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本体胡凝 | 从二维社交网络到三维社会网络

闫钰承 BeWater Community 2022-01-01


2021年10月21日,在第二期 BeWater Live 上,胡凝,ONT 本体技术负责人,在腾讯会议直播间,为大家带来了《从二维社交网络到三维社会网络》的分享。


这场深度且系统的分享,引发了全场人的思考,核心内容:


1. 从比特币创新到以太坊的演变

  - 物本位和价值共识

  - 区块链网络应用和应用网络

  - PoW支付和PoS应用


2. W3C 的努力

   - DID 设计愿景和标识协同
     - 跨系统实体识别
     - 终端用户圈子隔离
     - Decentralize = 去中介,!= 去中心
   - 互联网到语义网


3. Web3 foundation 的颠覆

   - 免费互联网和“Trust”的代价
   - Web3 foundation = Web 2 - Web 1


4. 互联网形态的演变

   - 工具互联网:二维网络 - Web 2
   - 展望:三维网络的平滑升级
     - 使用 Web2 基础设施
     - 引入物本位方案
     - 价值量化评估形成分级标识





BeWater



一、从比特币创新到以太坊的演变


1、 比特币创新的影响



大家都对比特币非常熟悉,它的核心其实是一个共识账本,核心的相关服务是一个矿工体系,以及对应的一套账户体系 UTXO。那我们看一下他的创新带来的一些影响。

首先是共识账本,核心是在共识的基础上有一些金融属性,进而产生了竞争关系,但在竞争过程中达成一致性,在这个基础上构造了一个良性竞争的商业基础设施,这个是共识账本的一个基础。


第二个是矿工网络。矿工的网络的核心逻辑:你是一个矿工,同时也是比特币的持有者。这代表着把一个基础设施上升到了应用的场景。这个基础设施按惯常理解就是一个云服务,是作为大家基础设施或者单机系统。这个基础之上,云服务上提供的应用其实对于终端用户来说是透明的。


但比特币通过这种挖矿逻辑,把基础设施上升到应用的层面,换句话说,他把两个层次变成了一个层次。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实体有一个博弈的逻辑,即到底是选择挖矿还是选择消费。自己跟自己博弈,把这个两个层次的东西变成同一个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应用,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环节。


最后是UTXO。从技术手段来说是节省了储存空间,是一系列匹配的状态中做一个面向状态的状态机。但核心的逻辑还有一个应用层次的:它提供了一个物本位的系统逻辑,在这个体系之内,他的账户主体不是用户了,不是站在人的角度了。这给人带来一个想法,就是在我们设计系统的时候,同样可以往物本位的角度去考虑,构造一系列新的应用的基础设施。


2、信用价值共识


共识信用和个体信用


当我们描述价值的时候,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核心都是基于信用的。信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共识信用,一部分是个体信用,个体信用体现在一些法币的价值逻辑就是强者背书,共识信用更多是在于一个集体意志,当我们描述集体意志的时候,很多情况下就是反映比特币的 PoW 网络,在强者背书的个体信用的情况下,如果强强联手,实际上也可以打造一个共识网络,这就是 PoS 的共识网络。


在 PoW 和 PoS 网络中间的选择,其实是跟上层的业务有严格相关关系的。首先是当我们描述一个完整的系统,比如说支付,对应的获得这个支付的回报-这个回报可以是一系列商业的服务,或者一些等价物的交换。当我们描述区块链的时候认为他是防篡改的,核心是这个账本矿工太多了以至于无法篡改。本质上是一个收益和成本之间的一个博弈。但是当出现作恶的收益远大于成本的情况,其实仍然是可以篡改的,所以这个逻辑核心是防篡改,并不是不可篡改


在一些相对来说低收入的情况下,我们不用严格篡改账本,但可以通过矿工做插队做乱序,对一些交易可以延迟打包,或者把一些交易做一个对抗策略插到前面。在这个情况下,我们认为这个账本从使用者的逻辑看是被篡改了(这不是一个技术层面上的篡改逻辑),因此从 PoW 角度来看,当我们描述集体意志时候,它隐含了一个匿名作恶的逻辑。


