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新常态”下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育基地建设前瞻

2016-11-21 ■ 刘 佳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基于国土资源行业视角的有限考察


〖导读〗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国土资源行业要顺应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新形势,主动融入创新创业的时代潮流,积极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建设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育基地。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探索构建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教育实体建设方面,要创建国土资源创客学院;在智能平台建设方面,要开发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大数据平台;在条件保障方面,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做好宣传推广、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本文引用信息:刘佳.“新常态”下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育基地建设前瞻--基于国土资源行业视角的有限考察[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610:24-28.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治国理政新实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2016年1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指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1]。其中,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推动中国经济新一轮转型升级的根本推动力,“双创”被媒体誉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新景观”。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推动国土资源事业科学发展,提升国土资源行业整体竞争力、创新力、发展力的核心要素。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市场主体需求相契合的双创人才,是“新常态”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的意见》,强调“把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现全社会创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化、体系化。”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强调“结合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以创业创新资源集聚区域为重点和抓手,集聚资本、人才、技术、政策等优势资源,探索形成区域性的创业创新扶持制度体系和经验。”首批高校双创示范基地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已于日前正式挂牌成立。


地矿类高校是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鲜明特色的行业类高校,与国土资源行业发展和国土资源人才培养紧密相关。在新时期新阶段,地矿类高校要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以双创战略为发展契机,创新发展思路,拓展发展空间,主动嵌入双创人才培养大格局和国土资源行业转型发展的大趋势中,要把高校的改革创新与国土资源行业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结合起来,与政府职能转变结合起来,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去谋划地矿类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聚焦行业主业,凸显地矿特色,整合社会资源,大胆改革创新,建设若干个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行业改革创新、服务高校教育教学、服务人才健康成长的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育基地。本文将从国土资源双创人才的概念出发,研究地矿类高校建设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育基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维度提出高校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育基地建设的实施路径和具体举措。


1 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育基地的内涵解读


厘清概念是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理解“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育基地”的丰富内涵和基本特征,必须准确把握“国土资源双创人才”这个核心概念。不难看出,“国土资源双创人才”是一个由“国土资源人才”和“双创人才”组合而成的复合型概念。《国土资源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对“国土资源人才”作出了明确界定,即“在国土资源系统和地勘行业(不含海洋、测绘系统和能源资源领域及武警黄金部队从事资源勘查的人才)工作的,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为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作出贡献的人,是国土资源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2]“双创人才”即创新创业人才,是指致力于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掌握专门性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创新创业意愿的个人。企事业单位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在校大学生是双创人才的构成主体。根据以上两个概念,我们认为“国土资源双创人才”是指,在国土资源行业中系统掌握国土资源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致力于国土资源双创事业并且能够为国土资源双创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才。国土资源双创人才是国土资源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土资源行业新一轮转型发展的主力军。国土资源双创人才主要包括以下四类:①知识型人才,指专门从事国土资源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知识普及等工作的专门人才;②技术型人才,指专门从事国土资源行业技术攻关、产品研发、监测评价等工作的专门人才;③创业型人才,指紧密围绕国土资源行业发展,开展创业实践,延长国土资源行业产品链条的专门人才;④管理服务型人才,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中开展国土资源组织、服务、协调、监督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育基地”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将国土资源人才体系建设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深度融合而创建的国土资源领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目标是:以地矿类高校为主要实施载体,实现地矿类高校地学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国土资源行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深化地学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和地学专业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地矿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和利用制度,实现高校地学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企业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深度对接,盘活国土资源行业潜在人才存量势能,把地矿院校的人才优势、学科优势和智力优势转化为国土资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促进高校科学研究成果向高附加值产业成果转化,并在实践基础上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国土资源行业特点的双创制度体系、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见图1)。


