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体“谈”记忆|中外交融的上海武术

上海体育 上海体育 2023-08-08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崇德尚武、自强不息

上海武术运动的百年发展史

蕴藏着上海城市的文化精神

跟随小体

打开上海武术的百年记忆


武术虽不是奥运项目

但在1936年就已亮相奥运赛场

多年来

上海见证了武术运动的

中外交融和不断革新

这其中的故事

听小体来为你讲述

1936年柏林 奥运表演柳成荫

1936年柏林奥运会,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派出了百余人规模的代表团参赛,其中运动员69人,参加田径、足球、篮球、游泳、举重、自行车、拳击7个项目和武术这个表演项目。而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队的武术表演也成为了高光时刻。


中国国术表演队共派出11人,拥有一手飞叉绝技的上海队员郑怀贤入围了名单,最终站上了奥运会的表演舞台。

拥有一手飞叉绝技的郑怀贤

曾站上柏林奥运会的表演舞台


在有据可考的记录中,中国国术队此行在德国多地进行了数场表演,而首秀就是在汉堡的街头。虽然这场街头表演只持续了约15分钟,却是中华武术与西方世界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同时,很多西方资料中第一回出现对武术的记录,也是源于这场表演。


由于现场观众和到场媒体非常热情,表演结束的队员们被围在了人群中,在一批中国留学生的开道下才顺利离场。由于反响甚佳,德国方面临时请中国国术队加演,于是在翌日的汉堡大戏院里,便添了一场武术专场演出。


刘玉华的双刀,张文广的查拳,温敬铭和张文广的“空手夺枪”……这其中,由于飞叉表演尤为惊险刺激,更容易调动观众情绪,所以郑怀贤成了场上焦点。在表演时,他不可以手握飞叉,而是必须用身上的肌肉去平衡用力的大小,调整飞叉转动时的重心所在和速度快慢,并令其在背、腿、臀等部位转动翻滚。


每当郑怀贤完成“怀中抱月”“苏秦背剑”等难度动作时,全场都会掌声雷动。在由汉堡返回柏林后,按柏林奥组委原本的计划,中国国术队该在主体育场内有一番表演,但撑杆跳比赛中出现了延时状况,所以原定的表演被改期。后来,在当地一个可容纳两万人的露天剧场里,这场迟到的武术表演终于和海外观众见面,并且又引起轰动。


翌日,以《德意志报》《汉堡报》为代表的该国报章果然对此事进行了热点报道,肯定了武术的三大价值——“体育价值,攻防价值,艺术价值”。从汉堡到柏林,由于武术表演赢得了上好的反响,原本并不在访问计划中的法兰克福、慕尼黑等城市纷纷发来邀请,希望中国国术队能前往展示。毫不意外的,后来增补的这些表演场次也都收获了好评,队员们更是常被热情的观众围着要求签名。


走出去和请进来 中外交融上海见证

从前车马慢,书信寄相思。在这份缓歌慢舞的昔年步调中,武术与国门外世界的进一步接触并未因柏林奥运之行一蹴而就,而是又经历了一段等待。


契机出现在1957年,当时的越南民主共和国提出,希望能得到中国政府在体育领域的帮助。两国领导层就此达成共识后,彼时在国家体委的积极配合和调派下, 中国首批援外教练组迅速集结。是年,顾留馨被派往越南,担任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的太极拳教师——同时,他也是上海武坛执行援外任务的历史第一人。


上世纪60年代,武术家王子平、王菊蓉,运动员邵善康、李福妹等先后随国家体委组织的中国武术代表团出访捷克、缅甸等国。1973年至1979年间,上海武术队多位成员先后随中国武术代表团出访过美国、加拿大等20余国。


上世纪70年代,开始有专门学习和交流中国武术的外国代表团到访上海。1972年,日本三浦英夫率团来沪学习太极拳,此后,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会长宗道臣也数次率团来沪。


时间继续推移,随着中国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正常邦交,随着中国体育水平的迅速提高,派出教练援外或组团出访的情况变多了。如今看来,这既是对国际主义精神的发扬,也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

上海武术团1982年访问日本时的介绍资料


此后的20世纪80年代,上海武术团多次前往各国访问或表演。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国门内外交流的进一步开放,这样的出访就更多了。


在相关资料记录中,上世纪80年代,上海直接派往日本进行两个月以内讲学或执教的武术教练组有21个。同一时期,日本也20多次组团来沪学习。中日之间的广泛交流,促使太极拳与长拳在日本迅速普及。另外,马来西亚和当时的联邦德国也是武术援外中常出现的对象国。


在源源不断的输出中,海外的民间武术团体多了起来。如菲律宾的光汉国术馆、新加坡的国术总会、日本的少林寺拳法联盟、美国的全美中国武术协会、墨西哥的少林功夫学校等,都是个中代表。


创办上海武博会 再当中国先锋派

在积极“走出去”的同时,上海武术也在着力于“请进来”,其中,创办于1992年的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便是一例典型。


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来沪交流切磋的国外武术团体多了起来,在学习和切磋的过程中,有国外团体向上海市武术协会提议,认为上海应牵头举办一项国际性的武术交流活动,这样就能为全世界的武术爱好者提供一个切磋与学习的良好平台。