就是说这个矿机可以作恶,并且矿机作恶成本比较低,因为出块到底是谁干的,是不可知的,在这基础上比特币的 PoW 定义,实际上是把对应的支付服务独立开,对于支付的 payback 并没有做定义,所以作为矿工没办法知道对应的服务到底是什么,最后的收益无法定义,以至于他没有动力去做,所以比特币的逻辑就是单纯的支付。



如果我们研究一个商业闭环的基础设施,像以太坊这样的可编程区块链底层,都有这套逻辑。这个逻辑隐含一个问题:PoW 是不是真的可以让大资金放心的使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很多在国外的机构并不把以太坊作为一个金融标的,我认为矿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资本的进入。


从 PoS 角度,因为它是一个强强联手的逻辑,所以当你足够强的时候,会转向对名誉的考量,那么可能去做实名。


这就是我们在考虑信用价值的情况下,更加关注比特币和一些中心化交易所,或者强中心背书的资产运营的服务提供商的合作,或者用 PoS 网络来做一些大资金金融产品。他核心关注的点就是信用本身,但信用本身并不严格的拒绝中心化,它是由两者结合而来,所以从比特币到可编程的区块链,其实我不认为他们是一个1.0--2.0的逻辑,而是说它是两种形态,里面关注的其实是三点:


  • 第一点是信用和中心化的关系

  • 第二点是把基础设施提升到应用层面,把两个层次变成一个层次的逻辑

  • 第三点是物本位的工具




二、W3C的努力


1、网络形态



那接下来回到web这个概念,web这个逻辑本身是描述了不同的网络形态

  • 一种是中心化的网络形态

  • 第二种是多中心的网络形态,这个多中心其实从数据库角度看是一个读写分离的逻辑,它可以支持大规模的读操作,但是在写操作的层面上面会有强一致性的需求,导致性能会有一定的损耗。

  • 第三种是分布式的网络形态,即交互双方是直接进行沟通的,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哪一方来操作其实并不关心,因为对这个网络使用者来说它是一个基础设施,是透明的。


2、DID的设计愿景和标识协同


DID常规单元



那么延续上一次的话题,我们来看 DID DID本身的核心是去中心化标识。有一系列的 JSON-LD 来描述这个标识对应的实体的相关性的文档。任何一个实体都可以有一个标识,这个标识存到某一个储存介质或者 resolver 中,通过这个 resolver ,任何人可以查询,第三方也可以进行使用。


在这个过程中,当我们描述 DID document这个常规单元的时候,关注的点是一个标识,关于标识的鉴权和鉴权相关的一些服务,还有一系列的鉴权相关的内容。



DID标准是从具体到抽象慢慢演化的。在 DID 初始版本里面有一些严格的定义。比如说关注点是通过公私钥非对称加密的形式来用一组公钥来描述标标使者本身,这里隐含的意思是在这个DID支持的网络中,有标识的私钥的就认为是标识本身所指代的那个实体,私钥等于个人或者说是实体本身,我们对这个私钥的保护,完全是通过个人的一系列方式来进行。



除此外有一系列的身份验证的协议,还有刚刚提到的服务和一些服务终端。对应的还有一些像时间戳,签名等都是基于完整性的校验,防止篡改的,有一系列密码学来保证。这里面比较核心的一点,是他会把服务终端的一系列内容明文的放在这个 DID 的 doc 里面,只有公共的服务才适用于放在 DID doc 里面,如果是私有服务的话,可能会有个人信息泄露,或者说违反个人隐私保护的一系列需求。


可验证凭证-去中介而不是去中心



接下来跟 DID 结合起来的是 verifiable credential(VC) 就是可验证凭证。可验证凭证的工作流程大概是这么描述的,作为一个 DID 的实体人可以去任何地方获得这个可验证凭证,这个凭证是由 Issuer 颁发的,由于是通过一系列密码学的形式来对这个完整性和一致性进行校验,因此使用的过程中并不需要这个凭证的颁发者来参与。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只需要在凭证的持有者和印证者之间通过一个公允的第三方的密码学鉴权,就可以对这个凭证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进行校验。


