师范大学举办的“全国电化教育研讨会”并作报告。参会的有孙明经、萧树滋、廖泰初①(①廖泰初(1910—2000),广东高要县人,1947年留学哥伦比亚大学研修视听教育技术,曾任燕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驻中国首任顾问。)、南国农、高汝淼②(②高汝淼(1925—?),上海青浦区练塘镇人,美国丹佛大学硕士。1951年任西北大学基建委员会副主任、电教室主任,后在陕西师范大学任教,1982年调入华南师范大学任电化教育系副主任、教授。)(学界称“电教五老”),美国传播学集大成者宣伟伯(Wilbur Schramm)③(③宣伟伯(1907—1987),又名韦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国际公认的人类史上第一位把传播学系统化、理论化的大师。)及其弟子余也鲁④(④余也鲁(1921—2012),江西奉新人,美国斯坦福大学传播学硕士,师从宣伟伯。曾任香港浸会学院社会科学院院长兼传理学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香港传播学开创者,是最早将传播学理论推介到大陆的学者之一,先后指导创办了江西师范大学教育传播系、华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系、厦门大学传播系等。)[20]。
9月10日,受教育部电化教育局委托,负责在西北师范学院举办“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电化教育课教师进修班”,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45名高校教师参与,为期5个月,被称为高校电教师资培训“黄埔二期”。期间,南国农先生提出了“中国电教是一家”的口号[14]。
《能力的结构与培养》发表于《西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⑤(⑤《西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现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
《关于“电化教育”课及其教材体系问题》发表于《电化教育》⑥(⑥《电化教育》杂志现为《中国电化教育》杂志。)1982年第2期。
《做好电化教育工作深入学科教学改革》发表于《江苏电教》1982年第1期。
《怎样编制电教教材》(上、下)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1982年第2、3期。
《搞好电视教材,促进教学改革》发表于《电化教育》1982年第3期。
1983年 63岁
6月,与李运林先生等电化教育工作者在华南师范大学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学制四年[21]。
7月,负责在西北师范学院举办“中等师范学校电化教育课程教师进修班”。
10月7日,参加在河北石家庄举行的“第一次全国电教工作会议”,提出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11]。
11月,负责举办全国第一个大型电化教育成就展览——“甘肃省电化教育展览”[22]。
为了扭转人们将电化教育工作者看成“三子服务员”⑦(⑦三子服务员指“开机子、做带子、放片子”的电教人员,是当时对电教工作者的偏见。)和“媒体服务员”的成见,奔走于不同场合,宣传电教工作者是教育革新者和“二炮战士”的新观念。
《发展我国电化教育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1983年第3期。
1984年 64岁
3月,受邀参加教育部电化教育局在安徽黄山召开的“电教理论研究和电教实验研讨会”,提出“电教实验是电教理论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石”,电教实验是建立电教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23]。
3月27日—4月5日,参加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电化教育课教材编审组及高等师范院校电化教育协作会议”。成立了由教育部批准,电化教育局和中央电教馆领导的“全国电化教育课程教材编审组”,任组长,负责组织、审定各类电教课程的文字教材,编制电教教材等[24]。
秋,在西北师范学院电化教育系创办电化教育专科班,学制两年,当年招收学生45人。
《电化教育与教育改革》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1984年第1期。
《谈谈教学方法的改革》发表于《课程·教材·教法》1984年第3期。
《关于电教研究和电教实验的几个问题》发表于《电化教育》1984年增刊。
1985年 65岁
5月,教育部正式批准西北师范学院设置电化教育本科专业,学制四年。学校成立电化教育系,与电化教育中心合署办公,南国农先生任系主任。
7月,参加在辽宁沈阳召开的“全国电教课程教材编审会议”和辽宁省电教研究会第三届学术年会,并作题为《中国电化教育的旗帜到底能打多久》的学术报告。
9月,参加在吉林长春举行的“全国电教改革研讨会”,深入探讨电教队伍的发展问题。
参加在陕西西安召开的《电化教育》通讯报道会议,首次提出“大电教”的概念。
主编中国第一部高校电化教育教材《电化教育学》。书中将“电化教育”定义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25]
担任“电化教育丛书”编委会主编,组织编写出版电教专业的15门专业课程教材和23种“电化教育丛书”,如《传播理论》《小学语文电化教学法》《电视教材文字稿本的编写》《小学数学幻灯教学法》《中国电化教育史》等[26]。
《为促进中小学教育改革出力》发表于《中小学电教》1985年第1期。
《电化教育在高等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1985年第3期。
《新的技术革命与电化教育》发表于《湖南电教》1985年第2期。
1986年 66岁
参加在南京大学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理论与教材建设学术讨论会”,系统阐述了关于教材建设的问题,同时提出采用中国名字“电化教育(Audio Visual Education)”和国际交流[27]。
参加由“全国电化教育课程教材编审组”“电化教育丛书”编委会和华南师范大学联合召开的“1986—1990 年电化教育专业课程教材和电教丛书选题规划工作会议”。
《当前电教理论和实践中的几个问题》(上、下)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1986年第1、2期。
1987年 67岁
12月21—26日,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电化教育工作会议”,参与确定我国电教方针是“深化改革,大力发展,保证质量,提高效益”[11]。
在广州举行的“教育理论与技术研讨会”上,提出电化教育的双翼理论: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现代教育媒体=电化教育[12]。
《谈“大电教”》发表于《湖南电教》1987年第1期。
《我国电化教育的现状与展望》(上、下)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1987年第2、3期。
1988年 68岁
《谈谈三年来我国电化教育领域出现的新鲜事》(上、下)发表于《宁夏电教》1988年第1、2期。
《我们对电化教育知道多少》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1988年第2期。
1989年 69岁
10月,参加在上海举办的“首届全国电化教育成果评奖活动”。
