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运会“话当年·竞未来”⑨|“男子花剑三剑客”之首扎根基层,叶冲心中还有一个奥运金牌梦
对击剑爱好者来说,曾经的“男子花剑三剑客”肯定不会陌生。当年的“三剑客”如今各奔东西,王海滨和董兆致都当上了国字号的教头。而大家所熟知的“三剑客”中的老大——叶冲,他在里约奥运会后回到上海,回归剑校,来到基层,从运动员转型为教练,在虹口剑校担任总教练,培养新一代花剑运动员,期待他们能圆当年与自己擦身而过的奥运冠军梦。
13岁开启运动生涯
“断剑”传承前辈意志
“拿剑格挡的时候要顺势推出去,对,就是这样。”来到虹口剑校的时候,叶冲和往常一样,正在手把手地带着小运动员,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纠正着。等到小运动员的训练告一段落,叶冲终于能腾出手来,带着我们逛了一遍虹口剑校,以及一旁的虹口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
“我们小时候条件比现在要艰苦的,最早的时候我们是在当时虹口体育场司令台后面的一个小房间里,也只有三条剑道。”走在校园里,看着眼前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叶冲说起了他与虹口剑校的故事。甚至他能清楚地告诉你,主教学楼曾经只有三层,如今多出的一层楼是后来加盖的,而主楼和辅楼之间的过道,也是在那一年重新修缮的,言语间,满是对这里的回忆。
在叶冲的记忆里,少时训练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大家争抢师兄们练断了的剑,重新用胶带绑起来,接续着使用。虽然如今看来,是由于当初物资的匮乏,但在当时少年们的心中,这却非常“扎台型”。“我们当时的想法也很简单,拿起师兄用过的剑,就代表着我们接过了这份‘传承’。”这一支支断剑传承着虹口剑客的精神,也传承着虹口体育人的责任。
对比当时,现在孩子们用的剑好了许多,都是精加工的成品剑,后勤保障已经让运动员无后顾之忧。同时,青少年还有了更早接触击剑的机会。“我是1982年进的队,当时已经是13岁了,放在现在我们队里都算是高龄新生了。”如今,虹口剑校基本上从一年级开始招生,更早启蒙,也意味着他们未来有机会能触摸到更高的地方。
奥运失利成最大遗憾
希望能看到弟子去圆梦
打开叶冲的成绩单,成绩斐然、功勋彪炳。1989年获得世青赛男子花剑个人冠军的首位中国人,首届亚锦赛花剑团体冠军;1990年北京亚运会男子花剑个人冠军;1999年世锦赛男子花剑团体亚军;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子花剑团体亚军;2001年九运会男子花剑个人冠军。
在这些成绩中,对叶冲来说,上海市的市运会是最初开始的地方,而奥运会则是他登临的最高舞台,一个起点,一个职业生涯终点,都让他回味深刻。
1986年,刚入队四年的叶冲第一次参加上海市运动会。当时的击剑项目还尚未区分青少年组别和高校组别,参赛的队员都混在一个组别里扎堆竞技。“当时体工队有个姓谭的运动员特别强,我们教练就说,如果谁能打败他,那么他基本就是冠军了。”而好巧不巧,叶冲在8进4时就碰到了这名运动员,经过一番苦战最终战胜了他,而后一路过关斩将,夺得了个人金牌。
拿到这枚金牌,也让叶冲对自己的击剑生涯有了更深远的规划,他一步步从全国冠军到亚洲冠军再到世界冠军,最终站上奥运会的决赛舞台。“每个人生阶段我都会设立一个小目标,去一点点地接近,一点点达到它。”如今,他在指导小队员时,也经常告诉他们,要有自己的目标,梦并非遥不可及。
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在男子花剑团体决赛中面对法国队,是叶冲距离奥运金牌最近的一次。回顾起那场比赛,叶冲从第一剑说起,一直讲到了王海滨的最后一剑,言语中有着淡淡的惋惜。但提起2004年雅典奥运会由于裁判因素输给意大利,叶冲却显得早已放下,“现在有了更先进的技术去判定,一定程度上我们三剑客也算是推动了项目的进步。”
两度摘银,叶冲也始终有着自己的奥运金牌情结,如今他则是希望自己的弟子能替自己圆梦。“我出生在虹口,学习在虹口,如今工作也在虹口,我对虹口有很深的感情。虹口本身也是中国近代体育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体育底蕴。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虹口、为上海再做一些贡献。”
相关链接:
市运会“话当年竞未来”③|游泳奥运冠军乐靖宜:坚持是最重要的品质
市运会“话当年竞未来”④|从市运会第五到奥运会冠军,陶璐娜回母校分享成长故事
市运会“话当年竞未来”⑤|奥运亚军曹忠荣:竞技精神从娃娃培育
部分图:视觉中国
来源:上海市青少年体育
编辑:杨喻、杨叶
审核:王馨雨
点击上图小程序
领取上海体育消费券2022年“兴业银行杯”上海城市业余联赛11月赛事目录请查收
小体声明
由于条件所限,可能出现未署名的原创图片或文字,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权利人联系授权及稿酬事宜。欢迎权利人与编辑部联系署名授权、稿酬等事项。联系邮箱:shtyxx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