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重点高中开公民课是什么体验?

2017-03-03 杨仁旺 C计划
 

思辨 X 赋能 X 行动

C计划是一家致力于思辨教育的社会企业

欢迎戳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C讲坛

C计划主题演讲精彩实录

杨仁旺|文



编者按:这期C讲坛(2月15日),我们邀请到了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的老师杨仁旺。杨老师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开设公民课、审辨式思维课、国际理解与跨文化交流课。在国内的重点高中开设这些公民课程,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戳“阅读原文”,即可回放当日精彩演讲哦~



大家晚上好!非常感谢兆凡老师的邀请和介绍!我很荣幸有机会来到C讲坛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在教学一线的摸索和实践,很多内容都是个人化的尝试,还很不成熟,欢迎大家听完之后多多批评指正!我分享的主题是“如何在项目式学习中提升公民技能”,之所以分享这个主题,与我现在开设的课程相关。



2014年我在英国的一所孔子学院工作期间收到了来自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的工作邀请,当我了解到这所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世界公民中国心”的时候,我就决定接受这份工作邀请,在结束孔子学院的工作后到这所学校任教,而开设的课程就是围绕培养目标而研发的“公民素养课程”。


之所以愿意回国开设公民课程,是因为我在英国工作期间看到了他们有非常成体系的公民课程,而相比之下,咱们国内的思想政治类课程却颇受诟病而且。另外,在英国工作期间还有一个刺痛我的小插曲,在和一位台湾朋友交流时,她不经意地说到:“我们国家有公民课,你们能开公民课吗?”我只好顾左右而言它。因此回国后我就开始尝试研发一套公民课程。


我目前工作的学校的学情比较特殊,高中部只有国际高中,没有普高,学生都要出国留学,课程不受高考的限制,因此有较大的发挥空间,我可以自主规划课程内容,自主选择课程形式,自主决定评价方式。



我把自己研发的公民课程的总体目标设定为培养“世界公民”:他们视野广阔,勤于思考,敢于担当;他们尊重不同的文化、信仰与价值;他们具备欣赏差异,兼容并包的胸怀;他们关注世界的不公正,积极探寻不公正的成因,并身体力行去改善世界的不公正现象;他们理解全球化背景下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他们积极反思个人与他人,个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存之道;他们无论身处何处,都能表现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爱。


这套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公民主体意识和公共人格为宗旨,通过协商课程的形式,促进学生的公民权利与责任意识、理性思辨与笃行能力的全面发展。协商课程倡导课程实践过程中的协商民主,师生共同参与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从设计到教学再到评价,都对学生进行赋权,引导学生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从而培养教师、学生与课程之间的民主平等关系,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公民品质和主体精神。


课程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与交流,学生分小组主持不同专题的合作探究,然后进行分享与交流。每门课程都有一定的留白,赋予课程自主生长的空间,让课程自然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课程的主体内容由以下三个部分有机组成:



我希望学生通过公民课程的学习之后,能够分清公权与私权,公域与私域,对“群己权界”有一定的认知;而且能够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主动承担起责任,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也能够积极采用正当的途经去维权。



我也希望学生学习了公民课程之后能够在精神人格上更加独立,不被一些大词所迷惑,例如能够区分国家、政府和政党的概念。



除了价值观层面的影响,我还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公民课程能够提升具体的公民技能,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能够合理质疑、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根据以上培养目标和课程主体内容,我一共开设了三门具体课程供学生学习: 其一为“公民课”,在高一开设一学年,着重学习公民知识,提升公民技能;其二为“审辨式思维课”,面向高一高二学生开设,自选一个学期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其三为“国际理解与跨文化交流课”,在高二开设一学年,注重开阔学生的全球化视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理解与交流能力。



今天重点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高一公民课上带着学生一起做项目式学习的经过和感想。在高一的第二学期,我们会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做一个比较完整的实证研究。通过这个实证研究,让涉世不多的学生有机会比较深入地去了解现实社会,主动去和陌生人打交道,了解不同年龄群体的人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


我认为这一点对于现在的高中生非常重要,尤其是即将出国留学的高中生,他们普遍成长在相对比较优越的家庭环境,且多为独生子女,比较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思维惯性,通过课程促使他们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主动去接触外部世界,去倾听他人的表达,这对于他们是巨大的考验,这样的经历也是他们宝贵的财富。


通过这个实证研究,还能帮助他们了解学术研究的主要流程,培养基本的学术规范,这对于网络搜索严重依赖百度,引用他人观点大多不注明出处的高中生而言,也是一次很有价值的锻炼。