《对我国近十年电教发展的反思和展望》发表于《上海电教》1989年第2期。
《电化教育课程教材建设十年》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1989年第3期。
1990年 70岁
6月,应邀赴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学术访问交流,参加“香港教育传意与科技协会①(①香港教育传意与科技协会(Hong Kong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HK AECT),成立于1989年6月。)年会”,并作学术报告。
8月28日—9月5日,参加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召开的“北方地区电化教育学科协作会议”,并作重要发言。会上,北京师范大学与会代表提出,将“电化教育”更名为“教育技术学”的建议,引起了激烈争论。[13]“电教名称”问题争论有年,南国农先生撰写多篇论文,从“框架的建立、在争议中发展、理论体系的初步建立、分歧、发展中的问题及趋势”等方面阐述了我国电化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倡导要建立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时代精神的电化教育学,走适合中国国情的自我发展道路。
高等师范院校电化教育专业教材委员会成立,受聘为顾问[11]。
《电化教育名称还能使用多久》发表于《电化教育》1990年第1期。
《我国电化教育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发表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0年第1期。
《电化教育深入发展的问题和对策》发表于《湖南电教》1990年第6期。
1991年 71岁
7月,组织举办“全国电化教育知识大奖赛”[28],数万名电化教育工作者参加。
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受聘为顾问。同年,访问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UCB)。
9月,担任中国电化教育协会①(①中国电化教育协会(The China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缩写词为CAET)是全国性电化教育(包括广播电视教育和学校电化教育)的群众性、学术性社会团体,1991年9月成立,2002年11月更名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29]。
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延迟退休。
参与并指导了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课题“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教育优化实验”和广东省高教厅重点科研项目“高等学校课程电化教育试验”。
主编出版“电化教育系列丛书”,如《电化教学法》《电化教育法》《电化教育理论与电教实验》《电教方针政策和电教管理》等。
《教育传播学的性质和对象》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1991年第3期。
1992年 72岁
5—7月,受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局委托,组织开展了“全国电化教育考察万里行”活动,历时50天,途径17个省、市、自治区,行程12800公里,被称为“中国电教史上的一次成功的壮举”[30]。这次考察产生了大量录像、录音、照片等资料和3万多字的考察报告[12]。
参加在上海召开的“电化教育专业教材委员会全体会议”,与会专家有瞿葆奎②(②瞿葆奎(1923—2012),字照藜,号宝魁,江苏宜兴人。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等。)、顾明远和吴在扬等。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电教科研:90年代的目标、课题和方法》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1992年第3期。
1993年 73岁
10月,领衔申请的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点获批。
《中国电化教育的新发展》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1993年第1期。
1994年 74岁
2月,参与指导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重点科研项目“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实验”。
12月,向西北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捐资设立“春晖奖学金”,资助品学兼优、生活困难的学生。
1995年 75岁
10月,担任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学术顾问。
《教育传播学》(南国农,李运林主编)于199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列入“1985—1990年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
《电教实验发展的新阶段——在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教学优化课题阶段成果交流研讨会上的讲话》发表于《电化教育》1995年第10期。
1996年 76岁
年初,在国家教委电教办的支持下,同李运林、李克东等共同发起,和东莞市樟木头镇联合筹建了集研究、培训、示范、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三面向教育科技园”,内设国家教委电教办樟木头培训中心、教育科技产品研发基地、广东省教育科技用品市场等。国家教委电教办樟木头培训中心于7月18日挂牌成立,1999年11月24日更名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华南师大培训中心”[31]。南国农先生担任教学与指导实验研究的工作。
担任广东省高校“九五”期间电教工作“五个一百工程”建设的顾问和评审专家。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电化教育》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1996年第3期。
1997年 77岁
7月,参加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央电化教育馆主持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实验研究”开题会,并作题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及理论基础》的学术报告。
秋,参加广州举办的中国电化教育协会第一届年会并作学术报告。
《电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1期。
《对我国电化教育深入发展的思考》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1997年第12期。
1998年 78岁