这其实就是去中介化。某种意义上来说, DID 的 decentralized 在这边更适合使用的字眼,中文的翻译应该叫去中介,而不是我们常常理解的去中心


这些可验证凭证的保存场所对应的公钥发放的地方经常会使用去中心化网络,这个是大家会误以为一定要使用在区块链上的一个原因,事实上 DID 并不对区块链有强依赖的需求,他只要有一个信任背书来维持这个包括 VC、DID 的发放逻辑。同时因为是 DID 和 VC 共同组成了一个去中介的交互逻辑。所有一切是通过密码学来实现的,这就使得它可以做成一个可编程的模式


这个可编程的验证模型和 web 的愿景,就是点对点直接进行交互这个过程是不谋而合的。所以这就给把区块链作为一个基础设施往上来走提供了一种业务的思路,这个思路就是用去中介的方式,同时用可以编程的区块链的技术来把相关的鉴权过程做编程的原子性实现


跨系统实体识别



相应的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我们习惯使用的这个 SSO 的方法,通过 B2B 的合作方式。用同一种用户的账户体系登录不同的业务。在这个基础上更多的是一个 B2B 的需求。从互联网的角度其实更多的是支持用户的易用性,但这对应的会有一个问题,即这个 SSO 的服务提供商本身需要一个强的服务维持能力。现在像 Facebook ID 像 google ID,或者说微信都是可以做这个 SSO 提供的。



那对应的如果用 DID 这个模式,因为它是一个去中介的逻辑,同时它又是一个可编程的方案,所以通常会考虑到一点叫做 Self-Sovereign,就是用户自治。把标识扩展为身份,变成用户自治的一个身份体系。这个身份系统里面,其实仍然可以做到终端用户无感。但是这个管理的手段其实是坐落在用户自己的个人设备上面。可以是电话或者个人电脑。


那么就可以在终端用户这个角度,把他的用户身份做一个圈子隔离。我们惯常做圈子的时候可能会有很多的马甲来玩儿不同的应用,如果用 SSO 这个方式,用户易用,但打破了不同账户之间的一个协同的关系。如果是在应用层面,或者说用户终端层面做一个分割,其实站在服务端来看,一个终端用户的圈子隔离就已经完成了。


回到刚才的 DID 常规单元的描述,它的verification method 里面就是可以是一系列的公私钥对里的公钥可以做一个查询。对于这个公私钥对,其实它只是一个泛泛的概念,所以其实我们可以考虑使用 PKI 系统。目前很多 SSL ,包括一些证书发送方都是用这套标准协议来做的。我们可以基于现有的网络体系,做一个外部的封装,让他来实现这个 SSI 。


所以对于 DID 的使并不一定是做现有系统的一个完整的升级或者说替换,很多情况其实是在现有系统上做一个可能的封装,这个封装使得站在用户角度,他个人的圈子管理和各方面的身份管理可以更加灵活,同时它也可以进一步加大自己的隐私保护力度,而且还有一个更加潜在的可能性,就是把一些目前很多 toB 的 DNS 的这种方案应用到终端个人,只不过因为操作性过于复杂,导致我们目前很多个人没有办法用起来。



这个是我在 ITU 那边参与一个标准的时候提到的,可以用一些区块链的方式,把 DNS 这个逻辑做一个分布式账本的改造。主要关注的点是它仍然通过标准的这套逻辑支持到终端的发放,这个终端证书的发放绑定到的这个身份,其实本身也是可以用 DID 这套系统来进行一个完整的维护。


DID的应用模型



在我们描述 DID 的时候,并不是说要打破现有的应用逻辑。在我们现有的应用逻辑情况下,如果把数据令牌化,在令牌化的过程中跟业务逻辑进行一个绑定,其实会是一个类型,也可以叫 token。但这个token关注的点是我持有这个令牌就是拥有对这个数据进行一定的业务逻辑操作的权限。


