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崇 | 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编者按:1784年,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派出一艘名为“中国皇后”号的帆船,满载对财富的渴望和对东方文明的幻想,前往乾隆治下的盛世中华;100多年后,大清轰然崩溃,而美国却在通向霸权之路上如日方升。
在一个多世纪的相望、相遇与相撞背后,是中国逐渐认清世界,并蹒跚追赶时代脚步的历程。双方的此消彼长,正是两个世界、两个时代交错的侧影。
从蒲安臣使团到留美幼童,从排华法案到慈禧的“夫人外交”,旅美历史学家王元崇在新书《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中,就贸易、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分析了清美之间的交往与互动,试图打破线性历史观的陈腐教条,让读者可以重新审视今日中国与美国、与世界的关系。
以下内容节选自该书。
我:你的狗狗真是很可爱!
这些年,中美政策圈对彼此的高度关注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种关注度并未体现在社会层面的互动中,尤其是美国一侧。
到中国去,是美国独立初期一个亡命般的选项,后来成为该国贸易史的一个传统。
这本来应该是一桩很好的买卖,因为北美花旗参在广州很受欢迎。但是这艘船到达非洲好望角以后,东印度公司横插一刀,以两倍重的熙春绿茶与美国人的人参做了交换,海瑞特号贪图茶叶利润,遂半路返航,没能去成中国。
▍致君王、皇帝、国王、共和国主、亲王……
在海瑞特号启航后不久,1784年2月22日,“中国皇后号”从纽约港启程,前往中国广州贸易。这一天是华盛顿总统的生日,按照中国人的传统看来算是黄道吉日了,后来也证明这艘船的确十分幸运。
美国没有单独和中国交往的经验,也完全不知道中国是个什么样子,所以在国会颁给这艘船的航海护照上,根据赴华以后可能遇到的情况,预先罗列了一串名堂,要致“所有奉教或世俗的好城市和好地方的至贵的、至高的、无上的、受人敬仰的、尊贵的、高贵的、权威的、睿智的和英明的君王、皇帝、国王、共和国主、亲王、公爵、伯爵、男爵、贵爵、镇长、议员、法官、将官、司法代表和摄政代表们”(most Serene, most Puissant, High, Illustrious, Noble, Honorable, Venerable, Wise and Prudent, Lords, Emperors, Kings, Republicks, Princes, Princes, Dukes, Earls, Barons, Lords, Burgomasters, Councillors, as also Judges, Officers, Justiciaries and Regents of all the good cities and places, whether ecclesiastical or secular)。
中国皇后号是一艘360吨重的三桅船,船只制造成本加上航行治装成本,总计耗费了大约12万美元。船长叫约翰•格林(John Green),商务经理则是独立战争中官至炮兵少校的山茂召(Samuel Shaw),嗣后山茂召担任了美国驻广州的第一任领事。当时大西洋等各处海盗猖獗,为了防备海盗,中国皇后号和其他很多商船一样也武装有大炮,山茂召的军伍经验在此次航行中也恰好用得上。
中国皇后号毅然远航广州的精神是可嘉的,但运气也帮助了他们。在抵达巽他海峡的时候,他们正好遇到了正准备驶往中国的法国军舰,当时法美的国际友情因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而相当不错,于是中国皇后号就跟在法国军舰后边于1784年8月底经过澳门顺利抵达了广州。嗣后,驻法公使杰斐逊还特意致谢法国政府对中国皇后号的襄助。
据记载,抵达广州港的时候,中国皇后号特别鸣礼炮13响,代表了当时美国的13个州,也是向中国以及在广州贸易的各国致敬。非常巧合的是,美国人鸣了13响礼炮,而在广州居间做中西贸易最出名的恰好是13家商行,即闻名遐迩的十三行。
1785年5月12日,中国皇后号回到了纽约,一番贩卖以后,赚了37727美元,利润率25%。虽然对比后来者而言这趟所赚取的利润不是非常高,但首次中美贸易获得巨大成功,各方都皆大欢喜。
美国的探险精神在这个期间开始得以很好的表现,各种船只竞相开往广州贸易。
就在美国开始发展对华贸易的当口,1789年到1799年之间的法国大革命,以及继起的拿破仑第一帝国和欧洲战争,也为美国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与欧洲对手进行国际贸易竞争的机会。
▍远在万里之外的巨变
美国也乘着法国大革命之机,将贸易触角再次深入西印度群岛以及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成了西班牙在这一地区的最富有的两个殖民地即古巴和墨西哥的最强硬的贸易伙伴。在古巴和西班牙,美国商人获取大量的西班牙银元,然后跨洋输送到银两不足的中国。
美国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自中国皇后号抵达广州开始和中国做生意的是后期,在对华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美国货船在将载到中国去的货物销售一空后其所得不能够满足购买中国货物的资金需求,因此美国货船都携带大量的银元现金,以期顺利完成对华交易,而西班牙银元恰好提供了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
截至1800年,美洲新大陆的75%的银都输送给了中国,加上多年以来日本银也通过对华贸易和朝鲜对华贸易源源不断地从东方和东北方向流到中国,以及来自俄罗斯的银两通过各种方式沿着张家口—库伦—恰克图的张库大道川流不息地从北方进入中国,都无疑为中国乾隆年间以来的兴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长期名列第一的是茶叶,其次是棉布。据研究者们统计,1790年美国从中国进口茶叶5575担、棉布166700匹;十年以后的1801年,棉布进口已经上涨了8倍,高达140万匹。
1792年,雷亚德的老家康涅狄格州的伊莱•惠特尼(Eli Whitney,1765-1825年),受一次在乔治亚州的棉花种植园的参观的启发,发明了轧花机,能够有效地将棉花籽从棉桃中摘除,比人力快8倍。这一技术开始迅速推广到了南方棉花种植行业,使美国的棉纺织业突飞猛进。
茶叶以及加工茶叶的技术,都是中国老祖宗留下来的,并不是清朝中国自己创制出来的,如果说茶叶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恐怕是没有异议的。
1820年是中国的大清嘉庆二十五年。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 作者简介
王元崇,历史学家。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历史系,现任教美国特拉华大学历史系。研究近世中国、东亚外交以及近代中国的国家建设等议题。著有Remaking the Chinese Empire: Manchu-Korean Relations,1616-1911 (《再造中华帝国:满鲜关系,1616-1911年》,美国康奈尔大学出版社,2018年)。中英文论文见于《T’oung Pao通报》、Late Imperial China、《中国社会科学》等期刊。
◇ 内容简介
1784年,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派出一艘名为“中国皇后”号的帆船,满载对财富的渴望和对东方文明的幻想,前往乾隆治下的盛世中华;100多年后,大清轰然崩溃,而美国却在通向霸权之路上如日方升。在一个多世纪的相望、相遇与相撞背后,是中国逐渐认清世界,并蹒跚追赶时代脚步的历程。双方的此消彼长,正是两个世界、两个时代交错的侧影。
从蒲安臣使团到留美幼童,从排华法案到慈禧的“夫人外交”,历史学家王元崇全面分析清美贸易、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交往与互动,通过一系列生动具体的细节,在“天朝”与“外夷”、传统与现代的激烈冲突之中,解读进步与保守、开放与封闭的复杂博弈,还原中国走向近代化与国际化的艰辛之旅;打破线性历史观的陈腐教条,重新审视今日中国与美国、与世界的关系。
“若说这是一则老故事,故事背后的精神,却如同星期一的早晨一般崭新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