5月21—26日,为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电教馆题词“湘西电教,全国一流”,并作题为《成功者的经验:创办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学术报告。
10月,参与并指导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电教办组织实施的“全国1000所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教改实验”项目[32]。
12月2日,为广东商学院题词:“建立新观念,掌握新技术,培养新人才”[8]。
获教育部全国电化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及其理论基础》收入《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编)于1998年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电化教育学(第二版)》(南国农,李运林主编)于1998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世纪之交,电教者的使命》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昂首阔步迈向新世纪——纪念中央电化教育馆建馆20周年》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1998年第11期。
1999年 79岁
9月,组织以西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系为主体的“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巡回讲学团”先后在延安大学、榆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院校巡回讲学。
10月,参加在西安召开的“中国电化教育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并作学术报告。
《90年代以来我国的五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第6期。
2000年 80岁
7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南国农电化教育论文集》,收录了南国农先生自1980年以来独撰的42篇文章。
8月1—3日,参加在兰州召开的“南国农先生教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并作了题为《我国22年电教发展留下的三笔宝贵财富》的学术报告,总结了我国电教工作者在“电教事业、电教认知、电教实践”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果和宝贵经验。[33]该文章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第10期。
10月,西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系更名为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任名誉院长兼网络教育学院名誉院长。
12月7—13日,受邀赴台湾参加“新世纪教育发展远景与规划”学术研讨会[34]。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第12期。
2001年 81岁
7月,参加中央电教馆在山东威海举办的“推动教育信息化组织的学术报告会”。
9月24日,在“湖南省电化教育研讨会”上作题为《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腾飞的两只翅膀》和《关于音像电子教材建设的几个问题》的学术报告。后收入《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该书于201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上、下)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8、9期。
2002年 82岁
4月6日,在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班作题为《网络教育的基本原理与实现形式》的学术报告,后收入《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
9月,参加“甘肃省电化教育工作会议”并作学术报告。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下)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11、12期。
2003年 83岁
4月8—9日,参加在南京召开的“高等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公共课教材建设研讨会”,将《电化教育学》更名为《信息化教育概论》,并研讨了编写大纲[35]。提出“信息化教育就是信息时代的电化教育”。
9月14日,参加“陕西省西安市电化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作学术报告并题词:“新世纪电化教育的五大支柱:全新的电教理念,丰厚的电教资源,先进的电教技术,探究的电教模式,规范的电教管理”[29]。
9月,西北师范大学获批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
《从视听教育到信息化教育——我国电化教育25年》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9期。
《新世纪信息化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推进“14345工程”》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12期。
《在“华南师大电教2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收入《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
2004年 84岁
5月22日,参加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河北大学及河北省电教技术学会联合举办的“纪念萧树滋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提出“教育技术学科的逻辑起点”和“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基础与基础理论”两个议题[36]。同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做学术交流,作题为《新世纪信息化教育工作者的使命》的学术报告。
10月22—26日,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面向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并作专题演讲。同月,参加甘肃省电化教育中心举办的首届“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摩展示活动周”会议,并作题为《对深入开展整合实验的几点认识》的学术报告。