“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育基地”是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大数据分析、干部培训、文化培育、综合管理服务等于一体的大型国土资源领域双创示范基地,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综合性特征。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育基地在承担培养国土资源双创人才主业的同时,还涵盖人才机制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服务、双创文化培育等领域,基地的组织机构齐全、功能结构完备,实现了对人才的“入口—出口”、科技“研发—转化”、创业“理念—实践”的全覆盖。二是可持续性特征。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育基地的建设是在党和政府“双创”政策的推动下孕育而生的,紧扣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国土资源行业可持续发展,基地建设不仅对国土资源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具有推动作用,而且对国民经济其他领域和产业部门的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具有示范意义,基地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制度成果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三是联动性特征。“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育基地”以改革国土资源行业人才培养方式、选拔形式、管理模式、评价机制等为突破口,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行业主业,基地的建设和运行将极大改进现有的国土资源行业人才培养、流动和评价机制,进而带动整个行业乃至国民经济多个产业部门的改革创新,达到“以点带面”的联动效应。


2 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育基地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当代中国已经进入“双创”时代,创新创业成为全社会共识,也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驱动力。建设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育基地,既是主动顺应双创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是着力破解国土资源行业人才瓶颈、推动国土资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诉求。


2.1 顺应国土资源事业发展形势,推动国土资源行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国土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土资源事业关系国计民生、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党和政府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给予厚望。《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在我国资源国情没有变、资源在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总体态势没有变的条件下,国土资源工作要深刻认识战略机遇期内涵变化,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势而为、主动作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开创国土资源工作新局面”。在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国土资源行业发展和管理模式仍存在一些体制瓶颈、技术瓶颈、思想瓶颈和人才瓶颈,如土地资源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资源配置方式陈旧、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土地资源供后监管乏力[4]等。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推动国土资源行业转型升级,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人地关系紧张矛盾,就必须牢固树立创新理念和“人才第一”理念,培养一大批创新型、技能型的国土资源行业专门人才,以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激发国土资源行业创新活力。建设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育基地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创新思维、补足人才短板、增强创造动力,为国土资源行业新一轮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2.2 把握国土资源人才供需现状,切实提高国土资源人才素质的题中之义


国土资源人才是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2010年以来,国土资源部连续出台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人才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土资源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等文件,先后提出了4项人才工程和7个人才计划,使人才工作由政策推动转向制度创新[4]。经过6年多的努力,我国国土资源人才供需关系紧张的局面得到很大缓解,人才结构趋于合理,人才流动机制进一步通畅。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当前我国国土资源人才建设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现行国土资源人才队伍规模、质量和结构与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还存在不适应、不协调问题,基层缺乏技术专业人才,地勘行业地质调查人才结构亟待优化,国土资源高层次创新科技人才和高端智库人才缺乏;国土资源人才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支持国土资源创新人才发展的普惠性政策措施缺乏,国土资源人才评价体系和评价技术尚不完善,高端人才缺乏系统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支持措施,国土资源人才系统内外流动不足,国土资源人才保障不足[5]。根据预测,未来10~20年,我国地质人才总量仍保持稳步增长,工程技术人才将成为地勘队伍的支撑[6]。为了进一步满足国土资源行业发展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创新,深化国土资源人才培养和管理体制改革;另一方面要从“供给侧”入手,建设高水平国土资源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育基地,有助于整合高校、行业、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扩宽人才培养路径,培养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国土资源人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人才培养氛围,为国土资源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2.3 主动融入创新创业时代潮流,激发国土资源行业双创活力的必然要求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产业结构转型的核心要素。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双创”概念,他指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把“双创”理念上升到国家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战略高度,加速实现产业升级,挖掘就业市场创新潜力。在“双创”背景下,国土资源行业也要抢抓机遇、顺势而为,探索构建科技平台与市场平台对接机制和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的实现机制,激活行业创新存量,释放行业创新活力。建设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育基地,有助于打破部门壁垒、审批门槛和产业界限,实现国土资源人才、技术、产业的无缝对接,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产学研服务中心开辟新的市场空间,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为科技成果向社会生产力转化开辟新渠道,提供新机遇。


2.4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高校双创改革有效模式的重要举措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指出:“要把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现全社会创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化、体系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造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创新创业教育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地矿类高校具有行业特色鲜明、专业优势显著的特点。建设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育基地,有助于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地矿人才培养有机融合起来,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方式和手段,把培养国土资源双创人才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目标导向,推动学校学风建设、学科建设、科研体制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领域改革创新,探索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远程教育与学历教育相融合、理论教育与技能教育相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3 建设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育基地的具体举措