在经过申请与报批后,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于1992年创办,并在之后每两年举办一届。1992年首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吸引了来自14个国家与地区的共18支运动代表队,参与的运动员与教练员共计197人。1994年第二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在项目设置、技术含量和运动员参赛人数等方面均有突破,并且迎来了一些海外武术组织的首次参与。


而第三届和第四届最具亮点之处就变成了对举办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开始设置竞赛项目和实行专业评分标准;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项目分类明确,各有侧重;开始举办研讨会,提升中西学术交流的氛围。


第五届和第六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新增了散打和空手道的专场比赛,木兰拳、练功十八法等进入表演项目。发展到这一阶段,单届博览会的参与人数(运动员与教练员的总数)已超过600人,来自全世界的运动代表队的总数也逾60支。


一路发展而来,从板块设置来看,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包括传统武术套路、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武术散打、练功十八法、空手道等比赛。此外,展会期间还会举办武术论坛、武术功法展示、书画展览、武术服装器材展销等活动。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对进一步增进世界各国、各地区选手间的友谊,推动武术运动的推广和普及,产生了积极意义


2012年后,由于国际上的武术交流形式已变得愈加丰富多元,完成了历史使命的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迎来圆满终章。


从上海眺望奥运 革故鼎新武无止境

2019年10月,第十五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在上海举办。这届武术世锦赛的意义和亮点,不仅是“12年后重返中国”,同时也让很多人看到了武术运动不断革故鼎新的决心。

2019年10月19日,第十五届世界武术锦标赛

开幕式现场


在这届武术世锦赛上,出现了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设立创意集体表演项目(套路项目);第一次将赛事市场化运作机制正式地引入进来;第一次较大规模地利用宣传手段面向大众公开售票;第一次将套路项目与散打分在两个独立场馆内举行,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吸引观众和安排电视转播……这众多的“第一次”,令上海武术世锦赛有了更多探索实践的意义

上海选手汤露(中)本土作战,为中国队夺得首金


一直在上下求索的国际武联表示,他们希望能以“上海标准”为武术赢得更多的国际目光,也为这项运动开拓出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它们分别于1990年和1998年成为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在2002年时,国际武联已正式获得国际奥委会承认。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4年南京青奥会,经国际奥委会批准,国际武联按照奥运会的模式和标准,以文化项目的名义,在赛会期间成功举办了“北京2008武术比赛”和“南京2014青少年武术比赛”。


截至2020年3月,国际武联的会员协会数达到155个,它们分布于全世界的五大洲。目前,国际性的武术赛事已有武术世锦赛、青少年武术世锦赛、武术亚锦赛、武术欧锦赛、武术套路世界杯、武术散打世界杯等。


这一切,都是武术在力争入奥之路上的一个个重要节点,也是武术人为了它的更良性发展而作的长算远略。在这份“武无止境”的追求中,上海和衷共济,一路同行。


延伸:上海武术名宿简介(四)



蔡鸿祥

(1931~2015)


蔡鸿祥,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武术运动员,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1958年入上海队,历任上海体育运动学校武术教练、上海体育宫教练、国家级武术裁判员。


6岁习武,师承华拳一代名家蔡桂勤,1953年至1960年曾连获三次全国武术比赛冠军,五次获金质奖章,斐声全国。曾任上海市散打队总教练 , 著有《武术长拳基本功》及《十二连环拳》等。


擅长华拳、少林拳、刀、剑、扬式太极拳、散打、格斗、擒拿及各种兵器,并练就脱手飞镖、双鞭,其“童子腿”“蛇形腰”“燕飞式”,人称“三绝”,并以豁、划拳、剑、双枪见长。


邵善康

(1934~2015)


邵善康,浙江鄞县人,中共党员,著名武术家,武术九段,高级教练,曾担任中国武术协会教练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武术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武术队总教练。


师从武术名家纪晋山、王子平、郝湛如,并得到褚桂亭、傅钟文等名家传授。1959年获得第一届全运会长拳冠军,其创编和演练的“醉拳”在1953年至1963年的全国武术大赛中均获得第一名、金质奖,被誉为“醉拳王”。


新中国首批国家武术队队员,1961年随周恩来总理出访缅甸,1974年作为中国武术代表团总教练,带领李连杰等一批优秀运动员出访美国,得到尼克松和基辛格亲切接见。被授予“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荣誉奖章及“中国十大武术教练”等称号。


相关链接:

体“谈”记忆|民国时期的上海武术:尚武求存 沪纳群英

体“谈”记忆|上海武术类团体百花齐放、兼容并蓄

体“谈”记忆|新中国的上海武术:承继历史,开拓创新

来源:《海纳百川 兼容并蓄——上海武术百年纪事》、

上海武术院(上海市健身气功管理中心)

编辑:王馨雨

审核:金宇婷


点击上图小程序
领取上海体育消费券

小体推荐

崇明岛三代弟子强势出击,80岁的徐根宝真的已为中国足球倾尽一生所有……上海体育学院更名为上海体育大学金山这52个体育场地,免费开放!这些训练方式,放在整个打工届都是相当炸裂的↓周五宠粉日|在“家具市场”打篮球是什么体验?小体邀你免费畅打!有趣+炫酷+清凉,用新晋“顶流”运动打开消暑新方式(内附场地推荐)

小体声明

由于条件所限,可能出现未署名的原创图片或文字,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权利人联系授权及稿酬事宜。欢迎权利人与编辑部联系署名授权、稿酬等事项。联系邮箱:shtyxxy@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