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个发过nature的博士,最后去做了金融

2017-11-21 S 科学指南针服务平台

前一阵子

指南针平台转过一篇施一公的演讲稿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吗

施一公:这个国家所有的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转的时候,我认为出了大问题


这不是施一公第一次表达此类观点


2015年在清华的毕业典礼上

他就曾说到:

有些学生,我们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有时候会陷入一种无端的狭隘—在一些消极的舆论影响下,天天想着找工作,天天想着只为个人奋斗



2017年,他在搜狐教育频道专栏也写道:

“研究型大学从来不以就业为导向,从来在大学里不该谈就业”


你如果问我,同意施一公的说法吗?

非常同意!

那你博士毕业会继续科研咯?

不!我要转行!而且必须转!


博士生,你为什么想要转行?


01

我认识一个男生,化学博士H

他就说毕业之后一定不会再做实验了

问起他想要转行的原因

他说是因为对科研的极度失望

他以为做科研看的是实力,结果是看运气

他以为科研是对事不对人,结果是对人不对事

他以为做科研光明磊落,结果一样充满勾心斗角


刚开始读博的时候,真的热血沸腾

想着大干一场,在学术方面做出点名堂

结果老板在课题方面完全没有指导不说

每天还交代给他无穷无尽的杂事儿

H啊,帮我做一下上课用的PPT吧

H啊,帮我跑一趟教学科盖几个章

H啊,帮我翻译一份资料

他当时想着,我是来做科研的,又不是来当秘书的

为此还和老板争吵了几次


师兄师姐们都劝他

别跟老板把关系搞僵

当心他以后卡着不让你毕业

最后他妥协了

科研照这个做法,他实在是看不到希望

现在只求能顺利按时毕业

去公司里找个工作

好脱离科研这个大坑


02

我曾采访过一个想要毕业转金融的生物女博士L

你Nature子刊都发过了

以后做金融的话,那这么多年的科研不是白做了

她说

如果不能让自己的生活或者人生过得更好

那这辈子都白过了

再坚守着生物专业不放

以后生存可能都会成问题


我现在都快30岁了

在国内最好的大学

做着最前端的科研

每天起早贪黑

无双休,无节假

每月收入却还不到3000块

身边本科毕业的同学

都住豪宅开跑车了

我还挤在学校宿舍

每天蹬着自行车狂奔去实验室打卡


我们读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以后能找个赚钱多的体面工作吗

现在趁着还没毕业

为转金融做点知识积累

希望还不晚

读博这一段就当是人生的小曲折吧


03

我以前的一个同学

材料博士在读,正在上网课,学编程

他说自己不是搞科研的料

想着毕业以后转行,去当码农


当时选择直博

不过是因为材料专业对口工作太少

本科毕业的时候,也没做好找工作的准备

就稀里糊涂选择继续深造了

发现自己不适合做实验的时候

已经是骑虎难下

为了文凭,硬着头皮也还是混到毕业吧

好在研究生时间安排比较自由

每天学学写代码

捎带着做点儿实验应付组会

日子倒也过得不亦乐乎


博士生,你转行能干什么?


其实博士转行,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严谨的思路和逻辑结构;对数字的敏感性,寻找事实作为判断依据;与客户相当甚至超越客户的学术水平;独立承担项目的能力等等。博士生涯,我们学会的不仅仅是怎样做实验,更重要的是逻辑创新思维的训练和提高。



Nature杂志曾对博士改行都去了哪些行业做过调查(以医学博士为例)

  1. 快销行业:快销是个很包容的领域,如宝洁、联合利华、强生等;

  2. 投行/咨询公司:他们需要医疗背景的人才,需要专业的视角;

  3. 保险公司:医疗理赔需要专业人才;

  4. 律师:专打医疗官司;

  5. 培训行业:大到XX咨询的讲师做空中飞人接触各大公司老板,小到考研执医补习、盗版新东方教SAT,单干租间教室教奥数也可以;

  6. 猎头公司、HR:挖掘生物医药背景的人才还是需要生物背景的人才去挥铲子的;

  7. 银行:取决于你的背景。

  8. 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卫生厅、医保局、卫计委....等;

  9. IT的码农:编程可以自学,也可以报速成班,生信专业的朋友可以考虑;

  10. 自由职业/个体户:餐饮、艺术家、企业家等。

博士生,转行你怕了么?


随着博士扩招,科研岗位的需求数量却在下降,这意味着转行不仅仅是个人选择,更是社会现实所迫。


但对于大多数博士而言,博士生涯磨砺出来的不光是学富五车的专业知识,更有职业转型时的英雄气短。紧张的科研工作让博士们无暇接触外界社会,当被迫离开学校的时候,除了无奈感叹“除了科研,我还能做什么”后,依然只能在科研界中画地为牢。



在文章的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我们“科学指南针”合伙人的故事吧~


合伙人Z,浙大本硕博,在博士期间参与“科学指南针”的创立。艰难毕业,而后加入科学指南针。刚读博的他,也曾踌躇满志,向往着能成为某领域专家,然而理想终究敌不过现实。读博的各种坑,也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丧失了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的发自内心的热爱,科研也就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同时也在不断思考自己究竟要做些什么。


当你明白他所发表的文章几乎注定没法产生什么影响力,在你的研究方向上也注定不太会有很大作为的时候,你就会去想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想做一些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事情。Z在创业浪潮的冲击下,在认识到互联网会是未来重要的基础设施的时候,在同学与合作伙伴的感召下,参与了“互联网+科研”的科学指南针。


“做了这么多年研究,转去完全不相关的互联网,不觉得太亏了吗?”我也曾问过Z。


“互联网只是水电煤,并不存在说转行互联网就是完全脱离老本行,比如我在想办法帮助别人做科研呀。另外,兴趣才是人们做事的最大的推动力,满怀激情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才能在做好事情的时候收获快乐。”


“让科研更简单,是科学指南针的追求。我们希望能够服务广大科研工作者,做好科研后勤服务。希望科学指南针能够成为科研工作者的水电煤,助力广大研究者们的科研创新。”Z如是说。


是的,人生有无限的可能性。不要因为自己选择了一条路,就将眼睛只看向前方。限制你思维的,只有你自己。


推荐优惠

  1. 免费上门取样重磅来袭,还不快来给指南针打call【附支持高校名单】

  2. 做测试也有freestyle,指南针新用户首样0元任性测~

  3. 注意!这不是开玩笑!团购测3.0发布!最超值的优惠都在这里


推荐阅读

  1. 中国30岁以下正教授大盘点,谁会是下一个颜宁,卢柯?

  2. 当今中国最年轻院士大盘点,比39岁颜宁还开挂的科研人生。| 科学指南针原创

  3. 15岁考上复旦,20岁师从杨振宁,张首晟:最接近诺奖科学家竟是投资人?

  4. 五大不务正业科学家排名,第一名比陈涌海博导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5. 27岁收到死亡通知书,哈佛学霸誓要逆天改命,感动奥巴马

  6. 他,是施一公50年来唯一崇拜的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