《难忘的往事——怀念辛老》收入《钟情启蒙 执著开拓——纪念著名教育家辛安亭诞辰100周年》(杨恕主编)于2004年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信息化教育概论》(南国农主编)于200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对深入开展整合实验的几点认识》收入《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
《高校信息化教育课程:教材教法简析》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
2005年 85岁
11月21—22日,参加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的“中日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并作题为《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的学术报告[37]。
《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课被评为甘肃省省级精品课程。
主编“新世纪信息化教育系列丛书”,包括《信息化教育设计与评价》《新世纪信息化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信息化教育理论与研究方法》等,均于2005年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教育传播学》(第二版)(南国农,李运林主编)于200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给首届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的祝贺信》收入《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
《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中国之路》发表于《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第2期。
《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发展道路》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9期。
2006年 86岁
1月28日,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纪念中国电化教育发展70年座谈会”并作重要发言。
7月28日—8月4日,参加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的“首届全球ET学术峰会”,并作题为《让信息技术有效地推进教学改革》的学术报告,指出要信息技术有效地推进教学改革,必须做好“三件”①(①“三件”,指硬件(信息化基础设施)、软件(数字资源库等)、潜件(队伍、理论和方法等)。)建设、提高应用水平,并从解决观念和实际问题、深入整合实验、创建精品课程、推广成功经验几个方面提出解决策略[38]。
10月29日—11月1日,参加在武汉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教育技术国际论坛”,并作题为《当前教育技术发展中有争议的几个问题》的学术报告。
12月,通过网络视频参加“探索影视教育的中国之路——纪念中国电化教育70周年学术研讨会”并发言。
在接受《信息技术教育》杂志记者采访时提出了电化教育领域工作者的“三个共同”:即共同理念、共同品性和共同追求②。(②三个共同是指(1)共同理念:人生三件事,做人、做学、做事都重要,做人最重要;(2)共同品性:对电教事业的执着,重情轻利,勤奋、协作,尊重他人,尊重事实、不唯书唯上;倾心关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体系;(3)共同追求:追踪先驱者的足迹,努力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电教工作者,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使自己成为教育战线上的第一流人物。)
《当前教育技术理论探讨中的几个争议问题》(2006年11月29日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的“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的主题报告)收入《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
《我国电化教育理论体系建设的历程和趋势》收入《中国电化教育70年纪念文集》(中央电化教育馆编),于2006年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发表于《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
《思想、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南国农教授答一线教师及研究者问》发表于《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1期。
2007年 87岁
1月28—29日,在北京参加“纪念中国电化教育发展70年座谈会暨2007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提出新世纪电教工作者的新使命是: 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尖兵,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39]。
4月,参加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的李运林教授承担的全国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重点课题“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的研究”开题会,并作题为《协同教育研究的四大支柱理论》的学术报告,指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新形态。
6月1日,组织发起田家炳教育技术西部行活动。
10月26日,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32]。
领衔西北师范大学与中教科技合作建立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活动站。
指导设计的《教育传播学》课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让信息技术有效地推进教学改革》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第1期。
《解读信息化教育及其五大支柱》发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第2期。
《在“纪念中国电化教育发展7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2008年 88岁
4月,主持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的“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课题研讨会。