在实证研究过程中,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搜集资料、分析数据、分工合作、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能力都受到了考验,这一个学期的项目式学习对他们的公民技能是一次整体的提升,而这类学习可能是课本上没有的,也是在应试的大环境下特别稀缺的。



这一个学期课程的具体内容主要是三个部分,先由我带着学生一起了解实证调研的步骤和方法,然后由学生选定专题进行调查研究,最后每组学生撰写一份调研报告并汇报调研的过程和结果。



实证调研的具体步骤是先组织学生选题,然后各组根据选题做文献研究,了解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然后各组分别做开题报告,正式开题后就要根据调查对象去做实地调研,完成调研后再分析调研数据,撰写调研报告,最后在结题报告中进行分享。



下面我就每个环节分享一下我们的具体做法和遇到的问题。先说选题,我向学生提供了六个选题供学生自主选择,设计思路是从学校到社区,再到社会。学生可以选择我提供的选题,也可以在我的选题基础上进行修改,例如有一个小组选了“食堂饭菜的满意度调查”,然后改成了“外卖服务的满意度调查”,因为他们看到很多同学选择订外卖而不在食堂用餐,觉得“外卖服务的满意度”更值得调查。还有学生更关注食堂和餐馆的食物浪费现象,于是将主题改为“光盘行动调查”。


也有小组对我提供的选题没有兴趣,决定另起炉灶,例如之前有一个小组的学生选择研究网络语言暴力,他们通过爬虫软件萃取社交网站上的语言暴力现象,力图分析网络语言暴力背后的发生机制。这个学期有一个小组的学生选择了网络游戏作为研究对象,力图分析中学生对网络游戏的偏好及原因。



各组选好题后,我会带着学生一起做文献研究,引导他们在学术资源库中查找与本组选题相关的学术文献,然后分工撰写文献综述,每个同学负责提炼几篇文章的核心观点,然后有机汇总成比较完整的文献综述,并以规范的格式注明文献的出处。

 

这个环节学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首先对于文献检索而言,学生长期依赖的是百度,绝大部分学生第一次接触学术资源库,不太容易在资源库中找到与自己的研究主题相匹配的学术文献。

 

其次是找到了比较匹配的学术文献后,学生阅读学术文献并提取核心观点的能力还有欠缺,往往存在大量复制原文内容,或者直接照搬原文献内容摘要的情况。

 

此外,虽然我一再强调,还是有不少小组提交的文献综述没有注明参考文献的出处,注明出处的也有一些格式不太规范。这就要求我在课后逐一去找写得不符合要求的小组去修改,一遍不合格再改一遍,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鉴于学生在上大学期间要面临大量的学术写作,而他们在中学阶段受到的学术写作训练又非常有限,所以我个人认为帮助学生建立学术规范是极有必要的,前期再多的投入都是有意义的。



做好文献研究后,我还会带着学生学习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问卷,然后各个小组分别准备他们的开题报告,每个小组的开题报告都是一节课,学生要汇报他们的文献研究成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研究方案,明确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具体步骤,并把之前设计的调查问卷在班上分享,由其他同学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开题报告环节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设计问卷,大部分小组都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问卷信息的丰富度不足,问题不够清晰,选项不够完备,互斥不明显,定距不合理,问题之间缺乏逻辑关联等等,需要在同学提问和老师引导之后不断加以改进。

 

这是前年学生在开题报告上做的展示海报。


去年的开题报告改成了用PPT进行展示,内容丰富了很多,学生的分享也更加充分。




开题报告结束后,各组就进入实地调研阶段,学生要利用每天放学后和周末的时间走上街头发放问卷,访谈路人。前年的学生做问卷调查时,他们基本都选择利用调查网站制作问卷,然后在朋友圈发放,这样收集到的样本信息有较大的局限性,大多为同龄人所填,从去年开始,我要求学生必须去街头向陌生人发放问卷,而且要尽量控制样本结构,确保样本的多样性。


有些调查除了要做问卷和访谈,还要做非介入的现场观察,例如观察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闯红灯的频次;观察街头行人与路边行乞者的互动,记录不同人群的反应,独行的个人、同行的情侣、家长带着孩子,统计他们与行乞者的互动频次和大致的数额。


这是学生到街头去做问卷调查。绝大部分小组在街头做问卷调查时都会碰到热心帮忙的好心人,也会遇到碰壁的经历,有一个小组甚至遭遇了路人接过问卷后看都不看直接扔在地上,然后一脚踩过,这种人情冷暖的经历想必是学生极其难忘的,他们在分享的时候也说,有过在街头发放问卷的经历后,以后再遇到发问卷的陌生人,一定会报以理解之同情,主动前去帮忙填写。