对于业务的信任关系,也就是我们普通系统设计中提到的权限管理(对于业务的信任需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可以通过一些密码学的方案把可验证凭证的一些数据进行脱敏。脱敏之后,仍然可以验证这个凭证的有效性,但是会把一些敏感信息进行隐藏。他核心的点就是业务信任需求的满足,满足了这个信任需求后,就可以直接进行业务操作了。整个过程其实我们使用 DID 的方式可以对现有的应用系统进行一个外部的封装,使得它可以做一些额外的操作。



这个额外操作其实就是我们经常描述的叫跨系统。对于我们令牌化这个逻辑来说的,它就是一个跨系统的权限管理。什么是跨系统的权限管理?如果用正常的系统来描述,其实就是一个主谓宾结构。某些实体拥有某些权限通过某些业务操作了某些数据。


如果是一个区块链的系统,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公允的平台可以来提供一个去中介化互操作的底层支持,对于数据来说,主语它有一个标识,对于数据本身也有一个标识,那这个主谓宾结构通过令牌来进行一个鉴权,就可以在不打破现有系统的业务逻辑情况下额外提供了一个可能性,即跨系统的互操作。



所以我们描述这个跨系统互操作,其实就是在当前情况基础上做一个数据的拾取。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个数据归到某一个通用的平台之上的话。这时候又可以使用前面关于比特币的一些灵感,用一些物本位的逻辑,就是说我们这些数据本身也可以认为是一些实体。他们既然是数据实体,就当然可以适用于整个 DID 的逻辑。


所以如果是机器人来驱动这些数据,或者这些数据本身作为一个实体,实际上它也是可以成为主语的。所以当我们描述这个业务操作的时候,我们主语和宾语之间,其实是可以互换的。在这个基础上就会有很多好玩的玩法。



互联网到语义网



在跨系统互操作的情况中,我们可以引入不同的实体,这个实体可以是用户,也可以有很多传感器,或者数据本身。在不同系统之间进行协同需要做数据对齐,句法对齐,语义对齐。在W3C的标准体系里面有一套semantic web(语义网),通过工程妥协之后它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实现叫 JSON-LD 的一套标准体系。


所以在这个基础之上是可以通过机器来自动实现数据的结构,数据结构的抽象,及句法和语法的对齐。因此在普通情况下哪怕没有区块链,其实仍然可以实现跨系统的互操作。


三、Web3 Foundation的颠覆


1、从Web1到Web3


形态的演进




  • Web 1.0

在描述 Web 1.0 的时候底层的基础设施是一个中心化的方案,在上层应用的层面,仍然是一个中心化的方式。它的内容的制造者其实是这个中心,而外部大部分是拾取者。以前 Web 的一些经典应用场景是,比如说互联网的邮件系统的邮件,看起来 P2P 的,但是因为他没有产生除了使用者双方之外的业务场景,没有办法形成一个点对点的商业收益,所以我们一般也认为它是由中心化提供的一些信息交换的服务,我们也认为他是一个 Web 1.0 。


  • Web 2.0

当我们描述 Web 2.0 的时候,更多的点是中心化的基础设施。在上层应用层面提供了表现为点对点的交互,也形成了一系列的商业逻辑。他的商业验证可以参考自媒体时代的一个爆发,每个新的节进入之后消费着整个网络的信息,同时整个网络也成为自己产生信息的消费者,就 web 2.0 的逻辑。



  • Web 3.0 Foundation


Web 3.0 Foundation 的逻辑,Web 2.0 是一个在点对点之间可以做一个服务来进行交互的一个过程,就是互相可以成为服务提供商互相可以消费这个服务;Web 3.0 关注的点是对个基础平台的一个支持。这个基础平台换成了可信的多中心的账本的逻辑,通过强一致性来关联来提供上层的信任支持。



所以 Web 3.0 是把基础设施和上层应用之间从两层变回了一层,但是他的一层的整个形态来看仍然是一个多中心,有一点分布式的概念,有点对点之间可以进行交互的逻辑在里面,核心的应用场景是可以支持传统的Web 2.0。 


