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史爱党】《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第十六集 浴血坚持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今天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珍藏着一枚罕见的六面密印。它通体木质。五面刻花,代表着加密信息。最后一面虽然四周有花纹,但中间是空白,一旦使用则表示“军情十万火急”!这枚印章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这是1936年7月12日,中共闽东泰南区党委使用的六面密印调动部队的紧急调令。当时被敌军包围的红军和游击队几乎与外界失联。在危机四伏之时,就是这种密印,担负着南方红军游击队传递绝密军情的重任,也是彼此验证的印信。
时间回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的部队约1.6万余人,加上党政军机关工作人员和红军伤病员共3万余人,由苏区中央分局书记兼中央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项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等领导。
1935年3月底,项英、陈毅等同志率领约300人突围到达赣粤边油山、梅山之间的广阔山区,坚持游击战。
中央分局还派赖昌祚到瑞金任特委书记,领导闽赣边区的游击战争,派陈潭秋、邓子恢、谭震林去闽西与张鼎丞部会和,坚持斗争。
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在江西、福建、广东、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河南等8省的鄂豫皖边、鄂豫边、皖浙赣边、湘鄂赣边、浙南、闽东、闽北、湘赣边、湘南、赣粤边、闽中、闽粤边、闽赣边、闽西和琼崖等地区,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都紧紧依靠群众,开展英勇顽强的游击斗争。
为了坚定各级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的信心和斗争决心,陈毅提出:“真正的革命同志要坚定信心,能坚持到底的是将来革命的骨干,留下一点星火,必能燃遍万里江山。”
1936年冬,陈毅在游击战中经历了最为惊险的一次生死考验,由于叛徒出卖,他和项英等人在梅山的住地迅速被敌人包围。敌人以五个营的兵力在梅岭展开地毯式搜索。陈毅等人不得不昼伏草丛,夜间转移,他们没有粮食,靠着吃野果、野菜在寒冷的树丛中撑了20多天,情况危在旦夕。
期间敌人放火烧山,陈毅做好了牺牲准备,压在心头许久的思绪顷刻迸发,写下了“绝笔”诗《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这位老人名叫刘士华,今年86岁。1936年8月陈毅腿伤复发,住进了他家二层阁楼中养伤,那一年他才一岁。他的母亲是中共地下交通员周篮,四处收集草药给陈毅进行治疗。疗伤期间,周篮时刻警惕,一旦发现敌情马上掩护陈毅转移至后山撤离。至今老人家中还保存着一张80多年前的珍贵照片。
“这张照片就是陈毅1938年走的时候,留给我妈妈做纪念的,陈毅就讲 ‘今后我们解放的话,我就抱着子孙来见你’,见我妈妈。”
在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中,留下来坚持斗争的领导干部何叔衡、古柏、阮啸仙、贺昌、万永诚、毛泽覃等先后英勇牺牲。瞿秋白、刘伯坚等被俘后,坚贞不屈,英勇就义,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献身精神和崇高气节。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牵制了大量的国民党军队,在战略上配合了中央红军主力的长征,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保存了革命力量,坚持了游击根据地。
全国抗战爆发后,南方八省保存下来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成为活跃在大江南北抗日前线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
南方红军游击队在极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党所给予他们的任务,各游击区成为中国人民反日抗战的主要支点,使各游击队成为最好的抗日军队之一部。
来 源 _ 江苏民革
编 辑 _ 蒋思远
扫描二维码 |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suzhouminge
苏州民革
微信号 : jsmgweixin
江苏民革
● 扫码关注我们
往期 · 推荐
在看不好意思,那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