这是学生在路口做现场观察和统计,这个难度不大,但为了保证样本的丰富度,我建议学生到不同地段的路口做观察,有商业区的,有高校周边的,有中小学附近的,还有城乡结合部的等等。



在学生完成了现场调查后,我会带着学生做数据分析。为了防止学生直接利用网络调查问卷生成单变量的频次分析,我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双变量的交互分析,这样能够更充分地发掘数据之间的关系。



这是单个变量的频次分析,这是最基础的数据统计,每个小组都能做到。


这是双变量的交互分析,利用交互分析,能够挖掘不同变量之间更具体的关系,能够显示出数据的一些细部信息,尝试对不同变量进行交互分析,就能呈现出数据背后更丰富的信息。这也是数据分析的难点所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尝试和摸索,但是当他们能够越来越多地挖掘出数据背后的信息时,他们的成就感也是满满的。



在学习了做基础的数据分析后,各个小组就要开始撰写调研报告了。我要求学生在调研报告中要包含前面做过的文献综述,然后详细描述小组做实证研究的过程,接下来的重头戏是数据分析报告,最后还要按照格式要求列出参考文献。

每个小组的调研报告都交齐后,我们会把它们汇编成册,由学生设计好封面,然后统一印刷,人手一册,作为这一个学期实证调研的成果和见证。



最后一个环节是结题报告,每个小组都有一节课的展示时间,分享本小组实证调研的具体过程和问卷数据分析的结果。在做结题报告时,学生会回味他们走上街头调研的酸甜苦辣,从中得到的感慨往往能够引起共鸣,学生在各种体验中不断丰富自己和提升自己,这可能也就是这门课程的价值所在吧。



这是学生在做结题报告的开场白。



这是学生在描绘他们在路口做实地观察的具体情境。



这是学生在做数据分析。

 


这是学生在做双变量的交互分析。



在课程评价方面,我主要负责评价学生参与实证调研的每个环节的质量,例如文献综述是否规范,问卷设计是否符合要求,数据分析的质量如何,调研报告是否完整充实等等。学生主要评价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的展示和互动环节,具体的评分表如下:


这是开题报告的评分表。

这是调研报告的评分表。

 这是最后的结题报告的评分表。



在一学期的课程全部结束后,每个小组还要制作一份结业视频,对这一学期的实证调研过程做一次系统的梳理,记录下每一个环节的点点滴滴,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利于课程在下一轮实践时的进一步完善。

 


最后我对这一个学期的项目式学习做一点简单的总结。我开设的公民课程没有具体的教材,也没有考试,课程由师生协商共建共评,自主生成的内容很多。我在课堂上更多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公共事务,跳出应试的藩篱和自我中心的局限。

 

在实证调研的过程中,学生要面临大量的挑战,例如不会做文献综述,设计不好调查问卷,不敢去街头访谈路人,不会做数据分析等等,他们要在这一系列的挑战中不断经受挫折,甚至忍受屈辱,但是他们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待人接物,学习团队协作,真正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在拿到第一手的调查数据并尝试进行数据分析后,学生会逐渐认识到样本终归是有限的,数据也是有局限性的,有几分证据就说几分话,要学会谨慎地下断言。

 

正是因为知道自己的所知所得是有局限的,才会保持开放的胸怀,对在课程中遇到的各种批评意见和建议持包容的态度,而这也是公民课程的核心价值所在:保持好奇,保持谦卑,理性致知,知行合一


以上就是我今天晚上分享的内容,谢谢大家的倾听!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问答环节


Q:杨老师能否谈谈,项目式学习和国内应试教育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有何冲突,又是否有互相促进?


A:我个人认为其实项目式学习和目前的应试教育并没有太明显的冲突,其实很多老师在辅高的课程里面也在做类似的尝试,据我所了解的泉源学校就做得非常成体系,虽然他们很多学生也会去参加高考,但是他们把课程彻底地打乱,然后按照专题去学习,出来的效果也非常好。

 

我觉得在公立学校开展项目式学习是肯定有空间的,在很多的课程上面都可以进行实施,而且现在其实就我的学校来看,即便在初中部也已经开始了做课程融合,很多不同的学科以同一个专题为研究对象,打通学科的界限,做一些这样的项目式学习,所以在公立学校完全也可以开展。

 

Q:杨老师可以考虑在做总结的册子的时候叫学生去拉赞助,这样也是锻炼嘛:)

 

A:有老师提出了在做册子的时候可以拉赞助,这是个很好的创意,其实我也曾经用过众筹的方式,而且众筹还成功了一次,不过,放手让学生来做,效果可能会更好。

 