把基础设施和应用层两个层次变成了一个层次就会有一个贡献者的网络博弈。在这个贡献者网络博弈的情况下你可以成为节点,同时也提供应用。你在消费这个应用还是提供这个应用之间可以做一个选择,更多的时候是用一种经济的模式来进行驱动的。


维度的演进



我们简单描述一下互联网的演变逻辑。如果我们从网络形态来看的话可以简单做个抽象,即信息沟通的信道搭建之后信息的内容怎么样进行传播和发布?从这个角度看他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就是单点时代。我们信息自己产生,然后自己消费。那就是单机PC,那时候可以说没有网络。


然后在web 1.0时代我们可以认为是,由某个中心化来提供业务然后给到大家,这个情况我们更多的会认为他是一个web portal的时代。终端用户获得信息的途径是通过访问一个个不同的portal。所以在这个用户视角,或者说信息增长和传播的视角,它是一维的,一个线性增长的逻辑。


在2.0的时代,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角色可以互转,同时它组成了一个二维网络,因为每一个信息消费者,可以成为一个信息生产者,而一旦他成为信息生产者加入到这个网络后。这个整个网络的信息传播信道就马上进行指数级增长,所以我们认为它是一个二维扩展的逻辑。


那么对于web 3.0。我们会考虑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二维的逻辑变成一个三维的逻辑。也就是说在信息中间怎么样把这个内容的制造者,或者说这些信息节点立体起来?



2、Web3平滑升级设计


使用Web2基础设施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另外一个方向。如果我们依托于现有互联网逻辑,在外面包了一层 DID 封装。我们把它资产化的一面呈现出来,即把数据经过令牌化之后的某些特质资产化,而这个资产可以转换成我们理解的数字资产。


这个数字资产本身如果是落在区块链系统上,比如说钱包,因为资产这个东西我们可能要考虑到更严谨的安全性的需求,我们会用一些特殊的账户管理条件。为什么把DID和区块链地址,也就是钱包的这套标准协议区分成两个实体,是因为他们其实关注的点不太一样。


做个类比,比如说我们支付宝会有两个密码,一个叫支付密码。一个叫支付宝账户。当我们用支付宝账户的时候,更多的使用它来进行业务操作,而真正有价值的这部分是有一个更高优先级的管理方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有额外的一个钱包地址的一个设计。因为钱包它其实也是用密码学来做保证的,而且也是非对称加密的方式,所以他公私钥对的形式,同时可以注册进 DID。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一个业务真的是严格数字相关的话,他其实是否用 DID 再做一层 wrapper 本身是有待商榷的。


所以 defi 这边经常看到有钱包项目,但是很少看到有成功的的 DID 项目,原因就是它的业务逻辑本身是不需要用户鉴权的。并且因为 defi 的大部分逻辑是一个当铺模式,业务本身只关注资产,资产的量保证了用户的可信性,个人的资产或者说有价值的这一部分,直接在业务内部进行完整的消化了,DID 显得不那么重要。



可信的跨系统数据互操作



这样我们就有一个可信的跨系统的数据库操作的一个呈现。这个呈现的核心逻辑是在原来系统互操作的情况下引入了区块链的方式。区块链关注的点更多是有一个公允的地方可以做权限管理,数据令牌的管理和数据实体的识别。数据实体识别和数据令牌管理在一个协同的平台上面被不同的系统所认可。


比如说 A 和 B 两个系统。

并不互相信任。但是对于业务系统,它可能有两套不同的账户。在这个两套账户体系之间,如果有一个信息协同的需求,我们可以用一套相对公允的方式来做一个实体识别。因为 DID 本身可以做账户的 wrapper,他可以把两套账户体系共同 wrap 到本人的 DID,然后通过委托授权的方式来进行一个交互,在这个过程中间实现了通过相同实体在不同系统之中的实体识别和账户协同的一个方案。



么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回看系统本身。其实 web 2.0 真正的效率体现在中心化是真正能够提供高效服务的一个手段我们经常会诟病的中心化系统其实是其对信息的传播,包括信源的信息内容,信源的封装和信道的管理的可介入性。这使得中心化没有那么可信。


