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E博士研究生金雪潇发表创新性论文,将CAR-T细胞技术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2020年5月29日,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博士生金雪潇在鲁林荣教授的指导下,在《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杂志上发表了题为Therapeutic efficacy of anti-CD19 CAR-T cells in a mouse model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的文章,报道了通过 CAR-T技术靶向B细胞并用于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的研究成果。该研究证实了抗CD19 CAR-T细胞不仅可以在小鼠体内长期有效清除B细胞,还能达到治疗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症的效果。
该研究证实了CAR-T细胞过继回输可有效治疗小鼠SLE疾病,提示了CAR-T细胞疗法作为临床SLE治疗应用的可能性,对接下来的CAR-T治疗红斑狼疮临床试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文章。
文章大意
近年来,anti-CD19 CAR-T细胞疗法因在B细胞恶性肿瘤治疗中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却鲜有用CAR-T疗法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报道。本研究以小鼠SLE疾病模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靶向CD19 CAR-T细胞疗法应用于SLE治疗的可行性。
研究人员构建了两种分别以CD28或4-1BB为细胞内共刺激信号的抗鼠CD19 CAR分子,制备了相应的CAR-T细胞,并过继回输至自发红斑狼疮MRL-lpr小鼠来评估对应的CAR-T细胞的治疗功能。结果发现,anti-CD19 CAR-T细胞过继转移能够在MRL-lpr小鼠体内实现持续的B细胞清除,阻断CD19- CD138+的浆细胞的累积,提高了小鼠存活率,并缓解了皮肤狼疮样溃疡、脾肿大和肾小球病变的SLE症状(图B-G),达到比同靶点抗体治疗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此外,通过对比不同共刺激信号的CAR-T细胞的治疗效果,研究人员发现以4-1BB为共刺激信号的CAR-T细胞对小鼠SLE治疗起到了比以CD28为共刺激信号的CAR-T细胞更好的治疗效果。
第一作者介绍
金雪潇博士是本文的第一作者,作为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2016级的首届博士研究生(右),她还曾在去年以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PNAS杂志发表论文一篇,阐述了磷酸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迄今为止,金博士获得了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2020届优秀毕业生和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荣誉。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鲁林荣教授(左)为本文的通讯作者,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韩咏梅老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等项目资助。
实验室介绍
鲁林荣教授课题组旨在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实验动物模型等研究手段揭示免疫调节的机制。尤其对胸腺T细胞发育、CD8+ T细胞亚群和具有免疫调节功能新分子的研究感兴趣,同时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免疫治疗的策略进行研究。
联系邮箱:lu_linrong@zju.edu.cn
浙大教师主页:
https://person.zju.edu.cn/llr/
图文| 金雪潇 贾玲燕 图编 责编|黄晓涵
推荐阅读
为生命科学研究加油!