Q:杨老师好,请问您在学校开展这样的课程,学校是否支持,谢谢。

 

有朋友提出来说我在学校开展这样的课程学校是否支持,就目前来说,我是得到校方大力的支持,校领导对我的课程总体上还是非常肯定的。

 

因为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是世界公民中国心,所以我们专门研发了一套了世界公民课程和一套中国心课程,而我的这个课程就是世界公民课程中的一部分,所以学校对我的这个课程还是非常的支持。

 

目前国内其实做审辨式思维也叫批判式思维这个领域的老师要更多一些,而且很多老师在他们的学科领域内从事审辨式思维或者批判式思维的实践做得已经非常好了,例如十一学校的魏勇老师,他在历史课上实践这个批判性思维,然后还有上海的余党绪老师在语文课上融入批判性思维进行教学,都有非常成功的一些实践的经验。

 

Q:课程对于老师的能力要求,或能力准备可以怎么发展?

 

A:对于老师的能力要求,我觉得更多可能是知识视野方面需要更广博一些,需要广泛的去涉猎不同国家的公民课程,然后批判性思维这个领域的话还是要多读批判性思维的专著。然后我开始的公民课程的实证研究这一部分,这跟我的学科背景可能有一定关系,因为我是北大社会学系毕业的,所以这一部分课程会用到很多社会学的一些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的专业知识,如果有这一方面的学科背景可能会更容易一些。

 

Q:请问杨老师,目前在国内能够开展这样课程的学校很少,师资缺乏,您有针对老师的培训课程吗?

 

A:针对老师的培训课程,就批判性思维领域的话应该有不少,我看每一年都有批判性思维的论坛,另外像C计划也专门致力于批判性思维这种市场的开发,所以这方面的培训类的课程应该不少,但是对于公民课程这一块可能相对来说要敏感一点点,可能不太容易大张旗鼓去做。

 

Q:我是大学期间自己做课题才接触并深入实践的,我所在的学校课堂都很难实现,大多数老师也要要求,但往往很难实现,一方面在于老师,课程设计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在于同学,会出现有搭便车的现象,数据分析靠网络问卷软件的自动生成(单频次),如何避免呢?

 

A:要避免学生的惰性,我觉得可能一个是老师要主动去跟着,中学的老师可能跟学生互动的频次更高一些,所以更容易督促学生在具体的细节的提升,大学老师的话就难要求他们在细节上过多地去指导学生了,更多的可能在于学生自己的自觉,所以我个人的观点如果在中学可以开展这类的课程的话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Q:项目式学习在于思维与实践的训练,那基础知识的沉淀也需要时间,这有冲突吗?

 

A:我觉得项目式学习的思维的学习和实践,和基础知识的沉淀是应该不矛盾的。因为你在做一个项目的话必然会用到大量的基础知识,而这个过程中也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沉淀的过程,所以我觉得是不冲突的。

 

Q:您觉得要让学生成为世界公民,作为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如果所在学校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的话

 

A:有学生家长问道要让学生成为世界公民家长可以做什么,如果学校依然是以应试为主的话,我觉得家长可以做的其实挺多的,第一个就是不过多地去苛求孩子的应试成绩,只要孩子尽力了。另外呢可以适当地帮助孩子拓宽一下知识的视野,比如平时在家里可以跟孩子聊一些时事啊,例如美国大选期间可以跟孩子聊一聊特朗普、希拉里,比如前不久发生了金正男遇刺的事件,也可以跟孩子一起来分析分析,这些都有助于孩子的知识视野的打开。

 

有朋友问道,目前能开设这样的课程的学校很少,师资很缺乏,有没有针对老师的培训课程?其实我个人做一套课程的实践也才三年的时间,其实还很不成体系,还有很多需要不断的打磨和完善的内容,所以很难去进行推广,目前更多的还是自己进行个性化的摸索吧,希望以后如果有一些相对成型成体系的东西能够更好地拿出来更大家分享。


关于公民教育,或许你还想读

我们以为奇葩的邻居,却在这样教育他们的下一代

欧盟的爱盟主义教育基地到底怎么搞?

做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问题吗?

美国留学印象:思辨与行动

走出思维禁区,跟我去柬埔寨流浪

徐莉:什么是更好的教育?

张良:未来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


未经特别说明,C计划文章均为原创。文中署名的插画、脑图亦为原创。转载文章或原创插画、脑图,请联系小C(Plan-C2016)或给后台留言。

C计划最新课程正在报名!

 

订阅号:PlanC-Edu

服务号:PlanC-Mall

 

微博:小C-C计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