11月,参加浙江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举办的“尖峰论坛”,并作题为《信息时代大学生如何学习》的主题讲座,受聘为浙江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并寄语浙江师范大学师生“人生三件事:做人、做事、做学都重要,做人最重要”[8]。
获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学习创新:当代大学生的第一使命》《电化教育三十年的回顾与思考》收入《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
《参与历史研究 共创美好明天——在“第四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上的讲话》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第11期。
2009年 89岁
4月12—23日,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邀请,在京、津、鄂三地进行学术交流,并作题为《变革与思考》《实现·应用·效果》等多场学术报告。
11月19—20日,参加由《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和江南大学教育学院主办的“新时期教育技术发展前沿问题高层论坛”,并作题为《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重构:路线图》的学术报告。
12月12—13日,在云南师范大学参加“教育技术昆明高峰论坛”并作学术报告。
《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第8期。
《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理论研究三十年的回顾与探索》收入《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
2010年 90岁
1月6—7日,参加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的“教育技术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并报告了“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4月,参加“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与甘肃省电化教育中心校地战略合作与发展研讨会”,并作学术报告。
8月1—3日,参加在兰州召开的“南国农与中国电化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并作发言。
获中国教育技术协会(CAET)颁发的“中国教育技术事业杰出贡献奖”和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情系陇原、献身教育”特别荣誉奖。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南国农主编)于201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重构:路线图》发表于《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第4期。
《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新发展》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既要关注“建”,更要关注“用”》收入《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
《中国教育技术发展概述》发表于《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年第5期。
2011年 91岁
8月21日,在庆祝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①(①前身为1941年建校“国立青木关中学”,抗战胜利后改名为“国立社会教育学院附中”并迁往江苏。1945年至1947年南国农先生曾任校长。)建校70周年纪念会上为该校题词:“永葆朝气,坚持探索,向更高目标迈进”。
11月11日,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终身成就奖”。
12月3—4日,参加“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成立20周年庆祝会暨全国教育信息化展望论坛”,提出引发学界思考的“南国农之问”②(②“南国农之问”是指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中的一个悖论现象。“当前我们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可以说是红红火火,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事业来说,它是红红火火、如日中天,但是作为一门学科来说,它正在逐渐地衰弱,独立生存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40]。
《信息化教育概论(第2版)》(南国农主编)于2011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追踪电教:难忘的回忆与未来的思考》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第9期。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新使命》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第12期。
2012年 92岁
4月21日,参加在河南大学召开的“河南省教育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并作题为《信息化教育者最需要做好的三件事》的学术报告。
4月26日,应邀担任专家组组长,对江苏南通大学筹建的“现代教育技术博物馆”进行可行性论证,题写馆名并寄语:“学习历史,面向未来,为教育现代化作贡献”[41]。
8月2日,主持的“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课题结题。
12月22—23日,参加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承办的“教育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TIF)”,并作《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学术报告。
《忆李秉德先生及其学术贡献》收入《当代课程与教学研究新进展——李秉德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王嘉毅,李瑾瑜,王鉴主编),于2012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课题研究情况汇报》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第10期。
《李秉德先生与电化教育》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第6期。
2013年 93岁
11月29日,参加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的“纪念创办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专业30周年纪念活动暨教育技术专业建设与教育信息化发展论坛”,并作学术报告。