从刚才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可以把数据本身进行抽象。给数据本身一个标识,这里就有一个隐含的中间平台的一个支持,如果有一个可信的平台来做实体的识别或者说身份的识别,同时用多中心化的方式来做权限管理。那么基于这个权限管理来做用户的互操作,或者说就是分布式网络的一个构建,其实对使用哪一个中心化的信道方式是可选的。这在一定意义上看我们可以实现self-sovereign,同时通过去中心的方式来实现权限管理,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审计功能可以反查。


身份量化评估



下面我们看身份量化的逻辑。刚才简单描述了我们怎样通过 DID 的方式和 VC,以及经过脱敏的可验证凭证来进行实体的元数据积累。基于这个元数据其实可以有不同的声誉体系。我们在做消费的时候,这个实体本身是有价值的。但这个价值是什么情况是交易双方来决定,卖家定价,买家愿意付,这个交易就成功了。


这里仍然可以沿用前面物本位的逻辑,如果我们对这个实体的身份可以进行一个评估,并且这个评估是能够在去中介的情况之下进行点对点的一个完整的支持的话,那我们就可以做成一个量化评估的系统。这个量化评估的核心是可验证凭证,或者说这个资质的提供商,他可以有一系列的信任,可以是个人,可以是一系列的 DID 的背书的支持,还可以是目前中心化的 CA。真正的信任是交易双方点对点之间同意的信任背书才会需要你提供信任的凭证。


基于这个基础,你只要证明你有这个资质,这样其实是可以做一个量化分析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完整的用户自组织的,自管理的一个身份来去管理这一系列的资质,然后在实际获得资质的情况下可以做真正的业务应用。


基于这个逻辑,我们就可以做三件事情:


  1. 在整个网络中间,借助 Web3 Foundation 的方案,或者说比特币方案,把节点提升到应用层的逻辑。

  2. 借助数据的抽象化,就是数据的身份识别这个方式,使得在这个网络平台里既有基础设施的提供者,又有使用者,又有数据本身,甚至还有一些智能设备,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都叫数据实体。

  3. 有一个量化阶级评估的明确的方法,当然这个量化阶级评估的方法是在点对点交互之间可以随时形成的。他是否有一个共识,完全依赖于业务应用的本身。


Web3展望



也许三次方的立体的网络逻辑,可能是依托于目前社交网络展现的一个社会网络。


从表现技术上来说,它是一个基础的云服务,它提供的是一个租借服务,可以量化价值。然后用区块链,用户既是一个使用者,又是一个stakeholder。


然后融合web 2.0的方式,我们可以用 self-sovereign 的互联数据,在应用层面做点对点的直接沟通。我们可以做去中介,又可以把底层基础设施拉到上层应用,或者说变成一层。每一个节点的实体都可以做一个量化。


这样也许我们可以描述出一个三维的网络形态。这个网络形态就是每一个实体在整个网络上有不同维度的身份的标识,这个身份的标识本身可以用网络的形态来组织起来,针对身份形成一套量化的能够被分级的共识同时最核心的点是这个量化的方案潜在的提供了一个基于身份的层级跃迁,或者说是上下级改变的一个符合逻辑推导并付诸实现的可能


那在这个基础之上,这个网络可能是数据社会的一个形态。



四、应用案例



首先来看我们的一个解决方案,这是我之前在 ITU 提的一个系统互操作的标准。从逻辑上来看分了不同的层次,从应用上来说这个节点之间是通过数据互操作的一套标准协议来决定是否使用 DID 。


因为 DID 核心关注点是一个去中介的可信支持,但这个中介可信支持未必是应用系统本身一定需要的。只不过用 DID可以提供一个在不同系统之间同一实体的识别。在同一实体识别基础之上,又可以做一个公共平台的令牌交换或者令牌鉴权的方案,出于一些安全的需求,也需要一系列的隐私保护的体系来做支持。所以 DID 是一个可选项,重点还是在应用层面可以去调用链上的这个合约。DID 的这个方案给的是一个合约的支持。


