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让我们坚信,这里太需要理性的声音了
当我们一起走过
1
上个月,6月20日,世界难民日。
因为一条向难民和关注难民的人致敬的微博,联合国难民署和它的亲善大使姚晨,被卷入前所未有的舆论风波。
整个华语网络世界,铺天盖地的都是对姚晨的羞辱,对难民的污名,以及对基本人道价值的唾弃。
一个朋友深夜发来微信:天啦,为什么这次这么夸张。
只是因为那些过去国人很少留意的议题,开始逐步进入主流社会的日程中。公共表达的门槛也越来越低,才让这些意识形态的撕裂与对立,以更加 夸张 的样态呈现出来吧。
最近几年,我们看到各式各样的仇恨言论、反智言论,以令人震惊之势井喷。种族歧视、宗教歧视被肆意散布;同性恋成了庸俗低级的“性变态”;同情难民、同情弱者都是圣母婊;大汉族大中华最优越最伟大;只要祖国流氓我就放心;民智未开之时当然要管制媒体;造墙不叫闭关锁国,是为了保护国民不要看到那些不适宜的东西……
做舆情监控,每天打开那些兜售阴谋与仇恨、为男权父权鼓呼、向权力和管制献媚的账号,呐——人家竟然篇篇十万加,动不动20万打赏上线,成千上百的点赞——内心或许还是崩溃而沮丧的吧。
你们想倡导多元价值,倡导理性思考。一篇文章一两千的阅读量,一次课100多人的容量——你们怎么跟这些声音对抗?
一位前辈郑重其事的说,你们C计划路子不对。
你们应该做政治正确界的咪蒙,专贴热点,专写爆款,占据舆论高地。
花那么多心思打磨课程,做系统性解决方案,你们的内容再怎么好,影响的也就那么一小撮人——有什么意义呢?
2
还是有意义的吧。
今年5月,我们入选了群岛——一个陪伴教育创新机构成长的创业加速器。在太湖边的营队里,我们学到了一个新词——MVP(Minimal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化产品)。
开发产品时先以最低成本做出简单原型,不断根据用户反馈迭代修正。
我们开玩笑说,咦,C计划不一直是这么做的吗。
过去一年,就是在这么“一小撮人”的陪伴下,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批判性思维全套课程的基础开发。
我们测试课程平台,调整上课方式,摸索人们的学习习惯,积累案例素材,完善学术框架体系。不断推出新的课程,内容一轮轮优化迭代。
一年内,我们三个人,前后做了9期、18轮课,将近2000人次参与,沉淀出50多万字的讲义、素材、题库。
我们像怀揣着一块闪闪发光的大宝贝,开始更多地思考——怎样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这块宝贝?怎样让更多的人更好的学习、应用它?
3
所以,创业第二年,我们首先要做的事便是出书。
把第一年课程沉淀出的精华,用更可读、更易读的方式,传播给更多人。
而我们的线上课,也开始紧锣密鼓的优化升级,将以更加交互、更加碎片的方式呈现,降低人们学习批判性思维的门槛。
但有着系统化学习批判性思维需求的人,确实只是那么“一小撮”。
对于更多的人而言,可能只是在遇到复杂议题时,想听听更加理性的声音而已。
正如伙伴们前两天看到的那样,我们的公众号将改版,真正转型成自媒体,为理性思考、多元价值大声呐喊。
那到底是谁有着更为强烈的、系统化学习批判性思维的需求呢?
最重要的人群,便是老师和孩子。
在过去一年里,我们逐步将B端产品的研发,集中到了教师培训上。我们和21世纪教育研究院、戈友基金会、美丽中国、蒲公英乡村图书馆、西城区教育局、亲近母语等机构一起合作,开发针对一线老师和校长、尤其是乡村教师的系列课程。
(图:在贞丰为乡村校长做培训)
一年的时间,我们做了30场线下工作坊、18场主题演讲,开发以教育议题为核心的线上课程,1000余名老师参与其中。
(图:蓝方在东方历史沙龙分享对公民教育的观察和C计划的实践)
我们坚信,只有培养教师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老师们才能将批判性思维融会贯通到日常的学科教学中,进而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年轻一代。
而在第二年,我们也会直接面向学生,开始一些小规模的探索。我们会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合作,尝试在通识教育中揉进批判性思维的模块;我们也会就城市贫困、少数群体等社会议题,探索面向高中生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课程。
4
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好多好多。
我们每天也都在跟自己说:不要着急。
思维的改变,到社会的改变——这根链条足够直接,也足够漫长。
这种改变,一定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
我们会在还来不及改变社会、还看不到直接产出的时候,就被这个社会所改变吗?
过去一年,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没有丝毫变好,反而是大踏步地向后开着倒车。
但我们又是多么欣喜的看到,还有那么多执着、任性的人,和我们一起并肩前行。
在群岛,我们遇到另外19个在各个领域为教育创新而坚持、探索的“小岛”,我们交流创业心得,分享教育理念,共享创变资源——教育的改变,带来的就是人的改变。
(图:C计划加入群岛教育加速器)
因为教师培训,我们认识了那么多在乡村教育坚韧耕耘的合作伙伴,还有那么多渴望成长、渴望价值实现的乡村老师——他们的改变,一定会带来年轻一代的改变。
(图:在咸宁做针对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培训)
因为对多元价值的坚守,我们结识了在不同社会议题勇敢发声的行动者们。为残障权利,为LGBT权利,为儿童权利,为女性权利……我们共同发声呐喊——这个社会一定会因为听到这些声音,而有所改变。
(图:雅君在C讲坛分享关于社会公平与女权主义)
还有在过去一年一直陪伴我们的学员、粉丝。在一次次课堂互动,一份份课后作业里,我们都看到这些身在不同城市、从事不同职业却同样可爱的人儿,追求理性,认真生活,不断探索更好的自我——因为有更好的你们,也一定会有更好的世界。
C计划才刚刚迈出第一步。
但在这一步背后,却有那么多那么多人的支持。
我们的朋友、家人,我们的志愿者、学员,我们的合作伙伴、资助机构。不断为我们出谋划策,为我们提供各种有形无形的资源、帮助。
正是因为有你们,我们接下来的每一步,都会更加坚实、有力。
Together,stronger。
为一个更加理性、包容、多元的世界。
相关阅读
我们的主创:
郭兆凡
毕业于清华大学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曾任职高盛集团,后从事地震重建工作和教育创新研究。
蓝方
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和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曾任《财经》杂志、财新传媒公共政策资深记者。
叶明欣
毕业于北京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曾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和政策倡导工作多年。
一年前:
最新活动
未经特别说明,C计划文章均为原创。文中署名的插图、脑图亦为原创。转载文章或原创插画、脑图,请联系小C(Plan-C2016)或给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