《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南国农主编)于201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怎样理解信息技术及其教师素养形成》发表于《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
《教育技术学科究竟应该怎样定位》发表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年第3期。
《我与电化教育:旧事追忆》发表于《中国教育科学》2013年第10期。
2014年 94岁
《我与电化教育:旧事追忆》(节选)发表于《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10期。
9月27日凌晨5时20分逝世。弥留之际嘱托郭绍青教授:以他个人名义,设立“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旨在奖励在信息化教育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
古人云,三十年为一世而道更也。南国农先生跌宕起伏的人生是我国“五四运动”以来近现代史的一侧剪影,在宏大历史背景中映照出一幅学术年轮:1921—1949年(1—29岁)的民国时期;1949—1979年(29—59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1979—1999年(59—79岁)的改革开放发展;1999—2014年(79—94岁)的新世纪和新时代。从负笈求学到学成归国,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先生都以奋发有为、勇猛精进和谦冲自牧的精神书写学术人生:立宏愿、成大器、促教改、办培训、创学刊、勤著述、兴专业、建学科……从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专科到本科,从硕士点、博士点到博士后流动站,先生用行动书写梦想,把电教事业扎根在祖国大地上,演绎了一种“从峥嵘岁月、雨后红日到老骥伏枥、鲐背勃发”的“没有时间觉得老”的人生传奇。从写意的角度看,先生的三个三十年的学术人生大致可成像为一个“U”字型的人生曲线。前三十年刻苦求学,立鸿鹄之志,做奋斗青年;中间三十年虽遇历史低谷,仍自强不息;花甲之后的三十几年,如雨后红日,“老树春深更著花”。人生命的长度、宽度和厚度是一种辩证,先生的学术“长期主义”沉淀了其厚重人生。九十高龄时,南先生仍给自己规划了下一个十年的任务:完善和发展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中国之路。他从来没有停止对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中国特色和中国身份的思考。这种潜心学术、上下求索的精神必将惠泽一代又一代学人。
学术年谱编纂是一项随着史料发掘而不断迭代优化的过程。鉴于目前所掌握的史料及水平所限,本谱所搜集的时间和事件必然存有缺漏之处,特别是个别时段如1966—1976年,因历史原因而几为“阙如”。同时,本末失之悉究,亦在所难免。诚望方家教正,查漏补缺,集腋成裘,以使南国农先生学术年谱日臻完善。
本文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22年第2期,转载请与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编辑部联系(官方邮箱:dhjyyj@163.com)。
引用请注明参考文献:钟志贤,朱欢乐,卢洪艳,易凯谕.南国农学术年谱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2,43(2):115-128.
责任编辑:袁梦霞 张 绒
校 对:袁梦霞 张 绒
审 核:郭 炯
[参考文献]
[1] 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1662.
[2] 杜蒸民.年谱学的一个新创例——胡适《章实斋先生年谱》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1(3):425-430.
[3] 来新夏,徐建华.中国的年谱与家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7-28.
[4]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254-255.
[5]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39.
[6] 庄为其.南国农与萧树滋——我国电教开拓者与奠基人[M].兰州: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2000:7,13,10,15-16.
[7] 王国平.纵使负累也轻盈:文化长者谈人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30,232.
[8] 杨改学.往事与憧憬:南国农先生90华诞纪念文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61,266,267,108-110.
[9] 钟志贤.亲历历史,中国道路[C]//李运林,陈庆贵.中国电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南国农先生与中国电化教育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81.
[10] 范鹏,王福生,陈富荣.陇上学人文存——南国农卷[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9:1.
[11] 吴在扬.中国电化教育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4,55,117,217,164.
[12] 南国农.我与电化教育:旧事追忆[J].中国教育科学,2013(1):1-17.
[13] 李龙.加强史学研究,促进学科发展(一)——“教育技术史”学科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3-8.
[14] 南国农.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08-209,212,225-237..
[15] 《邓小平讲话实录》编写组编.邓小平讲话实录·演讲卷[M].红旗出版社,2018:137-142.
[16] 李克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第1故事[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20:37-40.
[17] 钟志贤.南国农先生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的贡献[J].中国教育科学,2013(1):19-41.
[18] 魏继宗.南国农先生对中国教育技术学科队伍建设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6):21-25.
[19] 王晓波,魏宁.思想、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南国农教授答一线教师及研究者问[J].信息技术教育,2006(1):11-14.
[20] 李运林,李克东,徐福荫.我国教育传播理论的建立与发展——纪念宣伟伯、余也鲁来华南师范大学讲学30周年[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11):11-16.