给现有的区块链的体系引入 DID 这个逻辑核心是 kyc 。首先我们为了合规,需要对交易的双方做一个完整的身份鉴权。在区块链会考虑的方案是说通过可编程的特性,把 VC 用起来。在合规的时候,通过每一次合约调用本身来做这个个人的鉴权,当然这个鉴权可能是以匿名凭证的方式来进行。



这个是我们给戴姆勒的一个合作里面做的。它核心的点是我们在什么情况下面需要做一个现有业务的细粒度的拆分。简单理解就是,如果说我们在具体的实体识别的过程中可以把一个业务做细粒度的拆分,比如说我们在开车的过程中是人-车这个组合来共同创造数据,那么我开车之后,这部分的数据的使用权是在人这边,车永远拥有这部分的所有权。


在这个基础上,人和车的这个数据就做了一个解耦。如果我不停的换车开,实际上我个人的驾驶的数据是不停的积累,但是它依托于不同的车,而车不停的换驾驶员来开,也会积累自己的数据。在这个基础之上就会有不同的商业模式,比如说在租车行业,人来驾驶车的过程中怎么样去把人个人过去的驾驶习惯带到新的车里,或者是说把车的历史的行驶的行为跟保险相挂钩。


这是一个比较经典的把一个完整性的业务拆分成不同细节的逻辑,这就是隐含的可能性,我们未来可以做更加精准的针对整个网络中单个实体的量化评估,从业务表现来说可能就会反映到个人的驾驶保险上。当然它提供了另外一种隐含的可能性,就是说可以进一步把单个的实体,比如说车再做进一步解耦。比如说解耦到轮胎,比如说解耦到电池。那这种解耦的模式实际上可以做数据的权限管理,就是把使用权和所有权做一个割裂



那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有跟戴姆勒合作的产品,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在租车过程中间,我们把过去最习惯的驾驶的体验,可以随时带到新的车里,并且是跟车子的租用和保险来挂钩。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BeWater Community 

直播 LIVE 第 3 期预告




分享嘉宾:


熊炜,everFinance创始人,存储共识范式提出者。18年进入区块链行业,深入研究和开发DeFi 产品。2020年创立 everFinance,专注使用存储共识范式开发 DeFi 应用,Arweave Web3.0 生态引领者。五年银行开发经验,曾就职于 imToken,链闻专栏作家。


分享主题:


Arweave生态技术概要



分享时间及地点:


10 月 28 日,晚 20 点,@腾讯会议直播间扫描上方图片二维码,报名哦



分享内容:


1. Arweave 如何实现永久存储?

 - 永久存储到机制

 - 摩尔定律:不断降低的存储成本


2. 存储共识范式和 SmartWeave

 - 通过永久存储和链下计算获得共识

 - Arweave 上的智能合约:SmartWeave


3. Arweave 生态应用

 - 融合 web2.0 和 web3.0

 - koii,内容分发平台

 - redstone,未来的预言机

 - everPay,DeFi 金融基础设施




👆 扫码直接入群,参加每周四 晚 8 点硬核分享 👆





——————————
精选文章:
1、Avalanche 联合创始人 Ted Yin | 2021 年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将是什么?2、BeWater 大会纪实|属于开发者的下一个十年,因为相信,所以看见3、BMAN:建设一个不焦虑的开发者社区4、Jolestar | 智能合约编程语⾔,还可能有哪些创新点?5、路印 CTO Steve Guo | 什么样的二层网络才是真正的未来?6、唯链任之劼 | 权威证明 2.07、3Box Joel | 去中心化数字身份与数据,未来在何方?8、NEAR | Robert Yan:基于 Rust 的智能合约开发框架的比较9、以太坊核心开发者 Austin | 如何在以太坊上构建应用程序?(实操分享)10、BeWater 闭门会第七期 | 跨链技术11、BMAN:如何理解 Loot ?12、Mask 刘怿斯 | 自主权身份与社交网络的未来是什么?13、Mina | Evan Shapiro :隐私保护技术在区块链的应用

14、光载互联李骁宇 | 数字身份与分布式存储的现状与未来在何方?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