要按照加强顶层设计、聚焦行业主业、注重协调配合、关照整体功能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在基地建设中,要以模块化形式逐步推进,既要把握每一个模块的建设标准,同时还要关注不同模块之间的耦合度和关联性,使基地建设达到预期效果。


第一,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育新模式。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是基地建设的核心系统,是由双创人才培养的若干制度体系组成的。在实践中,地矿类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突破口,以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探索构建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养新机制和新形式。打通专业界限和专业门槛:一年级学生按照大类培养的原则,开设通识教育类课程,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激发学生专业灵感;二、三年级学生按照专业培养方案,开展地学学科的系统性专业学习,结合地学专业特点,突出实践学习、探究学习、比较学习和协作学习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地学专业和非地学专业中培养兴趣点,鼓励学生开展交叉学科的探究学习和学术研究;四年级学生则按照服务就业和服务深造的原则,分别开展就业指导和学术指导,进一步强化高年级学生的职业认同和专业认同,规范学生学术研究行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攻关意识。根据以上人才培养模式,将最终培养出以学术研究为导向的学术性国土资源人才,以多学科背景为特征的复合型国土资源人才,以工作实践为导向的应用型国土资源人才,这就从人才培养的起始端口解决了国土资源人才内部结构不合理、重实践轻研究的现实问题。


第二,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创建国土资源“创客学院”。建设创客学院是世界各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普遍做法,有助于整合校内外创新创业资源,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制,形成创新创业教育整体合力。创客学院是面向学生开展创客教育的有效载体,创客教育是指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创造,在创造过程中有效地使用数字化工具,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中将自己的想法作品化,并具备独立的创造思维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7]。在课程设计上,国土资源创客学院将以小型实体学院为载体,优化学校双创课程体系、整合学校双创教育资源,面向学生开设通识教育类课程、创新启发类课程、创业指导类课程、模拟双创实践类课程。在教师队伍上,国土资源创客学院的教师队伍采用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相结合的方式组建。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层次上,国土资源创客学院将举办“创业硕士班”“创业二学位班”,为有志从事双创事业的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学历教育和系统化的知识教育,为他们提供专业性的双创指导和帮助。


第三,加强国土资源双创人才成长规律研究,开发人才评价大数据平台。人才大数据就是通过采集、存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能等相关价值的信息,用数据的形态、形成人才成长过程海量数据库,并运用先进的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和心理测量等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对人才成长过程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为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管理与开发提供依据[8]。培养和选拔一批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对已有人才存量分析和发展趋势预测十分重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要建立权威的、高效的、统一的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大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开发人才信息录入、人才信息动态分析、人才信息调取、人才信息共享等功能,并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研判人才现状、精准定位人才建设短板、畅通人才流动渠道,为更多的国土资源双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技术支撑。


第四,加强组织协调和配合,有序推进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育基地建设。国土资源双创人才培育基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相关组织和部门加强领导、齐抓共管、通力配合、有序推进。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组建由高校、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国土资源行业企事业单位、大数据平台等为主体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和时间进度表,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二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拓宽人才培养资金渠道,加大人才培养经费投入,推进高端地质人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9],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企业融资、商业贷款、社会捐助、技术入股等形式,为基地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基地的品牌营销和公关策划,开发设计基地识别形象视觉系统,加大对外宣传和推广,鼓励更多具有潜在市场竞争力的双创团队入驻基地。四是要完善工作机制,要与教育、国土资源、工商、税务、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合作机制,为基地建设扫除体制机制障碍。

 

 

 

作者信息:

刘佳(1989-),男,辽宁省抚顺市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学生辅导员,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欢迎订阅《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投稿网站:http://www.zdkj.cbpt.cnki.net

投稿信箱:calrebjb@sina.com

订阅信息:

全年订价:120元

银行账户: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

账     号:0410001409264004109

开 户 行:工行河北廊坊分行燕郊支行

联系电话:010-61595960

主管:国土资源部

主办: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协办: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