[21] 李运林,李克东,南国农,徐福荫,胡钦太,许骏,黄慕雄.协同创新30年——纪念华南师范大学创办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专业30周年[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11):5-16,23.
[22] 陶立志,杨改学.丰硕的实践经验 创新的理论建树——南国农教授电化教育思想述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0(7):3-7.
[23] 本刊通讯员.全国性的电教理论和电教实验研究会在安徽省召开[J].外语电教,1984(3):46.
[24] 杨改学.教育信息化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变革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54.
[25] 南国农.电化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1.
[26] 李运林.南国农先生与中国电化教育发展——祝贺南国农先生90寿辰[J].电化教育研究,2010(9):20-28.
[27] 南国农.当前电教理论和实践中的几个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1986(1):1-6.
[28] 发展电教 深化教改 首届“全国电化教育知识大奖赛”隆重举行[J].电化教育研究,1991(3):77-80.
[29] 李龙.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年[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818,279.
[30] 黎加厚.万里大地尽风流——全国电化教育考察万里行随记[J].电化教育研究,2002(7):78-80.
[31] 陈庆贵,徐福荫.中国电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李运林协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65-68.
[32] 南国农.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64,1.
[33] 南国农.我国22年电教发展留下的三笔宝贵财富[J].电化教育研究,2000(10):86-87.
[34] 乌美娜,王建平.中国电化教育协会代表团访问台湾总结报告[J].中国电化教育,2001(5):5-7.
[35] 阿伦娜.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年表(二)[J].电化教育研究,2006(12):63-70.
[36] 张立新,张军征.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借鉴与创新”之路——《纪念萧树滋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04(8):10-11.
[37] 徐晓东.中日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06(5):5-6.
[38] 吴战杰,顾小清.多元对话中的教育技术创新发展——首届全球ET学术峰会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06(5):15-18.
[39] 陈小娅.继往开来 创新发展 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作出新贡献——在“纪念中国电化教育发展70年座谈会暨2007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上的讲话[J].电化教育研究,2007(3):6-7,11.
[40] 任友群,顾小清.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之问与答[J].教育研究,2019,40(1):141-152.
[41] 张小红.南通大学筹建现代教育技术博物馆[J].中国电化教育,2012(8):25.
A Study on Professor Nan Guonong's Academic Chronology
ZHONG Zhixian1, ZHU Huanle1, LU Hongyan1, YI Kaiyu2
(1.Institute of Teacher Education for Advanced Study,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22;
2.Institute of Educ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Abstract] Academic chronology is a biography that comprehensively describes the academic research of a master's life. Based on relev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the important experiences, scholarly activitie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the master in his life, this paper compiles the academic chronology of Professer Nan Guonong by using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literature analysis. The academic chronology starts from the year of his birth and ends with the year of his death.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objectivity, integrity, continuity and iteration,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describes the academic career of the mast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of his academic thoughts and summarizes his academic contributions by using a concise narrative style, which provides a historical narrative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Professor Nan Guonong and the history of China Audio-visual Education(Educational Technology).
[Keywords] Nan Guonong; Scholarship and Life; Academic Chronology; Explanatory Notes
基金项目: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自主专项“智能技术赋能教师发展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赣教高字〔2014〕60号);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智能时代教师角色发展研究”(项目编号:JD20063)
[作者简介] 钟志贤(1964—),男,江西瑞金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教学与培训设计、教师教育、智慧教育研究。E-mail:jxzzx@126.com。
CSSCI来源期刊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AMI核心期刊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电化教育研究》创刊于1980年,是我国教育与电教界的学术理论园地和权威性刊物,素有“中国电化教育理论研究基地”之称誉。主要研究现代教育前沿问题,服务全国教育教学改革;关注国内外信息化教育理论的创新。
《电化教育研究》开设的栏目主要包括理论探讨、网络教育、学习环境与资源、课程与教学、学科建设与教师发展、中小学电教、历史与国际比较等。
《电化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